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那是明代崇祯年间的1640年农历四月十六日的夜晚,山东淄川蒲家庄的商人蒲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一个病病歪歪的、瘦骨嶙峋的和尚走进来,和尚裸露的胸前贴有一块铜钱大的膏药。这时蒲盘惊醒了,他听到婴儿在啼哭,原来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

在月光的照耀下,蒲盘惊奇地发现,新生的儿子胸前有一块清痣,这块痣的大小、位置,和他梦中所见那个病病歪歪的和尚的膏药完全相符。蒲盘给这个不一般的儿子取了名字叫蒲松龄。

在蒲松龄幼年时,蒲家的家境已衰落,蒲松龄和兄弟们便跟学识渊博的父亲读书学习。蒲松龄天性聪慧,读过的经史,很快就能背诵,父亲十分喜欢他。

蒲松龄19岁时,参加了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3个第一,但是,从此以后他却屡试不中。

到30岁时,蒲松龄应同乡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的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

在南游期间,苏北水乡的秀丽风光,激发了蒲松龄的文学创作热情。而他也深刻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以及人民的生活,这些都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更深广的生活感受。后来,蒲松龄回到了家乡,在本县西铺村的缙绅毕家做塾师。

此时的蒲松龄,科举梦想已经破灭了,但写作的想法却越来越强烈。他从年轻时就在着手创作的《聊斋志异》,一直断断续续没写完。来到毕家后,有石隐园的美景,有万卷楼的藏书,再加上毕家主人的支持,蒲松龄决心续写完这部巨著。

从此,蒲松龄便利用业余的精力投入到搜集素材与构思创作中。为了收集故事,蒲松龄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奇闻异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

蒲松龄经过日复一日的不断积累和辛苦创作,终于在清康熙年间的1680年,完成了491篇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约40多万字。

蒲松龄把这部经过40多年创作的、贯穿了自己大半生的小说,起名叫《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就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书名表明了他是在聊斋中记述这些奇异故事的。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共8卷,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绝大多数是狐鬼花妖精魅的故事,以及一些奇闻。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通过《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描写了当时现实社会的情况;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也反映了当时的考场风气;通过《鸦头》、《细侯》等篇,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以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通过《画皮》、《劳山道士》等篇,阐释伦理道德的故事,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等等。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还写了很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他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艺术成就很高,小说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因此,《聊斋志异》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而蒲松龄也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还有很多文人效仿《聊斋志异》的写法写作。

《聊斋志异》不仅在我国广为流传,还漂洋过海到达海外,出现了日、法、英、德、俄文等20多种的译本,在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旁注]

童子试 也叫童试,是我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考试。清代科举制度包括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部分。童试是清代科举必走的第一步。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的人便成为“秀才”,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

文言 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从甲骨文到今天三千多年,口语经过了多次重大的变化,而书面语的变化则相对微小,因此,书面语跟口语的距离越拉越大,文言成为完全不同于口语的另一种语言。

科举制度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过重大的影响。

[阅读链接]

蒲松龄是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除写作《聊斋志异》外,还用淄川方言撰写了《墙头记》、《慈悲曲》、《姑妇曲》、《磨难曲》等14种通俗俚曲,此外还有3出《闹馆》戏。

蒲松龄在创作小说、诗文、俚曲、戏的同时,还编撰了《日用俗字》、《农桑经》、《药祟书》、《省身语录》、《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科普资料工具书。这些著述,充分体现了蒲松龄的为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