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姜箴胜门人

杜门不见一客者,三月矣。留都散地,礼曹冷官,而乞身之人,其冷百倍。然生平读书洁身,可对衾影,即乡曲小儿忌谤相加,无怪也。独念国家所重者人才,君子所惜者名行,今设为风波之世局,令小人得借为陷阱,而驱局外之人以纳其中,纵不为斯人名行惜,其如国家人才一路何?人才坏而国事坏,吁!可惧也!

不佞归矣。有屋可居,有田可耕,有书可读,有酒可沽。西过震泽, 南过武林,湖山之间,赋诗谈道,差堪自老。官居卿贰,年逾五十,而又黄门弹事,止云文章无用,恐滥金瓯,不减一篇韩昌黎《送杨少尹序》。噫!可以归矣!况又朝局以为庸縻,而天子以为才望,即宗伯墓门一片石,即年邀惠惇史,不称好结局哉?可以归矣!

谛观年来士大夫风尚,愈趋愈下,鳃鳃惟异己是除,私人是引。楚人为楚人出缺,秦人为秦人营迁,不论官方,不谈才品。目中岂复有君父,而堪以服天下、挽世运乎?亦终必亡而已。水落石出,岂谓高庙神灵,竟不顾冲圣,而任此辈横行哉?

足下讲臣也,朝朝对扬重瞳,须留一段光明于胸中,即不宜轻发, 以逢时忌,而因事陈规,婉词微讽,当有旋转妙用莫负此千载遭逢也。吾辈口不宜快,而心固不可不热。二疏已上,速去为幸,扁舟已买江上矣!

唐代的杨巨源,在年届七十的时候,要求回乡。韩愈在所作《送杨少尹序》中说:“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部少尹, 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送之。”张鼐受阉党排挤,不得已称疾还乡,在弟子面前,不无自谑地说:“止云文章无用,恐滥金瓯,不减一篇昌黎

《送杨少尹序》。”意思是自己年老无用了,到头来,少不了像杨巨源那样回到乡下去。一句“噫!可以归矣。”隐含多少无奈,多少愤懑。尤其令他不能释然于怀的是:当政一班小人“异己是除,私人是引”, “借为陷阱,而驱局外之人以纳其中”,长此下去,势必“人才坏而国事坏,国事坏而士大夫名爵与之俱坏”。但是,这一切,他都无能为力了,他只有寄希望于自己的弟子能在荆天棘地中,“留一段光明于胸中”。他还不忘告诫:“婉词微讽”,“不宜轻发”,免遭陷害。款款心曲, 逶迤道出,然字行间自有一股正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