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传奇小说集——三言二拍

那是明代万历年间的1574年,在江苏苏州的一个富有的冯家,有一个男孩降生了,因为母亲之前曾经梦见一条龙,于是父亲就给他起名叫冯梦龙。

冯梦龙从小喜欢读书,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与当时的许多读书人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在诵读经史以应科举上。然而他的科举道路却十分坎坷,屡试不中。

由于冯梦龙经常去茶坊酒楼听说书人讲故事,这为他熟悉民间文学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在这里,他感受到了通俗文学所涵蕴的真挚情感与巨大教化作用。

冯梦龙认为,通俗文学是“民间性情之响”,是“天地间自然之文”,是真情的流露。他认为,天天背诵的《孝经》、《论语》这些经典,乏味单调,而通俗小说则可以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于是,冯梦龙开始写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

为了适应当时大多数人对于民间流行的说书故事的兴趣,冯梦龙在创作小说时,有意模拟原来宋代和元代说书人的话本结构形式,甚至有意突出取材于“书会先生”,以表示他的小说来源有据,这便是当时流行的“拟话本”小说。

在明末天启年间,已成为通俗小说作家的冯梦龙,因受商人的邀请,先后创作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3本小说,合称为“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各40篇,共120篇,其中的小说,约三分之一是宋元话本,三分之二是明代拟话本。不过,“三言”比宋元话本有了很大进步。它与宋元话本一样,具有情节曲折的特点,但它的篇幅加长了,主题思想更集中,人情世态的描绘更丰富,内心刻画上也更细腻。

冯梦龙为自己的小说选集命名为“喻世”“警世”“醒世”,是想通过小说来劝谕世人、警戒世人、唤醒世人的。而实际上,他的小说内容却是表达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强调真挚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深受当时读者的欢迎。

“三言”中的小说较多地描写了市民阶层的经济活动,表现了小生产者之间的友谊,也有一些宣扬封建伦理纲常、神仙道化的作品。其中表现恋爱婚姻的占很大比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也是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

在冯梦龙出生6年后,也就是1580年,在湖州乌程,也就是后来的浙江湖州,在一个祖先世代为官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男孩,父亲凌迪知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凌濛初。

凌濛初天资聪颖,但命运蹇促,幼年时家道衰落,成年后又因热衷科举考试,但他屡试不中,一直郁郁不得志。由于冯梦龙的“三言”在当时很畅销,于是,在书商的鼓动下,凌濛初开始模拟话本小说创作。

在小说的取材上,凌濛初所见的宋元旧本,当时已被冯梦龙搜括殆尽,所以,他就取前人书中的古今杂碎事,经过再加工,融入了他自己的思想个性和风格,创作成为新的小说《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出版后反响极大,非常畅销,后来,在书商的怂恿下,凌濛初又开始了《二刻拍案惊奇》的创作。《二刻拍案惊奇》写于1632年。

当时,人们把《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为“二拍”。“二拍”每集40篇,共80篇,内有1篇重复,1篇杂剧,因此实有拟话本78篇。

在“二拍”的小说中,凌濛初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但从总的艺术魅力来说,它比“三言”差一些。

后来,人们又把冯梦龙编著“三言”和凌濛初编著“二拍”合称为“三言二拍”,并编在一起出版。

冯梦龙和凌濛初的《三言二拍》中的小说,都创作于明末,因此,小说反映了明朝中晚期各方面的时代特色,以及各类人物的人生价值取向。

《三言二拍》中的故事,题材极为广阔,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上各个阶层,反映了生活的各个侧面,特别是对于城市市民的生活有更多的描绘。这些小说描写的内容有爱情婚姻、诉讼案件、友谊信义、神仙灵怪、商人重义轻财的故事,还有揭露社会问题的故事,还有一些涉及少数民族生活的故事等。

《三言二拍》在艺术上有许多新的突破。与宋元时期的话本相比较,描写更为细腻,并注重心理的刻画,结构也日臻完整,情节也更加曲折动人。

《三言二拍》中的小说在情节描写等方面,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但这些小说往往插入过多的抽象说教,而且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等,这些都有损于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冯梦龙和凌濛初的《三言二拍》,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在下层群众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也将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旁注]

《孝经》 我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孝经》以孝为中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指出孝是诸德之本,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宋元话本 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包括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艺人的底本,有的宫调、影戏、傀儡戏的脚本也可以称作话本,还有人把明清人模拟小说话本而写的短篇白话小说统称为话本。

封建伦理纲常 主要指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现在“三纲五常”的父子、君臣、夫妻、长幼、朋友五种关系上,为了调节这些关系,儒家提出了仁、义、礼、知、信等一套道德规范。

信 儒家的伦理范畴,指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儒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提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一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

[阅读链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冯梦龙根据同时代的文人宋懋澄的《负情侬传》改编而成的。故事叙述的是,明代京师名妓杜十娘欲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太学生李甲。可李甲生性软弱自私,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同学孙富的挑唆,他最终出卖了杜十娘,酿成了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剧。

这个小说以精微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杜十娘这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占据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