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商丘
古都商丘位于我国河南省最东部,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夏朝和商朝最早建都的城市,有5000年的文明史,4600余年的建城史,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商丘是我国钻木取火和中华商人、商品和商业的发源地,也是“三皇五帝”时期、夏朝、商朝、周朝宋国、西汉梁国和南宋等朝的建都之地。
此外,古都商丘还孕育了主导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和以儒家为主体、道家和墨家与之争鸣的中华民族本源的思想体系。
三皇五帝开创中华远古文明
商丘位于亚欧大陆东岸,我国东部,简称商或宋,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5000多年建城史,是我国六朝古都之一,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因商人、商品、商业发源于商丘,商朝建都于商丘,商丘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商丘古称商、亳、宋国、梁国、睢阳、梁郡、宋州、宋城、应天府、南京、归德府等。
商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上古时期,商丘就已经是上古帝王之都。“三皇五帝”之中的颛顼与帝喾先后建都于商丘。后来帝喾之子契,也就是阏伯受封于商,即后来的商丘。此外,汉字的创造者仓颉也曾在商丘境内活动。他们和商丘人一起创造了我国古老的文明。
燧人氏学会了钻木取火,他又将取火方法教给部族成员,人类由此迈向了文明。后来,为了表达对燧人氏的感激与崇敬,人们推奉他为“三皇之首”。燧人氏死后就葬于商丘古城西南的燧皇陵。
燧皇陵位于商丘古城西南处,历经多次修复和扩建,占地面积293多平方千米。
墓冢呈方锥型,前面延伸有神道,两侧有龙凤麒麟等石像生,周围有松柏环绕,郁郁葱葱。陵前高台可容纳1500人同时祭拜。陵园内绿草成茵,繁花似锦。
燧人氏墓冢高大,经历代重修,燧皇陵已形成一个占地面积约40000多平方米的陵园,长达5000米的围墙和墙瓦古色古香,陵门三楹,十分壮观。进入燧皇陵,首先看到的是一条神道,神道两边,有排列整齐的石雕,庄严肃穆,燧人氏墓冢和雕像矗立于陵区的中心,四周翠柏环抱,绿草如茵。
炎皇又称炎帝,朱襄氏是炎帝的别号,就是我国传说中的神农氏,是我国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为“三皇”之一死后被人们运回了祖居地和建都地商丘柘城东处。炎皇曾以陈州为都,陈州的柘城,就是后来的商丘柘城,当时属于陈州辖区,所以说炎帝神农氏就曾定都于商丘。
炎皇神农氏德高望重,他在这里安葬并建祠供世代祭祀。
炎帝陵就是朱襄陵,位于河南柘城县东5000米处,是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古老的寺院,石碑、古树具有600多年的历史。后世经又对先祖殿和先祖墓不断重建和整修。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相传汉字就是他创造的。他的坟墓就位于商丘虞城。
颛顼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就立他为帝。颛顼定都于帝丘,就是后来的河南濮阳西南,死后葬于商丘聊城。
颛顼的侄子帝喾曾在商丘建都。他前承炎黄,后迄尧舜,奠定了华夏的根基,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也是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他15岁时就被颛顼选为助手,因有功被封于辛,就是商丘的高辛。
帝喾成为天下共主后,统领八个部落,把亳都作为都城,亳都就是河南商丘。帝喾在位期间,游察四方,向百姓普施恩德,并以仁德、信义和勤劳施教于民,各部落以和睦友好为上,各部落互相亲善,友好往来。
据有关考证,仅帝喾一系,就派生出一千多个姓氏,遍布海内外。在《百家姓》中,有240多个源于商丘。也就是说,商丘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
帝喾死后葬于他的故地辛,就是商丘睢阳,墓地为高丘。在帝喾陵前,建有帝喾祠和禅门等建筑,庙堂内碑碣林立,梁上绘有彩龙,栩栩如生。
帝喾陵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南的高辛镇。现存的墓地为一高大的土丘。
帝喾陵后世经过多次修复,殿宇雄伟壮观,松柏苍郁,碑碣林立。在庙堂内中央有一口古井,相传大旱之年求雨多有灵验,所以被人们誉为“灵井”。
陵前存有帝喾祠、沐浴室、更衣亭和禅门等古建筑,院中有大量碑刻。
相传帝喾的次妃简狄,因吃玄鸟而生阏伯,阏伯也就是商的始祖。因“玄鸟生商”的传说,商丘古时也被称为“燕城”。
后来,帝喾封忠诚而勤勉的阏伯在商丘任“火正”,专门负责管理火种与祭祀星辰。从此,阏伯就成了商的“火正”,封号为“商”。同时,帝喾封实沈率族人去了大夏,令他在大夏筑高台观测天象,主要观测参星,即太白金星。
阏伯被封到“商”后,终日为火事操劳,让火经久不息。大家感激阏伯,尊他为“火神”。
阏伯在商管火的同时,还筑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好坏,为我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贡献。
阏伯死后,人们为了怀念他的功德,就以最厚的葬礼把阏伯安葬在他生前存放火种和观察星辰的高地上,并将那里尊称为“阏伯台”,或“火星台”、“火神台”。
火神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为圆形夯土筑成,台高35米,台基周长270米,是我国最早的授时台,也是我国唯一的民用授时台。
后来,阏伯死后还被尊为“商星”,而他的弟弟实沈死后被尊为“参星”。传说在“商星”和“参星”这两个星宿中,只有一个落下的时候,另一个才会升起。
此后,由于阏伯生前的封号为“商”,按照当时的风俗,悼念他的人每人都要往他坟上添一包黄土。因而,他的墓冢被堆得越来越大,这座墓冢从此便被人们尊称为“商丘”。时间长了,“商丘”便成了这里的地名了。
[旁注]
三皇五帝 三皇起源于民间传说,最为流行的说法是羲皇、燧皇和炎皇。五帝在中华文化中,一般指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最为流行的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其次是朝廷官方祭祀礼仪的专用词汇,是最高祭祀等级的仪式之一。
炎帝 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我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炎帝又称赤帝,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宝鸡姜水之岸。炎帝制耒耜,种五谷,治麻为布,作五弦琴,削木为弓,制作陶器,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因此形成了炎黄子孙。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年。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三字经》与《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
太白金星 金星,我国古代称它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是每天傍晚天快黑时,西南方出现最早的一颗很亮的星,比太阳落得还晚,所以叫“长庚星”,又因它出来的比太阳早,所以又叫“启明星”,后也指神话传说中的天神。
火神 在我国神话传说中,火神民间俗神信仰中的神祇之一。相传,帝喾高辛氏时,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郑担任火正之官,能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以火施化,为民造福。帝喾命曰祝融,后世尊他为火神。
燧人氏 又称“燧人”,三皇之首,河南商丘人,他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燧人氏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仓颉 史皇氏,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据《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建于汉代的仓颉庙内有一块《仓圣鸟迹书碑》,相传这就是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是“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深受百姓爱戴。
[阅读链接]
商丘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据有关考证,仅帝喾一系,就派生出姓氏1200多个,其中单姓700多个、复姓400多个,遍布海内外。
除帝喾后裔外,有据可查姓氏在商丘的,还有葛、虞、陶、陈、田、桑、甾、犬、火、睢等。汉民族人口最多的100个大姓氏中,帝喾之后占59个。在《百家姓》438个姓氏中,有242个源于商丘。
我国台湾省的“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大姓氏中,有7个姓氏“根”就在商丘。后来姓氏中,朱、傅、宋、葛、汤、虞、华、龙等千余个姓氏的“根”在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