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为防敌重建雁门关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了明朝,但是,元朝的残余势力仍有很多,他们时刻想着重修建立元朝。
当时,元将扩廓帖木儿拥兵数十万屯驻山西,李思齐、张思道等盘踞陕西等地,辽阳、云南等地都有元朝势力,但实力最强的当然是山西扩廓帖木儿,明廷亦视其为头号劲敌。
为此,位于山西门户的雁门关的守御便又变得非常重要起来。
这时,雁门关由于重重原因已经破败不堪,为此,在1369年,朱元璋便命人在雁门关的原址上,分别在西陉修旧创新,在其北口构筑城堡、望楼、烽火台、墙障等,而在东陉则筑路修垣,大建关城。
关于这段历史,在《明·兵志》上有清楚的记载:
洪武二年,命大将军徐达等筹备山西、北平边。又诏山西都卫于雁门关、太和岭口并武、朔诸山谷凡七十三隘俱备戌兵。
由此可见,在洪武初年时,明朝对雁门关的守御是相当重视的。
到了1372年,明朝在山西代州设“振武卫”,明代大致5600人称卫,当时一郡设所,连郡设卫,而且在各地要害之处设置卫所,并在雁门关设千户所。
两年后,朱元璋继续命代州的吉安侯将雁门关的关城北移数里,重新建立关城。
这段历史,在我国古籍《代州志》中记载:
关城洪武七年筑,周二里有奇。关外大石墙三道,小石墙二十五道。
在明代,自从朱元璋几次下令重建雁门关以后,明代后来的几位皇帝在位期间一直没有停止对明长城和各个关隘的修建,当然,雁门关也在修建之内。
据史书上记载,雁门关最后一次修护是在1605年,经过这次修护以后,雁门关终于形成了后来的规模。
这座著名的雁门关由关城、瓮城、东城和西城,以及围城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000米。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关城的东西北三面开辟了城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
关城东门又称天险门,石座砖券,额匾篆体书刻“天险”两字。墙垣设垛口,门洞板一道,青石板铺路。天险门上建有“雁门楼”,坐西朝东,面阔5间,进深4间,四周有走廊。
建筑为重檐歇山顶,正面明间为隔门,两顶间为砖砌墙,背面除两圆形窗户外,其余用砖砌成。平板枋上施以斗拱,有昂有翘,屋顶交以青灰瓦,正脊两端安大吻,四角悬挂风铃。楼内空畅,供兵丁巡察、瞭望。
关城西门又称地利门,石座砖身,门匾上刻篆体字“地利”两字。此门坐向南北,所建门楼为“杨六郎祠”,两侧塑孟良、焦赞像,供设杨门郎铁刀一把,城楼上供设大炮两门。雁门关的瓮城位于关城北侧地利门外,城高及关城之半,设有暗门。
瓮城门俗称小北门,石券门顶,额匾书刻“雁门关”3个大字。两侧的镶嵌砖上还镌刻这一副对联:
三边冲要无双地;
九塞尊崇第一关。
这些字一砖一字,相传为朱衣道人傅山先生所书。城门上有楼,砖木结构,谓瓮城门楼。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关城的东西门楼都已经被毁,北门也坍塌成了一处豁口。
雁门关的东城位于关城城郭内古关道东侧制高点,明洪武时兴建,正德年间翻修。东城为大砖城,据《雁门关地理总考》中记载:
周围二里三百五十步,据山,无壕堑,垛口六百。东西城门二,曰雁门,曰雁塞。
东城南部与关城天险门延伸城墙连为一体,西与关城地利门延伸城墙连为一体,北顺山脊至谷底与围城关门宁边楼连为一体,筑有营房、马厩,为守关屯兵之所。
雁门关的西城位于关城城郭内古关道西侧高台,跟东城同时兴建并重,为石城。据《雁门关地理总考》中记载:
石城高一丈五,周围二里三百四十余九步,垛口五百,城门一。城内为千户所,仓场一,草场一。
西城的南部顺山脊延伸到西城制高点,与兵堡连为一体,北折至西城角楼、天险门城墙,东经角楼到地利门与城墙连为一体,城内设营盘,为守关将士操练守御之所。
西城与东城中有城墙间隔,城墙南角和北角各配建角楼一座,正中建有城门和城门楼一座。城顶建威远楼一座,俗称“雁月楼”,为明嘉靖年间建筑。西城门外东侧设校场,校场设点将台。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约为5000米。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城门坐南向北,上筑有宁边楼,俗称明月楼,为明代嘉靖年间所建。
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为守关御敌第一道防线。
雁门关两侧群峰挺拔,山势陡峭,中间夹一小路盘旋曲折,穿城而过。关城正北的山冈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有祭祀战国名将李牧的靖边祠。
关城以西是明代洪武年间第一次修建的雁门关关城,这座旧关城俗称为铁裹门。
旧关城位于勾注山顶铁裹门外。铁裹门因石峡呈黑褐色而得名,为人工开凿关隘。关口呈“V”字形,顶宽30米,底宽3米,谷深200米,长50米。所建关城形势险要,壁垒森严,东西宽约20米,南北长约200米。
不过,由于修建时代的久远,到后来,这座旧关城上,仅存周围墙基,南有屋基4处,北有烽火台一座。
在历史上,自铁裹门设关后,“勾注塞”之名便正式由“雁门关”之名取代。铁裹门和关城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并建造了敌楼、烽火台等,形成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
在铁裹门附近,还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是后来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该段长城全长5033米,墙高6至8米,底宽5米,顶宽3米。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最终与外长城相连。
除此之外,在雁门关的关城周围和山下还有古关道、隘口、常胜堡、西陉寨、雁门渠、新广武城、旧广武城等60多处明代遗址和遗迹,这些也都是雁门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古关道亦为勾注塞古道,全长30多千米。南起太和岭口,经富拉沟、城上、石墙沟、吴家窑、黑石关沟,越制高点铁裹门,下赵庄到白草口,再出柳林、油房为止。
这条古盘关道一直保存,铺石成路,百步九折,左右峭壁如削。有古诗称赞它:
遥望雁门关,山高不可攀;
鸟飞青嶂低,人在白云间;
虎豹千群壮,貔貅万灶闲;
中原如此险,保障独惭颜。
隘口即是古雁门关北口,俗称白草口,是雁门十八隘之一。一隘两堡,南为太和堡,北为常胜堡,中隔连绵山脉。据说,春秋战国时,白草口为南北要冲,沿雁门古关道,过往商旅不断。
隘关跨河而建,设3道隘墙,6座隘门,6座堡台,东西与长城连为一体。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隘口到后来仅存隘门一座,额匾书刻“容民畜众”,堡台一座,额匾书刻“猴岭”。
雁门关附近的常胜堡位于白草口隘关西高地,为古西陉镇旧址。南接雁门关古道,与太和堡遥相呼应,北望关外漠原,与旧广武古城对垒。周长500多米,石基砖砌围墙,东北隅建有武庙,堡门额匾书刻“常胜堡”3字。上款竖书“万历甲寅都御史吴仁庆”,下款为“布政使阎士选立”。
雁门关西陉寨位于太和岭口北城顶上,因太和岭口曾名神仙隘,故又叫神仙横城,是山西代州著名三寨之一,立于北宋时期,为隘口军事戍守屯兵之地。
雁门渠位于勾注古道东侧,古广武城北面。据说《寰宇记》引《图经》中云:
魏牵招为郡守,凿源为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
也就是说,在北魏时期,雁门关城内井水咸苦,居民汲水往返需要3500米左右,于是,人们便牵招开渠引北山水进入城内。
这雁门渠是古代州著名水利工程之一,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这座河渠早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仅存一条河渠遗址。
历史上,自雁门关修成以后,它便与宁武关、偏头关为我国万里长城内长城的“外三关”,这里峰峦叠嶂、山崖陡峭,关墙雉谍密集,烽猴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烃口、匕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为千古兵家征战之地。
为此,雁门关是珍贵的古代军事文化遗迹,为我国的古代物质文化增添了风采。
[旁注]
代州 即现在的忻州市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北踞北岳恒山余脉,南跨佛教圣地五台山麓。代县文物古迹遍布,雁门关居九塞之首,天下闻名。春秋时晋地。战国时赵地。秦为太原、雁门二郡之境。两汉、魏、晋因之。后魏亦为雁门郡地。后周移肆州治此。隋改为代州。
篆体 又称篆文、篆书,是我国一种书法样式。篆体,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被认为在周宣王期间以籀文的形式系统化,当时是以垂直规则出现的瘦长字体描绘。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正脊 又叫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正脊两端有吻兽或望兽,中间可以有宝瓶等装饰物。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均有正脊,卷棚顶、攒尖顶、盔顶没有正脊,十字脊顶则为两条正脊垂直相交,盝顶则由四条正脊围成一个平面。
角楼 是古代历来建筑物中常见到的一种辅助建筑。这种建筑主要设于防守式建筑物的棱角转弯之处,故名“角楼”。角楼多为防御设施,结合墙、台、塔、堡垒等其他的防御设施,起到了防守作用。角楼是一种用于城市防御的特殊建筑,它分布在城墙四隅,可供防御者登临了望敌情。
貔貅 指传说的瑞兽。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分为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但流传下来的都没有分为雌雄了。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一角和两角的,一角的称为“天禄”,两角的称为“辟邪”。在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
布政使 古代官名,明初沿元朝官制,在各地置行中书省,明洪武年间撤销行中书省,分为13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别隶属于它。宣德以后专设总督、巡抚等官,都较布政使职位高。清代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按察使并称两司。
[阅读链接]
关于雁门关旁白草口的来历,据说还和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有关。
相传,在北宋时,朝廷以奸臣潘美为帅,北宋名将杨继业为先锋镇守北地,三军来到雁门关安营扎寨。潘美让杨继业到关口外驻扎,也就是后来的白草口。
当时,这道关口并无名称,潘美想羊怕吃败草,就把这里叫败草口好了,试图把杨继业困死关外。
后来,杨继业遭潘美陷害,老百姓纪念杨家忠心报国和憎恨潘美之奸,便将败草口改为白草口,因为羊怕吃败草喜吃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