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魄雄大的霍去病墓石雕

汉武帝刘彻当政时代,正是国力最强大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安定和工农业的发展,手工业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反映在造型艺术、特别是形象鲜明的大型雕塑上,表现出与时代相一致的雄厚浑朴的气魄与风格。

我国年代最早的一对大型石雕,是陕西长安常家庄的牵牛石像和斗门镇内的织女石像,两者东西相隔约3千米。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它们是公元前120年在上林苑“发谪吏穿昆明池”时建立的,按左牵牛、右织女的格式,设置在昆明池东西两岸。

牵牛石像高258厘米,右手置胸前,左手贴腹,作跽坐状;织女石像高228厘米,作笼袖姿态。这组石刻取材于《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均用花岗岩雕成,石像形体高大,是我国早期园林装饰雕塑的代表。

西汉时代的雕塑艺术精品中,足以与秦陵兵马俑相媲美的巨型石雕,那就是陕西兴平县的霍去病墓石雕群。

古代雕塑艺术从秦、汉时代起,一般可分为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两大类。但霍去病墓石雕群却突出于二者之外,另成一种特殊体系。其艺术成就也超出了陵墓雕刻的格式局限,更觉优异可贵。

石雕群中造型较完整的约十二三件,其体积大者高约190厘米、长约280厘米。小者高约60厘米、长约160厘米,是用秦岭山区硬度很强的花岗岩石雕成。其中突出的作品,有马、牛、虎等动物雕刻,还有一件纪念碑式的雕像“马踏匈奴”。

“马踏匈奴”石雕像像高190厘米,长168厘米,它原是放置在霍去病墓前,作为一件纪念碑式的独立雕刻物,在雕像整体的结构形式上,显出一种外形庄重、威武的气势。

雕塑设计者运用了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借威武的战马来表达这一主题。把战马雕刻得庄严稳重昂首屹立,显出胜利者的精神抖擞和沉着镇定,与此相对,把一个一手执弓,一手握箭,侵略好战成性的匈奴奴隶主踏在马下。

如此,马与人,胜利者与失败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不仅使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取得一致,并且显得内容格外丰富而含蓄。它充分体现了西汉帝国的强大和人民渴望安宁的心愿。

在这件作品的造型处理上,作者很巧妙地把被践踏者萎缩仰卧在马腹之下,恰恰填满了四腿间的空隙,如此,既保持了马的四肢的坚固联系,更加强了整个雕像的稳定感。

尤其在题材的选择和形象配合处理上,把青年将军霍去病的辉煌功绩概括为只用一人一马,就非常中肯地表达出来。

不仅思想性和艺术性强,而且成功地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手法。因此,这件作品可说是我国古代纪念碑雕刻中一件非常杰出的佳构。

跃马和卧马是置于坟山上乱石之间的各种动物,在形象和动态上不受局限,因而造型手法与“马踏匈奴”雕像显然不同。

这两件跃起的马和卧地的马,其体积都和真马相似。前者表现为腾越的姿态,后者则是卧地的形象,两马一动一静,神情各异。

其中跃马更可说是一件艺术性很强的作品。马高145厘米,长240厘米,从形体上可以看出,富有才能的汉代雕刻家,在决定雕制一匹放牧在祁连山间的跳动着的牧马这一题材后,为了克服在雕刻工具上的局限,特从深山岩石堆中,寻找出与此题材相近的天然石块,象形地进行适当的加工。

首先从这类马的观察中,体会到它的神态和习性,把握形象,利用原石块的某些类似处,以简要概括的手法,雕出一匹矫键刚强的马在那将腾起的瞬间形象,令人仿佛听到它的嘶叫声并看到难以驾驭的激动神态。从头部的偏斜和口鼻颤动的刻画上,突出地表现了野性的马在跃起时所具有的雄强博大的生命活力。

同时,马的四肢虽未雕空,仅仅表现为浮雕形式,但却丝毫未削弱整体造型的立体感。从一般的石雕制作应以体积坚实为必要条件来衡量,对于保留在前腿间与脖颈相连接的自然石块的处理,却正助长了马的跃动的强力。

总之,这种善于利用原石块,扼要地雕刻出关键性的细部,化顽石为活的生命的卓越才能,以及灵活地运用圆雕、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使作品在面与线、粗与细,简与繁的对比关系上,都能配合得很得体,这一切都显示了汉代匠师们在构思和创作过程中的睿智和才华,也正是他们给后代遗留下来了有益的范例。

卧马从外形看,似是一匹卧地休息的马。但汉代雕塑家并未简单地来处理这一形象。因为如按照马的习性,不可能像牛羊那样长时间卧在地上,所以卧马虽暂作卧状,却显示着由卧而起,即由静而动的动势。

在雕塑手法上,没有因袭跃马大部分利用原石自然形象的方式,而是作了较大的加工,仅在马的臀部,可以看出是保留了原石块的断面。在那大而平的立面上,正好表现出肌肉坚韧的后躯体。

雕塑者的细致之处,更表现在马的头部和前腿。为了显示出马在静止中即将发生的动作,有意使马头微微偏斜,并配合以右前腿后屈,这就不仅表达了即将立起的动态,而且在马的外形上也有了生动的变化。

同时,一般立体圆雕所应细心追求的完整的体积感,也很突出地表现在卧马的形象上。从腿部以至整个躯体所形成的大的体、面的处理,大大增强了马的雄健的体质和神态。

一种艺术的真实不同于自然的真实的表现手法,明显地体现在卧马的造型上,这主要是由高度的概括而取得的。

与卧马同一类型的制作是卧牛。牛与马的习性和神态都是迥然不同的。最显著的是牛的性格温驯,体态笨重,但却有着倔强的癖性和较大的气力。

所有这些特点,雕塑者不仅从现实中体验到,且从实践中掌握了熟练的表现技巧,因而能雕出这样一头卧地憩息、慢慢地反刍的卧牛形象,不仅流露出充沛的生气,并且忠实地表现出了牛的特有体质,成为霍去病墓石雕群中在雕刻技法上较为熟练、造型较为完整的一件出色制作。

霍去病墓上的兽类雕塑,除马、牛之外,还有猛虎和野猪。汉代雕塑家为了利用原石块并突出动物的生活习性,也都雕为伏卧的形象。如虎的本性凶猛、机警、敏捷,体躯轻健,都与牛、马有显著的不同。

所有这些,都已为西汉雕工们所熟悉,并能从天然岩石块中找寻出可表达这一主题的素材,充分利用它的断裂面,仅进行简单的加工,竟雕出一只具有高度机警性的“伏虎”的惊人形象。

在我国古谚中有:

将奋者足跼,将噬者爪缩。

前一句正好说明上述的卧马前右腿后屈,即将奋起的顷刻,后一句则更好地形容了霍去病墓上的这只猛虎伏卧缩爪,正集中注意力,以便乘对方不备时猛扑过去,噬吞猎物的神情。

古代智慧的雕塑师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多方面地克服工具不足的局限,利用天然石块,象形地进行艰巨的雕刻创作,不但没有忽略追求所表现的对象的真实,而且对不同对象的形象、体质,性格、特点等,都刻画得非常成功。

就伏虎雕塑来说,看来它原是一块粗糙的顽石,经过简单加工,却不仅能以表现出柔中有劲的虎的体质,而且对于猛虎正伏地蜷卧,“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前方猎物动静的机警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作者仅仅利用了几条单纯的、但是恰到好处的阴刻线,就表达出了伏虎周身的斑纹和嘴边的髭毛。并且注意了虎尾的安排,特意让它伸卷在脊背上,这不仅十分符合于石雕的处理手法,而且更加强了虎的凶猛和野性。

一只睥睨山林,斑纹灿烂的猛虎,就这样在雕刻者的斧凿下出现了。这件伏虎的雕成,更说明了古代雕塑作者的周详构思和反复观察,并运用概括手法以表现现实的深厚功力。

野猪也是这组石雕群中艺术性较强的制作。雕者首先熟悉了野猪的习性和形象,特意选取了一块棱角较多并与一般野猪体形相近的岩石块来着手雕刻这一动物。除主要的头部略加刻画外,身躯和四肢仅仅雕出大致的轮廓。

即使如此,一只习于伏卧在隐蔽处的野猪的神态已经毕现,尤其是两只小而锐利的眼睛,是很难以移置在别的动物身上的。

霍去病墓石刻群虽以牛马等牧区动物为主,但雕刻设计者按照匈奴住地祁连山这一主题,强调了山深林密、人迹罕至的荒僻环境,也没有忘记对于游牧地区具有原始习性的人的表现。因此,在这组石雕群中,还雕刻了一件“茹毛饮血”、生吞猪羊的原始“野人”。

雕塑匠师很巧妙地利用了起伏不平的大型“鹅卵”石块,外轮廓几乎未加斧凿,仅运用浅浮雕的形式,随着石块的高低凸凹,雕刻出一个野人的上半身,用粗大的双手,正抱噬一只小熊,形象虽属粗犷,但野人的神态面貌却被刻画得形神尽致。

在霍去病墓石雕群中,还有一件颇为奇特的雕塑品,即“怪兽吞羊”大型浮雕。从所谓“怪兽”的形象来看,很可能是虎的变形,只是头上多了两只长角,因而也有人称它为“夔龙”。

就其富有含蓄的主题表现和运用的艺术手法,以及所具有的磅礴气势来说,称得上是西汉时期雕塑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件作品在创作上显示出了特别夸张和强化形象的表现手法,这是在表达典型形象所应着重体现的。在这里雕刻者虽仍是利用了一块椭圆形的,经过长年风雨剥蚀以致凸凹不平的天然岩石块来加工处理,并且从整体的形象上可以看出,雕刻者在进行具体的构思之前,似乎已从石块的自然形态上体察出所要表现的题材对象。

在这种创作意图支配下,西汉雕塑家充分利用了石块的转折面,非常巧妙地浮雕出一头形象凶猛的野兽,正在贪馋地吞食一只羔羊。后者显然正在作最后无效的挣扎。整个形象生动有力。

而其成功之处,却是雕工与自然的合作。作者运用我国早期雕塑传统中多见的阴刻线的手法,配合原石块的起伏不平,形成屈曲奇诡的刻线,线不到处是石块的天然部分,天然的高低起伏,恰好表现出怪兽和羊的肌肉的质感。

这件称之为圆雕、浮雕或线刻似乎都不够确切的雕刻物,可说是我国早期石雕中的一件很特殊的作品,它充分反映了西汉时代,雕刻艺术遒劲而质朴浑厚的风格面貌。

[旁注]

《牛郎织女》 我国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传说。

祁连山 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祁连山前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内地通往西北的天然通道,文化遗迹和名胜众多。在汉代和唐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即由此通过,留下众多中西文化交流的古迹和关口、城镇,如嘉峪关、黑水国汉墓、马蹄寺石窟、西夏碑、炳灵寺石窟等。

圆雕 又称“立体雕“,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立体雕塑。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

西汉 与东汉合称汉朝,是继秦代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定都长安,建立西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又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领域均取得明显进步,史称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景象。

[阅读链接]

霍去病英年早逝,24岁便撒手西归。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在惋惜之余,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显赫战功,在茂陵东侧为霍去病修筑了一座形如祁连山的巨大墓冢,寓意霍去病生前在祁连山一带战无不胜,威震匈奴。

又在墓前布置了各种巨形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这在西汉时期的墓葬中,是一个仅有的特例。霍去病墓底部长105米,东西宽73米,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18米,高约25米。

霍去病墓是现存古墓中最早有石雕的墓葬。墓上广植林木,其间布设多种人兽石雕,再现了野兽出没、刀光剑影的祁连山真实意境,开创了以墓像山的墓丘封土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