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独特的麦积山石雕塑

麦积山石窟所在地属甘肃天水,位于天水城东南约40千米的群山中,因开凿石窟的山峰,平地崛起,形如麦垛,故此得名。

《梁高僧传》曾记载释昙弘尝于五代宋永初年间隐居麦积山,同时还有释玄高等也在此传道,说明麦积山早在5世纪初已有了佛寺。因此麦积山佛窟的创始,可能在北朝以前的十六国时期。

麦积山的岩石较为松软,所以和新疆、敦煌一带的砾岩同样,不宜于雕刻佛像,只宜进行泥彩塑像,仅在极少数洞窟中遗有石雕造像或造像碑,其石料显然是从外地运来的。

用泥塑作造像的成品制作,在世界雕塑史上,只有我国盛行,也可说是我国的独创。这种塑造艺术,和前代的俑像雕塑有着传统上的关系,难得的是未经过窑烧的泥塑像竟能保存1000多年而仍不朽坏,确属难能可贵。

因此,麦积山泥彩塑像和敦煌千佛洞、永靖炳灵寺等泥彩塑像,同样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最可珍贵的艺术遗产之一。

尤其是麦积山石窟,在后世所存的造像有上千,且由于壁画远比敦煌少,使塑像显得更突出,为此,有人称誉麦积山是“东方最大的泥彩塑艺术陈列馆”。

麦积山既形如麦垛,三面悬岩峭壁,佛洞多开在很高的垂直崖壁上。由于后世在某次剧烈的地震中山崖被崩塌,原有窟龛群从中间塌去一大部分。所存的窟龛因而分为东、西两个崖面。

东崖的窟龛在数量上虽然较少,但重要的上,中七佛阁、牛儿堂和佛涅槃窟等大型窟龛,都在东崖。西崖当然也有重要的作品,特别是十六国时代以及北魏、西魏具有代表性的造像。

由于一部分窟龛,高入云端难以攀登,因而有许多优秀的泥塑原作,侥幸未经后代装修,得以保存其本来面目。

麦积山西崖上最高的窟龛,原来都有栈道,悬梯可登。在五代时期王仁裕的《玉堂闲话》中描写当时麦积山西崖窟龛的情况说:

由西阁悬梯而上,其间千房万室,缘空蹑虚,登之者不敢回顾。将及绝顶,有万菩萨堂,凿石而成,广古今之大殿,其雕梁画栋,雕拱云楣,并就石而成……

自此室之上,更有一龛,谓之天堂,空中倚独梯,攀缘而上,至此,则万中无一人敢登者。于此下顾,其群山皆如坵楼。王仁裕独能登之,乃题诗于天堂西壁……

所谓“万菩萨堂”,指的是“万佛堂”,窟内除泥塑造像外,还有用外地运来的坚细石料雕成的造像碑18通。窟四壁除壁画以外,还有影塑的千佛、飞天和佛故事山水人物等。

另外最高处的所谓“天堂”窟,此窟位于栈道的顶点,窟中有北朝泥塑三尊像三龛和石雕像三尊,以及色彩已剥落的战事场面、佛教故事壁画等。

麦积山所存194个窟龛,除少数因造型风格特殊,可能属于十六国制作以外,属于北朝时期开凿的占绝大多数,这是与敦煌千佛洞和永靖炳灵寺的情况相类似的。

麦积山早期石窟的形制,一般多是方洞平顶,很少变化。到北朝晚期,出现了凿为宝盖形的覆斗顶石窟,很接近于我国木构建筑的藻井样式。这种样式,除敦煌千佛洞北朝石窟有相类似的以外,其他各地是不多见的。

由此不难看出,石窟寺的凿造型制,可能与所在地的一般住屋建筑有直接关系。石窟开凿者也可能就是当地的建筑匠师,而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所特有的庐幕式的住屋形式,也很自然地影响到石窟的建造上。

在造像风格上,麦积山的早期作品和敦煌千佛洞以及炳灵寺的同一时期的造像同样,都难免受有外来的影响和佛教经典上造型的规范化,如麦积山的佛、菩萨、比丘像,多表现为“湿衣褶”的犍陀罗式。又如有的菩萨立像,多全身挺直,体躯细长。

特别是面部的轮廓和表情,都较有生气,并且有的接近于当地人的形象,有的菩萨塑像,面部椭圆而体躯秀长,很类似陕甘一带农村中常见的少女。

麦积山北魏晚期的一些窟龛中接近于西魏、北周时期的作品,很可以说是由雕塑工匠们在摆脱了幻想中的神的束缚,从富有生活感情的现实人物中,经过精心选择而加工创造出来的美的典型形象。

有的佛、菩萨塑像,不仅面目秀美,而且流露出浅笑,惹人喜爱。在衣饰装束上,也脱离了佛教造像仪轨的束缚。

有的坐佛,穿着当代褒衣博带的中国装,仿佛一个美丽的少妇,心绪悠闲地在叙说饶有风趣的故事,体现出普度众生的和蔼神情。

另外有些站在窟室角落里的胁侍菩萨,有的胁侍,多表现为面带微笑、含情欲语的动人形象,还有的双胁侍,从服饰上看,只有一个是菩萨装扮,另一个则属于比丘或供养弟子一类,两人亲密地偎依着,好像在窃窃私语,神态柔婉生动,非常引人注目。

这两尊像造型体躯比例合度,衣饰线纹流畅,而且手法简洁,富有装饰趣味。这种较为圆熟洗练的造型样式,应是属于北魏以后西魏时期的作品。

麦积山的早期泥塑造像,在塑造手法上更加熟练、富有变化,而且在塑像敷彩方面,也比敦煌同期作品淡素典雅,风格特殊。

以佛像而言,其中有两尊坐佛,其手势、服式和衣纹褶襞的处理虽都不同,但造型的简括洗练,在风格上是一致的。

特别是有一尊坐佛的神态,显得特别潇洒,仿佛摆脱了神的境界,俨然是一位名士学者的风度。这种高超的塑造手法,在佛教雕塑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的佛像塑造,还有更多的变化,有两尊坐佛,则是属于装饰性较强的造型。衣褶蜿蜒屈曲,布满周身,由于光影的复射,其质地显得绒柔轻滑,呈现出绮丽华贵的气氛,这在佛塑上确是别具一格的。

在菩萨塑像中,除一些极近现实的优秀作品外,在造型手法上,也还有不少堪称精美的佳作。突出的是摩崖龛中的两个胁侍菩萨,肌体圆满,身躯修长,衣带流畅,特别在脸型上,传神地刻画出一般少女所特有的那种纯真的美。

有的坐佛左右还塑了一对作为供养的童男女,颈项上各套带有一个“长命圈”,这是陕甘一带农村小儿常见的风习,这两个儿童形象真实生动。

童男着长衫垂着童子发,童女梳双髻,着长裙,也都是当时流行的服式。说明塑工们在塑像过程中,把民间的生活现实,如实地带进佛窟中来,使神界与人界化为了一体,因而使得麦积山石窟造像,格外富有人情味和民间气息。

麦积山造像以泥塑为主,但也间有极少数的石雕像。有北周塑像,有西魏塑像,尤其是有的佛背神光上所雕的供养飞天和“化佛”,极其精巧细致。可以明显看出原石料是从外地选运而来,由于石质坚细,使雕刻者得以施展其艺术才能。

在一个幅员不满一米的半环形石面上,雕出姿势神态各不相同的伎乐12个,飞天8个,供养天2个,还有化佛、彩带和其他纹饰,而且所有的伎乐吹奏的乐器和飞天所捧的供花也无一相同。雕技细致光润,刃锋如新,这种棱角犀利明快的形象美,却是泥塑所难以达到的。

同样杰出的石雕作品,还有“万佛堂”中的造像碑。这是一个形制特殊,平面呈介字形的大窟,窟中除有多个由佛、菩萨组成的像龛和较为特殊的塑壁浮雕。

有的龛楣所塑山树中的佛故事彩塑和影塑飞天以外,更有石雕造像碑18通座。这些大多属于北朝晚期的造像碑。其中除少数全碑满刻同式小佛的千佛碑外,多为佛龛造像碑,这些碑雕刻得非常精致。

其中有的佛龛造像碑,正面雕有7个大小不同的佛龛,以及三排千佛像。在整体结构上,虽然有些格式化,但雕刻手法简洁精练,尤其是碑身下部的一个较大的帷幕龛,龛中雕释迦、阿弥陀、弥勒佛三坐佛谈道说法,神态自然。释迦左右两侧佛袒襟裸胸,裙褶飘垂,富有一种优美和谐的韵律。

全部龛楣,也和两侧佛的裙襟同样,运用了简洁的装饰手法,表现得丰盈饱满,圆软紧凑。特别是雕在左右两角额的两串璎珞,竟显得那样晶莹明澈,很像饱含糖汁的葡萄,使人产生一种快感。

麦积山的北朝石刻造像,主要是佛、菩萨塑像,多数表现为典雅秀丽,优美动人。但与之相对比的还有刚健雄强的护法神王和金刚力士,这类造像在麦积山北朝造像中也有一些杰出的作品。

如有的塑出两个金刚像。一个怒发狰狞,一个怒目扬拳,表现出十分武勇的神态,使人观之畏惧。这与慈祥安恬的佛和妩媚的菩萨形成鲜明的对比。

也正由于这一原因,所以在每一石窟中,雕塑工匠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布局,为了使佛菩萨的柔婉气氛得到调剂,必然要以护法者的刚健之气来做陪衬,以求得整个洞窟造像的和谐美,这也是我国石窟雕塑中一种较有普遍性的艺术构成规律。

在我国古代佛教造像中,泥塑与石雕是各有千秋的。而麦积山的泥塑像,尤以较为突出的菩萨像,确有其特别值得称颂的优点。

如一尊北朝晚期的菩萨头像,从这头像上所表现出的陕甘一带少女少妇的典型美,那种憨厚的微笑是发自纯洁的内心深处,使人产生亲切感。

像这类来自生活现实的雕塑佳作,数目可观地分藏在麦积山的一百多个窟龛中。所以说,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塑像艺术的宝库,确是当之无愧的。

[旁注]

《梁高僧传》 南朝梁代僧人慧皎所撰,记载自东汉至梁代著名僧人的传记。对研究汉魏六朝文学有多方面的作用。它记载了佛教传入我国及佛经翻译文学的情况,在记述一些僧侣事迹时,也写到了他们的文学活动,此外,书中还载有不少志怪小说及宗教故事,常被唐代诗人当做典故使用。

《玉堂闲话》 笔记小说,五代王仁裕所撰,是王仁裕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在我国小说史上占有较高地位。内容主要涉及唐末五代时期中原、秦陇和陇蜀地域的史事和社会传闻,多数为王仁裕亲身经历或来自于同时期当事人叙述的记录,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藻井 我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比丘 又作“比刍”。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意译“乞士”,以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

长命圈 即长命锁,也叫“寄名锁”。它是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据说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辟灾去邪,“锁”住生命,所以许多儿童从出生不久起,就挂上了这种饰物,一直挂到成年。新生儿满百日或周岁举行的仪式中最为流行的是挂长命锁。

弥勒佛 佛教传说,弥勒佛将继释迦牟尼佛为未来佛。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我国佛教大师道安和玄奘的推崇。在南北朝,弥勒佛像作菩萨型,交脚或立像。宋元又出现模仿自称是弥勒转世的明州奉化布袋和尚弥勒佛像。

金刚 即金刚力士,是一些手执金刚杵在佛国从事护法的卫士。由于手持金刚杵,所以又称为“执金刚神”,又因为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知,因此又名“密迹金刚”。

[阅读链接]

麦积山“上七佛阁”长廊上部的巨幅彩塑天女散花图也非常令人震撼。在长达30多米的长廊七龛上楣部分,影塑有一组包括4个不同飞舞姿势的飞天,各捧供养花束或供物,与龛内的佛,菩萨群像相呼应。

这种飞天的塑造型式是半塑半绘,即面部、四肢和手足是运用极薄的浅浮雕,或称“薄肉雕”,其衣裙飘带等则是绘画形式,但整个飞天仍好像浮出壁面,不失为雕塑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于这里的一组飞天布满七佛阁长廊,更由于在各个飞天的裙带间多绘有花朵,以致使得整个长廊显示出彩花飞舞的气氛,因此麦积山的上七佛阁亦称为“散花楼”,上七佛阁的开凿时代及其造像风格,应是属于北朝晚期北周时代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