四 代数初步知识

便于用字母辅助解答的应用题

1.更新手表厂原计划 14 天生产手表 1680 只,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

2后,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 ,这样实际只需几天就能完成任务?

5

想:设实际只需 x 天就可完成任务,由题目可知实际每天生产手表

1680 ×(1 + 2 )只。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可列方

14 5

程。

解:设实际需要 x 天完成任务。

1680

14

2

×(1十 5 )x = 1680

7

120· 5 x = 1680

x = 1680

168

x = 10

答:实际只需要 10 天就可完成任务。

  1. 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3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 4 千米, 第三天修了 12 千米,正好修完。问这条公路有多长?

想:若设公路全长 x 千米,那么第一天修 30%x 千米,第二天修(30

%x+4)千米。

解:设公路全长 x 千米。30%x+(30%x+4)+12=x

0.3x+(0.3x+4)+12=x

0.6x+16=x

0.4x=16 x=40

答:公路全长 40 千米。

  1. 有两筐桃,个数同样多,从甲筐取出 50 个,从乙筐取出 94 个后, 乙筐内桃的个数是甲筐的 1/3。原来每筐有桃多少个?

想:可设每筐有桃 x 个。取出若干个桃后,甲筐剩(x-50)个,乙筐剩(x-94)个。

解:设原来每筐有桃 x 个。

1

x - 94 = 3 (x - 50)

1 50

x - 94 = 3 x - 3

2 x = 232

3 3

x = 116

答:原来每筐有桃 116 个。

  1. 一桶油连桶共重 50 千克,将油倒出 1/3 后,剩下的油的重量是桶重量的 4 倍。这桶油净重多少千克?

想:若设这桶油净重 x 千克,那么桶重就是(50-x)千克,将油倒

1 1

出 3 后,剩下的油是(1- 3 )x千克。

解:设这桶油净重 x 千克。

1

(1 - 3 )x = 4(50 - x)

2

3 + 4x = 200

x = 42 6

7

答:这桶油净重42 6 千克。

7

  1. 有两缸金鱼,如果从第一缸内取出 15 尾放入第二缸,这时第二缸

5

内的金鱼数正好是第一缸的 7 。已知第二缸内原有金鱼35尾,第一缸内

原有金鱼多少尾?

想:可设第一缸内原有金鱼 x 尾,取出 15 尾放进第二缸后,第一缸内还有金鱼(x-15)尾,第二缸内有金鱼(35+15)尾。

解:设第一缸内原有金鱼 x 尾。

(x - 15)× 5 = 35 + 15

7

x - 15 = 70

x = 85

答:第一缸内原有金鱼 85 尾。

  1. 甲、乙两地相距 475 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已知货车每小时行 45 千米,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比是 9∶10,经过几小时两车才能相遇?

想:可设经过 x 小时两车相遇。由两车速度比是 9∶10,可知客车

速度为45× 10 千米 / 时。

9

解:设经过 x 小时两车相遇。

(45 + 45× 10 )x = 475

9

95x = 475

x = 5

答:经过 5 小时两车才能相遇。

  1. 甲、乙两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每天修这条路的 1

10

300 米,4 天修完,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乙队每天修

想:如果设甲队每天修 x 米,那么公路总长为 10x 米。解:设甲队每天修 x 米。

4x+300×4=10x

6x=1200 x=200

答:甲队每天修 200 米。

  1. 一列快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 3 小时,一列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 5

小时,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 24 千米。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x

千米,则甲每小时行 3 千米,乙每小

x

时行 5 千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解:设两地之间相距 x 千米。

x x 3 - 5

= 24

2x = 24

5

x = 180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180 千米。

  1. 一轮船在甲、乙两地之间往返航行,水流速度是每小时 3 千米,

顺水航行需 6 小时,逆水航行需 8 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x

千米,则轮船顺水速度是每小时 6 千米,

x

逆水速度是每小时 8 千米。这两个速度相差2个水流速度。

解: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x 千米。

x x 6 - 8

= 3×2

x = 6

24

x = 144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144 千米。

  1. 甲、乙两汽车同时从同一地到另一地,甲的速度是每小时 50 千

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 75 千米,结果甲比乙晚到 2 小时。这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想:可设两地间的距离是x千米,则甲行全程需

需 x 小时。两个时间相差2小时。

x 小时,乙行全程

50

75

解:设两地间的距离是 x 千米。

x 50 -

x

x

75 = 2

= 2

150

x = 300

答: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300 千米。

  1. 一年级有甲、乙两个班,甲班人数是全年级人数的 56%,如果从

甲班调出 12 人到乙班,这时乙班人数正好也是全年级人数的 56%,那么甲班原来有多少人?

想:如果设甲班原有 x 人,方程不好列。于是改设全年级人数为 x, 则甲班人数为 56%x,乙班人数为(1-56%)x,乙班增加 12 人后,人数与甲班原人数相等。

解:设全年级共有 x 人。56%x=(1-56%)x+12

0.12x=12 x=100

56%x=100×0.56=56

答:甲班原有 56 人。

  1. 一汽车在甲、乙两地之间行驶,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 45 千米,

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 60 千米,往返一次共用 7 小时。问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想:如果设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x 千米,方程不好列。可以改设从甲地到乙地需 x 小时,则从乙地到甲地需(7-x)小时。根据往返距离相等, 可列方程。

解:设从甲地到乙地需 x 小时。45x=60(7-x)

105x=420

x=4 45×4=18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 180 千米。

  1. 甲、乙两地相距 400 千米,它们之间是山路,一辆汽车上坡每小

时行 40 千米,下坡每小时行 80 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行驶 8 小时,问从乙地到甲地需多少小时?

想:解此题的关键是设未知数,如果设走全程的时间为 x 小时,方程就难列出。考虑到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和时间都已知,因此可设下坡用时间 x 小时,则上坡用时间(8-x)小时。

解:设从甲地到乙地下坡用时间 x 小时。80x+40(8-x)=400

40x=80

x=2

由此可知,从甲地到乙地下坡为 80×2=160(千米),上坡为 400- 160=240(千米)

反过来,从乙地到甲地上、下坡的路程正好相反,所以从乙地到甲地所用时间为:

160 + 240 = 4 + 3 = 7(小时)

40 80

答:从乙地到甲地需 7 小时。

  1. 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对而行,一汽车从甲地出发先

1

小时,通过的路程是甲、乙两地距离的 5 ,然后另一汽车从乙 地

出发,两车相对而行,经 8 小时相遇。问这两辆汽车走完全程各需几小

时?

想:甲车走完全程的时间可直接求得:

6÷ 1 = 30(小时)

5

于是可设乙走全程所用时间为 x 小时。由以上两数可想到:甲每小

时走全程的

1 1

30 ,乙每小时走全程的 x ,二车相对而行,8小时走完全

程的8(

1 + 1 ),它与(1- 1 )相等。

30 x 5

解:设乙车走完全程需 x 小时。

1 1 1

8( 30 + x ) = 1- 5

1 = 1 - 1

x 10 30

1 1

x = 15

x = 15

6÷ 1 = 30(小时)

5

答:甲、乙走完全程所用时间分别为 30 小时、15 小时。

  1. 现有含盐 25%的盐水 40 千克,要使盐水含盐 20%,应加水多少千克?

想:可设应加水 x 千克。加水后盐水重(40+x)千克,含盐 20

%·(40+x)千克。这与原来盐水的含盐量相等。解:设应加水 x 千克。

20%·(40+x)=40×25%

0.2x=2 x=10

答:应加水 10 千克。

  1. 现有浓度为 10%的盐水 800 克,需要把它的浓度增加到 20%,

    则需加盐多少克?

想:可设需加盐 x 克,则加盐后盐水为(800+x)克,加盐前、后盐水中所含水的重量不变。

解:设需加盐 x 克。

(1-10%)×800=(1-20%)(80+x) 0.8×(800+x)=720

800+x=900 x=100

答:需加盐 100 克。

  1. 一根绳子用去全长的 20%,用去的比剩下的少 21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想:如果设绳子原长 x 米,那么用去的是 20%·x 米,剩下的是(1-20

%)·x 米。

(1-20%)x-20%x=21

0.6x=21 x=35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 35 米。

1 1

一根木棒,先截去它总长的 4 ,再截去剩下的 3 ,再截去第二

1

次剩下的 5 ,最后余下2米。这根木棒总长是几米?

想:可设木棒总长x米,则第一次截后剩下(1- 1 )x米,第二次截

4

1 1 1 1

后剩下(1 - 4 )(1- 3 )x米,第三次截后剩下(1 - 4 )(1 - 3 )(1-

1 )x米。

5

解:设木棒总长 x 米。

1 1 1

(1 - 4 )(1- 3 )(1 - 5 )x = 2

2 x = 2

5

x = 5

答:这根木棒总长 5 米。

  1. 某水池有甲、乙两个水管注水。单放甲管需 12 小时注满,单放

乙管需 24 小时注满。现在要求 10 小时注满水池,并且甲、乙两管合放的时间尽可能的少,甲、乙两管合放最少需要多少小时?

想:要使两管合放的时间最少,注水快的甲管应一直开放,即甲管

应开放10小时,可注池水的 10 。设乙管开放的时间是x小时(也就是两

12

管合放的时间)。那么乙管可注池水的 x 。

24

解:设两管合放最少需要 x 小时。

10 x

12 + 24 = 1

x = 1

24 6

x = 4

答:两管合放最少需要 4 小时。

  1. 某年级三个班在植树节那天共种树 180 棵,甲班植树棵数的

1 1 1

4 与乙班的 2 加丙班的 3 相等。问各班植树分别是多少棵?

1 1 1

想:考虑到三班植树棵数的 4 、 2 、 3 相等,因此可设甲班植树4x

棵,则乙、丙班植树分别为 2x 棵、3x 棵。

解:设甲班植树 4x 棵,则乙班植树 2x 棵,丙班植树 3x 棵。4x+2x+3x=180

9x=180

x=20 4x=4×20=80

2x=2×20=40

3x=3×20=60

答:甲、乙、丙三班植树分别为 80 棵、40 棵、60 棵。

  1. 甲、乙、丙三人分人民币100 1

4

4

丙的 5 ,甲、乙、丙各应分得多少元?

想:可设甲分得 x 元,则乙分得 4x 元,丙分得 5x 元。由三人共分10O 元,可列方程。

解:设甲分得 x 元,则乙分得 4x 元,丙分得 5x 元。x+4x+5x=100

x=10 4x=4×10=40

5x=5×10=50

答:甲分得 10 元,乙分得 40 元,丙分得 50 元。

  1. 四 代数初步知识 - 图1已知右图中正方形的面积为

    15 平方厘米,求它里面最大的圆的面积。

想:欲求圆的面积,须先知圆的半径或半径的平方。若设半径为 x 厘米,则正方形边长为 2x 厘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为 15 平方厘米”, 可列方程求x 2

解:设圆的半径为 x 厘米。

(2x)2 = 15

x2 = 15 / 4

S = πx2

15

= π· 4

= 11.775

答:圆的面积是 11.775 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