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簧与京剧的产生

皮簧是以西皮(北路)与二簧(南路)两种声腔合成的声腔系统。

二簧最早就是宜黄腔。据明万历年间汤显祖的《清源师庙记》记载,宜黄腔是浙江的海盐腔传到江西宜黄后,受当地民间音乐及戈阳腔的影响而形成的。后来它传入浙江,再传入安徽、湖北等地。各地在宜黄腔传入后,对它也各有新的创造,称为“二簧腔”。据清·李调元《雨村剧话》的记载, 清乾隆年间它已“专以胡琴为节奏”,就是说以拉弦乐器胡琴为主要的伴奏乐器。

西皮是由湖北的襄阳腔发展而成的一种戏曲声腔。大约在明清之交,由于社会的动乱,原来在陕西一带的秦腔流入湖北襄阳一带,它与当地自明代以来就流行的楚腔相结合,就产生了襄阳腔,襄阳腔进一步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曲加以变化,就成为西皮。

大约在清乾嘉年间,湖北的汉口一带是盐的集散中心之一,所以西皮与流传到当地的二簧腔在长期同台演出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渐结合起来,这就是楚调(汉调的前身)里的西皮和黄腔,简称皮黄。这种初期的皮黄,在道光年间,由湖北楚调约戏曲艺人余三胜带到北京。当时北京是全国的戏曲中心之一,除了昆腔、梆子、京腔(高腔)以外,戈阳腔的支派浙江绍兴的四平腔早在清初康熙年间已在当地流行(《百戏竹枝词》),安徽的二簧腔在乾隆末年也由徽班艺人带到北京,就在楚调皮黄与徽调二簧的基础上,吸收了昆腔、四平腔、梆子腔、高腔的有益因素加以革新,这就是初期的京剧。皮黄的唱腔最初与梆子一样,唱七字句或十字句,板式变化很丰富,如

汉剧中的西皮分正板 2 4 1 )、摇板(紧打慢唱)、流水板

( 4 与 4 )、快板( 4

等等。二黄分正板( 4 3 2 )、摇板等等。而且有了把西皮与

4 )、原板( 4 或 4

二黄的基本曲调移调处理而成的“反西皮”与“反二黄”两种唱腔。后来到北京成为京剧以后,板式变化就更为丰富。各种板式之间的联接次序虽极自由灵活,但也逐渐有了一定的规律,如京剧的二黄,一般先用导板(上句) 接回龙(下句),后转慢板,末尾用散板作结。西皮一般先用导板,后接慢板、原板,次转二六、流水、快板、最后散板收尾,至于摇板等等,则按剧情的需要,随时灵活穿插使用,所以,可以说皮黄已经是板式音乐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湖北的皮黄(汉剧)在清道光年间其伴奏场面已颇完备,《汉皋竹枝词》就说:“月琴弦子与胡琴,三样和成绝妙音,暗笑巧随歌舞变,十分悲切十

分淫”,其注又说:“唱时止鼓板及此三物”,可见其乐队编制大体上已与京剧的文、武场相同。京剧的武场,一般以鼓板、堂鼓、大锣、小锣为主; 文场则以胡琴、月琴、三弦为主,它由于吸收了其他戏曲伴奏乐队的优点, 所以在“托腔保调”(烘托唱腔的感情,弥补唱腔之不足)、“加花衬垫”

(在伴奏中加上一些曲调以外的装饰音、经过音及其他高低变奏的配合,有效地衬垫唱腔的空隙处)等伴奏技巧方面有其相应的长处。

同时,皮黄腔上演的剧目中,也有一部分与现实斗争能紧密配合的剧目, 如梁山老英雄肖恩被逼怒杀丁员外全家而起义的《庆顶珠》(《打渔杀家》), 叙述梁山英雄与地主武装斗争的《祝家庄》等等。所以京剧兴起后,在剧坛上很快就取得重要的地位,清末以后它已风行南北,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