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荟萃——古诗词选集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词,古诗词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情感。
我国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化中最独特而美好的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这是其他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特别可贵的是,我国在不同的时代,都产生了非常有名的诗词选集,可以说是精品荟萃,很好地保留了我国古典诗词,推动了我国诗词艺术的发展。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那是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辅佐周成王治国的周公为了考察各地民俗风情,了解实施政策的得失,专门设了采集诗歌的官员,到民间搜集的歌谣,作为国家修正政策的参考。
每当春天人们都散到田间去劳作的时候,采诗官就敲着木铃在路上巡游,把民间传唱的歌谣采集起来,然后献给朝廷的乐官太师,请太师配好音律演唱给天子听。
后来,这些诗歌收集的越来越多,竟达3000多首。于是,周公就让人把这些诗歌编辑成一本书,叫《诗》,并让周朝贵族子弟们都来读《诗》。《诗》成为当时教育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能背诵《诗》也成为贵族人士必备的文化素养。
《诗》被作为周朝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诗》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教化人民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了春秋以后,周王朝逐渐衰微。这时,第一个以私人讲学身份出现的大教育家孔子,从流传的3000多篇《诗》中,把那些重复的、于礼义标准不符合的都删掉,而精选了305篇诗歌编成《诗经》,作为对学生进行政治伦理教育、美育的教材。
在《诗经》中,孔子对诗歌作品的编排和分类,主要是按照音乐的特点来划分。孔子把《诗经》分为《风》、《雅》、《颂》3个部分。《风》、《雅》、《颂》是《诗经》的体裁,也是《诗经》作品分类的主要依据。
《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雅》分《大雅》、《小雅》,大多为贵族用来祈祷丰年、歌颂祖德的诗歌。《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是宗庙祭祀的诗歌。
在《诗经》中,《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民间歌谣,共160篇。
在《诗经》中,孔子把《雅》分为《小雅》和《大雅》,主要是宫廷乐歌。《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大雅》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多是贵族文人作品,内容多为贵族祭祀的诗歌,主要用来祈祷丰年、歌颂祖先的功德。《小雅》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其中也有一部分民歌。
如其中的《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这是在国君招待群臣的宴会上所奏的乐歌,为的是求教于贤臣,唤起他们的报国之心。
《颂》是王侯祭祀宗庙时演奏的乐歌和舞歌。当时,祭神祭祖都是王朝的大典,《颂》就是用于这种场合的一种舞乐。“颂”就是赞美王侯的功德,把他们的功业祭告于神明之前的意思。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周颂》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而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反映了汉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如《丰年》中唱道: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诗经》形式多样,其中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描述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它就像古代社会的一部历史画卷,形象生动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
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的诗,如《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七月》记叙了人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无羊》反映了人民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蒹葭》、《溱洧》、《静女》、《采葛》、《木瓜》、《摽有梅》、《庸风·柏舟》、《将仲子》、《谷风》、《氓》等。
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楚汉相争的战火之后,先秦古籍散失很多,但《诗经》由于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因此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诗经》在汉代流传很广,尤其是鲁国人毛亨和赵国人毛苌的古文《毛诗》,在民间广泛传授,这就是后来看到的《诗经》。
《诗经》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从此,对后来的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也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诗经》中,民歌重叠反复的形式,准确、形象、优美的语言,也被后世诗人、文人大量的吸取运用。
《诗经》中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世的进步文人树立了楷模,启发和推动诗人、文人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把反映现实作为创作的出发点。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经》作为古代诗歌的开端,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对后世的诗歌,以至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都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
[旁注]
周公 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公自幼笃行仁孝,多才多艺。他先是辅佐兄长武王姬昌平定天下。武王去世后,周公又终生尽心辅佐成王。周公是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儒家的许多思想都源于周公。
十五国风 即西周时期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等,共160篇,合称十五国风。
西周 由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定都于镐京和丰京,后来又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其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共传12王,约275年左右。从西周开始,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逐步成为后来汉民族的前身。
儒家经典 主要指儒学“十三经”,即《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赋比兴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后来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相当于后来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后来的象征修辞方法。
[阅读链接]
关于《诗经》怎样汇编纂成书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诗经》是由当时各国乐师搜集起来的。因为周王朝很重视“礼乐”制度。按照这种制度,凡在一切祭祖、朝会、征伐、狩猎、宴庆等场合,都要举行一定的礼仪;而在举行各类仪式的时候,要配合演奏乐曲。
在当时,朝廷便专门设有乐官职务,负责编制和教演各种乐曲,供各个场合使用。乐官们在编制乐章时,除了自己创作以外,还要利用或参考许多民间唱词和乐调,这样搜集民间乐歌也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