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的兵家必争之地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末期,山海关就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在当时,秦王赢政派大将王贲率军追击燕王僖,从山海关一直追到了辽东襄平。
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曾连续出巡,视察边疆。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碣石。碣石山坐落在昌黎县城北,连绵起伏有大小上百座奇险峻峭的峰峦,顶尖呈圆柱形,远望如楬似柱,极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山因此名“碣石”。
秦始皇到达碣石时,便派人在碣石山上刻下了“碣石门”3字。并修建了城郭和堤防等。秦始皇在此拜海,先后派卢生、侯公、韩终等两批方士携带童男童女去海上求仙,寻求长生不老药。
后来,清朝官修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永平府·临榆县》中记载:
秦皇岛,在临榆县西南二十五里,入海一里,四面皆水。相传秦始皇尝驻跸于此。
临榆县在明代属永平府,境内建制卢龙县、抚宁县、昌黎县、永平卫、山海卫。在1737年,清朝廷在山海关增设临榆县。因此,山海关在古代也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
1878年,地方志《临榆县志》对秦皇岛的描述比较详细:
秦王岛,距城西南二十五里,山脉由东转西,插入海中,横压水面,远望形如卧蚕,海阳镇之水口山也,上有观音寺。
从秦代以后,历代帝王将相都把这里看成兵家必争之地。汉武帝在公元前110年时“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并在在此筑有汉武台。
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乌桓时,在回军途中,东临碣石。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09年,北燕国君冯跋在龙城,就是后来的辽宁朝阳称帝,他派游击将军褚匡率领移民5000余户,水运到“辽西临榆”,登陆到龙城。
553年10月,北齐军北伐时,在回师时,文宣帝登碣石山观看大海。在这期间,北齐军从秦代戍边的西北地方开始,沿燕山山脉修筑长城到这里入海。
598年,隋朝汉王杨谅出征高丽时,也曾到临榆关。614年,隋炀帝出征高丽时,也到榆关驻军。
唐太宗李世民出榆关征伐时,曾几次登临碣石观沧海,并在此吟诗与群臣唱和。
645年,唐太宗出征高丽,在回师途中祭吊阵亡将士时,又飞驰临榆关,会见了太子李治,并观海咏诗《春日观海》: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
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
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
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
洪涛经变野,翠岛屡出桑。
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
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曾在《燕歌行》的诗中写道:
汉字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917年,契丹攻陷渝关,为了向中原进军方便,便毁关夷险,还将山海关一带划入契丹管辖,并设迁州、润州,还从迁来渤海国遗民在此垦荒。
宋朝时期的山海关,是辽金的移民重地,辽金曾在这里设迁州,为安定移民思乡情绪,一度将昌黎县改名望都县,将卢龙和迁安一带改名安喜县。
1368年,在河北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区设置平滦府。1371年,改平滦府为永平府。因为多次经历兵灾,永平府境内的人口稀少。这一年,徐达在北平操练兵马,他上奏皇帝,命都指挥使潘敬等人迁徙到永平府一带进行屯戍。
这是明代第一次大移民,移民大多安置在永平一带州县。移民们来到燕山以南的平原旷野,需要高山险隘或边墙作为屏障,才能避免蒙古骑兵的骚扰。
1373年,在东北的蒙古兵进犯燕山以南的抚宁县,明朝廷便把抚宁县城迁到了洋河西。后来蒙古兵进犯瑞州,明朝廷又撤销了瑞州,并将瑞州百姓迁到到了滦州。这样,永平府东部的广阔地区就没有了关隘。
1380年,元兵入侵,明军指挥刘广战死。千户王辂分兵在迁民镇、界岭口设下埋伏,堵截元兵归路。
明军又从燕河营出兵夹击元兵。元兵退走,到达迁民镇时,进入了明军的埋伏圈,元兵统领或被俘或逃遁。这次大捷,引起大将军徐达对迁民镇战略地位的重视。
迁民镇在隋唐设的渝关东4000米,北面是大山,南面是大海,东面山岭环绕,西面石河环绕,形势险要,简直是天造地设。
1381年,朱元璋批准徐达修筑北边长城。徐达经过多次实地勘验和精心规划,并创造性地利用了“就地取材、士卒担纲、粮为财源、军民同舟”这一科学方案,发动10余万边卒开始构筑明长城的庞大工程。
工程历时一年有余,关城建筑初现规模。于是,徐达把迁民镇改为山海关。山海卫辖一万户,南至海边,北至寺儿峪。自从修筑关隘后,在明初的一百多年间,蒙古兵不再袭扰边墙东段了,永平府的百姓得以享受太平生活了。
山海关的城墙内部是土筑,外用砖砌。城四面均有关门,“东曰镇东,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俱设重建。”城建有水门3个,居东南、西南、西北三隅,以泄城中积水。城外四周设有护城河,平时泄水,战时防敌。
整个城布局为四方形,周围长4.3千米,城高14米,厚7米,关城与长城交接处城墙顶宽15米,可“10人同行,5马并骑”。
山海关城四门上各筑有箭楼,后来南西北门箭楼被毁了,只存东门箭楼,即“天下第一关”城楼。此外,在东面城墙上,还筑有临闾楼、威远堂、牧营楼、靖边楼,均为防卫所用,与“天下第一关”城楼五座建筑,雄居山海关城东城之上,素有“五虎镇东”之称。
据《山海关志》记载:
临闾楼在东城上接东罗城北角处。因建东罗城接连关城,虑有不测,特置楼设军。
临闾楼与东罗城同期建成,是拱卫山海关城的防御性建筑。清以后逐渐废弃。后来的临闾楼是后人为了纪念它而建。
临闾楼坐落于一长方形城台上。城台面阔25米,台高10米。临闾楼建筑面积119.52平方米,楼高10.22米。为五脊歇山单檐顶,砖木结构。楼东、北、南三面辟有20个箭窗,战时弓弩手居高临下,凭窗射敌,威力极大。
威远堂即为东北角楼,位于山海关城的东北角。与位于山海关城东南角的靖边楼互为辅助,遥遥相对。
据《山海关志》记载:“威远堂始建于明初。明初徐武宁建关时欲于此建楼,与南角楼并峙”,后因徐达进京未归,工程中途停止。1565年,主事孙应元在角楼旧址上建立了“威远堂”。
威远堂战略防卫地位非常重要,历代都对其进行过不同规模的修葺。清代以后,由于长城在军事战略上的地位逐渐丧失,威远堂也渐渐被废弃,后来仅存遗址。
牧营楼据《山海关志》记载:“牧营楼在东城上接东罗城南角处,与临闾楼同为镇东楼的配楼。”以后被废弃。
后来的牧营楼是人们为了纪念此楼阁而建,后来的牧营楼城台为四棱形,台面阔21米,台高11米,南北与主线长城相连。
牧营楼建于城台之上。建筑面积118平方米,楼高10.5米,单檐歇山瓦顶,两层砖木结构,楼上辟有20个箭窗,易守难攻。
靖边楼亦称东南角楼、东南台,位于山海关城的东南隅,是山海关城的防御性建筑。
据清嘉靖十四年版的《山海关志》中记载:靖边楼始建于明初,1587年、1611年分别重修过。清嘉庆十年改建为奎光楼,亦称奎星楼。
后来的靖边楼的人们重建的,基本上是仿明式建筑。整个楼体建于一个宽阔的城台上。
靖边楼城台主台体面阔43米,高11米,上建有30个垛口,26个射眼。城台中部内侧有宽9米的东西向马道与山海关城内相通,紧贴城墙一侧还设有宽两米的142步砖制台阶供行人上下。明初建时,是为了一旦战事来临,兵士可及时登城就位,迎击敌人。
城台之上是靖边楼,靖边楼是两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曲尺形、总面积658.4平方米,楼高13.47米,歇山式九脊重檐顶。楼内上下两层有木梯相通。楼上有箭窗56个,檐桁枋心,仿明式彩绘,庄重古朴。
为了防御体系的完备,明代官员在山海关关城的城东、西门之外,还各筑有东罗城、西罗城,城南城北还筑有南翼城、北翼城,城西门处还建有瓮城,东门外有城堡、烽火台等多处。
其中,东罗城据《临榆县志》中记载:
东罗城傅大城之东关外,高二丈三尺,厚丈有四寸,周五百四十七丈四尺,门一,在城东,即关门,为东西孔道。建楼于上曰“服远”。水门二,角楼二,附敌楼七。明万历十二年,主事王邦俊、永平兵备副使成逊建。
初设三门,清康熙四年移关时,通判陈天植、都司孙枝茂、守备王御春重修。因塞南北二门,即以东门为关门。旧设敌楼,今废。环城为池,周四百有二丈九尺。
保存到后来的东罗城城池占地24平方千米,东罗城周长为2045米,其中东城长395米,置关门一座,敌楼两座,角楼两座。
西城为长城主线,长589米。南城长439米,置南门一座,水门一座,角楼两座。北城长622米,设北门一座,水门一座,敌楼三座。
东罗城城墙平均高度8米,墙面面宽3.2米,城墙为条石基础,三合土夯筑,外壁包青砖,内壁有毛石垒砌的,也有夯筑的。
据说,东罗城初建时设置三座城门,上建“服远楼”。城门之上有一石匾,上镌刻“山海关”3字,因年久风化,字迹已不甚清。
东罗城城门之外有一长方形瓮城护卫。1665年,守备王御春重修罗城时,砌塞南北两门,以服远门为关,成为罗城唯一的通道。
东罗城内只有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名为东罗城大街,全长523米,是关内外的必由之路。因此历史上称之为“两京孔道”。在大街的两端,即关城东瓮城外,护城河桥东,建有“辽海咽喉坊”一座。
东罗城大街两旁布有枝状的尽端式街巷。巷内曾建有东岳庙、三官庙、天齐庙、关帝庙等。明代中叶建立的东罗城,主要作为关城的防御堡垒,用以屯兵、存放武器弹药。
另外,在东罗城的城墙上有不少青砖砖脊上烧制有当年参加筑城的单位和时间的文字。这种带有文字的砖就达9种,分别为:“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万历十二年建昌车营造”,“万历十二年燕河路造”,“万历十二年乐亭县造”,“万历十二年抚宁县造”,“万历十二年卢龙县造”,“万历十二年迁安县造”,“万历十二年滦州造”。
从这些烧制着文字的砖可以看出,当时参加修筑东罗城的既有营、路,又有州、县,动用了大批军队将士和地方民夫。
西罗城据《临榆县志》中记载:
西罗城,傅大城之西关外,明崇祯十六年,巡抚朱国栋请建,工未毕,通改革中止。门一,在城西,曰“洪宸”。
城未建时,即有拱宸楼,不知何年始建。因土筑易圮,明万历二十四年副将杨元改用砖石。”今“拱宸门”及西罗城均毁。
南北翼城,分别距关城南、北1000米,建筑形制相同。据《临榆县志》中载:南北翼城城墙均高“二丈有奇”,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门。为“明巡抚杨嗣昌建”。由于历史的变迁,到后来,这两座翼城皆毁,仅存残址。
除了东罗城、西罗城,以及南北翼城之外,在山海关关城中心,还有一座高9米,方约为17米,穿心四孔的钟鼓楼,此楼后来破烂不堪,后人们便把它拆除了。
在关城东1000米的欢喜岭上,还筑有一座威远城,相传为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所筑。后来还有一段遗址,周长614米。此城地处要害,遥控四野,与关城成犄角之势。
当年,明朝正是有了这些防御工事,这样,山海关城及其附近军事设施,便构成了古代军事建筑群,才有了“山海关关山海”之势。
1385年,徐达于应天府病逝,年仅54岁,他被追封为中山王。徐达一生骁勇有谋,善治军,战绩及筑边功勋永远彪炳史册。
为此,到明代嘉靖年间时,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陈绾便在他的《显功庙》中写道:
太傅提兵出塞还,更因渝塞起渝关。
石驱到海南城堞,垒筑连云北倚山。
辽水至今来靺鞨,蓟门终古镇窴颜。
岁时伏腊犹祠庙,麟阁勋名孰与班?
显功庙奉祀的是明开国元勋大将军太傅中山王徐达。此诗以炽烈的激情歌颂了徐达修筑山海关并建山海卫的丰功伟绩。
[旁注]
城郭 也称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从春秋直至明清,除秦始皇的咸阳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或内城、外城;府城有两道城墙:子城、罗城。城郭分为: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方士 就是方术士,或称为有方之士,用后人的话说,就是指持有方术的人。一般简称为方士或术士。宋玉《高唐赋》以羡门、高溪、上成、郁林、公乐、聚谷等人为“有方之士。以上有方之士及方术士指的都是方士。汉代以后,人们习惯将方士称作道士。
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刘彻,汉朝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他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我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汉武台 是我国汉朝的皇帝汉武帝为求仙所筑的高台。在河北沧州。其地俯临大海,长澜接天,巉岩峻石,颇为壮观。当年,汉武帝刘彻到古燕地来观海时见海中有奇石屹立,视为奇观,并在此修建汉武台以观海。面积为5000平方米。
文宣帝(529年~559年),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字子进。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前期勤于政事,以法驭下,并能任用贤良,勤于武备。
高适(700年~765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千户 古代官名。从金朝起开始设置。为袭军职。初专授予汉人降臣,后也用以称女真军事组织猛安。元朝于各路设千户所,置千户为长官,隶属于万户,下领百户。以统兵数量分为上、中、下三等。明朝沿置为千户所长官,正五品。隶属于卫,下设百户。千户所一人掌印,一人佥书,称管军,并有“试”与“实授”之别。
中原 为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万里母亲河黄河两岸,千里太行山脉、千里伏牛山脉东麓,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广义的中原是以中原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许昌等七大古都群为中心,辐射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平原地区。狭义的中原即指天地之中、中州河南。
契丹 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一了我国北方。辽末女真族起事,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年为金所灭。
护城河 亦称为濠,是一种人工开挖的壕沟,注入水,形成人工河作为城墙的屏障。一般是古代环绕整座城、皇宫、寺院等主要建筑的壕沟。具有防御作用,一方面维护城内安全,另一方面阻止攻城者或动物的进入。护城河内沿筑有“壕墙”一道,外逼壕堑,内为夹道,大大提高了护城河的防御作战能力。
五脊歇山 是我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的一种。在我国古代建筑里,起脊的硬山式、起脊的悬山式和庑殿式建筑有五条脊,分别为正脊、垂脊、戟脊、围脊、角脊。其中最顶上的水平方向的脊为正脊。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弓弩 又称弩,是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弩弓、弩机、弩手、弩箭、弩炮。弩弓一般使用多层竹、木片胶制的复合弓,形似扁担,所以俗称“弩担”。它的前部有一横贯的容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会左右移动,木臂正面有一个放置箭镞的沟形矢道,使发射的箭能直线前进。
垛口 指城墙上的矮墙前方突起的部分。可用来作为守御城墙者在反击攻城者时的掩蔽之用。一般垛口曾数十厘米到数米都有。具体构造是:从墙上地坪开始砌至人体胸腹部高度时,再开始砌筑垛口。垛口一般砌筑成矩形。垛口上部砌有一个小方洞即瞭望洞。
马道 我国古代建于城台内侧的漫坡道,一般为左右对称。坡道表面为陡砖砌法,利用砖的棱面形成涩脚,俗称“礓”,便于马匹、车辆上下。马道多见于较高边坡和施工过程中垂直面上,其功用主要有保证边坡稳定、保证施工期交通并主要是人员和小型设备的交通。
瓮城 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人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或者是城门内侧,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它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通判 古代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据古书记载,通判一职,既是州郡官的副职,而又起了汉代的监御史和督邮的双重监察作用。有此一职,中央与州、县的关系,即如心之使臂、臂之使手,指挥自如了。
巡抚 古代官名,又称抚台。我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清代巡抚是一省最高军政长官具有处理全省民政、司法、监察及指挥军事大权。
威远城 是建在山海关城东1000米的欢喜岭上的建筑。据从地理环境来看,威远城是一座军事上的重要建筑。可称为山海关城对外的一座前哨城。
[阅读链接]
为了表彰徐达的显赫战功以及他修筑山海关的功劳,明景泰五年,朝廷下令在山海关城内为徐达立庙祭祀,成化七年建成,所建之庙叫显功庙,又称太傅庙、徐达庙,由内阁大学士商辂撰《显功庙记》,勒石立碑。
嘉靖年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陈绾写了《显功庙》诗,歌颂了徐达筑山海关建山海卫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