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关隘——三大名关
慕田峪关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慕田峪村北,是我国万里长城中较为雄伟壮观秀美的一段。修建于明朝,坐落在燕山山脉之上,长城横亘,依山就势,以险制胜,陡缓相间,此关堪称长城关隘中的经典之作。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的平型岭上,是灵丘和繁峙的分界线,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此关隘始建于1511年,是明代时期的重要关口。
友谊关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端,322国道终端穿过友谊关拱城门,与越南公路相接。此关隘始建于汉朝,历史上,几经改名,最后才取名为友谊关。
明朝为军事防御建慕田峪关
1402年,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当上了明朝的皇帝。这时候,明朝虽然处于强盛阶段,但是,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等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
为此,在朱棣当上皇帝以前,他的父亲朱元璋为了加强北京西北和山西等地的军事防御,早在1368年至1390年之间,便对北京西北至山西省大同的外边长城和河北省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和长城进行了修筑。
到朱棣当上皇帝时,为了继续加强北京西北地区的军事防御,在1404年,朱棣命人在位于北京东北地区的怀柔渤海镇慕田峪村北处,修建了一座关隘。
此关西接北京昌平县的居庸关,东连北京密云县的古北口长城,因在沟谷抬头仰望,仿佛上可接天,故名“摩天峪”关。后来,由于“摩天”与“慕田”近音,且“峪”和“谷”是通假字,于是,人们便把此关叫做慕田峪关了。
此关坐落在燕山山脉之上,据说,当年,明朝修建此关时,从1404年开始修建,直至1571年秋才修建完成。
这道关隘属昌镇黄花路所辖最东隘口,是明代护卫京师和皇陵的重要关口之一。
此关隘自明朝修建完成以后,一直保留到后来,它与其他长城关隘相比,有很多不同点。
首先,其他长城关隘一般都是先建立的关隘,再修建的长城,而这座关隘则是先修周围的长城再修建的关隘。
据说,慕田峪长城为明代初期开国大元帅徐达指挥所建。关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在古籍《同治十二年迁安县志》中有清楚的记载:
明初,徐中山筑边城墙,自山海关西抵慕田峪,一千七百余里,边防可云密矣。
同时,在《日下旧闻考·边障·卷一百五十三》中也记载着:
慕田峪关,永乐二年建。
如此种种说明,这里都是先建立的慕田峪长城再修建的关隘。
其次,其他长城关隘的主体都是关城,而慕田峪关的主体建筑则是由三座空心敌楼构成的正关台。
这座正关台长40米,宽30米,高20米,3座敌楼通连并矗,两侧楼较小,中间楼较大,3座敌楼之上有3座望亭,关门不设正中,而是在关东侧,进出关台也是在两侧敌楼设门,这种独特的关台建筑为万里长城所罕见。
慕田峪关扼守着慕田峪地区北通塞外高原、南通京师与皇陵的捷径要道。1404年,在这座关隘始建时,明朝朝廷便派兵驻守此地。
作为关台,这里是3座敌楼并矗,连成一体,居高临下,四周箭窗,上建楼橹,环以稚堞,边城射孔,滚木礌石,弓箭射敌,八方观望,左右相救,火力交叉,两侧垛口,外设挡马坑,内外设支城。如此格局,可称为最完整的军事防御系统工程。
为此,当这座关台修建完成后,它便成为北方民族南下融合的前哨阵地,在当时,它不仅是防御的重要关口,更是京师军事要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明朝,慕田峪关口设有重兵驻守。明皇室为加强对边防务的督察,1403年至1456年的50多年里,都会派大臣经略边务,数年一遣。1506年以后,改派大臣为专设巡边御史,改数年一遣为巡边御史每年年终把边防情况绘图具册,上报中央。
巡边御史出巡时,带有皇帝签发的“玺书”,到各关隘巡视的任务是:“军戒之调发、城堡之缮修、烽谍之严明、尺籍之稽搜、器械之治具,咸听断而仰成焉。”
不仅如此,到1522年,慕田峪关置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两员。
为了便于巡边御使检查慕田峪关隘等处的防务。1556年,新任巡边御史杨右泉重修建了供巡边御史用的官署,这个官署定名为“察院”。
1644年,清廷沿用明制,在怀柔境内的慕田峪关、石塘路等19个关隘均设有重兵驻守。清代定都北京后,仍视慕田峪关为京师屏障,设防城使、把总,统领重兵驻守各军事要地和关隘。
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慕田峪关自古以来就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冲,被称为“危岭雄关”。当然,让这道关隘成为军事要冲的另一原因还有慕田峪关旁边的长城。
这段长城西接居庸关,东连古北口,为京师北门黄花镇的东段,自古被称为拱卫京师、皇陵的北方屏障,而慕田峪关更是明代拥护京师和保护北方皇陵的重要关口之一。
据《长安客话·卷七·关镇杂志》中记载:
居庸关、黄花镇、边城、慕田峪、灰岭口具系冲地,虽宣、蓟为之屏障,紫荆藉以身援,然外而扼控要害,内而拥护京陵,干系至重。
据说,慕田峪长城最早修建历史是在南北朝时,当时,由于北齐国始建,到隋唐时,当时的朝廷又曾多次派兵修葺。
到明代,虽然徐达在慕田峪长城遗址上重新督建此段长城,但是,到了明中期,此段长城又有所毁坏。
为此,到1568年,明穆宗朱载垕又特命抗倭名将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镇、昌镇、保定三镇练兵事,率军对慕田峪段在内的2000米长城进行了整修。经过此次修整后,这段长城便一直保存到了后来。
慕田峪长城多建在外侧陡峭的崖边,依山就势,以险制厄。墙体高七八米,墙顶宽四五米,墙顶上两边都建有矮墙垛口,可两面拒敌,外侧还挖掘有挡马坑,使防御功能更加完善,建筑材料以花岗条石为主。
慕田峪长城的垛口不是开口的长方形,而是呈锯齿状。射洞筑在垛口的下方,它不是圆形孔,而是顶部呈弧状的方形孔。险要之处还修有炮台。
慕田峪长城敌楼密集,从慕字一台,即大角楼至慕字4台正关台不到500米,就设敌楼4座;从慕字一台至慕字20台,长度仅3000米,敌楼、敌台、墙台、铺房就25座,这种百米左右就有一座敌楼的长城段也是不多见的。
慕田峪长城拥有双面垛口。其他段长城,多为长城外侧一面建垛口墙,而慕田峪段长城却两面都为垛口墙。垛口墙即守城将士对敌作战的掩体。两面垛口墙,即意味着两侧同敌作战,可见慕田峪段长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慕田峪长城内、外支城并存。支城,即在主长城之外根据战事需要顺山势又节外生枝修出的长城。慕田峪的外支城即连接慕字11台的长城,内支城即“秃尾巴边”。
据说,明代在重修慕田峪长城时,在墙顶的两侧都加修了垛口,还同时新设置了滚木石雷石孔,可攻可守。而修筑“刀把楼”,可控制制高点,减少对主城的威胁。
慕田峪长城从正关台左侧起,随山势翻转,奔向远方。长城由山腰直伸山顶,在山顶立一敌楼后,又突然下降,翻身向下返回山腰,又骤然升起,直到海拔940多米的地方,绕了一个大弯,其形状酷似牛犄角,苍劲雄浑,人们把它称之为“牛犄角边”。
长城从“牛犄角边”继续往前延伸,经过一个名叫“箭扣”的地方,这里是已达海拔1044米的山峰,两侧陡峭如削。在修筑长城时,必须从山头的外侧断崖绝壁上通过,又不能把这个制高点留在外面,使用砖石、木材显然都不行。
于是,聪明的能工巧匠们,用了两根大铁梁担在断崖之上,上面再垒砌砖石,这种方法在整个长城修建史上极为罕见。
在慕田峪长城东侧,长城本来是顺山势伸向东北。可是到一敌楼处突然分出约1000多米的地段,另辟蹊径摆向东南方向,山势尽处,突然终止,在尽头处修了一个甚是坚固雄伟的敌楼。这段千余米的长城被人们称之为“秃尾巴边”。
这样一来,长城在此处就形成了三道长城汇于一楼,“三面极目观巨龙”的景观。在慕田峪长城“牛犄角边”的两侧,有一段长城被称为称为“箭扣”及“鹰飞倒仰”。
慕田峪关山水秀丽,风景如画,与此段长城组成了独具秀色的景区,富有诗一般的风光画卷。慕田峪关是此段长城的精品亮点,它魅力四射,让人流连忘返。
慕田峪关以其独特的构造,坐落在险峻山峰之间,扼守着关口内外通道,曲径通幽的山谷,山坡植被茂密繁盛,花草交织,绿荫浓郁,蜂飞蝶舞,鸟语花香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
慕田峪关是长城各关隘中高超技艺劳动的结晶,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骄傲作品,更为我国古代文化留下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旁注]
古北口长城 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东南。是我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燕山山脉 是河北省北部山脉。西起八达岭,东到山海关,大致成东西走向。八达岭至密云水库间山地称军都山,密云以东山地为狭义的燕山。燕山山脉属内蒙古台背斜和燕山沉陷带。北部稳定上升,南部大量沉降。
楼橹 是守城或攻城用的高台战具。楼橹顶端设望楼,以瞭望瞰制敌城。在攻城时,同土山配合使用。楼橹上的兵士侦察和报告城中敌情动静,土山上的射手根据其指示发射箭矢。三国时,官渡之战中,袁绍作高橹,起土山,射曹营中。司马懿围攻襄平之战中,起土山,修橹。
巡边御史 为明代官名。隶属于都察院,负责巡查京城边关的治安管理、审理诉讼、缉捕盗贼等事,并设有巡城御史公署。每名巡按御史的产生,都是先由都察院选出两名候选人,引至皇帝面前,请皇帝钦点一名。巡边御史职责是代天子出巡,专门负责监察,一般不理其他事务,权力极大。
都督同知 指明代军事职官名称。明初于中央设大都督府,在大都督和左、右都督之下设同知都督,位从二品。后改定官制,同知都督升为从一品。1380年,为分散大将事权,便于皇帝集中控制兵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从一品,协助左右都督管理本府所辖都司、卫所。南、北两京各都督府同。
箭扣 位于京郊怀柔县西北八道河乡境内,距怀柔县城约30千米,箭扣长城在怀柔县渤海镇,往东走就是慕田峪,往西走就是大榛峪。山势非常富于变化,险峰断崖之上的长城也显得更加雄奇险要。箭扣长城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
[阅读链接]
据说,慕田峪原是一个小山村,坐落在怀柔县北辛营乡,这里山峦起伏,林木葱郁,万里长城自东南而西北在崇山峻岭之巅蜿蜒。
由于山势缓陡,曲直相间,所以极富立体感。为此,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携手夫人女儿远渡万里来我国观赏这段锦绣的长城风貌,特意在慕田峪关留影拍照。
慕田峪关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为慕田峪长城赢得了世界的认同,属于世界级文化遗产,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