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博采——古代评论集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伟大的、优秀的作家和诗人,他们创作出了大量的珍贵文学作品。

随着文学形式不断创造和融合、更新与超越,文学流派和内容的扩充,自魏晋以来,出现了一系列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著作。这些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也是指导后人了解和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指导读物,具有特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文化瑰宝。

政治与文化论著——典论

那是东汉末年,在群雄逐鹿中原的征战兼并中,魏王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同时也吸引了大批文人学士,从而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文人集团。

曹丕是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从小在军营中长大。他跟着父亲南征北战,8岁就已经能够提笔为文和会骑马射箭了,并且在身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父亲曹操影响下,对诸子百家、古今经传都有较深的学习研究。

按理说,曹操的长子曹昂早死军中,本应立曹丕为世子。但是,曹操是一个很重视人才的人,作为曹操的儿子,没有才华是得不到赏识的,更谈不上立为世子了。何况曹操还有众多在各方面才能出色的儿子,如三子曹彰擅长带兵,四子曹植在文学上表现非凡。

曹操在立谁为世子这个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他打心底里喜欢才华出众、激情澎湃的曹植。他也曾经多次试验过曹植是否真有才华,每次曹植都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于是,曹操就准备将曹植立为世子,但是不少手下官员都反对说:“自古以来,王位理应传给长子,若传给次子的话将会引起混乱不安。”曹操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就暂时把这事搁了下来。

作为理应接任世子位的曹丕,当然于心不甘,当他听说父亲有立弟弟曹植为世子的想法之后,他便想尽办法要在父王面前表现自己。

当曹操想确立世子的消息传出以后,许多官员幕僚都认为曹植和曹彰的机会比较大,于是纷纷投靠到曹植和曹彰门下。

为了获得父亲曹操的重视,曹丕跑到父亲面前痛哭流涕。曹操就问:“别人都在为争夺世子位置进行准备,你却为何跑到我这里哭泣啊?”

曹丕说:“父王,我对世子的位置不像他们那么感兴趣,而是为了你和国家感到难过啊!”

曹操问:“这话怎么说啊?”

曹丕说:“父王要立世子,说明父王年龄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在为自己以后的事做准备了,可是父王不在了以后,我们这个国家靠谁来治理啊!我们怎么能担负起这么大重担啊?”

曹丕一席话说得曹操老泪纵横,更觉得曹丕的孝心可贵。曹操当时认为,别的儿子都在为世子位置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曹丕却能反过来想到父亲的身体,说明他十分重情重义。儿子能够想到父亲离开人世后这个国家如何治理的问题,说明他有政治远见。从此,曹操开始重视曹丕了。

又有一次,曹操带领大军出征,儿子们都前来送行。曹植首先来到曹操的马前说:“父王就要外出征战了,儿子不能伴随左右,为了预祝父王凯旋,我特意作了一首诗。”

接着,曹植当着众人的面给父亲吟诵了一首他自己作的诗。大家听完齐声喝彩,曹操听了也很高兴,夸奖曹植诗作得好。

这时,大家看到曹彰早已披盔上甲,一副誓死追随父亲的样子,他上前请求和曹操一起外出征战。大家纷纷称赞曹彰忠勇的精神。

在这时候,传来一阵哭声,大家扭头一看,原来是曹丕。曹操心里很不高兴,心想:我这刚要出征,你却在这里哭,不吉利!于是让人将曹丕叫来问他哭什么。

只见曹丕过来拜见父亲后,泪流满面地说:“父王就要出征了,这一去少则三五月,多则一年,父王不在时,谁来教诲我们啊?而且今后很长时间不能和父王共享天伦之乐,因此很是伤心。”

曹操一听,禁不住被儿子的孝心感动了,于是百感交集,忍不住也流下了眼泪。

渐渐地,曹操觉得曹植虽有才华,但不及曹丕宽厚仁慈,再加上一些官员在曹操面前替曹丕说好话,因此,曹操就有立曹丕为世子的想法了。217年,曹操发布命令,立曹丕为魏王世子。

在文学上曹丕也具有相当的成就,他曾经写下了《燕歌行》等优秀七言诗,但是,他无论是才气还是名气,都比不上弟弟曹植。于是在他被立为世子后,他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虽然稳定了,但还要写些文学性的东西来显示自己的才华。

曹丕在立为世子之前,他就参与文坛事务。他深知建安以前,文学受经学的束缚,少有独立的地位。此时盛极一时的汉赋,也竟被西汉著名学者扬雄斥之为“童子雕虫篆刻。”曹丕的弟弟曹植也认为:“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曹植在他所写的《与杨德祖书》中,他就提出要把写文章与对生命个体的自身价值思考联系起来。据此,曹丕号召作家要以古代圣贤“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为榜样,努力改变“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心态。

然而,曹丕也自有一套文学主张,他已经赋予文学这一“不朽”语言符号以崭新的现实含义和历史意义,充分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是当时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

如今,曹丕当了世子,他有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和能力了。为了把握全国文学发展的方向、张扬自己的文学观点,他开始精心撰写学术著作,并将他的著作取名叫《典论》。

曹丕写成《典论》后,便召集了许多儒士到肃城门内,亲自讲解《典论》的大义。曹丕侃侃而谈,丝毫不觉得疲倦,深入浅出地阐述他的文学主张。

《典论》共有5卷20篇。所谓“典”,有“常”或“法”的意思。《典论》主要是指讨论各种事物的法则,在当时被视为规范文人言行的法典。

曹丕的《典论》篇目都是以两个字命题的,如《奸谗》、《内诫》、《酒诲》、《自叙》、《论文》等。这是两汉以来的通则。

曹丕的《典论》是一部有关政治、文化的光辉论著,但是,《典论》后来大都失传了,只有《自叙》、《论文》、《论方术》3篇遗存了下来。其中的《论文》因被选入《昭明文选》才得以完整保存了下来。

《典论·论文》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4点:一是文学具有重要的功用;二是作家个性和作品风格有关;三是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标准;四是文学批评应有正确态度。

曹丕反对自古以来“文人相轻”的积习,他用“审己以度人”的态度,分别指出了“建安七子”在各体文章创作上的长处和短处。为什么这些作家会各有长短呢?曹丕也作了进一步探讨。

曹丕认为,作家独特的个性对作品风格具有决定的意义,表现在文学作品中自然禀赋、个性、气质也不同,这体现了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精神。

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他还鼓励文人们要积极地创作,希望他们不要“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这是很有远见的。这一论点集中而鲜明地表现了建安时代作家创作的自觉精神,对当时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曹丕不是单纯根据个人主观爱憎来评论文章,而是有意识地去探索并希望解决文学发展中的一些共同问题。尽管他对这些问题作的答案还比较简单,但是他启发了后来文学评论家们继续探索解答这些问题。他的这些观点,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后来,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睿还把《典论》刻在石碑上,并立于庙门外和洛阳太学内,供人阅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旁注]

曹昂(177年~197年),字子修,三国时期魏王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他聪明且性情谦和,为曹操所喜爱,20岁时即举孝廉。建安二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因张绣突然袭击,曹昂为救曹操负责断后,与大将典韦一同战死于宛城。

曹彰(?~223年),字子文,三国时期魏王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他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后来曹操去世,曹丕即位,曹彰被封侯。

《燕歌行》 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史书上没有过记载,据说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写的是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用燕歌行曲调作闺怨之诗。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西汉官吏、学者。少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40余,始游京师,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汉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是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建安七子 在建安年间,就是196年至220年间7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7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做出过贡献。

曹睿(204年~239年),曹魏烈祖明皇帝曹睿,字元仲,史称魏明帝,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226至239年在位。曹丕与文昭甄皇后之子,曹操之孙。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操、丕。原有集,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阅读链接]

曹丕诗歌的最高成就是《燕歌行》。那是在曹操北征三郡乌桓期间,曹丕采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

《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被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兼美学家王夫之盛赞为: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