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红豆——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是广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糅合了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戏曲艺术形式。

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还走出国门,流行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和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广大地区。

粤剧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广东当地的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便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

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中国最古老的昆剧相提并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

元末明初粤剧开始萌芽

那是元末明初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了“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社会局面。

读书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以至于沦落到仅仅比乞丐稍微高一点的地位,于是很多读书人不得不开始另寻生活,那就是依靠自己的学问,加入在元代兴盛起来的曲艺大军之中。随着越来越多读书人的加入,各地的戏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

在这个时期弋阳腔已经开始在广东流行,江西、湖南戏班及昆班、徽班经常进入广东演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艺人就留在了广东进行表演。

当时广东出现一个非常有名的青衣花旦演员,她的名叫张乔。张乔是广东省南海人,原籍江苏苏州,出生于广东,她的母亲是苏州昆腔艺人。

张乔从小在母亲的影响下,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昆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但唱腔抑扬顿挫,而且身段也把握得十分到位,完完全全的继承了母亲所擅长昆剧声腔华美婉转悠长,表演手法唯美含蓄,儒雅而又风流的特征。

张乔一经登台演出,很快就获得了成功,短短的时间内就红遍了大半个广东省。就在张乔红得发紫的时候,广东本地戏的代表钱先生,与外来广东唱戏孙先生的代表,不约而同找到了张乔的家里,希望张乔能加入对方的团体。

钱先生对张乔说道:“张乔小姐,您是咱们土生土长的广东人,现在咱们广东本地班与外江班的比拼正在紧要关头,希望您能够站出来,加入本地班,和我们一起将外江班这些外来的艺人比下去。”

孙先生听到钱先生的话后,非常不高兴地说道:“钱老板,您怎么说话呢?什么张乔小姐是你们广东人?她跟她母亲学的昆腔,祖籍还是我们江苏苏州。不论是昆腔还是苏州,这些都是不容改变的事实。张乔小姐就算要加入戏班,也只能加入我们外江班,跟你们的本地班一点关系都扯不上。”

张乔听到双方的话,非常难以做出回答。双方说得都对,都有各自的道理。可是张乔并不愿意轻易地答应任何一方。因为张乔从小就酷爱戏曲,她一直盼望有朝一日能够将外来的戏曲与广东本地的戏曲进行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戏派,属于自己的戏派。

于是张乔拒绝了本地班与外江班双方代表的好意,潜下心来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戏曲水平,准备厚积薄发,有朝一日形成一个新的流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若干年之后,张乔终于经过努力将流入广东的海盐南戏、弋阳南戏、昆山南戏以及梆子戏等多种南戏腔调,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后,逐步形成了以梆子、二黄为主的广东省地方剧种。而张乔也在我国戏曲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粤剧源自南戏,旧称“广府大戏”,发源于佛山,粤剧的定名说来有趣,它似乎先定名于国外。早在汉代,佛山的表演艺术已十分盛行。

自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汉族戏曲之一。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南方一大剧种。

在明代成化年间的广东地区,学戏并没有被保守人士所接受。当时广东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太原籍霍氏族谱中,就有禁止本族良家子弟学戏的族训。

后来,广东当地才渐渐出现以外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

本地班建立的初期,主要区别在组班的人员。本地班是由本地人组成,主要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但有时候也可以包括一些农民季节性演出时临时组成的戏班。

就这样,流入广东的海盐南戏、弋阳南戏、昆山南戏以及梆子戏等多种南戏腔调,逐步形成了以梆子、二黄为主的广东省地方剧种,这就是早期粤剧的雏形。

后来,粤剧又吸收了安徽的徽剧、湖北的汉剧、湖南的湘剧和祁剧、广西桂剧等剧种的营养,使得粤剧所演的剧目、唱腔、音乐、表演方式等,与这些剧种大致相同。

据有关资料表明,明代嘉靖年间,粤剧开始在广东、广西流行。活动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学者归有光,在他所编写的《庄渠遗书》里,记录了当时广东地区的一则《谕民文》说:

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杜学……不许造唱淫曲,搬演历代帝王,讪谤古今,违者拿问。

明末清初,广东本地戏班活动的中心,主要是在广东佛山一带。据有关记载,1658年,佛山当地富户在灵应祠祖庙前建起了华封戏台,台上演戏的鼓、桌、什物一应俱全。

清代康熙年间,华封戏台改名为“万福台”。戏台分前后两部分,前台以金漆木雕为布景,具有强烈的舞台效果。整个万福台还采用拱形结构,无论站何处,所能听到的音质基本相同。

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个戏台还保存完好,是广东最华丽精巧、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戏台,也是粤剧发展的历史见证。

[旁注]

青衣 正旦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

昆腔 又称昆剧、昆曲、昆山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的江苏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我国剧坛近300年。

苏州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古称“吴郡”。建城史有2500年,又因城西南有山为姑苏,于589年更名为苏州。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驰声海内,秀丽、典雅且有“甲江南”声名的苏州园林。

海盐 即海盐腔,我国戏曲声腔。因形成于浙江海盐而得名,与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并称为明代南戏四大声腔。流布地区已扩展到嘉兴、湖州、温州、南京、台州、苏州、松江,远及江西宜黄、北京等地。

弋阳 即弋阳腔,戏曲声腔。简称“弋腔”,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后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

二黄 戏曲腔调。清代初期由吹腔、高拔子在徽班中演变而成。过去大多认为起源于湖北的黄冈、黄陂。故名。在京剧、汉剧、楚剧,徽剧等剧种里,二黄同西皮腔调并用,合称“皮黄”。

佛山 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别具岭南文化特色的城市,粤剧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岭南气息浓郁,为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兴盛之地,崇文尚武彰显佛山精神。

万福台 位于佛山祖庙内,是祖庙内的戏台。建于1658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初名“华丰台”,清代光绪年间慈禧寿辰,改名“万福台”。时至今日,万福台是华南地区最古老和保存最好的古戏台。

[阅读链接]

自清代中期以来,佛山作为粤剧之乡,粤剧戏班的第一台戏必先在万福台演出,以图吉利并检阅阵容,然后再到四乡巡演。

过去,各行业一年一度贺师傅诞日的演出、徒弟满师请戏演出、秋收之后的酬神等演出,都会选在万福台,这使得万福台上笙歌不断,好戏连台,一年之中鲜有不上演歌舞之日,因此到这里看大戏成了佛山及周边乡民最重要的娱乐活动。

每当粤剧演出时,万福台台前空地常常是人头簇拥,一派“万人围看琼花”的热闹、祥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