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生动的明装饰雕塑

明代建筑艺术得到很大发展,其中有大量以砖、石、木、陶等材料制成的装饰雕刻构件。这种以装饰为目的的雕刻艺术遍布全国各地,广泛存在于宫殿、庙宇、祠堂、园林建筑以及民间住宅等建筑上。

明代建筑装饰雕刻的内容,依据建筑的功能不同而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动物植物以及几何图案、吉祥图案等,大多雕制精细、色彩亮丽。

明代的装饰雕塑,除建筑雕刻,如北京太和殿三层台基云龙、云凤和前后龙凤石石阶,天安门外的华表,明十三陵的华表、石坊以及遍于北部城镇的石牌坊等之外,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精神特征并和广大群众在精神上保持较多联系的,是被称为案头摆设的小型装饰雕刻。

这些小型雕塑品制作材料可分为木雕、泥塑、陶塑、砖雕、竹雕、玉石雕、骨角牙雕和果核雕等多种,具有朴素大方、明朗健康、单纯简洁而耐持久观赏的特点。

从题材内容上看,明代小型雕塑品虽然有些取材于宗教的,但它是作为群众所熟悉喜爱的带有传奇色彩或具有某种优良品性和神异力量的艺术典型而加以再创造的。

更大量的则是取材于当时广为流行的小说、戏曲或者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有不少是以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为题材的。它们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最具代表性的是苏州捏塑和无锡惠山泥人,各有其风格特点。苏州捏塑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宋代《吴县县志》记载:

袁遇昌,吴之木凟人,以塑婴孩,名扬四方,每用泥抟埴一对约高六、七寸者,价值三数十缗,其齿唇眉发、衣襦襞积势似活动,至于脑胸按之胁胁。

可见袁遇昌那时就已经是捏塑名匠,他捏塑的泥孩儿,似活似动,神采如生。

泥孩儿早在宋代就很流行,每逢七夕乞巧节,各处都卖泥孩儿。这些泥孩儿用红绿绸纱装饰得很美丽,有的还饰以金珠玉翠,富贵人家都要买上一对,价值竟达数千文。当时以苏州的泥孩儿最为精巧,号称天下第一。

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捏塑技术更为成熟,而且在虎丘盛行起来。《桐桥倚棹录》记载:

塑真,前明王氏竹林亦工于塑作,今虎丘习此艺者,不止一家。

此后的项天成、项春江等人都是捏塑的名家。他们或擅长塑真人小像,或擅长塑神佛鬼怪像,或擅长人物故事以及花果草树、禽兽虫鱼等,还有许多表现日常生活内容的题材,均生动异常。

但是,苏州捏塑的技术主要还是集中在脸谱上,常常运用象征和夸张的手法,巧妙地运用明快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和缤纷的图案,使人物形象生动、性格突出,妙趣横生。

如《哺乳》捏塑中,母亲哺乳方毕,婴孩沉沉入睡,母亲手执纨扇,似在轻轻拍打,洋溢着小康之家温馨宁静的情调,生活气息浓郁。

从造型上看,捏塑艺人精心分析了人物的面部骨骼、肌肉和各部位的纹理特征,在眉、眼、鼻、嘴和脑门部位运用写实而略带夸张的手法,外轮廓圆浑、流畅,立体感很强。

从色彩运用上看,捏塑艺人依据凸凹不平的泥胎形状,涂色勾描,醒目地勾勒出眉、眼、鼻、口和脑门,极具装饰意味,使朦胧的脸庞上,出现明朗的五官。

在绘制技法上,艺术家还熟练地掌握运用悬腕而画的技巧,通过手腕的灵活用力,勾描出变化多端而又流利、准确的线条,把人物的经历、气质和性格真实地表现出来,赋泥团以生命力。

无锡惠山泥人也是明代享有较高声誉的民间泥塑。作品大体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大阿福”为代表的玩偶,艺人称作“耍货”;第二类是以“财神爷”为代表的偶像,也统称为“烂泥模模”;第三类是以表现戏曲人物为主的戏文。三类泥人发展的先后顺序也大体如此。

据说,惠山泥人为明代刘基所创。当年刘基研究兵法,便捏了泥人来布阵,于是启发了乡人,仿而发展成为“耍货”。

惠山泥人具有造型饱满健壮、形态生动传神、色彩鲜艳明亮的特点。当地艺人们所说的“搭搭满,细细减,色色爆”,可谓是对惠山泥人风格特征的形象概括。

惠山泥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阿福”,这是个纯真的儿童形象,确实逗人喜爱,表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

在制作上,阿福类型的作品除大阿福外,还有如小花囡、如意囡、三胖子等,虽然有大有小,有粗有精,但其基本的艺术手法,都带有单纯、朴实、明快、完整的共同特征,而且都是以模印为主,并在着彩上进行着各种变化。

由于无锡自古以来手工业和商业很发达,旧时的商贾信奉“财神”,因此,泥塑艺人由塑制玩具兼而塑制神像。但供奉财神的人毕竟是少数,因而多是仿照同时期寺庙的偶像捏塑而成。

但是,财神之前的那只老虎的造型却是例外。所塑猛虎,形象生动,造型别致,特别是竖起的尾巴,出人意料地做成了螺旋状,好像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上面。这种夸张的手法,别有一种雅趣。

相继出现的泥塑“戏文”,其作品以手捏为主,专门取悦于大人,无论在捏塑上还是在彩绘上都很细致、讲究,内容也很丰富,尤其是后来丁阿金制作的“教歌”、“渔家乐”等。

除“戏文”内容外,还有以美女背娃娃、苏州娘姨、渔樵耕读等风俗故事为题材的,在表现手法上着重于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奇特巧妙的造型上,施以大红大绿对比强烈的色彩,或施以细致淡雅的调和色,使人物更加传神生动。

如果把惠山泥人与后世泥人张的作品相比,泥人张注重写实,惠山泥人则偏于夸张、变形,形成南北两种鲜明对照的风格。

由此可见,艺术的风格是相比较而显现的。民间艺术之所以冠以地名,就是因为它们存在着某地某处的独异特点,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并代代相传下去。

[旁注]

牌坊 又名牌楼,是我国古代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乞巧节 即“七夕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我国,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由于古代女子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

大阿福 江苏无锡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品。塑一儿童团坐,怀抱狮子或麒麟,非常可爱,并且有相关的传说故事流传,含有迎祥纳富之意。

泥人张 天津泥人张始于清道光年间,创始人张明山。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成为我国泥塑艺术的又一个高峰。

[阅读链接]

惠山泥人之花,有两枝开得最为艳丽。一枝是阿福类型的作品,另一枝是戏文之类。戏文产生较阿福晚,但却得到更高一层的升华。

从早期的作品来分析和观察艺人的制作过程及艺术手法,可以看出,它与北方流行的面塑有许多相同的特点:都注意形体的简化和动作的夸饰,从而强调了内在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