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把亳都作为开国之都

相传,我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一位夏族首领鲧是颛顼的后裔。鲧死后,他的儿子禹因治水有功被舜推举为继承人。后来,禹的儿子启被民众拥戴为夏族联盟首领。

启在晚年逐渐疏于朝政。后来,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趁机掌握了夏政权。

后羿独承王位以后不久,即被寒浞杀死,但他怀有身孕的王后成功逃生,并生下了少康。

少康长大后,忠诚有德,果敢精明,受到虞国首领虞思赏识。少康势力日益强大,后来攻克旧都,诛杀寒浞。夏由此复国,建都纶邑,就是后来的商丘夏邑。

少康病死后,他的儿子杼继位。杼的统治,使夏朝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少康的孙子夏桀继位后,不思改革,骄奢自恣,夏朝进一步衰落。但在这一时期,活动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逐渐强盛起来。阏伯的第六世孙,商部族首领、华夏的经商始祖王亥与他的部族在商丘一带的活动日益频繁。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在名相的伊尹谋划下,采取措施,削弱夏朝实力。后来,商汤俘获了夏桀,夏桀因放逐而被饿死。

不久,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商汤正式称“王”于亳,就是后来的河南商丘,夏朝从此宣告灭亡。

据古文献记载,亳城在山东曹县南处,曹南山的南面,在它旁边就是蒙城。而大蒙城在曹县以北,蒙城与北亳相距约15千米。如果按照这一记载数字推算,恰好位于后来的曹县土山集一带。

商汤建国后便扩建亳都,继续征伐,以拓展商朝的统治区。在商汤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力强盛。不仅商国内的众多诸侯当时前往商都毫邑进行朝会,就连西方的氐羌族人也来表示对商的臣服,承认商的王权。

商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国家,也是我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汤以后至仲丁时期,仍然实行兄终弟及,也就是无弟就传子的继承制度。

仲壬在位时期商朝日益兴盛。其子太甲继位后,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太甲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太甲被后世尊称为守成之主“太宗”和商代的“盛君”。

从太甲到太戊,是商王朝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太甲去世后,其子沃丁继位,仍以伊尹为相。自商汤至沃丁,伊尹已是商代五朝右相了。

相传,伊尹不但是我国中草药煎服发明的第一人,他还精于烹饪,在烹饪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他被后人尊为“烹饪鼻祖”。伊尹死后,安葬在商丘虞城。

伊尹墓位于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南,周围古柏环绕,绿木参天。伊尹墓前建有伊尹祠。墓冢高3米、周长50米。有的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最大的直径3米多。这些古柏四季葱茏,遮天蔽日,蔚为壮观。

到雍己继位时,不思进取,政事荒废,商朝开始衰落,甚至发生过诸侯不来朝会的情况,但由于商王朝的基础较为厚实,所以其统治依然比较稳定。

雍己之后,他的弟弟太戊继任,起用伊尹的儿子伊陟为相。在太戊的励精图治下,商王朝又得以复兴。

太戊时期的农业生产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生产工具以石、骨、蚌制成的斧、刀、镰为主。农业生产规模已相当大,畜牧业发达,并且掌握了猪的阉割技术,开始了人工养淡水鱼。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各部落商品频繁交易活动衍生了“商文化”。商丘因是商部族的起源聚居地和商朝最早的建都地以及商人、商业和商文化的发源地,商丘被誉为“三商之源”和“华商之都”。

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几种文字在当时并行使用,但最主要使用的还是一种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兼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约有单字4000多个。

商代的历法已趋于完备,是我国设置闰月的开端。此外,乐舞《桑林》和《大护》已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而《周易·归妹上六》和《易·屯六二》则是商代广泛传唱的民歌。

太戊时期,商朝得到了70多年的稳定发展。但到了太戊晚年,一些诸侯方伯趁机利用商朝王室的混乱,不断扩大势力。当时,东南诸夷兴起,对商王朝,时而臣服,时而反叛。

太戊死后,太戊之子仲丁继位。从仲丁开始,商王室混乱加剧。后来,由于亳都遭到严重水患,亳都奴隶主贵族势力的困扰,以及对诸侯与方国控制的需要,仲丁迁都于嚣,就是河南郑州。

从此,商代结束了在商丘长达200余年的都城历史。

[旁注]

少康 姒少康的伯祖夏王姒太康,在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叛乱下失国,姒少康的父亲夏后氏首领姒相被寒浞杀死,姒少康是姒相的遗腹子。姒少康长大后,志在复国。他与夏后氏遗臣伯靡等人合力,攻灭了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姒少康大有作为,史称少康中兴。

王亥 河南商丘人,子姓,又名振,商部落族的第七任首领。王亥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人们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

诸侯 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太戊 姓子,名密。商的第九位国王。汤的五世孙,太甲孙。死后追谥为中宗。甲骨文中记载大太戊、天戊,是商王太庚的儿子,商王小甲、雍己的弟弟。商朝复兴后,太戊与祖乙、太甲并称为三示,即3个有贡献的国君。

周易《周易》,周文王著,我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书中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后羿 本称“司羿”,当时一位射师被任命为羽林军教头。此后这一显赫职务就在该家族内部世代传承。到了夏初,因太康不理朝政,作为羽林军教头的司羿发动宫廷政变,摄取夏政,史称后羿。后羿后来被家臣寒浞所杀。

仲壬 中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是我国商朝的一位君王。在位时期商朝兴盛。仲壬继位后,由伊尹辅政,基本上遵守汤制定的法制,朝政相对比较稳定,国家日益强盛。

雍己 姓子名伷,商朝国王,在位12年。前任国王小甲的弟弟,定都于亳。他在商王小甲死后即位,在位12年,荒废政事,商朝开始衰落。雍己在位时商朝逐渐衰落,诸侯不来朝。他死后,弟太戊继任。

甲骨文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阅读连接]

太甲在四朝元老伊尹的辅政和督促下,前两年的政绩很好,但是从第三年起,他就开始不遵守商汤的法制了。他变得暴虐乱德,一味贪图享乐。伊尹百般规劝无效,便只好由自己摄政,将太甲送去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居住,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

太甲在桐宫3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勤俭爱民、诸侯亲附,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得以安定,太甲被称为守成之主“太宗”。后世政治家更推之为商朝的“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