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精选本——唐诗三百首

那是在清康熙年间的1711年,江苏无锡的一个世代耕读的孙家诞生了一个男孩,父亲给他起名叫孙洙。

孙洙家里虽然贫穷,但他聪敏好学,在寒冬腊月读书时,为了抵抗寒冷,常常手里握着一根木棒,冷的时候,他便用木棒生火来抵抗严寒。

经过刻苦的学习,1744年,孙洙考中了顺天举人,被朝廷任命为景山官学教习,后又出任上元县教谕。

1751年,孙洙又参加了科举考试,这次他顺利考中了进士,之后他先后担任了大城知县和卢龙知县。后来,又担任过山东邹平知县。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后来曾经两次主持乡试,向朝廷推荐有才能的文士。

在孙洙晚年时,他不想再做官了,便告老还乡回家乡从事教学活动。

孙洙回家后称自己为蘅塘退士。蘅塘退士在教孩子们读书的过程中,发现当时流行的《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不适合孩子们读。

1764年春,蘅塘退士与他的夫人徐兰英商榷,开始编选新的《唐诗三百首》。他希望新的选本能成为一个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儿童学诗课本。

于是,蘅塘退士依照留简去繁的原则,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选取了既精美又易读诵的大量唐诗名篇,在1765年,编辑完成了《唐诗三百首》。

对于《唐诗三百首》的命名,蘅塘退士沿袭了“诗三百”的说法。“三百首”是个概数,实际上这本书一共收录了310篇诗作。

在《唐诗三百首》中,蘅塘退士共选入唐代77位诗人的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诗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每一首诗都配有注释和评点。

在《唐诗三百首》中,蘅塘退士所选诗人有白居易、岑参、常建、陈陶、陈子昂、崔颢、崔曙、崔涂、戴叔伦、杜甫、杜牧、杜秋娘、杜审言、杜荀鹤、高适、顾况、韩弘、韩偓、韩愈、贺知章、皇甫冉、贾岛、金昌绪、李白、李端、李频、李颀、李商隐、李益、刘长卿、刘方平、刘慎虚、刘禹锡、柳中庸、柳宗元、卢纶、骆宾王、马戴、孟浩然、孟郊、裴迪、綦毋潜、钱起、秦韬玉、邱为、权德舆、僧皎然、沈佺期、司空曙、宋之问、李隆基、王勃、王昌龄、王翰、王建、王湾、王维、王之涣、韦应物、韦庄、温庭筠、无名氏、西鄙人、许浑、薛逢、元结、元稹、张祜、张籍、张继、张九龄、张泌、张乔、张旭、郑畋、朱庆余、祖咏,共计77人,其中杜甫的诗选了36首,李白的诗28首,王维和李商隐的诗各14首,此外还有其他人的诗作。

在《唐诗三百首》中,蘅塘退士选录了大量用生动、细腻的笔墨歌颂珍贵友情的诗篇,从迎客时的欢欣慎重,相处时的畅快淋漓,到送别时的依依不舍和离别后的无限眷念,将朋友知己之间至真至纯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引人遐思。

在《唐诗三百首》中,蘅塘退士还选了许多表达亲情的诗,感人至深,如孟郊的《游子吟》、李白的《静夜思》、韦应物的《送杨氏女》。

在《唐诗三百首》中,还有些诗篇通过对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羁旅生活的厌倦对故乡的思念,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一些诗篇,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对生活状态和生命境界的体悟,令人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所选的诗歌多是描写友情、爱情、亲情、乡情的佳作,这些诗篇感人肺腑,动人心弦,颇得人们的喜爱,因此,也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和模范读本,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我国是诗的国度,唐代是我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

[旁注]

教谕 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官。此后,元、明、清代的县学里都设有教谕,与训导共同负责县学的管理和教育学生,官为正八品,掌文庙祭拜,教育所属生员。

《千家诗》 是由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编辑的蓝本增删而成,从宋代往后,在民间流传很广,是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所选诗为唐宋两代的作品,大多文采晓畅,易于吟诵。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他的作品集叫《白氏长庆集》。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无论短章长篇,都简洁明快,精练含蓄,韵律自然富于音乐美。他的散文与其诗歌一样,辞藻瑰丽,题旨隐微。著作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刘禹锡集》。

[阅读链接]

唐诗对我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从唐代诗人贺知章的门人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1200百余年间,有数百本唐诗选本问世,其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祖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我国诗歌选编学及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