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梨园——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1933年广东大埔县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流行于广东的梅县、汕头和粤东北、粤闽赣边区各地。

广东汉剧实际上它来自皮黄合流后的徽戏,与闽西汉剧同属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用中州官话演唱的剧种。

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实淳厚,高昂悲壮,是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

梨园会馆催生广东汉剧

那是清代乾隆时期,随着赣剧、祁剧、昆曲、京剧以及徽剧等唱腔纷纷来到了繁华的广东,与本地戏班形成了本地戏班与外来戏班相对抗的情况。

到了1759年的时候,广东潮州、汕头一带,为粤东与闽、赣间的主要通道,随着商业交通的发展和官员的调动,一些外江戏,也就是当地人称外地传入的戏曲相继传入。

弋阳腔、青阳腔、乱弹等声腔的外省戏班纷纷成立。其时有外江班15个班,其中4个是徽班,8个来自湖南。

外来戏班来势汹汹,广州本地的艺人纷纷来到佛山找到当时广东的戏台领袖“琼花会馆”,纷纷要求加入,以壮大本地戏曲的力量,在与外来的赣剧、昆曲以及京剧的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

随着广东本地艺人团结在一起,以琼花会馆为总部以庞大的姿态出现在外来戏班的面前,外来的戏班立刻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琼花会馆在整合了广东本地艺人之后,将所有戏班的优势进行了优化组合,每每与外来戏班唱对台戏的时候,本地戏班都可以轻松地将外来戏班比下去。一时间广东本土的粤剧将外来戏曲稳稳地压住了。

一些外来戏班的班主在受到了以琼花会馆为代表本地戏班地打压之后,纷纷意识到他们在这一阶段,与广东本地戏班竞争失利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技不如人,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团结在一起形成可以与“琼花会馆”对抗的实力。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广东的外来戏班的班主纷纷向同行发出了邀请,以对抗琼花会馆,成立一个能够统一领导外来戏班运作的组织“外江梨园会馆”。

在随后的日子里面,外来戏班在梨园会馆的领导下,终于与“琼花会馆”所代表的本地戏班渐渐具有了抗争的能力,但是面对本地人对外来语言接受能力的差异问题,外来戏班与本地戏班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外江梨园会馆的艺人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有人提议说道:“我们与‘琼花会馆’相比,主要是输在戏曲的腔调上。广东本土戏曲毕竟与我们的腔调不同,在本地人听来始终比不上乡土乡音来的亲切。如果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要从腔调上下工夫,寻求一种既不会丢弃我们腔调,同时又比较容易被本地人接受的腔调。”

外江班艺人在意识到自己的缺陷之后,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于是他们开始开动脑筋,想办法弥补他们与“琼花会馆”之间的差距。

就这样,外江梨园会馆分兵几路,有的戏班招收本地艺人充实班底。有的戏班干脆进入客家村落,学习客家语言,将客家方言加入到自己的戏曲之中,有的干脆直接将客家的“中军班”拉进自己的戏班。

为了壮大外来戏班的力量,他们不仅仅局限于此,他们还吸收民间音乐和佛教乐曲、道教乐曲。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外来戏班终于将自己的特点与广州本地戏曲完全的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新的剧种——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的基本唱腔属板腔体,分为二黄、西皮、大板和曲牌杂调四大类。皮黄板式包括倒导板、头板、二板、三板、二六板、马龙头、叠板、滚板、叫头等,又分“正指”与“反指”两种调门。

二黄曲调平稳,宽广大方,优雅持重,善于抒发真切、哀怨的感情。西皮曲调灵活,高亢激昂,流畅悠扬,婉转多腔,关于抒发喜乐感情。大板旧称“二黄平板”,轻松活泼,悠扬潇洒,宜喜不宜悲,常作为二黄板式情调不足的补充。

广东汉剧的表演程式与京剧、湘剧、祁剧、湖北汉剧等剧种大同小异,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广东汉剧的武功属南派,脸谱有百多种,以黑、红、白三色为主,黑色象征刚勇,红色象征忠贤,白色和青色象征阴险、奸诈。

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朴实淳厚,高昂悲壮,并且行当分公脚、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乌净、丑角等九大行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广东汉剧。在广东地区得到当地观众的认可和喜欢。

[旁注]

祁剧 是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它又称”祁阳班子”,清代末期又名“楚南戏”、“祁阳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广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等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

青阳腔 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腔与青阳丰富的民歌、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等民间艺术融合,至元代形成青阳腔。

琼花会馆 明代,佛山民间演戏活动繁盛,本地戏班相继出现,嘉靖年间建立了戏行会馆,称为“琼花会馆”,馆址设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戏行祖师“华光”,故又称之为“琼花宫”,为本地戏班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也是当时戏班管理的机构。

佛教乐曲 指佛教用以阐明佛理,弘扬佛法的佛事音乐,也可指世人创作的歌颂佛教的音乐。佛教乐曲是将佛理与音律相结合的一种音乐形式,通过音乐这一美妙的载体将佛的教化广为宣扬。佛教乐曲通常庄严清净,蕴涵慈悲之情,使人听后动容,起欢喜之心,动善意之念。

道教乐曲 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为法事音乐、道场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

[阅读链接]

道教音乐是一种具有我国地方音乐特点的宗教音乐,闽南一带为亡灵超度“做功德”通常会请道士做法事,祭奠过程中的诵经、祭灵、赞尊、谶颂、超度等形式都通过唱奏形式进行,遂促成道教音乐地区化和世俗化。

道教音乐吸取了本地民歌、木偶戏、佛曲、南曲等因素,建立了“歌、舞、乐”为一体的道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俗性与观赏性,现存有“吊灵”、“净坛”、“关发文字”、“诵度人经”、“分灯”、“开光”、“合符”等数十套;曲牌则有“地狱”、“锦板”、“四边静”、“割仙草”、“甘州歌”、“相思引”等近20个。一些主要曲牌后来还成为广东汉剧的主要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