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为琼剧一枝花的琼剧

琼剧,又称“琼州剧”、“海南戏”。琼剧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

琼剧历史悠久,是流行于海南省、广东雷州、高州和广西合浦一带的地方剧种,由潮剧、闽南梨园戏吸收当地人民的歌谣曲调发展而来。是海南省的民间戏曲艺术。

琼剧是南方戏剧其中一个支系,主要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因此流行地域也仅限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琼剧是当地的本土文化象征之一。

琼剧是在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

琼剧曾经流行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还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

琼剧用海南方言演唱,清代俗称“土戏”,琼山、海口一带俗称为“斋”,20世纪又名“海南戏”;因其形成于古称琼州所在地琼山,因此国外琼籍华侨谓之“琼州戏”、“琼音”。

“琼剧”之称始于1932仿傀儡戏产生的,但是,还没有确凿的佐证。据琼山和海口两地老人及琼剧艺人相传,明清时期,福建正字戏和白字戏都曾在海南岛演出。

《海口舆地志》和《海口福建会馆碑志》均有:

闽广大船停泊白沙津深,常有潮广剧演唱的记载。所谓“潮广剧”,即正字戏和潮剧。

琼剧有些曲调与潮剧相同或相似。据此,土戏是在正字戏、潮剧曲调的基础上,改用土音演唱,其间又吸收当地民歌及歌舞八音乐曲,于清中叶以前发展形成。

海南有公仔戏,最早也应在宋末元初。金兵南下和元朝建立,使躲避战乱的来琼移民剧增。在大陆移民中,不管道流浪江湖的木偶戏艺人。

简单的道具,易于掌握的表演艺术,使木偶戏在海南岛很容易地落下脚来。木偶戏源于北宋时的开封,后流入临安,在南宋濒亡时又随江湖艺人漂泊到闽南,最后又经粤东,穿过琼州海峡,来到海南岛。

当时流行于海南岛的木偶戏形态,如今已很难确知,但从后来文昌、琼山一带仍以木偶戏祭祖敬神和婚娶丧葬,可知当时的木偶戏也不外乎是酬神娱人。

然而,当时的木偶戏与后来的海南木偶戏肯定不同。前者是宋元杂剧的一部分,而后者已是琼剧文化的组成,其语言唱腔、行当和锣鼓均与琼剧无异。

1740年至1793年,在海口先后建起南海、番禺、佛山、江门、新会等会馆,这些会馆门前建有固定石戏台,且年年集资聘请家乡戏班来海口演出。

有些戏班还设科班教授门徒,有些艺人则在海南岛落户。如清代光绪年间,琼剧名净黄匡生的先祖,就是清代乾隆时期跟班会至海南落户的。这些外来的戏班,对土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它的成为表演艺术渐趋成熟。

清代咸丰至光绪年间,是琼剧较繁盛和变化较大时期。那时粤剧艺人流入海南岛,与琼剧艺人互相拜师结亲,有的开设科班教戏,有的插班演戏,对琼剧的兴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时,粤剧的二黄、梆子等声腔,以及新、老“江湖”十八本等均为琼剧吸收,又在这些声腔的基础上创造了“海南腔”等板腔,使琼剧从曲牌体逐步蜕变为板腔体,原有的锣鼓谱、小曲、帮腔等也被摒弃。

“五四”运动以后,在文明戏的影响下,琼剧作家吴发凤、名旦张禄金等,组织了琼崖土戏改良社,编演了《救国运动》、《新的婚姻》、《省港大罢工》等内容进步、形式新颖的剧目,其他十余班社也编演了一批具有爱国思想的剧目,如《正气歌》、《桃花扇》、《木兰从军》等。在这一时期,琼剧在音乐和舞台美术方面,均有所改革。

琼剧的音乐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前期为“曲牌体”,并有帮唱。如《琵琶记》、《槐荫记》、《蟠桃宴》、《八仙贺寿》等一些剧目,唱词均有牌子,有的还采用一些大字牌子和小曲。

后期则演化为“板腔体”。原有的曲牌体和帮腔逐渐淘汰,后来只在某些戏或“程途”、中板等板腔中能够找到痕迹。板腔体分中板、程途、苦叹板、腔类、专腔专用类五种板式。还有一种专门操台的锣鼓谱。

此外,还吸收海南道坛乐曲如“芙蓉”、“志高”、“金线”、“金字科”、“灵宝科”等曲调以及其他民间音乐、歌舞音乐。

唱腔以中板为核心,包括三七中板,这种唱腔系由帮腔的七字板演变而成,有中、慢、快、散、正线、反线、外线、内线等不同板式,有较大的适应性。不论生、末、净、丑、杂各行当,在表演喜怒哀乐的不同感情变化时都可以使用,是琼剧较为古老的唱腔。

琼剧武功属南派,拳宗少林,曾使用真刀真枪,也有杂技表演。清代未期有不少名武师,能使用十几件武器,并有飞剑穿柱、穿刀圈、舞火架等特技,兼学北派武打。

琼剧的布景最早年,大小班均在台中挂一白布,画乐工图案。文、武场乐工分置于左右侧。清末改为黑色或花布幕,两侧挂观众赠送的彩幅。

“五四”运动后,开始用彩色和绣绒幕布,如厅坐、宫廷、楼阁、山水等,进而用各种绘画布景,并按剧本场序起落。

服装只用汉明两代冠服。官服蟒袍全是绒绣,书生、村姑、强盗只用白、黑、蓝、红等色的市衫、裙、袍套。靴鞋均是薄底;兵皂、强盗穿草履。

琼剧伴奏乐器原来只有锣、鼓、笛,称“锣鼓吹打”。现在有竹胡、二弦、二胡、椰胡、提琴、三弦、月琴、秦琴、琵琶、扬琴、大唢呐、小唢呐、横箫、洞箫、大喉管、长管、短管、花鼓、战鼓、群子鼓、子鼓、双面子鼓、梆板、高边锣、文锣、苏锣、乒乓锣、小圈锣、京锣、钟、铙钹、京钹等30多种。其中以竹胡、二胡、二弦、大唢呐、小唢呐、大喉管、短管为主奏乐器。

琼剧的角色行当分为五大行。即生、旦、净、末、丑。

生行包括正生、贴生、武生、小孩生。正生:文戏佬倌,又名文雅小生。以唱、做功为重,扮相英俊。喜手持白纸小扇,举止动作温文文雅、潇洒大方。主要步法为方步,多扮演贫苦士子或富户之子。表演要求儒雅秀逸、舒展斯文、风流倜傥。如《琵琶记》中的蔡伯喈,《彩娄记》中的吕蒙正,《张文秀》中的张文秀,《秦香莲》中的陈世美等。

20世纪初起,正生也扮演有武打的文戏,称“文武小生”,如《王注断臂》中的王位,《苦风莺怜》中的马元卿。《游龟山》中的田玉川等。小生历代出过不少名家,如清代的金公仔、汪桂生、黄银彩、陈俊彩、郭庆生。民国时期的田巨昌、雪梨生、郑长和、李积锦等。

贴生:文戏佬倌。可分为二贴、三贴。为正生因故不能演出之替代角色,唱做功与正生同,常有由贴生晋升正生之的。

戏中有较年少的书生、公子、官宦等重要副角,多由贴生扮演,如《十八台大轿》中的刘进士,《苦凤莺怜》中的知县李世勋,《孟丽君》中的皇甫少华等。

武生:武生演员多跟武科师傅习练武术,武功宗“少林”功夫。身手敏捷,拳角功夫、棍棒功夫须过硬。舞台表演使用兵器均为真具。武生分正小武、贴小武、大武。

小孩生:也叫娃娃生。一般由年轻的学徒担任。表演上要求活泼好动,天真顽皮,并可随意发挥,如《秦香莲》中的春哥,《乞丐捐道》中的梅奴和《乾隆皇游江南》中的绪儿等角色,均为小孩生应工。

旦行有正旦、贴旦、花旦、老旦、彩旦、梅香旦、武旦。

正旦:多扮演贤淑含蓄,仪表庄端的女性角色,不论男旦、女旦,均用假嗓唱戏。20世纪20年代始,有些伶工改用真假嗓的“子母喉”,个别艺人则用“真嗓”。

正旦重于唱、做功,讲求唱腔亮丽、清脆、娇嫩,身段优美,步法轻盈。步行时,多用后角尖顶前角跟,且有碎步、蝶步等多种步法。剧中的已婚年轻妇女,大户闺门,小家碧玉等角色,多由正旦扮演。

表演时,常手执小扇或手帕。动作灵巧而不失持重,娇健而不失娟秀,神态温柔而略含羞涩。如《游春》中的杨贵妃,《浣纱记》中的西施,《铡美案》中的秦香莲,《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等。

正旦也可细分为闺门旦和苦旦。如《红叶题诗》中的姜玉蕊、《张文秀》中的王三姐为闺门旦,《孟姜女》中的孟姜女,《秦香莲》中的秦香莲,《苦风莺怜》中的冯彩凤等为苦旦。

20世纪初的男旦张禄金、姚赛蛟、陈成桂,女旦龙波、陈安香、琼丽卿等,均为著名正旦。

净行有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未行有黑须未,白须未。丑行有杂角、花生。

另外,琼剧角色行当中尚有已消失的杂经头和四大金刚。旦净唱假嗓,其余行当唱真嗓。文戏重唱不重做,许多艺人都以唱闻名。

琼剧的艺术遗产丰富,它的传统剧目分三部分:

一是以唱功为主的文戏,源于弋阳腔,杂以四平、青阳二腔,属曲牌体制,滚唱发达,带帮腔。如《槐荫记》、《琵琶记》等800多出;

二是以做功、武打为主的武戏,剧目有《八仙庆寿》、《六国封相》、《古城会》、《单刀会》以及《三国》、《水浒》、《薛家传》、《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历史、神话小说戏等400多出;

三是文明戏,又称时装旗袍戏,剧目有《救国运动》、《省港大罢工》、《空谷兰》、《断肠草》、《秋瑾殉国》、《啼笑因缘》等130多出。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琼剧获得新生,有很大的发展。

经过整理、改编、创作和移植其他剧种的古装、现代剧目共有1500多出。还出现了一批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如《红叶题诗》、《张文秀》、《搜书院》、《狗衔金钗》等。这些剧目,故事动人,唱词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

1950年初,岛内有7个戏班活动。1952年,离散的艺人重新归队。重返舞台,各县市陆续成立20多个民营剧团,并开展正常的演出活动。

l953年,开展改戏、改人、改制运动,废除班主制,艺人当家做主,其社会地位得到了重视与提高。同时,在革除上演“通宵戏”和“提纲戏”的陋习后,一方面,积极排演中央和省推荐的优秀剧目,另一方面,挖掘整理演出优秀传统剧目及创作改编优秀的历史剧和现代戏,琼剧舞台面目一新。

l956年,广东琼剧团在广州宣布成立,1959年改组扩建成立广东琼剧院,同时,进行全区剧团整编,成立各市县琼剧团。

l960年初,创办海南艺术学校,后改名海南琼剧学校。此外,还举办各种规模的培训班,培养琼剧新人才,新一代琼剧艺术工作者和老一辈艺术家携手合作。经过一系列组织建设、健全机构工作和经营管理的改善,琼剧艺术更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段时期,先后整理出《红叶题诗》、《红色娘子军》、《秦香莲》等优秀历史剧和现代化戏,在舞中艺术方面,建立编导制和以剧本为依据的排演制度。

1978年,琼剧院和各市县剧团上演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琼剧学校培养的青年演员也逐渐成为琼剧新一代的艺术骨干。剧目创作和研究工作获得新丰收。后来海南省有专业琼剧团17个。各县、镇、乡村的业余剧团近百个。

1982年,广东琼剧团赴新加坡、泰国访问演出,获得好评。此后,广东琼剧院、海口市琼剧团、海南青年琼剧团、海南省琼剧院多次出访新加坡、泰国、马亚西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新加坡新兴港、琼联声剧社也先后来琼访问演出,琼剧与新、马、泰、港各地琼剧班社的艺术交流日益频繁。

[旁注]

琼州 也是海南省的别称。始设632年,辖境为海南岛北部。元代改置琼州路,明清时期为琼州府。辖境扩大至整个海南岛。琼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琼台福地”的美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金 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统治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封建王朝。金朝在文化方面也逐渐趋向汉化。杂剧与戏曲在金朝得到相当的发展。金代院本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

吴发凤(1870年~1946年),海南文昌公坡镇水北村人。琼剧艺术家,琼剧时装戏开拓者。其演的《西厢记》、《卖胭脂》等剧大受欢迎,仅数年名噪全琼,与20世纪初的莫发莺、大眼鸟等几名老旦齐名,20多岁即成为名伶。

张禄金(1870年~1934年),著名琼剧演员,剧作家。是琼剧著名闺门旦之一。他首开琼剧用音乐过门代替帮腔的先河。一生编撰脚本多出,有《回马枪》、《姨替姊嫁》和《游城隍》等。

汉 最早指汉水,后刘邦发迹于汉水边的汉中,建国后称汉也就是历史上的汉朝。汉朝因强盛且统治长久,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了今天的汉族、汉字、汉人等文化概念。

秦琴 弹弦乐器,由阮演变而来。秦琴音色明亮、柔和,与别的乐器合奏,音响协调,是结合高、低音乐器的中音乐器。现多用于广东音乐、潮州大锣鼓和民族乐队,也作为各地方剧种的伴奏乐器。

苏锣 又称为“低音锣“、”光锣“,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已有400余年生产历史。素以精制十番响器而盛名。苏锣于清代乾隆年间起即作为贡品,至今故宫博物院尚珍藏清代苏州制作的两面水磨抄锣。

铙钹 寺院法会时所用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两种不同的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而流传至今。铙钹的外形、尺寸与声调高低有很多种,管弦乐团多半使用直径35厘米的铙钹,多用于民乐演奏。

秋瑾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红色娘子军》 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冯白驹领导的琼崖苏区红三团下属的一支武装力量。该部队旗帜鲜明,作战勇敢,曾在第二次琼崖苏区反围剿中担任掩护任务。其事迹已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改编成影戏剧被全国群众所熟知。

[阅读链接]

海南公仔戏产生比海南大剧琼剧还要早,艺人称海南公仔戏为“琼剧”的师兄,琼剧受海南公仔戏影响极大。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在海南流传四五百年而不衰,它溶文学、美术、音乐、戏曲为一体,是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之一。是民族艺术的瑰宝,具有较高的审美、娱乐和社会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