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和会馆象征粤剧定型
1854年,有粤剧艺人参加农民起义,粤剧被了禁演15年之久。
在禁演期间,有些粤剧艺人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与二黄的合流。
粤剧解禁后,本地班表演方式改变很多,声腔已经吸收了二黄的特征,并能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当时,粤剧的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丑十大行当。
那是1889年的时候,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街头人头攒涌,广州市内的各界名人不约而同地都出现在这里,整个广州一下子就沸腾了起来。
人们纷纷在猜测究竟是什么人都有这么大的面子,竟然能够请来这么多的名流。为了弄清楚这里究竟会发生了什么事情,越来越多的人涌到了这里。
人们聚集在黄沙旧地海旁街,发现这里的大门以及墙壁被人粉刷一新,大门两侧挂着象征着喜庆的红灯笼,红灯笼两边的墙壁上插着长长的竹竿,竹竿挑着鞭炮,鞭炮从高处垂到地面。
大门前站着8个身穿华服的男人,他们站在门前接待着来宾,在他们头上是一块硕大的盖着红布的牌匾,因为牌匾扣着布,所以没有人能看清后面写的什么字。
随着礼仪官一声高喊:“吉时到。”
鞭炮被点燃,清脆的响声立刻传遍了整个街道,在人们的注视中,8个人共同用竹竿挑下门匾上的红布,“八和会馆”4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人们进入了会馆院内,发现场地中央搭建着一座戏台,在戏台四周是一个二层的建筑,第一层整齐的摆放着板凳,第二层是独立的包房。
就在这个时候,刚才在门口迎接客人的8个人之中的一人走上戏台,向周围作揖说道:“谢谢大家光临咱们八和会馆,我邝新华谢谢大家的捧场。进咱们八和会馆的人,毫无疑问都是看戏的,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今天一定会满足各位的要求。下面表演开始。”
随后一阵鼓乐声响起,后台的艺人纷纷上台,给来宾送上了一台台精彩纷呈的表演,看得台下观众直呼过瘾,叫好连天。
随着演出成功,八和会馆立刻名满广东,他们不但在整个广东省赫赫有名,而且还到广东周边的省市一些地区进行表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八和会馆的建立以及在当时对广东戏曲的影响,标志着粤剧终于成熟定型了。
在当时,建八和会馆的费用,都通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筹集的。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
八和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这八堂是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
按八和会馆的规矩,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具住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庆和堂,花旦住福和堂,丑角住新和堂,武生住永和堂,五军虎及武打家住德和堂,接戏卖戏的住慎和堂,棚面的音乐人员住普和堂。
另外,由于演职人员很多,八和会馆还设有方便所、养老院、一别所、小学、何益公司。其中,方便所就是医疗室,一别所就是安排逝世艺人后事的地方,何益公司就是戏箱行。
八和会馆会员众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后期实行行长制度,各行行长都是全体人员推举出来。首任八和会馆会首的邝新华,不但是同治中兴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过《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陈情》等名剧。
与此同时,在广州,各地粤剧艺人先后建成了河南、广庆、海珠、乐善、南关等戏院。不久,调剂戏班演出的宝昌、宏顺、怡顺、太安等演出公司,也应运而生。它们都活跃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
在这之后,粤剧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不断涌现。如《梁天来告状》、《王大儒供状》、《蛋家妹卖马蹄》等相继出现。同时,演员们又在戏棚官话中,加插广州方言演唱。
粤剧的剧目繁多,早期的传统剧目,江湖十八本,全为早期演员的“开山戏”。
19世纪60年代末,有所谓“大排场十八本”,即《寒宫取笑》、《三娘教子》、《三下南唐》、《沙陀借兵》、《五郎救弟》、《六郎罪子》、《四郎探母》、《酒楼戏凤》、《打洞结拜》、《打雁寻父》、《平贵别窑》、《仁贵回窑》、《李忠卖武》、《高平关取级》、《高望进表》、《斩二王》、《辨才释妖》以及《金莲戏叔》。
后来又有“新江湖十八本”:《再重光》、《双国缘》、《动天庭》、《青石岭》、《赠帕缘》、《困幽州》、《七国齐》、《侠双花》、《九龙山》、《逆天伦》、《和为贵》、《闹扬州》、《双结缘》、《雪重冤》、《、龙虎斗》、《西河会》、《金叶菊》《黄花山》。
19世纪90年代初,则出现着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苏武牧羊》等,又称为“大排场十八本”。
继承了民间传说、京剧昆剧等著名剧目,加上唐涤生所创作的剧目,使著名粤剧非常丰富。如《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双仙拜月亭》、《再世红梅记》、《蝶影红梨记》、《花田八喜》、《香罗冢》、《红了樱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红》、《红楼梦》、《三笑姻缘》、《白兔会》、《桂枝告状》、《窦娥冤》以及源于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书》,源自晋剧著名传统作品《醉打金枝》、《秦香莲》和来自神魔小说的《镜花缘》、《花蕊夫人》,还有著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旁注]
梆子 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梆子用于中国各类民族乐队,最早用于伴奏各种梆子腔而得名,常使用在强拍上,藉以增加戏剧气氛。
邝新华 清末粤剧著名演员,编剧家。原名邝殿卿,字敬偕,广东省开平县人,演武戏见长,同治、光绪年间,名重一时。他出生于粤剧艺术家庭,父亲邝明,是在班中演大净行当的演员。
闰月 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我国闰月特指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两三年置一闰,古时曾采用过19年置7闰。
兆和堂 是八和会馆的分堂之一,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只有公角、小生、总生、正生、大花面等行当才能有资格居住。八和会馆成立不久,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罗品超、林小群、陈笑风、白雪仙等都先后加入该馆,后称为“八和子弟”。
[阅读链接]
随着粤剧不断向各地发展,八和会馆也成立了不少分会,现存的分会遍布世界18个国家或地区,而广东的八和会馆被海内外粤剧人士尊为“母会”。
香港八和会馆前身是“八和公寓”,是粤剧从业员散班后住宿的地方。香港的会馆曾经多次改组,分别为“八和剧员总公会”、“八和粤剧协进会”、“广东八和粤剧职业工会”。终于在1953年,重新注册成立“香港八和会馆”,统理粤剧整体事务。
40年来,该会在推动粤剧在国际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新加坡八和会馆前身为“梨园堂”于1857年创建,于1890年更名为“八和会馆”。除了这两个分会,还有“澳门八和会馆”、“美东八和会馆”及“英港怡情雅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