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至唐武周时期的京都

386年,拓跋珪改国号“魏”,建都平城,就是后来的山西大同。史称“北魏”。

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决定迁都洛阳,皇帝改姓元。

孝文帝迁到洛阳后,将洛阳扩建为外郭、内郭和宫城3部分。内郭城为汉魏晋时旧城,宫城总范围南北1398米,东西660米。城内经纬通达,宫城南面的东西大街将京城划为南北两部分,与此交叉的铜驼街,从宫城南出,为京城中心大道。

朝廷衙署和社庙分布于京城中心大道两旁。城内外300多个里坊,整齐划一,而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其后为隋唐长安和洛阳城所效仿。城南扩建有金陵、燕然、扶桑和龟慈4夷馆。

东魏、西魏以后,洛阳一带因战乱而沦为废墟。581年,北周静帝宇文阐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就是隋文帝,建国隋朝,定都大兴城,就是后来的西安。隋朝结束了自东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604年,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决定迁都洛阳。隋炀帝认为“洛阳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合,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供赋等。”是帝王建都的理想之地。同年,隋炀帝杨广巡视洛阳,并下令在洛阳故王城东,汉魏城以西9000米之处营建东京。

历时一年,一座周长达27千米的宫殿苑囿都城拔地而起。隋都洛阳城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等。外郭城也称罗城,是官吏的私宅和百姓居住之地,设3市103坊,布局状如棋盘。

宫城又名紫微城、太初宫,位于都城的西北角,是议事殿阁和宫寝所在地,宫城四面有10个城门。皇城又叫太微城,环绕宫城东、西、南三面,为皇戚府第和衙署所在地。

为了沟通江南经济地区、关中政治地区与燕、赵、辽东等军事地区的运输与经济发展,隋炀帝于605年推动隋唐大运河的建造,从而使洛阳成为了南北交通枢纽,洛阳也迅速成为了国际性商业都市。

唐朝立国时,全国还没有统一。621年,唐高祖李渊之子秦王李世民率兵东征,威逼洛阳。李世民在王世充献出东都后,严令大军不得杀戮,商肆由亲军严守,战士以功行赏,保证了东都洛阳百姓的生命财产。

在唐代,洛阳的行政区变化很大。但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后来的禹州、新密、洛宁、济源、温县和孟州。

627年,秦王李世民继唐高祖李渊位,史称唐太宗。他在位期间,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开创了初唐盛世的局面。他即位不久,便在洛阳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以达到招贤纳士、选拔人才之目的。

此外,唐太宗还下诏改洛阳为洛阳宫,并修洛阳宫,以备巡幸。他曾三次去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处理政务达两年之久。

649年,唐太宗驾崩,他的儿子李治继位。李治就是唐高宗。657年,高宗与武则天率满朝文武来到洛阳宫,改洛阳宫为东都。

上阳宫是唐高宗时期修建的毗连于宫城西的大型宫苑型离宫,又称“西苑”。当时洛阳花圃极盛,西苑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禁苑。西苑北起邙山,南至伊阙诸山,西止新安境内,周围114千米。其内造16院,名花美草,冬日也剪彩为荷。人造海中的仙山高出水面30多米。

后来,唐高宗因病懒于朝政,武则天逐渐掌握大权。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就是后来的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巩固了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在神都宫城中,最为壮观雄伟的为应天门北乾元门内的正殿乾元殿,武则天用作明堂后称万象神宫,是进行大朝会、上尊号、大赦、改元、献俘等礼仪活动的重要殿堂。

明堂有上、中、下三层,上施铁凤,高3米余饰以黄金。中有巨木10围,上下贯通,下施铁渠,为辟雍之象。

在神都宫城四面有10个城门,其中有一座名叫“应天门”的正南门,在都城门中最为尊崇,若冬至,除旧布新,当万国朝贡使者等重大庆典,皇帝均登临其上。武则天的登基大典就是在此门举行。而且皇帝们接见外使也常在这座门上。

应天门由门楼、朵楼、阙楼、廊庑等部分组成。朵楼为方形夯土台基,外砌土衬石及散水石。在朵楼东西里侧,紧贴城墙有登楼的上下马道,宽约5米。阙楼东西宽约32米,连接朵楼与阙楼之间的廊庑长38米,宽约11米,高约4米。夯土基础两侧分布着整齐的柱洞,洞外侧砌有青石基础,以腰铁相连。

在神都城南还设有四方馆,以接待四方来客。在皇城外东北角的嘉仓城建有当时全国最大的地下粮仓,储粮量达1亿多千克。在城外还有洛口仓和回洛仓等,为京都储纳或转运粮食。

洛阳漕运非常发达,隋运河开凿,以洛阳为中心,西到长安,东至海南达余杭,北抵源郡。洛阳城内渠道如网,处处通糟。北市开一新潭,经常有万余艘舟船停泊于此,商贩贸易,异常繁荣。

在这一时期里,著名文学家、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贺知章、王昌龄、韩愈、张说、刘希夷、刘禹锡和李贺等均有描绘洛阳的优美隽永的诗文传世。在上清宫、天宫寺、福先寺等有画圣吴道子创作的壁画,其“吴带当风”的风格为当世所推崇。

725年,唐朝画家、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与高僧一行用铜铸造了著名的浑天铜仪外,他还制发明了全世界最早的自动报时的机械钟。高僧一行实测子午线及撰新历《大衍历》使天文历算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洛阳寺庙林立,多教汇聚于此地。尤其佛教在洛阳又形成高峰,佛、道、儒三家渗透融合,使佛教的经论、仪规、造像几乎完全中国化。唐立寺造像靡费巨额,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雕造极精的奉先寺石窟,就是这时期雕琢艺术水平的最高代表。

唐玄宗后期,由于他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了伏笔。“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权力被大大削弱,而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最终形成的割据势力导致了唐朝的覆灭。

[旁注]

孝文帝 魏孝文帝拓跋宏,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4岁,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李治 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唐朝第三任皇帝,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李治在位三十四年,驾崩后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禁苑 唐朝三座宫城之外又有三座大型苑囿,分别为西内苑、东内苑和禁苑。三苑之中,禁苑的规模最大。禁苑原是隋代大兴苑。因其中又包含东内苑、西内苑两个小苑,故也称为“三苑”。

吴道子 又名道玄,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他从事壁画创作,后以善画被召入宫廷。他擅长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和楼阁等绘画,尤精于佛道和人物的壁画创作。

李世民(599年~649年),唐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626年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武则天(624年~705年),女政治家和诗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683年,她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唐玄宗(685年~762年),李隆基,也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取得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他统治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统治后期,他怠慢朝政,宠信奸臣,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阅读链接]

北魏时期推崇佛教,城内外佛寺达1367所,其中以皇家首刹高达270米的永宁寺木塔最为壮丽。北魏晚期,由于胡灵太后大力推行佛教,使当时的佛教盛极一时,在她的支持下,北魏时期在洛阳兴建了许多石窟,如希玄寺和广化寺。

希玄寺位于洛阳巩义,仅佛像就有7743座。其中,《帝后礼佛图》是我国唯一的石刻图雕,具有极高的价值。广化寺位于洛阳龙门石窟,建有高山门、天王殿、伽蓝殿、三藏殿和地藏殿5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