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麻将的发展和定型

在清代初期,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在顺治年间,江苏省太仓地区曾经是皇家的大粮仓,仓内常年囤积江南地区的稻谷,用来进行“南粮北运”,以缓解北方粮食的不足。

因为粮仓处囤积的稻谷多了,这样里面的粮食很容易发霉变质,于是人们时常将仓里的稻谷腾出来,进行露天晒晾。

这样一来,露天晒晾的稻谷场引来了四面八方的麻雀前来享用美食,每天因为麻雀偷食,太仓都要损失很多粮食。

管理粮仓的粮草官为了奖励捕雀护粮的人,他们便以竹制的筹牌记录人们捕雀的数目,并根据这些筹牌来发放酬金。

但是为了防止有人弄虚作假,于是粮草官就在这些筹牌上刻上各种符号和数字,作为太仓地区专有的“护粮牌”,也叫做“麻雀牌”。

麻雀牌上三种基础花色的名字叫做“万”、“束”、“筒”。“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索”即“束”,是人们将捕捉到的麻雀用细束绳一只只串起来,所以“一索”的图案以一个“麻雀”来代表的,“几索”就代表了几束麻雀。

而护粮的奖金则是按捕捉“麻雀”的数量的多少计算的。最后的“万”便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麻雀牌中的“东南西北”指的是为当地的风向。三元牌中的“发”则是发放的赏金,也就是人们捕捉到麻雀后,他们可以去找太仓粮草官去拿赏金发财了。

而“麻将”牌术语中也有捕捉麻雀,保护粮食的太仓“麻雀牌”有关。比如“成牌”叫做“和”,“和”与“鹘”同音,而“鹘”则是一种专门捕雀的大鹰。

后来,太仓地区不用再囤积稻谷了,当地人手中还未换成酬金的麻雀牌也就没了用处,但他们为了纪念这些曾经起到保护粮食作用的“麻雀牌”,他们通过制定一些游戏规则,逐渐地将这些麻雀牌改进成了一种游戏。

当然这只是清代民间流传的麻将起源故事,但根据各种文献记载,麻将的雏形还是明代的马吊牌和纸牌。

大约到了清朝中期,麻将牌增加了东、南、西、北四色风牌。

那时人们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也叫八仙桌。八仙桌用于打牌时总是面向一方,这也就限制在一方里不能同时坐两个人。因此,打麻将是四个人各坐一方,人们还从四方中得到了启发,他们在麻将中增加了“东”、“南”、“西”、“北”四种风牌。

至于三元牌“中”、“发”、“白”的增加,很可能是清代人们对升官发财的一种向往。

“中”就是中了举人当了大官,“发”就是发财,“白板”就是“清白”的意思。这三元牌表现出了,清代人认为,只有中了举人做了大官,还发了大财,同时又能保证自己做官后能保持清白的本色,不招惹祸患。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因为这个缘故,麻将牌中便有了三元牌。

清代中叶,人们发现在玩麻将时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没有人做成牌,他们感到很扫兴。人们为了弥补这个缺憾,于是他们又增加了“听用”。最初的“听用”只是增加两张,后来才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的张数,直到发展为有“绘”的麻将牌。

至于清代麻将牌名称的由来,已经无从考证了。多数人认为这可能由发音讹变而来。最开始是马吊牌,后来就成了马鸟牌,直到麻鸟牌变成了麻雀牌,最后才变成了麻将牌。

清代中期,麻将牌基本形成以后,上至朝廷,下至平民,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很喜爱它。平民百姓们也从打麻将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清代有一个牌运特别好的知县曾经写过一首诗,诗云:

今日赢钱局,排排对子招。

三元兼四喜,满贯遇全幺。

花自杠头发,月从海底捞。

散场要远避,竹杠怕人敲。

当清代后期麻将真正成型以后,人们在长期的麻将游戏中领会到了无尽的快乐和丰富的内涵。清人有个秀才总结这些内涵,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入局斗牌,必先炼品,品宜镇静,不宜躁率,得牌勿骄,失牌勿吝,顺时勿喜,逆时勿愁,不形于色,不动乎声,浑涵宽大,品格为贵,尔雅温文,斯为上乘。

一切游戏活动都有它的游戏规则,麻将游戏也不例外。遵守游戏规则,体现一种教养、一种学问、一种智慧、一种德行和一种秩序。也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对自我的尊重、对礼仪的尊重和对公正的尊重。这些话就是麻将游戏的旨意与精神。

所以有人说,“麻将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一种典型象征,表现出了强调自我、善于独立生存的文化特征。

而麻将更是我国古代娱乐场中的一个传统节目,娱乐者在打麻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眼观四方耳顾八面”,还要采用“守已顾彼”,“灵活机动”的战术。

打麻将牌的确是乐趣无穷,曾经有人这样形容打麻将,他说:

若有数人相聚而行方城之戏,其间欢言笑语,尔碰我吃,其乐融融;胜负难料,却总有希望,让人心系未来。不分男女老弱,无论贵贱贤愚,规则划一,地位平等。

日出三竿,兴致正浓;月上柳梢,流连忘返。于排遣孤独,消磨时日,效果甚为彰显。因此流传甚广,经久不衰。

由此可见,麻将流行范围涉及清代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它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所以说麻将是我国玩耍普及率最高的文娱活动之一。

麻将不仅深受市井百姓青睐,就是文化名人、达官显贵,也是对麻将乐此不疲。四人围坐大摆方城之情景随处可见,八手忙碌吃碰洗牌之声不绝于耳。

清朝晚期,麻将在我国各个地区流传打法不尽相同,也带有很多不同地方的社会特色。

甚至各阶层制作和使用的麻将牌也很有讲究。从商的人常爱用花牌图案中有财神、聚宝盆的麻将牌。当官的爱用花牌图案中有升官发财、富贵长在的麻将牌。皇帝御用的麻将牌,麻将花牌图案中有江山万年、国泰民安或万寿无疆、福寿等文字图案。

还有人说,清代中叶麻将的游戏规则定型,它集中折射出我国的优秀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

麻将虽然只有100余张,可它打起来却是丰富多彩,既要斗智又斗勇要。

打麻将所用的方桌,是需要4个人两两相对而坐的。人们按照掷骰子顺序取牌。麻将是以单人为单位。

从文化角度而言,清代麻将规则的建立,可以折射出国人的处事风格与理念。在吃牌时,上家先于下家发牌,这体现了我国礼法中先后有序的社会规则。

但是下家也可碰吃上家,则体现了“弱势亦可战胜强势”的变化莫测的处事轮回。麻将技法讲究“看上家”、“盯下家”、“防对家”等。

人们除了在牌桌上斟酌自己牌的去留之外,还要估计另外3人牌技打法。人们以此来决定是否跟牌、出牌等。人们是否能够及时预见和推测出牌情的演变,以及判断出形势的利弊,都是能否在牌桌上得胜的关键。

麻将真正体现出了国人注重人际关系的特点,比如“上下沟通”、“左右逢源”、“瞻前顾后”的处事行为特点。

麻将思维讲究既要单打独行,又要相互利用,这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理念。

小小的麻将看似简单易学,似乎只要认清牌点花色就可上阵博弈一番。但是如果要打出智慧,决定何时吃和碰,所以玩好麻将非常不容易。

麻将集中体现出了“先保自己生存,再谋发展,而不可给对手机遇”的思维特点,它的学问之深,若非牌中高人不能参透。

因此,麻将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预见能力的检验,还体现对自己判断力的考核,加上对牌具形、色等感觉,因而对玩家极具吸引力。

所以打麻将的人始终坚信,只要自己还坐在桌子上,财神就会眷顾自己,他也就有机会获得成功,就有机会和牌。

总之麻将在流传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完善、发展,具备了更强的生命力。

麻将游戏博大精深,是人类游戏智慧的结晶。麻将不但具有独特的游戏魅力,而且是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文化娱乐休闲竞技活动。

麻将具有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特征,因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麻将和围棋、象棋等棋牌类游戏活动一样,都代表和反映着植根于古老东方文明的朴素哲学。

[旁注]

顺治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年号,从1638年至1661年。顺治帝,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6岁继位,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在位18年,陵寝清孝陵,庙号清世祖。

举人 本谓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并不是考试的办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沿袭,也称为举人。到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也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举人所代表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员制度的根基。

知县 古代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长官,到宋代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时还是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秀才 别称茂才,是我国古代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原指才华优秀的人,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读书人被称为秀才是开始于明清时代,后来,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初在选拔人才方面对贤者的一种美称。

礼仪 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市井 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它是指产生于我国各地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反映着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表现出浅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乐。

聚宝盆 我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个宝物,传说明初大富翁沈万三致富的原因,后来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一个宝物,深受广大农民和商人的喜爱。

礼法 礼仪法度,礼法在我国古代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法作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

君子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在我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尤其是孔子对君子极为重视。虽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圣人、贤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都要高于君子,然而圣贤究竟不世出,世间完人总是不多,所以君子备受推崇。

财神 起源于道教赐封和民间信仰,是我国民间普遍供奉的一种主管财富的神仙。佛教里也有财神,而北方财神是多闻天王和善财童子。其他比如范蠡、管仲、比干等,也是民间普遍供奉的财神。

[阅读链接]

提到清代麻将发展。就不得不提麻将由纸制发展成后来骨制或竹制的这个过程。

清代中叶,由于纸牌拿在手中很不方便,人们在取、舍、组合牌时都感到十分不便,而且难以理顺;在娱乐过程中,这些不便更是种障碍。

后来,玩骨牌的实际经验给了人们一些启发,人们根据骨牌的特点,觉得纸牌应该以硬质的东西来代替纸牌,这样就不存在取牌、舍牌和组合牌时的不便了。

于是,人们把骨制牌或竹制牌立在桌上,这样打起牌来就方便多了,从此“纸牌”这一称谓便销声匿迹了。直到此时,麻将牌的基本形制才开始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