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争艳的粤剧大舞台

1905年,广州兴起建设戏院之风。这些戏院的建成,改变了粤剧的演唱方式。

在这之前,粤剧大多数是野台演唱,艺人们需要克服风急声弱的困难。广州许多戏院的建成,令平嗓演唱成为可能,这使观众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

但是,戏院的建成,对于粤剧的演出也有不利的地方。先前戏班坐红船到不同地方演出,戏院建成后,许多偏远地方的观众,看戏就不如以前方便了。于是,粤剧戏班又开始靠红伶来争取观众。

当时著名艺人“小生聪”不愿演出尾戏,由初出茅庐的朱次伯代演。因为在这之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朱次伯便以平嗓演唱白话剧《宝玉哭灵》,结果引起轰动,使平嗓演唱白话成为一时的风尚。

这一时期可谓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都驰名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康有为将李雪芳与梅兰芳并提,誉为“南雪北梅”。

1917年,著名粤剧艺人白驹荣和千里驹的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句二黄,使粤曲出现一种新的曲式,并成功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同时,成功地将粤剧唱腔进行了降调。这样,他们的唱腔就自成一格了。

到了1920年左右,广东粤剧界终于把戏棚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即假音演唱,改为用平喉,即本嗓演唱。梆子腔和二黄腔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

后来著名艺人薛觉先把京剧、话剧及电影化妆法和传统化妆法结合,使粤剧的化妆转向轻描淡扫,朴实自然。最常见的化妆就是“红白脸”,演员先把整个脸涂上白色粉底,然后围绕着眼睛及颧骨涂抹红色胭脂。有时候画一个长长的眉毛,并涂上鲜红色的口红。

在同一时期,省港班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

薛觉先与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设计出了新颖别致的“薛腔”;来自上海的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成钢弦,创出了高胡乐器,音色高亢明亮;名伶陈非侬邀请梁以忠担任其戏班的音乐领导;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他们的编剧手法,也着重与当时流行的电影与话剧接近。

在这些人当中,薛觉先的风格接近京剧,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行、旦行、净行、丑行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尤其以演小生最为出色。他的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

擅长演四大悲剧的马师曾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现代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

所谓“孤寒种”,即粤语吝啬鬼的意思。马师曾不但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称道,而且在美国演出多年,也深受欢迎。

在这一时期,粤剧的思想和艺术质量较高、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剧目有《平贵别窑》、《罗成写书》等;新编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中,影响较大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移植改编的剧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好的有《柳毅传书》、《宝莲灯》。

平嗓白话演唱普及后,粤剧又吸收了广东说唱音乐如南音、木鱼等小戏的营养,使它道白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10所大戏剧场。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随着太平剧团的班主源杏翘适逢其时,便在原本的班底的基础上,聘请谭兰卿、上海妹及麦颦卿三位花旦出演,令观众耳目一新,盛极一时。

于是,其他各戏班也纷纷聘用女花旦,男花旦逐渐被淘汰,这是粤剧历史重大转变之一。

在这个时期涌现出很多知名的粤剧流派。

首先是独具特色的马派。马腔的创始人是马师曾。马师曾青年时演小生、小武生,在《苦凤莺怜》一剧中饰演义丐,为表达在饥寒线上挣扎的乞儿的凄惨景象,他创造一种沙哑凄厉的“乞儿喉”,观众为之无不动容。中年以后,马师曾以扮演丑角而闻名。

马师曾的表演既师承了靓元亨的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分寸准确、节奏鲜明的特点,又善于把传统程式加以改造运用。

马师曾还善于把各阶层人物带有特征性的手势、动作加以提炼、夸张,成为他自己的舞台动作,使他塑造的舞台形象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马师曾根据自己洪亮而稍欠圆润的嗓音,扬长避短,对其青年时创造的乞儿喉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一种旋律跳跃、顿挫分明,吐字短促有力,行腔活泼滑稽的唱腔,被称为“马腔”派别。

马师曾除在音乐、服装、布景等多作改良外,还吸收话剧、电影的长处,使用夸张手法表演时装戏,创造对于许多新的戏曲程式。

其次是突破创新的薛派。薛派的创始人是薛觉先。他19岁时,就因在《三伯爵》一剧中担任主角而一举成名。

薛觉先技艺全面,戏路宽广,早年学丑行,后来以扮演文武生而成名。他还能反串旦角,饰演胡子生,以扮演风流儒雅、潇洒俊逸的小生最为出名。

薛觉先主张“合南北剧为一家,综中西剧为全体”。在艺术实践中,他善于吸收京剧、电影等艺术的长处,借鉴其他艺术品种的服装、化妆、布景和音乐伴奏,对于丰富粤剧表演艺术,提高唱、念、做、打水平以及净化舞台、改革剧场陋习都作出了贡献。

薛觉先表演时,做功干净洒脱,唱腔精练优美,善于运用旋律和节奏的变化表达人物感情,善于突破曲调原来的板眼、句格而创作新腔,艺术自成一家,人称“薛派”。

再次是自成一格的白派。白派的创始人是白驹荣。擅长扮演小生行当。

粤剧小生从假嗓改为真嗓,是经历了从金炳山、朱次伯到白驹荣才最后完成的。白驹荣的嗓音清越明亮,行腔婉转圆润,吞吐跌宕,自然流畅,尾音拖腔,一气呵成,回荡悦耳。

白驹荣还吸收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融入二黄声腔中,使他的唱腔更富有特色。白驹荣的唱腔自成流派,被称为“白腔”。

白驹荣的代表剧目有《金生挑盒》、《泣荆花》、《风流天子》等。

然后是妙趣横生的廖派。廖派的创始人是廖侠怀。他擅长扮演丑行和生行,因在《毒玫瑰》中扮演医院院长而声名大噪。

廖侠怀扮演各种人物都能刻画入微,形象传神,善于即兴发挥,针砭时弊。他用鼻音行腔使调,别具一格,尤以唱中板、木鱼等曲调最为出色,人称“廖腔”。廖侠怀的代表剧目有《花王之花》、《火烧阿房宫》等。

还有是融会贯通的桂派。桂派的创始人是桂名扬。他擅长扮演小武生。桂名扬对马师曾、薛觉先的表演艺术都有所取法,并而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人称“马形薛腔”。

桂名扬的表演顿挫鲜明,气势威猛,节奏紧醒,创造了一种名为“锣边滚花”的身段,即在高亢急骤的锣鼓音乐配合中上场的身段程式,使人耳目一新。后来,锣边滚花的身段已成为粤剧常用的出场程式。桂名扬演出的《火烧阿房宫》等剧,曾获得很高的声誉。

同时期粤剧在香港同样非常流行。当时演出主要集中在利舞台、高升戏院、太平戏院及新光戏院等旧式戏院。差不多一个星期七日都有不同的剧目上演。

当时粤剧不但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由于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以致东南亚、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都有粤剧演出。

东南亚一带更有些世代相传的粤剧艺人、固定的剧团、行会和演出场地。例如新加坡的“庆维新”以及吉隆坡的“普长春”,就是当时有名的戏班。除此之外,海外华侨对粤剧需求吸引了很多粤剧戏班到海外演出。

1956年,广东粤剧团赴京演出,马师曾、红线女主演的《搜书院》。

1958年,广东粤剧院由广东粤剧团、广州市粤剧团,以及珠江、永光明、新世界、东方红、太阳升、南方、冠南华等几个粤剧团合并组成。粤剧院首任院长是马师曾,副院长是罗品超,艺术总指导是白驹荣。

广东粤剧院成立以来,先后编演了400多个粤剧剧目,其中不少成为名剧或保留剧目。如《搜书院》、《关汉卿》、《山乡风云》、《梦断香销四十年》、《魂牵珠玑巷》、《伦文叙传奇》、《锦伞夫人》和《大明悲歌》等。

广东粤剧院人才荟萃,阵容鼎盛,行当齐全。著名表演艺术家有马师曾、红线女、罗品超、白驹荣等。此外,剧院还注重艺术人才的梯队培养,数十年来造就了几代著名艺术家。

1990年,《魂牵珠玑巷》获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首届文华新剧目奖。1995年,《伦文叙传奇》获文华新剧目奖。1997年,《锦伞夫人》获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多个奖项;1998年获文化部孔雀奖剧本银奖。2004年6月,大型历史粤剧《荆轲》获得了巨大成功。

2005年,广东粤剧青年团成立,粤剧艺术后备人才有了培训基地。

此外,剧院曾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还到我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演出,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

[旁注]

朱次伯 粤剧小武演员。广州人,移风社志士班成员之一,后入祝康年、环球乐等戏班任正印小武,并以小武行当演小生角色,开创文武生表演戏路。文戏风格潇洒,武戏英姿飒爽。首创“忆美”、“吊美”、“哭灵”等排场,首本戏有《宝玉哭灵》、《西厢待月》、《三气周瑜》等。

千里驹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有“花旦王”之称。蜚声粤剧艺坛20年,逐步形成“驹派”艺术。演出时,感情真挚,能通过面部表情,用细腻的形体动作把人物复杂的内心感情表现出来。被同行公认为“悲剧圣手”,有“花旦王”、“滚花王”之称。

梆子腔 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也就是后来的蒲剧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梆子腔剧种,梆子腔起源于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和民间小戏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

薛觉先 广东省顺德人。曾习京剧,取其所长,以丰富粤剧艺术,并不断创新,在净化舞台,提高唱、念、做、打水平,改革剧场陋习,培养后辈等,贡献很大。薛觉先以文武生见长,又能反串女脚、兼演红生,人称“万能老倌”。

关汉卿 元代杂剧作家。是我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被后人誉“曲家圣人”。

柳毅传书 也称《柳毅奇缘》,是依据李朝威《柳毅传》改编的戏剧经典剧目,也是越剧流派“竺派”艺术的代表性剧目。《柳毅传》是唐代传奇小说,收入《太平广记》419卷。作者李朝威。

马师曾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曾拜著名小武靓元亨为师,后一直在香港、澳门、广州、东南亚一带演戏及拍电影。擅演丑生、小生、小武、花脸、须生等行当,独创的“乞儿喉”,半唱半白,顿挫分明,有时还揉入方言俗语,活泼滑稽,成为脍炙人口的马腔。

靓元亨 著名粤剧小武演员,原名李雁秋,鹤山人。以《海盗名流》一剧而名噪一时,后自组“永寿年”班,驰誉省港澳及东南亚一带,他在舞台上动作的分寸、角度掌握精确适度,几乎可用尺寸量度,故有“寸度亨”之称。

红线女(1924年~2013年),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红派表演艺术创始人,红线女从艺60多年来,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电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阅读链接]

在的粤剧舞台上,两则出入口称为虎度门。戏台贴近观众席的部分称为台口。

虎度门又称为“渡古门”,因“渡”与古字“度”相同,即渡过之意。因为以前演员所扮演的都是已故的历史人物,所以外江班称之为“鬼道门”。

在虎度门附近有一个位置叫做“提纲位”,上面所贴上的是一道“提”,也就是开戏师爷把故事、场次、锣鼓、排场、角色的分配等用简略地写上,作为提示之用。

代表人物之一的薛觉先认为“提纲戏”是戏行的陋习。因此薛觉先不断追求完美剧本,促使粤剧急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