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兴盛的元代民间雕塑
在元代典章中,没有俑葬制度的规定,蒙古贵族本无用俑随葬的习俗,宋代以来流行以焚烧纸扎人马代替用俑殉葬的风气,至元代更为广泛流行。
此外,受释迦牟尼火葬之说的影响,也促进了纸扎人马取代不能随尸体焚化的陶俑的广泛应用。故在元代只有汉族还沿袭俑葬旧习。
元代陶俑较多的有在陕西西安南郊曲江池西村,发现的元京兆总管府奏差提领经历段继荣夫妇合葬墓,有陶男女俑、陶马共32件;西安市曲村的耶律世昌夫妇合葬墓,包括各式陶俑在内的陶制明器95件;户县秦渡的元左丞相上柱国秦国公贺胜墓出土陶俑92件。
元代俑大都具有浓厚的写实风,无论男女文武,面目服饰均呈蒙古族特征,神情喜悦开朗,异常劲健而富有朝气。
元代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镶嵌于仿木结构砖室墓壁的杂剧、散乐以及民间社火节目的雕砖人物。此种杂剧、散乐雕砖,在中原一带,始于北宋,盛行于金,元代仍颇流行。
元代雕塑艺术的至高成就,还表现于其他许多形式中,特别是在玉雕、石雕、雕漆、瓷雕以及瓷器的雕塑装饰方面,留下了许多千古的瑰宝。
如完成于1265年的巨型玉雕渎山大玉海,为一杂色黑玉酒瓮。瓮口呈椭圆形。形体之大竟高达70厘米,长182厘米,宽135厘米,周长493厘米,膛深55厘米,重约3500千克。
玉海周身浮雕汹涌澎湃的大海波涛和随波逐浪、跳跃嬉戏的海龙、海马、海猪、海鹿、海犀等神异的与现实世界中的动物形象,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它们的体形、毛发、鳞甲、翅膀以及海水的激流、漩涡和波涛,使海浪的粗犷刻画与动物的细腻琢饰形成强烈对比。
全器气势磅礴,摄人心魄,为我国时代最早、最珍贵的超大型传世玉器。
建于1345年的居庸关云台,以汉白玉石砌筑,云台中间南北向开一券门,券洞为五边折角式拱券。券面及券洞内雕有金翅鸟、大龙神、卷叶花;券洞内两壁刻四大天王;两侧斜面雕坐佛10尊,10佛之间遍雕小佛;券洞边上雕饰各种花草图案,均极精丽。
在这所有的艺术形象中,尤以四大天王像的创作水平最为高超,其威仪苍凝,精光四射,后世虽不无追仿者,但皆已无可比拟。
元代的瓷塑工艺更多的还是见于瓷制器皿所附加的装饰上。虽然这类作品早在五代和宋代即已有之,但元代的艺术表现力更为丰富、细致。
如一件元代灰釉塑贴人逐兽纹尊,高21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10.6厘米,胫部微曲,至口沿约1厘米处始略斜直扩广,腹部圆鼓,径足部外张,近底稍折直。
该器以塑贴手法作胎体装饰,主饰为腹部相互间隔的人兽各二,形象两两相同,人物著冠,上衣广袖,下着宽裤,作追赶、指斥状,兽似黄鼠狼而比例夸大,作奔窜状,通观为人逐兽纹,其间传达出人兽之间的紧张气氛,内中寄托的是驱邪避灾的意愿。
下有凹、凸弦纹各一周。颈部辅饰为相同的三人物形象,作迅跑状,构思应与逐兽的主题相关。因上、下已无余地再加饰弦纹,因而改在中部稍下处作凸弦纹两道。主、辅饰上这几道弦纹的安排看似简单、随意,实则颇见匠心。
主饰纹中上凹、下凸的弦纹设若反之,使凸弦线在上,则必有压顶之感,而凹弦线在下,脚踏实地感又似嫌不足。辅饰中的弦纹如仅作一道,便颇似缚人的绳索,易导致与主题文义大悖,而做成两道即无此嫌。
此外,口沿部的凸出处理又使之避免了冒出之虞,同时,也作为一个庄重的开端给全器造成一种严谨整饬的美感。
同样的做法还见于不少元代瓷器,如著名的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某些元青花罐,甚至罕见的元代哥窑罐以及元代其他窑口的产品,属于元瓷造型的一种典型作法,由于此器为立体的雕塑装饰,故而尤显惬当。
此器纯以手工捏制而成,极见元代瓷粗厚的时代风貌,施釉亦甚草率,薄厚不匀,十分明显。但亦如一般元代瓷所具的长处,通体各部比例知度,关系和谐,如此雕塑装饰形象生动,设计合理,故仍不失其浑厚壮阔之概。
另外,民间工艺装饰和小型观赏性雕刻,元代继宋、金之后,又有所发展。其中一类是由工部诸色人匠总管府下属的出蜡局提举司、铸泻、铜局、银局、玛瑙玉局、石局、木局及将作院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下属的某些司局匠师制作的,专供皇室所需;一类为民间作坊或个体专业、业余艺人所制作,其中有适应士大夫文人燕闲清赏的案头摆设、文房用品,也有作为儿童玩物的小雕塑。
这些雕塑使用的材料既有贵重的金、银、玉、玛瑙,也有普通的铜、陶、瓷、竹、木、石、泥等。题材与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代表着一部分雕塑艺术脱离宗教礼拜偶像性质而转向世俗的以审美为主的发展趋势。
[旁注]
上柱国 古代官名。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汉代废止。五代复立为将军名号。北魏西魏时设柱国大将军、上柱国大将军等,北周时增置上柱国大将军。隋代有上柱国、柱国,以封勋臣。唐地以后作为勋官的称号,唐代以后正式确立隋代的六部制度,兵权归中央机构,上柱国逐渐成为功勋的荣誉称号。
金翅鸟 又称“迦楼罗”,源自古代印度神话传说,是佛教天龙八部之一的护法形象。是神鸟修婆那族的首领,众鸟之王。迦楼罗的形象多为人面、鸟嘴、羽冠,腰部以上为人身,以下为鸟身。
哥窑 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哥窑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阅读链接]
元代雕塑家之被载入“正史”者有阿尼哥、刘元;隶属于元代有关机构的雕塑匠师的姓名,则见于《元代画塑记》;其他活动于各地的民间雕塑能手,则偶然见于地方志或金石著录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