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创建

在中世纪初期,西欧的文化教育是非常落后的。普通老百姓全都是文盲,

骑士通常是不识字的,就是贵族大臣们也都非常无知。政府文告、外交书信都是用拉丁文写的,这种文字当时只有少数教士才能掌握。文化教育全被教会所垄断。

公元 11 世纪的欧洲,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其他各种产业也随之复兴, 加上自由市的产生,于是那些过着富裕生活的社会平民阶级上层感觉到应取得与他们经济地位相同的社会地位,他们开始起来反对贵族和僧侣等特权阶级,并渴望追余新的文化知识,因而促使人们热衷于建立新的观念、宗教、哲学和艺术。自由市和大学的兴起,也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化特色,是平民阶层争取人身自由和进步的象征。

11 世纪,意大利的沙里诺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学位制度的创始者。作为大学制度最发达的地方,却是意大利博格尼亚的史迪夫达摩格纳拉尔,它是第一个开办包括数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所以,中世纪欧洲各地兴办的学校,大多把博格尼亚大学作为范本。欧洲最早的法律学校也颇负盛名,那是因伟大的教育家和法律学家依尔尼迪斯(1045—1130 年)曾在博格尼亚大学任教的缘故。这所学校中新颖的教授方法和法律研究的革新,吸引了不少欧洲学生前去求学。随之,意大利各地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除意大利以外,在欧洲最著名的巴黎大学创设之前,巴黎最早的高等研究机构——诺尔丹神学院已经开设了有关神学、教会法、医学、自然科学以及辩证法等课程。不久,著名学者阿贝拉尔到诺尔丹神学院教授辩证法这门课,欧洲各地的不少学生慕名而来。但因为阿贝拉尔与教会的参事们不和, 被解聘教职,迫使他接受山度·简威吾大修道院的邀请前往授课。

位于巴黎塞纳河左岸的山度·简威吾修道院,在 1200 年改为巴黎大学, 不久,就成了欧洲最负盛名的大学。该校网络了欧洲各地许多著名学者—— 如德国的艾伯特·马格努斯,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英国的罗杰·培根等人,并免费提供各类课目的讲义,任何人都可不受限制地来此求学。正因如此,巴黎大学很快成为欧洲各地前来求学学生的集中地。据说有个时期, 巴黎大学的学生达 5 万人之多。

巴黎大学是学生和教师联合组成的。此外,为它服务的人,如书贩、信差、药商、抄写人甚至旅店老板等,都算是大学的成员。教师们按照他们自己的才能,也就是能教某种学科的能力,分别结合成不同的团体。现代大学中的“系”,就是从拉丁语的“才能”这个词转化而来的;而从中选出的“首席”或“执事”,就是后来所称的“系主任”。

巴黎大学建立后,其他国家也开始仿照法国,先后在英国伦敦的牛津、剑桥创办大学。1162 年,米自巴黎的教授们设立了牛津大学;1209 年牛津大学的教授们又在剑桥设立了大学。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往往没有任何规约,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订立的契约。所以,那时的大学仅被规定为有义务教授学生、学生支付老师报酬的一种组织。教授们都称呼学生为“我的朋友”,而那些学生也都是些成年人,师生间年龄上相差无几。

最初,每位教授的上课时间长达 3 小时,到了公元 1400 年时间缩短了 1

小时,不久,又把时间改为 1 小时,最后,上课的时间只剩下 45 分钟了。那时求学的学生们,一方面想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都希望获得类似于今日学士头衔的“教授资格证书”。证书由具有同等学位的教授团

颁发,凡拥有证书的人,既可在学校内传授特定的学科,也能证明自己具有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在学校内,学生通常按照他们出生的地区分成各个团体,称为“学馆”。每个“学馆”都有自己的宿舍、食堂、小教堂以及舍监和导师。这种“学馆”,后来发展成为“学院”,它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

中世纪欧洲的各大学,通常在学生毕业前,需要通过两种考试:一是“学位认可考试”,因较容易通过,所以这种考试只流于形式;另一是只有通过“学位认可考试”的人,方能继续参加“考试甄试”。后者一般由教会主办, 考试结束后由主考官宣布及格者名单,并赠与及格者一些书籍和一顶檐帽, 以示一种荣誉的象征。

当时欧洲各国的学生和教授,经常聚集于某一大学。经过一段时间后, 又流动到其它地方,停留在另一个文化中心。由于学生和教授们的流动性很强,因此各大学之间学术的交流极为频繁,扩大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大学由此也成为欧洲各国文化交往的媒介物。

到了 13 世纪中叶,大学已经完全被教会所操纵。学校中许多具有自由思想的教师,不是遭到残酷的迫害,就是被教会下令驱逐出去;学校里的神学课程,都交给了天主教的教士讲解。他们所论证的命题,大都是从圣经中引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识;他们完全轻视经验,崇奉教会权威,压制自由思想。这就是所谓“经院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