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将主持重建关城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成为了明代的第一位皇帝。
此时,朱元璋虽然建立明朝,但是元朝的都城大都仍然在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的手里。
为了能够顺利的攻下元大都,朱元璋派出自己的大将军徐达等人率领大队人马从元大都旁的重要关隘居庸关攻入。
元顺帝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便带着他的太子和后妃从皇宫的建德门逃出来,从居庸关逃往上都开平。
随后,徐达等人一鼓作气攻下了元大都。明朝大军攻下了元大都,从此建立起了对全国的统治,元朝统治者退出了中原,又回到了蒙古草原。
但是逃回旧地的蒙古贵族,依然不断南侵,对明朝的地域进行骚扰。为了防止他们的侵扰,明朝皇帝朱元璋派出部下,加强了对蒙古贵族进入中原的重要关隘居庸关的建设和巩固。
1370年,朱元璋派开国元勋徐达修筑了居庸关城,这是明代修建长城关隘最早的记载。
关于这段历史,在明朝的巡关御史王士翘的《西关志》一书中有清楚的记载:
洪武元年,徐达、常玉春北伐燕京,元主夜出居庸关北循,二公遂于此规划建立关城……东筑于翠屏山,西筑于金柜山,南北两面,筑于两山之下。
这里的“洪武元年”便是指1368年。由此可见,居庸关从明代起,又恢复了它的军事战略地位。
历史上,自汉朝起,居庸关关城就已经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
这道关城又称蠮螉塞、军都关。蠮螉,即土蜂又称细腰蜂,关上筑土室以候望,如蠮螉之掇土为房,故名。
不过,由于年代的久远,原来的关城早已经因为各种原因而毁灭,为此,由徐达将军等人所规划的关城,便是一座重建的建筑。
据说,徐达将军等人规划建成的关城,是很大的。古书记载:“跨两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
这座著名的关城一直保存到后来,并成为居庸关上最主要的建筑一。
居庸关关城建在40米的关沟中部,扼守南北交通要道。其关城建设巧妙利用了“两山夹一水”的地理环境。关城主要建筑,建在“云台”北、西、南侧。
长城作为军事攻防屏障,沿西侧金柜山、东侧翠屏山建设。南、北跨河道段用长城连接。西山相对高度351米。东山相对高度150米。长城围绕关城呈圆周封闭型建筑形式。
当年,居庸关关城建立后,明朝廷又在此地置守御千户所。
几年后,明朝为了彻底孤立元朝残余势力,又将大量大漠以北的人迁到长城以内,并认为当时具有战略意义的关城有4个,而居庸关就是其中之一。
1404年,明朝又在居庸关置卫,下领千户所5处,以作为明朝京城北京的北面固防。
到1423年,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第四次亲征,战胜回师,11月4日入居庸关。
这时,京师各衙门官员都来迎驾。在居庸关举行了隆重盛大的仪式。参加这次欢迎仪式的中外文武群臣和百姓竟达100多万人。由此可以看出,居庸关在当时是非常繁华的。
[旁注]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大明太祖高皇帝,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的君主,在位时期:1368年至1398年。史称明太祖,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1398年,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葬于明孝陵。
巡关御史 为明代官职。明朝中央政权设有监察机构即都察院,下属有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在京城都察院者称内差,若奉命外出,或巡盐,或巡漕,或巡关,称外差。监察御史奉命外出巡视关防者,即为巡关御史。明代的巡关御史主要巡视山海关至龙泉关一带,目的在于加强宣府至大同以及北京一带的防备力量。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1402年夺位登基,改年号为永乐。明成祖朱棣即位后5次北征蒙古贵族,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编撰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东北少数民族。郑和下西洋沟通了我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
[阅读链接]
在我国,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
后来,明朝为加大京师的防御纵深。分别又以雁门、宁武、偏关为“外三关”,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构成两道长城防线,占燕山、军都山、太行山以及恒山、管涔山、吕梁山之地利,瞰制了主要的歼敌战场。
这种防御布势,不仅着眼于敌人从正面,即蓟州、宣府、大同方向的进攻,而且考虑了敌人取陕、晋实施战略迂回的可能,筹谋是比较缜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