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为白字戏写革命剧

在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我党在广东海陆丰地区的主要负责人彭湃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很快就团结了广大的底层群众。其中就包括白字戏班。

澎湃为了更好地管理白字戏班,在海陆丰地区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并命名为“梨园公会”。

梨园公会成立之后,工会之中的艺人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革命活动和宣传工作,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宣传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彭湃同志为了让梨园公会的宣传更有效果,亲手为梨园公会创作了《田仔骂田公》的剧本。在戏班创作之后,梨园公会十分重视,立刻进行排练,并且分头行动来到海陆丰的乡村为当地农民以及佃户进行表演。

在田间地头,艺人们就地取材,搭建简易戏台,将彭湃创作的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田仔骂田公》表演给大家。艺人在演出场所唱道:

咚咚咚!田仔骂田公。

田仔做到死,田公吃白米。

咚咚咚!田仔打田公。

田公唔不知死,田仔团结起。

团结起来干革命,革命起来分田地。

你分田,我分地;

有田有地真欢喜,免食番薯食白米。

咚咚咚!田仔打田公。

田公四散走,拿包斗,

包斗大大个,割谷免用还。

这个《田仔骂田公》就在人民群众之中获得了认可,以烽火燎原之势风靡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影响极广,老幼能唱。配合当时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形势,很好地宣传了党的政策和宗旨,为在海陆丰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做好了准备工作。

1927年11月,海陆丰苏维埃大会在彭湃同志的领导下,在海陆丰地区正式成立。梨园公会的艺人们热情地参加了庆祝活动。在第一次苏维埃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改良戏剧”的决议案。

在这一次的会议中,梨园公会的艺人在彭湃同志的亲自领导下,以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编演了一出反封建压迫的大型白字戏《彭素娥》,并且整理上演了歌颂明代农民起义的剧目《李闯王》。

白字戏《彭素娥》是澎湃等人根据当时真人“彭素娥”的事迹改编的。那个时候“五四”运动波及海丰,彭湃与学联总会骨干们极力宣传反帝、反封建以及“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革命道理,这些道理好似春风吹开了广大妇女的心扉,使她们看到了自由、解放的曙光。

彭素娥和她的学生也被这些新鲜的革命道理吸引着,经常偷看进步刊物和有关妇女自由、解放的文章,并进行热烈的讨论。

彭湃还把彭素娥反对封建制度、争取婚姻自由的事迹编成《女性先觉》的白话剧进行演出。有些进步青年看完《女性先觉》的话剧后,把彭素娥作为向封建势力斗争的榜样学习,从而提高了彭素娥的政治地位。

彭素娥也从自身的经历中深深地体会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她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并循循诱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后来,她的学生彭铿、陈新等就读于彭湃创办的女子学校,并在彭湃的教育下走上革命道路,成了大革命时期的“七颗明星”之一。她们创建了海陆丰妇女解放协会,为妇女的自由、解放作出了卓著的成绩,成为海陆丰妇女运动的先驱。

白字戏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拉腔调式,叫“嗳咿嗳”。这种“嗳咿嗳”调,是在拉腔和尾腔的地方,不唱字而只唱一种有声无字的“嗳咿嗳”的腔调。

这种腔调和海陆丰宗教音乐“师公歌”以及渔歌、民歌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也有“嗳咿嗳”。

宗教音乐以及渔歌、民歌等民间声腔音乐,比之戏曲音乐,渊源更为古老。白字戏流入海丰,舍去其南音本有的“咿咿呀呀”、“哩”,而把这种“嗳咿嗳”吸收溶入,就成为本剧种独特的拉调,“嗳咿嗳”也即“哩”。

白字戏的传统剧目,文戏方面,共有200多个,其中有些源于明清传奇,但大多数是家庭社会戏剧。全连戏较多,锦出戏较少。按源流和声腔的特点,可分为大锣戏、小锣戏、民歌戏、反线戏、科白戏等五种。

白字戏的曲白用海陆丰方言,特别为当地农民所喜爱。音乐优美,具有联曲、滚唱、民歌、一唱众和的特点。剧目擅长演儿女情,表演程式严而不僵,载歌载舞,富有生活气息。短打用南派武功,舞台美术简朴,便于流动。

白字戏采用地方语言,并不是把正音剧本的官话改用方言唱、念,而是把海陆丰人民的生活语言艺术化。它包括语法修辞、俗语、俚语、谚语、歇后语、口头语、谐音语、双关语、谜语的选择利用,为剧目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趣。

白字戏采用联曲体的结构,接近宋元的“套曲”和“小令”。一段曲由几个曲牌组成,孰先孰后,都有一定的次序。特别哪个开头,哪个结尾,有一定格局。

某曲调的基本情绪、句板、字数、标点、节奏、用韵,都有一定的规定。曲牌的强弱快慢、抑扬顿挫,安排曲词的起承转合,比、兴、赋,近似填词的规律,但比较自由。

清代王正祥《新定十二律京腔谱凡例》记载:

在某句曲文之下,加滚已毕;然后接下句曲文者,谓之加滚。

一切悲哀之事,必须畅滚一、二段,则情文接洽,排场愈觉可观矣!

白字戏这种畅滚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剧目在感情激越处,既有滚唱,也有滚白。唱迭曲、做彩场、七字句、五字句、三字句,一泻而下。

在白字戏的平板戏中,滚唱的形式,更是成为主要的形式。这种滚唱是在联曲体的基础上吸收、溶化了说唱体——歌册,以及板腔体的东西而成平板戏。这种结构,曲牌只用在开头和结尾的地方,中间全用了“滚”和“赚”。

这种结构,基本旋律简单,节奏明快;一句上句,一句下句,称之为“子母句”。这种形式易写、易唱、易听,便于丰富上演剧目,也更为观众接受。

白字戏还有民歌特点,白字戏的民歌实为两种,一种是小调,一种是本地民歌。小调是由正字戏传入的,是早已戏曲化了的民歌。本地民歌则是后期从群众生活中吸收过来的。

白字戏表演程式比较丰富。戏剧“场口”的设计,“科介”的安排,“生离死别”、“悲欢离合”,都有一定的程式可依。“走报”、“闻凶”、“激面”、“想计”、“分门”、“合水”、“拷打”、“奔逃”、“追杀”等也都有程式。

每一单项动作,都有一定的强弱快慢、抑扬顿挫的节奏要求。步法身段、手法和眼神、服装和道具,都要求互相配合。各行当又有各行当自己的标准。

白字戏的武戏来源于南派武功,继承少林宗支,拳来脚去,门路严谨,既逼真,又好看。枪刀剑棍,都有真功夫,与正字戏短打相似。

白字戏的声腔可分为曲牌体、板腔体、民歌体等三种,其乐调分为“轻三”、“重六”、“活五”、“反线”四种。有时也可以不分。在板腔体部分,板式可分为散板、头板、二板、三板、扣板、快板等,另外还有一种迭曲。

唱时有帮腔。这是白字戏声腔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很有特色的部分。帮腔的情况:有的只帮一句中句尾的三字,有的全句都帮;有的却一句曲的句尾都帮;有的前台不唱,全由后台帮唱。

白字戏的伴奏乐器,大锣戏文畔,原用大管弦为主乐,后则改为二弦。其所用音调比潮剧略低,并伴以三弦、提琴等。武畔用大锣、大鼓等。小锣戏文畔以小唢呐为主,配以响盏、吊针等。以前乐队七人,与正字戏相同。

白字戏的伴奏音乐、间奏音乐较丰富。伴奏弦诗一两百首,伴奏牌子也有一两百首。有以二弦为主乐器的,也有用小唢呐或大唢呐为主要乐器的。

弦诗和牌子,其中有用于“过门”伴奏,有的用于间奏增强气氛,也有用于配合“场口”、“科介”,特别是大吹牌子,更富表现力,更有特色。

新中国建立后,白字戏获得了新生和发展,从新荣正顺科班出来的卓孝智、叶本南、郑梓南,联合老艺人刘茂成、陈耀光等组织了一个民主共和班式的民艺剧团,1953年改名青年剧团,开始招收、培训女演员。

1956年再易名为海丰县白字戏剧团,1960年县文工队并入,增进了新鲜血液,加强了领导。

新任团长林位均团结全团新老文艺工作者通力合作,从体制到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

同时古今并举,既演古装,又演现代,这时候,一批经过改编、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白蛇传》、《陈三五娘》《山伯访友》、《白鹤寺》、《刘凤枝挂帅》和新编现代剧《社长的女儿》、《朝阳沟》、《沙家浜》、《盘石湾》、《红珊瑚》、《滨海风潮》、《海防线上》等,相继以其崭新的姿态展现在舞台,博得观众的赞赏,人们欣喜有加,庆幸白字戏走向新生,走向繁荣。

20世纪80年代,团长何循禧时逢盛世,他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因势利导,更把剧团推上新的台阶,蒸蒸日上。

一个几十人的剧团,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它既有国家艺术团体具备的机构设置,何循禧团结一切力量,同舟共济,全面开展工作。

海丰县白字戏剧团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固的基本队伍作砥柱,如花旦陈素如、文武生唐大聪、丑角邱金约和黎友道,彩旦林爱珍、净行钟芝铭和叶三成、掌板陈碧比、编剧张坚城、作曲李启忠、管箱余贵印,以及后起之秀陈如策、陈小燕、钟静洁等,有的数十年如一日,在白字戏这块园地里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辛劳耕耘,为剧种的生存、发展作出可贵的贡献。

1988年,剧团开拓了香港文化娱乐市场之后,连续7次赴港演出。1991年,剧团应香港邀请,赴九龙南昌大戏院,举行了两个晚上的“汕尾市海陆丰白字戏欣赏会”专场,场场座无虚席,影响很好。

7次赴港演出期间,香港《文汇报》、《侨报》、《商报》、《晶报》等报刊,都先后登载了图文并茂的评介文章和报导。多家唱片公司多次来剧团录制剧目音带40多盒,远销海外,让乡音情牵游子心。

在出访赢得声誉的同时,1991年参加第四届广东省艺术节演出《金叶菊》,演员叶本南、鞠少玲,分别奖。1992年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展演《放走曾荣》,剧目获奖。

1995年参加第六届广东省国际艺术节演出改编传统剧目《崔君瑞休妻》,共获四个项目九个奖。

[旁注]

“五四”运动 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以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民歌 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

渔歌 是我国民歌的一种,沿海地区以及湖泊港湾渔民所唱。如流行于广东海丰和陆丰的,统称为海陆丰渔歌。分深海、浅海两类。前者是深海作业渔民所唱,近似咸水歌;后者是海边渔家妇女所唱。通常主要指浅海渔歌。

谚语 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谜语 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我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古代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少林 是我国武林的泰斗,是我国从佛习武的代名词。少林武功更是博大精深,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有“武术禅”之称。少林弟子皆入佛门,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称。

《沙家浜》 是戏曲名。沙家浜镇位于常熟、吴县、昆山三市交界处。这里民风淳厚,水网如织,更加上万顷阳澄湖,千顷芦苇荡,从而成为新四军歼击日伪匪顽的游击战场,成为新四军伤病员治伤养病的后方医院,成为抗日军民结下鱼水深情的革命热土。

陈素如 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海丰剧协理事、副秘书长。从事舞台艺术工作。先后在汕头地区正字剧团、海丰白字剧团担任主要演员兼导演。曾导演《古剑传奇》、《九曲蟠龙珠》、《御园办亲》、《三姑闹婚》、《五女拜寿》、《凤冠梦》等剧目。

[阅读链接]

《彭素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彭湃同志的指导下,为改良戏剧配合宣传编演的白字时装戏,以清代末期海丰的真人真事为题材,叙述青年寡妇彭素娥与一秀才相爱,为封建地主发现,两人被送县衙治罪。

彭素娥虽受毒刑,始终不屈,在公堂上与族长、县官辩理。后男方遭毒打致死,彭素娥不顾一切为他吊孝。彭素娥本人也参加该剧的编写工作。

该剧本暴露了封建阶级及其婚姻制度的罪恶,歌颂彭素娥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屈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