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中创造的粤北采茶戏

采茶戏最早的时候叫做“采茶歌”,采茶歌只唱小调,每句仅有4句唱词,如:

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

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

这种小曲生动活泼,委婉动听。

采茶歌后来经过发展,便由采茶小曲组成了“采茶歌联唱”,名为“十二月采茶歌”。

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采茶灯”主要唱调是“茶黄调”、“摘茶歌”、“看茶调”、“报茶名”等。

它由女童扮成采茶女,每队8人或12人,另有少长者两人为队首,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唱:十二月采茶歌”。这种“采茶灯”形式简单,纯属集体表演的歌舞。

后来,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即从“采茶灯”中8个或12个采茶女中分出两人,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个队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

姐妹两人表演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唱边舞,唱着“十二月采茶歌”每人轮唱6个月;扮丑角的手持纸扇在中间穿插打趣。

这就是原始节目《姐妹摘茶》。再后增加了开茶山、炒茶、送哥卖茶、盘茶等细节,丑角扮成干哥卖茶,便更名为《送哥卖茶》。

这种采茶灯的演出已是采荼戏的雏形了。“茶篮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又涌现了表演其他劳动生活的、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戏,如《秧麦》、《挖笋》、《补皮鞋》、《捡田螺》、《卖花线》、《磨豆腐》等,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

采茶戏因是从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粤北采茶戏是粤北地区小戏剧种,旧称唱“花灯”、“唱花鼓”、“大茶”或“三脚班”,是在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

该戏流行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地区和东部的梅县、惠阳地区。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戏、连阳调子等3种流派,1950年后逐渐交融汇合,1959年统一称为“粤北采茶戏”。

采茶戏是广东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产生于粤北客家地区,是在粤北山歌和民间山调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和湖南益州民间艺术精华,创造而成的地方民间主要戏曲,渊源可溯至唐宋时期,盛行于明代嘉靖年间以后,粤北采茶戏因多以旦、生、丑三角色表演,俗称“三脚班”又叫“唱花鼓”、“唱花灯”。

粤北采茶戏的音乐风格活泼明快以锣鼓管弦伴奏,唱腔音乐则主要融江本地的山歌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唱腔分为:采茶戏、灯调、小调。

又因定弦不同而分为北、南、西三分路,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连缀,后来双采用板式产业化的方法,产生散板、中板、快板等,收集传统剧目有150个,其中《补皮鞋》、《装面眉》、《阿三戏公爷》,是久演不衰,大众喜爱的传统剧目。

粤北,位于南岭山地的中段,包括韶关和清远,是广东省聚集最多奇特景观的地区,也是客家人主要迁居地之一。

在这里不仅盛产茶叶,那淳朴幽默、充满生活情趣、唱腔优美带有客家风味、反映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采茶戏,也犹如一朵烂漫的山茶花,在这美丽的山区绽放,富有异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其中《十二月采茶歌》唱道:

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

佃了茶园十二亩,当面写书两角钱。

二月采茶……

采茶戏是我国唯一以茶文化发展而成的独立剧种。

关于粤北采茶戏的来源,民间一直有几种说法。有的认为粤北采茶戏来自江西赣南的采茶戏,有的认为来自湖南道州的采茶戏,还有的则认为是由粤北本地的“花灯”、“纸马”等民间歌舞发展形成的。

其实,粤北采茶戏是在粤北山歌、山调和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吸取赣南和湖南益州民间艺术精华,创造而成的地方戏种。

据史料记载,采茶戏最早形成于明代末期江西赣南的安远县,从元宵、春节时的“九龙茶灯”发展成赣南采茶戏后,分别经大余、粤北南雄梅岭古驿道及“三南”也就是赣南地区的全南、龙南、定南三县传入粤北和粤中东江、韩江流域,再与当地山歌结合,最后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粤北、粤东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已有200年多的历史,以韶关市为中心,主要流行在粤北的南雄、始兴、曲江、仁化、乐昌、乳源、新丰、连平、和平、龙川、河源、梅县、五华、兴宁、大埔、佛冈、清远、英德、连县、连南、连山等县,是广东六大剧种之一。

粤北采茶戏的种类包括原有的“南雄灯子”、“韶南大茶”和“连阳调子”三种派别,都用粤北客家方言演唱。

在清代,连县有何家子弟堂调子班,南雄县有里溪灯班,曲江县有老乐群英、乐群英大茶班。

在20世纪初,粤北地区的采茶戏,逐渐由农村走向省内省外的市镇演出,广东省其他地区和外省的一些剧种也常来这些山区县演出。

通过与江西、湖南一些剧种的交流,采茶戏的音乐和表演得到丰富,在原来的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陆续编演了《壶瓶记》、《九莲宝灯》、《八宝山》等人物情节比较复杂的古装戏,还有少量的神话戏和公案戏。

粤北采茶戏的表演形式多以旦、生、丑三角色表演;音乐风格活泼明快,以锣鼓管弦伴奏;唱腔音乐则主要融汇本地的山歌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唱腔分为采茶戏、灯调、小调;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连缀,后产生散板、中板、快板等。

早年农村艺人组织调子班、灯班、大茶班,划地作场,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登场表演,边唱民间小调边持扇子或彩巾起舞。

后来,艺人运用花灯歌舞的曲调演唱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的故事,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马为主要特征的程式动作,即称之为“三脚班”、“采茶戏”。

洪亮的粤北采茶戏,以其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优美动听的声腔和通俗、简练、朴实无华的戏剧情节见长,较适合表现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村生活和小市民生活。

粤北采茶戏表演特色是载歌载舞,形态健美,刚健敏捷,活泼优美、轻松奔放,富有乡土气息。高矮步、云手、摸步、扇子花、独舞、对舞是其特有的表演形式。

粤北采茶戏行当有生、旦、丑三行,以旦、丑为主。旦角又分花旦、正旦或称“嫂旦”、彩旦或称“摇旦”、“丑旦”、老旦几类。旦角表演基本功,通常是包括唱、做、念、舞,大体可归纳为:步法、指法、梳妆、扇花、手巾等几项基本功组合。

其中比较能表现采茶戏旦角表演特色的是:彩步、马步、蹉步;摇扇、拨扇、挽腕圆扇、八字扇、含羞扇和八字巾、挽腕圆巾、拨巾、浪翻巾等采茶传统表演基本功。方巾和长方巾在现代戏中也常运用。生、丑角的舞蹈动作,则多用矮子步、扇花步、单袖筒。

粤北采茶戏表现语言,以客家方言演唱,无论在人物安排、情节设计或语言运用上,都很注意突出活泼欢快风趣的喜剧特色,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轻松活泼、淳朴幽默的喜剧风格。

粤北采茶戏演唱形式常采用“一唱众和”式。即台上一名演员演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嗬”、“咿哟”之类的帮腔。

语言明快生动,唱词清新隽永,演唱、帮腔、锣鼓伴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风格独具,也更带泥土的芳香。

粤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是300多个,收集到的是150个,基本上都是小戏。这些剧目中,有一小部分是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而大部分是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

人物大都是农夫、渔夫、村妇、牧童、猎人、货郎、各行各业的匠人、财主家的仆人等普通的下层人物。

经过多年的恢复、挖掘、创新、创作,粤北采茶戏又得到蓬勃发展,其中《补皮鞋》、《装面眉》、《阿三戏公爷》、《磨豆腐》、《双双配》、《卖杂货》、《打狗劝夫》、《阿三看姐》等久演不衰。

《牛郎织女》、《晒茶》、《女儿上大学》、《青山水东流》、《母亲岭》、《青峰山传奇》、《粤北风情》、《花里花枝开》等获奖名剧均深受观众喜爱。

其中曲江采茶剧团的《借婚记》、《月亮湖畔》,韶关市采茶剧团的《霜雪山梅红》、《阿添牯》等现代戏精品,更是好评如潮,受到广泛赞誉。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粤北采茶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新创了一批优秀现代采茶小戏。

如《女儿的泪》:一个聪明而又年幼的女孩在妈妈将要走进铁窗之际,以她纯真的心灵给母亲上了一堂人生的教育课。

《寡妇门前》:山村未婚青年农民冬生,在外地学会了建沼气池的技术后,回到家乡造福村民。

《牛背坡奇事》:农民发仔富而不思进取、嗜赌成性,和妻子丑妹离婚后,浪子回头改过自新,让久违的爱在心中默默复苏。

《生日风波》:以小见大,从某个侧面塑造了该市一名基层纪委书记一身正气、一心为民的形象。

粤北采茶戏最兴旺时有专业戏班30多个,职业艺人200多人,其中名角有刘吉增、沈松、潘金凤、刘荣华、钟南石、唐任喜、谢启池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罗发斌、何瑶珠、何胜祥、谢福生等,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演员。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舞台上涌现出吴燕城、陈联凤、匡志刚、郝丽丽等一批中青年优秀演员。

[旁注]

茶 是一种起源于我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也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南方人民对我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我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散板 戏曲板式。为节拍自由的散唱,结构常以唱句逗和词逗为相对节拍单位,尤其对于表现悲痛、凄切、愤慨等情绪有其独到之处。我国古代音乐追求清、静、淡、远之意境,刻意控制使用动感强烈的鲜明节奏,而注重运用散板。

正月 我国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正月,又称“孟春”、“端月”、“陬月”、“柳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

韶关 地处粤北,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郴州市、江西赣州市交界,东接河源市,西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惠州市。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是我国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战略地位重要。

灯调 指的是我国民间年节灯会的时候,在街头游行的各种花灯的玩法。古人在玩灯的时候有的是载歌载舞,有的只有器伴奏而不歌。茶灯、花灯、马灯一类大多是有歌相伴的。

云手 戏曲基本功法,是将戏曲当中的一些身段拿出来创立的动作。“云手”的式名是象形而来的。中国画习惯以螺旋状表示云之随风旋转,而此式两手交互旋转有似画云笔法,故取此名。

马步 是许多门派的根基功夫,各派的马步大同小异,站马步桩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练腿力,二是练内功。站桩就是聚气。马步是武术中的基本功,被引进戏曲之后成为武生的必修课。

货郎 在旧时,有货郎肩挑货担走乡串户,摇鼓叫卖。货郎摇鼓还有名堂,进村摇的鼓点是“出动,出动,出出动。”唤人们出来购货。人出来多了,货郎就高兴地摇“嘿得隆咚,嘿得隆咚”。

牛郎织女 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传说。所以,这一天被称为七夕、七夕节、乞巧节、少女节或女儿节,现代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阅读链接]

粤北采茶戏在古粤韶关区域文化发展中,主要分布在以韶关为中心的广大周边客家地区。

源于南雄的龙凤茶花灯的南雄灯子,主要分布在南雄及周边地区的粤东、赣南、始兴等地。

源于纸马花灯的韶南大茶,主要分布在曲江、乐昌、乳源、翁源、新丰、英德等地区。

源于连、阳舞狮唱调子的连阳调子,主要分布在粤西北的连、阳地区,包括连州、连山、连南以及阳山等地。

历史上的粤北采茶戏最早系由客家民系迁徙传入,故在其流传过程中,逐渐成为粤北客属地区客家人的地方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