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共叫嚣的丰厚回报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五年多的时间里饱尝了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迫切需求和平。然而美英两个战胜国,为了争夺霸权,为了遏制和反对社会主义苏联,他们又挑起了新的矛盾,企图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1946 年,前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推动他的反苏反共计划的实施,他到处演

讲游说,他主张美英两国联合起来对付苏联。这年 2 月,他到了美国,会见了他的老朋友美国总统杜鲁门,国务院的领导人和一些社会活动家,如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商讨美英联合反苏策略。3 月 4 日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到密苏里州富尔敦威斯敏斯学院演讲,在这之前的 2 月 10 日杜鲁门曾和丘吉尔一起研究讨论丘吉尔的演讲稿的内容,统一了美英对东欧和苏联的看法,研究了美英共同的策略。丘吉尔在演讲中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德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铁幕的背后,坐落着中欧和东欧的首都。在中欧和东欧,几乎在每一处都是警察政府占了上风,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这个演说通常被称为“铁幕”演说,丘吉尔讲的不仅是他本人的观点, 而是美英两国统治集团反苏反共的策略纲领。丘吉尔在演说中号召英美两国人民联合起来,反对苏联和正在增长的社会主义革命,他提出“实力主义”, 主张用实力反对苏联,他强调美英在海洋天空,科技和工业、农业领域进行世界范围的合作,在力量对比关系上占不可动摇的优势。在丘吉尔演讲的影响下,也就是在 2 月份,美国资产阶级政治家赫伯特·斯沃普在为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起草的一篇演讲稿中,明确提出了“冷战”意即进行扩军备战,增强实力,以实力相威胁。1947 年 3 月,美国政府宣布了“杜鲁门主义”,6 月提出了马歇尔计划,首先举起了“冷战”旗帜。丘吉尔在富尔敦提出的外交政策方案,被美国采纳为其政府的政策,美国开始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伸出了援助之手,并准备建立军事政治集团,反对苏联和社会主义。为了对付西方的联合,苏联于 1947 年秋成立了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从此开始了延续数十年的“冷战时期”。

冷战时期,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整个世界的政治军事格局基本上就是两个阵营,也就是美苏两个大国的角逐。美国以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和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的优势地位,对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到处伸手,干涉别国内政,阻止社会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反苏、反共的桥头堡垒,充当世界警察的总部。为此,美国在国内大搞扩军备战,大搞核武器生产。美国要威胁别国,别的国家自然要进行防卫。于是就出现了全世界的军备竞赛的热潮,这次热潮,并不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逊色,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冷战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美国及其追随国家打局部战争,如侵朝战争,侵越战争。以造成世界大战边沿局势。

热战需要军火,冷战同样需要军火。冷战时期同样是杜邦家族大发其财的时期。杜邦家族的人深深懂得如何保护和发展本家族的巨大财富。因此他们对美国政府的冷战政策之实质心领神会,对美国政府的行动亦步亦趋,杜

邦家族成了美国各大家族的反苏反共的领头雁。他们一边叫嚣反苏反共,一边寻找和扩大市场,拓展财源,而反苏反共的目的是为拓展财源服务。他们既创造舆论,又采取组织行动,40 年代杜邦家族倡导成立了一个全国制造商协会,用以反对新政和罗斯福。50 年代又在制造商协会之外成立了两个属于政府的组织:美国行动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美国行动会继承了原先的政治团体自由团的衣钵,“以反对共产主义击败受共产党支持的国会议员候选人,并把全国一切反共的选民都联合起来进行这项任务”。自由团曾经在 40 年代得到拉蒙·杜邦、约翰·拉斯科布、美国军团,国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高级官员以及钢铁公司、太阳石油公司等大企业领袖的支持。拉蒙和拉斯科布还捐过大笔款项培育这股反动势力,此外,伊雷内·杜邦、亨利·B.杜邦是反共讨伐宣传最起劲的人,他们把同他们不同意见的人常常说成是受外国思想蛊惑的异教徒。杜邦公司对外联络部在《百传》中写道:

100 年前,卡尔·马克思梦想,并且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在那样一个国家里,生产资料归人民所有,人民共享生产成果。他的梦想的确实现了。但不是在那些遵循着他热烈倡导的理论并建立起的共产主义的国家,而是在资本主义的美国。

杜邦家族还对那些攻击别人为赤色分子搞政治迫害的人给以鼓励,录用为公司雇员,有的还委以重任。如当时的杜邦公司董事长欧文·夏皮罗,就是一个惯于搞诬告陷害的乱给他人扣上共产分子帽子的可耻行为而起家的人。杜邦家族大搞反共叫嚣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持美国的现行政治经济制度,保护他们那些亿万家产的富翁的人间天堂,另一方面是推动美国大搞军备竞赛,向外侵略扩张,为他们这些大公司向海外寻求投资市场创造良好条件。这一时期杜邦公司为了在消费市场不定的情况下,使投资所得的利润保持传统的 10%的比例,又回到了开创时期赖以建基的两块基石——廉价劳动力市场和政府的保护,这是总裁克劳福德·格林沃尔特的深思熟虑的结果。在格林沃尔特的努力下杜邦公司开始全面进入南方各州。南方各州成了杜邦公司 50 年代最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加之那里丰富的石油、水力、煤,因而也是最宝贵的资本市场。60 年代在那里开办了更多的工厂,生产类似羊毛的的确凉、氰化钠和氧化氢等化工产品。

联邦政府遵循冷战政策,实行了支持美国各公司在海外进行大量投资的计划。加之马歇尔计划鼓励美国大企业对电子、汽车、人造橡胶、石油和农业机械等工业及其市场实行控制,使杜邦公司找到了扩大市场的另一种方法。杜邦公司总裁格林沃尔特及其同僚们所想的和做的跟联邦政府的首脑们正相吻合。美国政府认为,在当时“经济稳定”仍然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助理国务卿艾奇逊在国会的一次演讲中强调说:“这样主要是本国利益问题。”当时美国海军一份文件道出了问题奥秘:“从现实看问题,一切战争都是由于经济原因。要使战争在政治上能被接受,总是要涉及一些思想意识上的争端,将来可能发生的任何战争,毫无疑义地不会超越历史上的先例。” 在大肆渲染“赤色恐怖”的叫嚣声中,一些装备着海外基地,配有美国军队的大型军火库建立起来了。各大企业、大公司、大财团纷纷向海外争夺投资市场,于是美元流到哪里,美国的国旗也很快在哪里飘扬。1950 年 6 月 25 日,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这是冷战时期发生的一次局部战争。

朝鲜于 1910 年 8 月被日本帝国主义全部侵占。1945 年 8 月 15 日,金日

成领导的朝鲜抗日游击队配合苏联红军解放了朝鲜北部,但朝鲜南部被美军占领并扶植了一个李承晚傀儡政权。1948 年 9 月,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1950 年 6 月 25 日,美军以保护李伪政权为借口,在仁川登陆,并入侵北朝鲜。美国的喷气式飞机在朝鲜城市和农村狂轰滥炸,到处一片焦土,尸横遍野,麦克阿瑟指挥的美军一直打到中国边境的鸭绿江边,并轰炸了中国的边境城市,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扬言要使用原子弹。于是,中国派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一举将麦克阿瑟赶回南朝鲜。中美军队在朝鲜战场上进行了第一次生死搏斗和较量,以美国失败而告终。

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参战并取得胜利,使华盛顿感到恐慌,这种恐慌感也传染了威明顿的杜邦家族。对共产主义怀着极大恐惧和仇恨的伊雷内·杜邦叫嚷,给蒋介石独裁政权增加援助,“帮助蒋介石把赤色分子赶出中国, 而不仅仅把更多的美国人送到朝鲜”。作为政治家和总统的杜鲁门头脑比伊雷内自然清醒得多,他知道他遇到了一个难对付的对手。他回避了伊雷内进攻中国的提议。不久美国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巡逻,保护蒋介石。这也是对中国实施“冷战”的手段,军备竞赛和朝鲜战争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出现的军界、工业界集团带来了好生意,尤其是各大公司。他们接受政府大批军火订货,杜邦公司自然少不了丰厚的一份。1950 年杜邦公司获得了13.3%的年利,这是该公司所取得的最高年利之一,通用汽车公司获得的利润更高,在 1950 到 1952 年的战争年代里,通用汽车公司平均每年利润率在

付税之前相当于最繁荣的 1926 年的 6 倍,从 1950 年 7 月到 1952 年 6 月,通

用汽车公司在军火合同上总计赚了 55 亿美元。

这时期对权力的依赖乃是格林沃尔特的发财之道,杜邦家族曾支持过的威尔逊副总统那时主管国防部,他给了杜邦家族不少好处。如 1960 年化学工业的发展与研究的经费,政府提供了 20%,几乎有一半给了格林沃尔特领导的研究开发部。国防部还照顾了雷明顿武器公司和美国橡胶公司大笔生意。格林沃尔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这种大搞冷战、大搞军备竞赛和打局部战争的条件,把杜邦财团的触角伸到了一切领域,在对美国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一些大公司投资,如美国最大的造船公司之一纽波特纽斯公司,北美航空公司, 波音飞机公司,从中获得了巨大利润。凡是有高额利润可图的格林沃尔特都运用政府权力,捷足先登,如导弹弹体和火箭发动机技术,杜邦公司都遥遥领先。军备竞赛时期核武器成了大国角逐的热点领域,其结果是出现了氢弹, 格林沃尔特最幸运最自豪的是美国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试验和生产都是在他参与之下获得成功的。1950 年 8 月,格林沃尔特接受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委托生产氢弹的合同,成了美国氢弹生产四大家承包商之一,而杜邦公司无疑在经验、技术方面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