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雕塑之最的龙门石窟

佛教在我国的传播,按照地理环境,是自西而东又自北而南,因而佛教石窟造像的发展,也是由新疆经甘肃、宁夏而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山东、河南,然后再经四川向南发展。

但在石窟创始期的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尚未达到普遍发展的程度,所以在内地各省,仅有北朝京城所在的山西、河南以及附近的辽宁留有石窟遗迹。

到了隋唐时期,石窟不仅河南、山西,此外陕西、河北、山东以及四川各地也多有营造。在河南的唐代石窟雕像,主要集中在龙门一处,并且几乎形成全国性的唐代石窟雕刻的中心地。

洛阳由于是唐代京城的陪都,也是当时皇家贵族游乐之地。更因初唐时期,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都大力提倡佛教,且洛阳出了高僧玄奘,因此,洛阳龙门不仅是唐代佛教石窟雕塑中心,在唐代也更成为一处佛教圣地。

龙门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崖龛“奉先寺”,就是在高宗李治时代开凿,并由皇后武则天“助脂粉钱二万贯”雕成的。

在龙门所存的2000多个大小窟、龛中,除一部分属于北朝开凿的以外,几全是唐代两个多世纪的雕刻工程。尤其初盛唐时代,可说是龙门石窟兴建的最盛期。除著名的“奉先寺”外,其他的唐窟,布满了龙门的东西两山。

龙门唐代雕像,首先应为开凿于初唐高宗时期的潜溪寺窟,窟属大中型,窟室广约10米、深约7米、高约9米,窟顶中央雕为大莲花,全窟七尊像布满左右后三壁,罗列整齐,显然是一次雕成,窟壁间未见有续雕的小龛。

主像弥陀佛趺坐后壁中央,高约7米,左右迦叶、阿难二弟子,观音、势至二菩萨和护法二天王则分立于左右壁。

全窟造像除左右壁菩萨像下肢稍嫌短肥以外,其他各像尤以中央坐佛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部饱满丰润,胸部高高隆起,神情睿智,富有浓厚的感情,是一个性格化了的艺术典型。

潜溪寺造像在龙门的唐石刻中,是臻于成熟的作品,就是在整个龙门石窟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佼佼者。全窟室的造像,多气魄宏大,比例适称,衣纹简洁,脸型及体躯饱满圆浑,两胁侍菩萨的脸型尤为俊美,从颜面到胸、腰,形成优美的曲线变化。表现了初、盛唐时代菩萨像的特有造型。二天王也怒目作势,特别突出了护法驱邪的主题。

宾阳北洞位于潜溪寺窟的南邻,乃宾阳三洞之一。窟室平面比潜溪寺略大,造像布局则略同于潜溪寺窟,由于宾阳北洞的窟室是与中洞、南洞同时开凿的,洞内的天花和地面装饰雕刻也都有些类似北魏时代的中洞,即洞顶中央雕出大莲花,周围绕以飞天,地面也雕出莲花纹“地毯”。

中洞与北洞的外形虽然都雕有尖拱式的火焰纹门楣,但雕刻手法很不相同,北洞粗劣,几不类火焰,门洞内侧中洞雕有莲花化佛及供养像等,北洞则空无所有,反之北洞的洞门门限雕出莲瓣唐草,中洞则无此纹饰。

南洞是与北洞的大小形式相类,平面接近方形的洞窟,窟内造像布局也相类似,只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五尊像都雕在窟的后壁,在左右窟壁多雕为大小佛龛,密密麻麻,不可数计,其中有些小龛,还题刻隋开皇及大业年间的造像铭记。

与宾阳三洞相邻的是敬善寺窟以及附近的摩崖三尊像,也都是初唐时期的制作。造像的年代,从敬善寺造像铭属太宗时代来推测,应为初唐贞观年间的作品。

所谓敬善寺,是因窟门外北侧刻题有李孝伦撰敬善寺造像铭而得名。窟内雕出中央主佛和弟子,胁侍等十五尊像,这是唐代在佛教造像上最复杂的布局形式。

在龙门西山的一些初、盛唐时期的窟中,往往是圆雕和浮雕相间。最典型的当为敬善寺窟所雕的15尊像,除中央大坐佛为突出的圆雕而外,其他两供养,两弟子、两供养比丘、两菩萨、两护法天王、两守卫力士、两侍从菩萨。

以圆雕与浮雕相间并且左右对称的形式列置于窟室以及窟廊的两侧敬善寺的雕像,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样,表现形式变化多端,甚至体积大小亦相当悬殊,而龛像的神光也是圆拱形与莲瓣尖拱形相间。

窟顶浮雕大莲花,四周雕飞天八身,在窟顶天花与窟壁造像神光的空隙,则满雕坐于莲花上的形态不同的小佛像,有正坐交脚的弥勒,有侧坐倚足的阿弥陀佛,更有举手歪头或拱手俯身的释迦说法,各式各样,变化万千,为其他窟室所少见。

各小佛所坐莲花,下有莲枝连接。如此,使得整个窟室的大小造像,变化万千,使人产生一种丰盛和谐的生动感。

敬善寺造像不仅是在布局形式上具有巧妙的艺术手法,即雕刻造型也是很为出色的,窟门外的一对武士和一对侍从菩萨像虽然都属圆雕形式,各高约两米,但这两种造像所应具有的体态和精神面貌则一刚一柔。

对于力士的刻画,作者希图于肌肉的夸张中求得力量的表现,侍从菩萨像,亦极尽婀娜之致,从动态上更可以看出一种动人的窈窕风姿。

万佛洞因窟壁雕出15000尊小佛像而得名,又因有沙门智运于680年为唐高宗与武则天造像题记,因而万佛洞又名“智运洞”或“永隆洞”。

此窟窟壁虽雕小佛,但正壁仍雕有五尊像,并在这些像之上,雕出莲座菩萨54尊。左右壁在小万佛的下层,雕出伎乐舞人12尊,乐伎弹奏着不同的乐器,舞伎裙带飘举,神态宛然,在龙门唐雕中,应属上乘。

清明寺因窟内正壁佛脚下雕有一对蹲狮,又称“跪狮洞”或“双狮洞”。又因窟门雕有五层舍利塔,也称“塔洞”。有武则天时代题记三处,678年题记一处。造像风格与万佛洞同样由于是初唐制作,因此多显得形象较为拙朴。

惠简洞也是龙门西山北段雕像较好的一处,是长安法海寺僧惠简特为皇后武则天开凿的一个窟室,故有“小奉先寺”之称。窟的规模并不大,前壁已塌去,窟门外楣仍有窟楣飞天纹饰残迹可见,窟内雕出五尊像,正壁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侧立于左右壁。

中央坐佛是象征未来女皇帝武则天,故雕为倚坐式的弥勒佛,从全窟造像的风格看,惠简洞的雕像要高出于上述各窟。中央主佛的脸型很接近奉先寺大佛,表现出一种深沉微笑的含蓄神态;尤以两躯胁侍菩萨,全身躯的比例和裙带衣纹都显得特别均匀流畅,富有非常和谐的韵律。

更为优异的是右壁胁侍菩萨扬起的右手,不仅姿势优美,从手掌的柔润,手指的圆软,都表现出富有弹性的肌肉质感,好像它不是由顽石雕成,而是一只充满生命活力的女性的纤手。

在北朝石窟莲花洞北邻,有一处由山泉涌出汇成的“老龙窝”,其上悬崖高处,开凿成一个类似天然崖洞的“老龙洞”。周壁满雕各类佛龛和小千佛,并有高宗显庆年间的造像题名。

其造像风格以初唐为主,但有些龛像仍为唐代佳构。如北壁所雕五尊像龛不仅龛侧两胁侍菩萨形体优美,即龛下所雕男女供养像,也是唐雕供养人中的出色作品。

在龙门西山南段,即莲花洞以南,属于唐代的大中型窟龛,除奉先寺之外,有“破洞”和净土堂以及极南洞等三处,所谓破洞,是因洞门高低不平,类似天然的窑洞而得名,因此又称“破窑”。

洞内造像大小佛龛罗列,其中有的颇具特色,如北壁中部雕出一处双层三佛小龛,下层为三尊倚坐像,上层则为结跏趺坐像,而这三尊坐像全身裹以犍陀罗式袈裟,雕法殊异于其他唐代雕像。

净土堂和极南洞是龙门西山最南段的两个窟室。所谓极南洞是因位于龙门西山最南端而得名,窟中雕像在龙门唐代、尤以盛唐时代的雕像中,是较为突出的一处。

在龙门初、盛唐窟中,造像整体布置和窟形结构规模以及雕像的艺术水平应以龙门西山南端的“极南洞”和东山“万佛沟”中一个不知名的洞窟较有代表性。这两个洞窟都属于大中型,即比一般的中型窟要大些,其窟中雕像布置也较为整齐。

极南洞连同窟门以外的二力士共雕为11尊像,除了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还另外雕有两个守护的神王。这是在其他唐窟中很少见的。

在雕刻的艺术性方面,以菩萨和天王最为突出,不仅身躯比例匀称,而且造型洗练,手法明快,格外显得动人。

如左壁半圆雕菩萨,体躯姿态与奉先寺、潜溪寺和惠简洞的菩萨多是直立而少变化者不同。这一处的菩萨像,体躯呈S曲线形,上身赤裸,除胸前璎珞外,仅仅斜挂着一根细长的帔带。

窟门外的金刚力士右手托着一块未成形“须弥山”,重似千斤,两臂两腿和胸腹部肌肉突起,极度夸张的表现手法,虽与其他唐窟的力士有相类造型,但这尊力士的雕刻手法,毕竟是较高超的。

龙门规模最大的奉先寺摩崖大龛,俗称“九间房”,顾名思义,是唐代有木构廊檐式的建筑。在南北宽36米进身深40米的崖面上,雕出巨大的九尊像。

中央坐佛称“卢舍那佛”,连台座背光通高17.14米,作结跏趺坐式,两手放在膝上,整体姿态,安详庄重,脸型略呈扁圆,双眉修长,鼻翅细小,口唇纤美。由脸颊的饱满和口鼻轮廓的端正,匀称,表现出一个聪明、颖慧而又诚朴、温厚的中年妇女形象。

由于这一富有现实性的造像的形体宏大以及头光和身光熊熊的火焰,很易于使人们受到精神感召,特别是巨像的头部微向前倾,两目俯视,形成居高临下的布局,都说明了雕像作者是为了加强对观众的感染力而精心设计的。

奉先寺中央大佛因为是开凿于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当政时期的显亨、上元年间,并由武则天“助脂粉钱二万贯”以营造工程,更由于所雕主佛是光明普照、代表智慧的卢舍那佛,因此有人把史书上所描述的武则天“方额广颧”的形象与大佛相联系,认为“与大卢舍那佛的形象特征几乎完全吻合”。

奉先寺的胁侍菩萨,根据造像铭记的体积尺寸,身高仅次于中央坐佛。上身满饰华丽的璎珞帔巾,头戴宝冠,脸型和表情,与中央大佛很有些相类,但又增添了一种和蔼可亲的神态。这也是雕刻作者根据内容性质的要求而精心作出的。而且由于华美的装饰以及雕刻手法的细致、洗练,更增加了菩萨这一职司足以吸引信徒的魅力。

龙门奉先寺造像是唐代佛教造像在布局中最为完美的一个典型,全部是由九尊像所组成。阵容全备,主从分明。这一龛9尊像不仅完备,在构成上也是很突出的。

左右两侧边的护法天王和力士雕像,其所显示的威武姿态,与正面的佛、菩萨的温雅恬静,是完全相对比的。天王明亮的铠甲和力士雄强的肌肉,都助长了他们的威势。这一组雕像的艺术成就,反映了唐代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出身于劳动人民中的雕刻匠师们的巨大魄力及高超的艺术才智。

在奉先寺中央大佛的台座周围,雕有很多的负荷佛座的小型力士像,他们一个个曲身怒目,表现出在重压下的吃力形状。在这些力士及上述巨型天王、力士的脚下,都踏有鬼卒,咬牙切齿,显得更为吃力,体躯肌肉也更为扩张。

这种鬼卒,在其他石窟以至墓葬俑像中的天王、力士的脚下,也是常见的。其用意在于表现天王、力士的威力。这本来是一种艺术衬托手法,使主题意义在对比之下更为突出。

奉先寺9尊像的布置,约成为半个口字形,如此更能使这一组群像的焦点,聚集于正中央的大佛,然后再由中央分散到两侧。

后壁的5尊像的庄重、安详和左右两侧壁天王、力士的威武、激动,在一静一动的气氛中,适成为和谐的对照,更加强了整体的感染力,形成对立的统一体。

从这种富有节奏、变化的布局上,更显示了古代巨匠们对于群像雕刻的创造才能,同时也表现出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高度水平。

“看经寺”、“擂鼓洞”两处的窟室四壁,都满布着罗汉像和小千佛浮雕。罗汉造像在唐代以前的佛教雕塑中是没有的,据佛教经典的译述,直至唐末五代时期,罗汉才在我国出现。

擂鼓中洞和看经寺洞的罗汉像,都是以装饰浮雕的形式雕于洞窟的四壁。前者共雕有25像,是按照《佛法因缘经》中的祖师数目雕出的,后者则在25祖师之外,加上达摩和其他4祖,是按《历代法宝记》的祖师数雕出的。故看经寺洞雕为29像。

所有这些罗汉的形象,实即当时佛教信徒们的写照,没有一点神的气息。由于他们是正在修道的高僧,其形象应是“隐蔽圣仪”、“同常凡众”。

他们应该是与一般的比丘相类的,因而在造型上不受佛教造像仪轨的束缚,成为现实人物的自由表现。各个罗汉的名称不同,年龄不同,形态动作也有区别,这些都经过雕刻作者的认真忖度、刻画,各给以恰如其分地神情状貌。在不同的人物形态及衣纹处理上,由于是浮雕,以致与同时代的人物绘画的线描形式有些相近。

[旁注]

玄奘(602年~664年),原名陈袆,洛阳人,唐代高僧,通称三藏法师,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10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国家及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趺坐 即结跏趺坐,亦称“金刚跏趺坐”,略称“金刚坐”。又以为佛禅定时常用之坐势,故亦名“禅定坐”。再以加两趺而坐,亦谓为“全跏”。如来佛多为此坐,又称为“如来坐”。结跏趺坐,普通有两种:一为吉祥坐,一为降魔坐,坐法各不同。

阿弥陀佛 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

舍利 又称“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的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

供养人 指因信仰某种宗教,通过提供资金、物品或劳力,制作圣像、开凿石窟、修建宗教场所等形式弘扬教义的虔诚信徒。后世也指那些出资对其他人提供抚养、赡养等时段性主要资助的个人或团体。

璎珞 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又称“缨络”、“华鬘”。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唐代时,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项饰。它形制比较大,在项饰中最显华贵。另外,璎珞还有美玉的意思。

天王 即佛教四天王,原指古印度神话中的战将,后被佛教宣传为4个重要的护法神,各守护东、南、西、北4个方向,以护持佛法。天王形象一般为身穿甲胄,面容威严,手持武器,足踏夜叉。以后在我国的寺庙中,四天王手中分别持剑、琵琶、伞、蛇等物象征风、调、雨、顺。

罗汉 阿罗汉的简称,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代末期,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

[阅读链接]

唐代石窟以外的佛教雕塑,最有代表性的是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的泥彩塑像。

这两所佛殿,前者建于782年,后者为857年所建。两处大殿内的泥彩塑像,虽经后代不止一次地妆銮彩绘,但基本上仍保持了唐代的原有造型。

各像比例适度,面形丰满,衣饰华丽,神态自如,体形较六朝柔和。与敦煌唐塑相较,如出一辙,是我国现存寺观彩塑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