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它是万历二十六年(1598 年)汤显祖的杰作。全剧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与虚伪,歌颂了那个时代青年男女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向封建礼教所作的斗争。

《牡丹亭》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

当时,明代社会矛盾的尖锐化,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思想上的反对派—

—左派王学。此派以王艮、李挚为代表,旨在攻击统治阶级大力提倡的程朱理学。他们否定圣贤的权威,主张男女平等,称赞《水浒传》中的“盗贼” 为“忠义”之士,因而受到统治者的镇压和迫害。汤显祖早年就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从而构成了他的创作的思想基础。所以,贯穿着“情”与“理”, 即个性解放与封建礼教的冲突的《牡丹亭》,就比同时代其他的爱情剧具有更高的概括性与更强烈的时代意义。

《牡丹亭》在艺术形象的创造上是有独特成就的。女主人公杜丽娘正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她曾经安于父亲替她作出的安排,但是残酷无情的生活教育了她,从“闺塾”、“惊梦”、到“寻梦,正是她的反抗性格从觉醒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例如《惊梦》折中的《皂罗袍》:

它通过杜丽娘对春色的叹惜和赞赏,流露了她在爱情方面的苦闷。曲调迂回宛转,把内心的激动与外部景物的描写巧妙地揉合在一起。

杜丽娘之父杜宝,是封建家长制度的代表人物,他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制度,情愿断送女儿的青春与幸福。《牡丹亭》《劝农》出就是表现他对封建统治“忠心耿耿”的一面。此出杜太守的唱腔《八声甘州》用尺字调(C 调), 而耕夫、牧童、桑女、茶娘的唱腔《孝白歌》、《清江引》则用六字调(F 调),这里配合了曲调,调性的变化很恰当地刻画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牡丹亭》在思想内容方面也有明显的缺陷,例如作者有意把杜丽娘反抗性格的进一步发展安排在她殉情以后,借鬼魂来实现她的理想,而她回生以后,却想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完成她和柳梦梅的婚姻。全剧最后又是以杜丽娘、柳梦梅、杜宝的和解团圆来收场的。这方面杜丽娘的既要反抗封建礼教又不能完全摆脱封建伦理观念束缚的矛盾,在当时确有相当的代表性。其次,《牡丹亭》中也有许多庸俗、晦涩的描写,都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