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言小说集——剪灯三话

在元朝至正年间的1347年,浙江钱塘的一个书香世家诞生了一个男孩,父亲给他起名叫瞿佑。

瞿佑自幼聪颖,少年时就会作诗了,名扬乡里,在诗中常用典故。瞿佑14岁时,他父亲的朋友张彦复来到家里,他想考考瞿佑,便以鸡为题,让瞿佑赋诗。瞿佑当即脱口吟了一首诗:

宋宗窗下对谈高,五德名声五彩毛;

自是范张情义重,割烹何必用牛刀。

这四句诗各自点出了4个鸡的典故,而且诗的格律很工整。张彦复拍手称绝,瞿佑因此也诗名远扬。

后来,著名诗人杨维桢到了钱塘,14岁的瞿佑看到杨维桢的《香奁八题》诗,当场作诗奉和,妙语迭出。杨维桢很欣赏他,还把他的诗稿拿走了。

瞿佑和当地文人凌云翰也是忘年交。凌云翰曾作咏梅词《霜天晓角》、咏柳词《柳梢春》各100首,号“梅柳争春”。瞿佑在一天之内作了200首和凌云翰的词相应的词,凌云翰惊叹不已,称瞿佑为“小朋友”。

明洪武时期,因人向朝廷推荐,瞿佑作了仁和训导,历任浙江临安教谕、河南宜阳训导,后升任周王府长史。

瞿佑生活在元末明初,虽然多才多艺,却一生坎坷,抑郁不得志。瞿佑亲身经历了朝代更替战争的社会动乱。在永乐年间,瞿佑因作诗获罪被流放保安。

瞿佑的《剪灯新话》在洪武年间就已编订成帙,以手抄本流行。明永乐年间,75岁的瞿佑在流放地保安重新校订《剪灯新话》。

《剪灯新话》是部传奇小说集,共4卷21段,即21篇。主要叙述灵怪、艳情之类的故事。由于作者抱有明确的“劝善惩恶”目的,所以绝大多数故事充斥着因果报应的说教。

《剪灯新话》中不论是表现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的故事,还是富于因果报应情节的事件,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关注社会问题的责任心。

《剪灯新话》的故事情节,为明代拟话本和戏曲提供了许多素材。其中的《金凤钗记》、《翠翠传》、《三山福地志》被凌濛初改写成话本,编入《二刻拍案惊奇》中。《寄梅记》被周德清改写成话本,编入《西湖二集》中。《金凤钗记》还被沈璟改编成戏曲《坠钗记》。周朝俊的戏曲《红梅记》采用了《绿衣人传》的一些情节。

李昌祺比瞿佑晚一些年出生,他生在1376年。他从小好学,20岁时他便成为当地有名的文人。1402年,李昌祺考中了进士,并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因参与修订《永乐大典》而被提升为礼部郎中,后任广西左布政使。

李昌祺后因有过失被撤职,罚役房山。在此期间,他仿拟瞿佑的《剪灯新话》创作了《剪灯余话》。

《剪灯余话》成书于1420年。同年,翰林侍讲王英、翰林修撰罗汝敬等都为《剪灯余话》作了序。

李昌祺的《剪灯余话》共5卷,22段。书中故事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李昌祺希望以此表达他“善可法,恶可戒,表节义,砺风俗”的意思。

《剪灯余话》中的《长安夜行录》、《鸾鸾传》、《琼奴传》等篇,赞扬了男女青年自由的爱情,《青城舞剑录》颂扬了隐居的侠士正直豪侠的气质,《泰山御史传》、《何思明游酆都录》讲述了幽冥灵异的故事,在写阴间地府事情时有对世人的“惩恶扬善”的警示用意。

文艺在当时是文人雅士看不起的行当,李昌祺也因此颇受讥议。当时,人们曾说李昌祺“以文为戏”,事实不是这样。由于李昌祺曾两度奉朝廷之命抚恤灾民,使他对黎民百姓的下层生活有较深的体会,因此在作品中多表现了对人民的关注。

《剪灯余话》中写灵怪、幽冥各篇,借古人之口而议论古今政事,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状。

《剪灯余话》中有些作品是表现婚姻爱情的,既有人与人的世俗婚恋,也有人与鬼的隔世恋爱。但是,在《剪灯余话》的人间爱情系列中,大部分篇章是悲剧结局。在《鸾鸾传》、《凤尾草记》、《琼奴传》和《贾云华还魂记》中,叙述的都是一场场的人间爱情悲剧。

与人世间苦难的恋爱故事相比,人鬼恋情作品中的主人公要幸运得多,他们在阴世间实现了人世间男女主人公不可企及的苦苦寻求、渴望的幸福生活,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旖旎、美丽和温馨的“完美”的爱情生活。

1442年,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奏请禁毁《剪灯新话》之类小说,《剪灯余话》就被包括在内了。

《觅灯因话》是明代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邵景瞻,明代万历年间人。据《觅灯因话》中的小引自叙说,《觅灯因话》写于1592年。邵景瞻自称因读瞿佑《剪灯新话》,而感触极多,于是便和朋友在一起,择录了耳闻目睹的古今奇秘故事。

《觅灯因话》全书2卷,共8段,写的是当时的遗闻琐事,与《剪灯新话》、《剪灯馀话》之注重鬼神怪异有所不同。其中的《桂迁梦感录》,写桂迁忘恩负义,夜梦化为犬,醒后悔过事。

《觅灯因话》中的各篇都篇幅较短,文字朴实无华,顺畅自然,而无堆砌诗词之病,也因此而缺乏传奇味道。

明代是我国小说全面丰收的季节。长篇短制,蔚然大观,整个小说百花园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风姿。瞿佑的《剪灯新话》和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灯因话》等这些明代传奇小说,上承唐宋传奇的余绪,下开《聊斋志异》的先河,在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旁注]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他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桢在诗、文、戏曲方面均有成就,他的诗文清秀隽逸,别具一格,是元代诗坛领袖。他的著作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传奇小说 是产生并流行于唐代的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是一种传录奇闻的文体,又称唐传奇。唐代传奇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内容精彩,故事动人,文辞华丽,部分传奇还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蓝本。因此,传奇也被作为文言小说的通称。

《永乐大典》 初名《文献大成》,编撰于明永乐年间,是我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光辉成就,是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记 我国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以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有碑记、游记、杂记等。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等,就是古代文学作品中记载风景、琐事、感想等的一种文体。

国子监祭酒 是我国清朝中央政府官职之一,品等为从四品,隶属于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主要任务管理国子、太学、武学、律学、小学的政令,以及教学考试等事务。1910年,清朝灭亡后,这一官职废除。

因果 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佛教所讲的因就是业,果就是报。业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导致的后果。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

[阅读链接]

瞿佑创作于明初的《剪灯新话》,是我国历史上在东亚最具有跨国界影响力的古典小说集之一。它从15世纪起就开始风行于韩国,后来也一直在日本、越南盛传,唯独在中国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趋淹没。

《剪灯新话》多以元明之际的战乱纪实、文人罹祸和儿女情恋为主题,这类主题使它在韩国、日本与越南得到令人惊异的接受:那里的读者普遍欣赏瞿佑的“故事”情节和“话语”方式,许多作家因此受到启发而将其视为小说创作的最高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