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寓文化——雷剧
雷剧是广东省的一个地方剧种,也是一个仅仅流行于雷州半岛,雷州话方言雷剧区的独特的剧种,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
湛江,是雷剧的故乡。雷剧植根于雷州半岛,土生土长,由于它语言通俗易懂,并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越来越为雷州人民所喜爱。
雷剧是雷州土生土长之文化艺术瑰宝,是粤西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雷剧曾经过劝世歌、歌本班、大班、雷剧的发展过程,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雷剧经常在雷州、遂溪、徐闻、廉江、电白五县和湛江市郊各地演出。其演出人物众多,场面宽阔,内容丰富,深受群众的喜爱,成为广东四大剧种之一。
北和雷歌班活跃在雷州
清代嘉庆末年,粤剧在整个广东省快速的传播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有一天雷州城内来了一个粤剧戏班,这个消息立刻就传遍了整个雷州城的大街小巷。
雷州人唱歌有很悠久的历史,从宋朝的时候就开始有了记载,当时的文坛领袖苏轼的弟弟苏辙被贬就被贬到雷州。
苏辙虽然比不上苏轼,但是他也是历史上典型的全才,不但精通四书五经而且精通音律。苏辙来到雷州之后,给当地带来了中原最先进优秀的文化,并且在时间的日积月累之中融合进了雷州人的生活。
后来随着明代最著名的戏曲剧作家汤显祖被朝廷贬到这里,雷州本地渐渐出现了以对唱形式为主的雷剧风韵的赛歌会。后来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姑娘歌班。
当地人听说有外来的粤剧戏班要来雷州表演,都想看一看这外来的戏班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后来这个消息传到了雷州本地专门从事姑娘歌表演的艺人耳中,这些艺人纷纷表示要在粤剧演出的时候,赶到粤剧戏班表演的地方,跟对方来一个对唱,和对方比较一下。
当艺人们来到了戏台前在等待表演开始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眼前的东西全都看不懂了,高大的戏台仅仅是表演的一部分,后台的东西完全看不到,再加上戏台上在他们看来近乎奢侈至极的布置,更让这些艺人心中没底。
随着一阵乐器声响起,一个身穿武生戏服的艺人从后台走出来,他身上的服装不但包括头甲缨子、翎子、肩上佩旗、身上袍甲,而且还勾画着脸谱。
艺人在表演的时候运用这些服装,再配合上面部肌肉、眉眼的活动以及须髯的技巧,将剧中的人物表演的活灵活现,给所有的观众带来了扑面而来的英雄豪爽的感觉。
看到这一幕,雷州本地姑娘歌班的艺人一下子就失去了比试的勇气。再听对方那严谨的唱词,欣赏着逐次递进的剧情,这些雷州艺人在心中非常迫切地想要掌握这种闻所未闻的戏曲。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终于在一段时间过后,雷州艺人通过刻苦的学习,完完全全的掌握了粤剧这种戏曲。于是他们根据姑娘歌班的经验,办起了第一个雷州歌班。
雷州歌班一经产生,就立刻以烈火燎原的姿态横扫雷州本地落后的姑娘歌班,在雷州本土树立了不可撼动的绝对地位。
随着雷州歌班到各地演出,演出的环境逐渐发生了变化: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出现了长年不散的歌班,产生了职业艺人,剧本、表演、音乐等也有所发展。雷州歌班的剧本、表演以及服装、道具、脸谱等,与当年粤剧无异。
雷剧是从雷州半岛的民歌雷州歌发展起来的,雷州歌源远流长。很久以前,本地劳动人民就有用雷州歌互相唱和、逗趣答辩的风习。
明末清初,雷州歌对唱盛行,每逢喜庆之期,歌手会聚,即兴而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桥就是当地最早的对歌台。1651年,此地兴建馆专供歌手住宿。此后,著名歌手常应邀到各地对唱,成为专业艺人,并以雷剧风韵开始组合成立唱班后因有女歌手加入,群众则称之为“娘歌班”。
所谓娘歌班是以歌姑娘为主、歌童为辅的男女两歌手在舞台上对歌,对歌时男执一扇,女执一扇一巾,来往变换位置,边舞边唱。
当时姑娘歌班的歌文内容,大都是劝告世人去恶从善,如早期的劝世歌有《劝世戒烟》、《劝世戒赌》等。
这些劝世歌开始只是根据当地的真人真事写成的叙事式的歌文,后来,艺人为了更深刻地表现其思想内容,便虚构情节,使其故事典型化,并按照人物分角色上场演唱,这就成为戏剧的雏形。
歌班演出的剧本群众称之为“本歌”。最古老的一出本歌《断机教子》,世传为清代翰林院编修陈昌齐修改定稿。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农村业余爱好者也在农闲之时邀集起来,凑成班子,巡回演出,群众称之为“歌班”。后来广东大戏到雷州半岛演出,雷州歌班的艺人纷纷向大戏学习,把他们的表演形式、服装、锣鼓、音乐都学了过来,使雷州歌剧的表演完全成为戏曲的形式。
[旁注]
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年~1112年),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不仅在诗文创作方面才华横溢,而且其书法也颇有造诣。苏辙的书法运笔结字与其兄苏轼颇为接近,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曾经被贬雷州。
武生 就是京剧中擅长武艺的角色,武生分成两大类,一种叫长靠武生,一种叫短打武生。内行的说法是要漂,率,脆,看起来干净利索,打起来漂亮,不拖泥带水,表演上重矫捷、灵活。
对歌 又名“斗歌”、“对口白”、“唱口白”,是乐清民间文化的一束奇葩,其腔调唯配以乐清方言才珠联璧合。每逢元宵佳节,人们都要聘请艺人去演唱“对歌”。在畲族山寨,到了节日、喜庆场合人们也会彻夜欢唱,对歌系礼仪活动组成部分。
陈昌齐(1743年~1820年),广东雷州人。为清代乾嘉年间考古、语言、文学的大师,又是精通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的近代著名科学家。
[阅读链接]
雷剧起源于雷州歌。旧时,雷州歌是以自我歌唱,自我抒情的民间歌谣。
据传,1735年雷州白沙镇麻扶村乡老改为“赛歌台”,进行赛歌活动。
从此开始,乡里人称“踏楼板”的雷州歌登上舞台。后来,由民间歌手自由组合,逐渐形成雷歌班,又因有女子参加,称为“姑娘歌”。
当年,姑娘歌一般是用两个俗称“石牛”的石碾并列竖起,中间放一块牛车板即成舞台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