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 384 年出生在爱琴海北岸的美丽的海滨城市斯塔吉斯。他的父亲尼各马可是马其顿宫廷的御医。在他童年的时候,父亲就把他带进宫廷。他比王子菲力普大一岁,两人相处得很好。后来,父母先后离开人世,他是由他父亲的好友普罗克森抚养成人的。17 岁时,普罗森把他带到

雅典,送进阿卡德穆,先是学习,后是研究和教学,长达 20 年之久。亚里士多德非常崇拜他的老师,在为他的老师写的挽歌中说:“只有他或者说他是第一个通过自己的生活和论证清楚地证明了一个人可以同时既是善的又是幸福的。”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盲目崇拜他老师的思想。在阿卡德穆,从一开始他就是一个勤于思考,富有独立见解的学生,所以柏拉图说亚里士多德像小马驹一样,不断地踢他。相传,柏拉图还把他自己与亚里士多德相比, 说他自己是呆驴,需要用马刺加以对付,亚里士多德是野马,应套上笼头。亚里士多德对他老师的态度也留下了一句千古传诵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柏拉图去世后,根据他的遗嘱,他的侄子斯彪西波成了阿卡德穆的继承人。据说,亚里士多德因为对此不满,便离开了雅典,奔走各地了解各地的政治、社会情况,考察动植物,为撰写政治学和生物学的著作准备材料。

在公元前 343 年,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菲力普的邀请,前往贝拉王宫,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菲力普的盛情邀请信至今还保存着。菲力普写着:“我有一个儿子,但我感谢神灵赐我此子,还不若我感谢他们让他生于你的时代。我希望你的关怀和智慧将使他配得上我,并且无负于他未来的王国。”可是,亚历山大是一个放荡执拗的孩子,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塑造他的灵魂方面没有起多大作用。尽管如此,学生对老师还是很有感情的。亚历山大继位后,在东征西战的戎马生涯中仍然没有忘怀他的老师。据说为了支持老师的著述和研究,他花费巨款,并迫使国人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情报资料。亚里士多德后来写成那么多生物学著作,与他的学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亚历山大继位后,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 335 年回到雅典,在雅典城东北部的吕克昂体育场创办了一所学校——吕克昂学园。据说,学生非常多,为了有秩序地生活,学生自己规定了守则,并且每 10 天选举一个学生管理学校。学校没有严格的纪律,学生和老师共同进餐,老师和学生们一边散步, 一边讨论学术问题,所以后人又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漫步学派(或译逍遥学派)。

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病逝。雅典掀起一股反马其顿的浪潮。亚里士多德因为过去和马其顿王族有密切关系而被控告为不敬神。对此,他说过:“我不想让雅典人第二次对哲学犯罪。”为了避免苏格拉底的悲剧重演,他便离开雅典,逃到优卑亚岛的加尔西斯,第二年便病死在那里。

亚里士多德曾经宣称:“获得智慧是愉快的,所有人都在哲学中感到自由自在,希望花时间研究它而将其他事情搁在一旁。”他的一生始终为不可遏止的求知欲支配着,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和著述。后人曾经把他的著作列了一张表,共列出 150 个题目。他的著作涉猎范围之广是非常惊人的,包括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理学、心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等。可

惜他的著作只流传下五分之一。他的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是《形而上学》。” 这部书是后人编辑成的。编者在编辑他的著作时,把研究纯粹哲学,也就是亚里士多德叫做“第一哲学”或“神学”的部分放在研究自然哲学的《物理学》之后,并且给它标上《在物理学后诸篇》的书名。中国学者根据《易经》中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思,把它译为《形而上学》。由此可见,形而上学本来是书的名称,后来才变成一种学问的名称。重要的著作还有《物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论灵魂》和冠以《工具论》的几篇逻辑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