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所我们自己的学校”

戎马阵中伯乐来,千方百计举人才。善播革命好传统,桃李成林自早栽。

这是一首赞颂贺龙将军尊知爱才,重视培养人才的小诗。

1945 年 9 月 1 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在贺龙司令员的率领下,一举攻克晋中的文水县城。第二天,贺龙司令员在听取工作汇报时,了解到当地文水中学的部分青年学生,十分渴望参加革命。贺龙听后非常高兴,连声说:“好啊!好啊!这可是宝贝疙瘩!这可是宝贝疙瘩!我们的革命老区经济文化落后,斗大的字识一箩筐的人还不多,更不用说中学生了。知识分子,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都需要,将来建设共产主义更需要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 接着,贺龙在分析当前敌情形势的基础上,做出了一项令在座各位十分钦佩的决定:“山西阎锡山与日本人勾结一起,企图抢夺抗战的胜利果实,正分兵大举进犯晋中,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文水县城可能不得不暂时放弃, 但我们不能把这些进步学生留给敌人。今天下午我就去学校动员,争取把这

里的师生拉出去,转移到后方办一所我们自己的学校,而且还可以多招一些学生。”就在这次会上,贺龙当场为即将诞生的学校起了校名:“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并自任校长,指定自己的秘书彭德任副校长,同时决定从部队抽调一批干部参加学校的筹建工作。

  1. 月 2 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后改为“贺龙中学”) 正式成立。

为了解决学校因学生增加而出现的师资短缺、干部不够的问题,贺龙从百忙战事中抽出时间,亲自过问,并在当时部队和地方干部也很紧张的情况下,为学校选派了一批有教学经验、胜任教学任务的干部、教师到学校工作, 大大充实了学校的干部和师资队伍。钟师统、李长路、彭德、李素、刘康、王建国等人就是那时从事过学校教育工作的同志。

在以后的岁月里,贺龙始终没有忘记关心学校的工作,曾多次到学校视察,作指示、报告。为了把青年学生培养成具有革命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知识分子,贺龙每次作报告,总是反复强调两个问题:一是要求学生树立跟共产党干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1948 年春天,贺龙从陕北参加中央会议后返回晋绥,了解到学校在土改和整党工作中,由于受一度出现的“左”的思想影响,错误地将一批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学生清洗出学校,马上找到学校有关领导,严厉地批评了这种“左”的错误做法,并责成学校很快将那批被清洗的学生请回了学校。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飞速发展,为了革命发展的需要,1948 年 8 月,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贺龙中学)与陕甘宁晋绥步兵学校合并,在晋南临汾成立了“西北军政大学”(附设贺龙中学)。

“贺龙中学”成立三年,先后向人民解放军、地方政权和中央机关,输送了 1500 多名知识青年,为全国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