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古都留下的“城摞城”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汴州,称为“东京”。从此掀开了开封在我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中崭新的一页。

之后,经过北宋九帝168年的大力营建,开封终于在11世纪至12世纪初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

在此期间,北宋帝王们命人将开封城建成了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相套的宏大城郭。

据史记载:北宋后期,东京外城周长约为2500米,高约14米,宽约20米,居住人口达150余万。经金、元、明、清各朝代,开封城几经战火、水患,一代名城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

现存的开封古城墙是新中国成立后,考古队经过多次调查、钻探和发掘发现的。

古城在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其中,开封“城摞城”最下面的城池魏大梁城在地面下10余米深。唐汴州城距地面10米深左右,北宋东京城距地面约8米深,金汴京城约6米深,明开封城约5米到6米深,清开封城约3米深。

整座古城是一个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由内向外依次筑有皇城、内城、外城,并各有护城壕沟的都城。它不仅城高池深,而且墙外有墙,城中套城。

外城又名新城、郭城、罗城,是北宋东京城军事防御的第一道屏障。这座城墙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宋朝以来,多次对外城进行了修葺和扩建,使其逐步成为一座城高池深,壁垒森严的军事城池。

现存外城周长近30千米,其中西墙长约7500米,东墙长近8000米,南墙和北墙长约7000米。外城四周有护城河,宽约40米,距今地面深11米左右。

城墙一般埋在地面下约4米深,底宽30米左右,高6至9米,顶部残宽近4米。城墙夯筑,夯层厚0.08至0.14米,夯面上有较密的圆形夯印。位于开封市金明区西郊的高屯村和三间房村之间的西南城角保存最好,尚高出地面一米左右。

据文献记载,外城原有12座城门和9座水门,现已探明19处。

这些城门,除东部只有4座城门以外,其余三面都是5座城门。其中,位于东部东南的东水门和东北水门、西边的西水门和西北水门,南部的普济水门和广利水门,以及北部的永联水门是为河道而准备的水门。

其他的城门,除了东边的新宋门、南边的南墙正门南薰门、西边的西墙正门新郑门、北边的封丘门是直门两重,也就是与原有的城门相重合,其余城门都是“瓮城三层,屈曲开门”。有的瓮圈面积达1.3万平方米,为历代都城所少见。

同时,新宋门、南薰门、新郑门、封丘门与东南西北四条御街相连,是在不同方向上的四座主要城门。

其中,新郑门在后周时又被称为迎秋门,又因向西可直通郑州且与内城郑门相对,故又俗称新郑门。新郑门外大道南北分别为北宋四苑之一的琼林苑和北宋时著名的皇家园林金明池。

内城又称阙城、里城、旧城,是东京城的第二道城墙,也是衙署、寺观和商业集中的地方。

此城墙是在唐代汴州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整座内城呈东西稍长南北略短的正方形,坐落在现在开封市的旧城区。

其南墙南墙位于现存明清城南墙北约300米处,北墙位于宋代皇宫后御龙亭大殿北约500米处。东西墙与现存的开封明清城墙东西墙基本重叠。四墙全长约11550米左右,与文献记载的“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基本吻合,其周长较现存的明清城墙略小。

由于内城在北宋末期靖康年间遭到了较大破坏,金朝末年金廷定都开封期间曾将内城南北墙进行了扩展,所以内城遗址与外城遗址相比,毁坏较为严重。

内城的南北墙只剩下宋代地面下的墙基部分,距地表深8至9.8米,墙基残高0.6至1.8米,残宽3至10米。

这说明金宣宗曾将内城南北墙铲平后又向外扩展,所以南北墙只保留了金代地面下的墙基部分。而内城的东西墙则没有受到扩展的影响,因而保存较好。

这些城墙遗址表明,金代和明清两代都曾在宋内城基础上屡次修筑城墙,几座不同时期的城墙叠压在一起,便形成了开封城下特有的“城摞城”奇特景观。

据史载,北宋内城共有10座城门,2座水门。由于内城遗址勘探中只能利用旧城内稀少的空地进行,因此很难确定城门的确切位置。迄今为止,只有朱雀门和汴河西角门子以及大梁门的位置已大致测定,其余各门尚无踪迹可寻。

其中,大梁门是开封古城的西门,始建于唐建中二年,即781年,北宋时又称为“闾阖门”,俗称西门。其城门楼后屡经战乱和风雨水患,残败破落,终遭拆除。

开封现存的大梁门是新中国时期重建,是开封目前唯一重建的一座城门,成为古都的重要象征。城门基采用青砖结构,设拱形门洞三个,城楼采用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雕梁彩绘,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开封古城的皇城又称大内、宫城,位于内城北部稍偏西处,即龙亭大殿北侧到午朝门一带,周长近2500米,共辟6门,南面正门为宣德门,宋徽宗在其画作《瑞鹤图》中,曾将宣德门的巍峨气象如实描绘了下来,使后人得以观瞻其庄严肃穆、金碧辉煌的景象。

北宋皇城呈一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的长方形。其东、西墙各长约690米,南、北墙各长约570米,四墙全长2520米左右,与史书《宋史·地理志》等记载的宋皇城“周回五里”大致吻合。

在宫城南半部中轴线上,有一处平面呈凸字形的夯土建筑台基,是北宋皇宫内的正殿大庆殿。基址东西面阔约80米,南北进深60多米,残高6米左右。台基四壁均用青砖包砌,四周环有宽约10米、长近千米的包砖夯土廊庑基址,各面有门。

除在宋内城和皇城遗址发现的“城摞城”现象外,在考古过程中,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古城很多“路摞路”、“门摞门”、“马道摞马道”的奇特现象。

繁华的中山路是开封市旧城的中轴线,其地下8米处,正是北宋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通衢大道御街,中山路和御街之间,分别叠压着明代和清代的路面,这种“路摞路”的景观还意味着,从古代的都城到现代的城市,层层叠加起来的数座开封城,南北中轴线居然没有丝毫变动。

另外,考古学家还在开封城墙西门大梁门北侧发掘出一条晚清时期的古马道遗迹,并在其下深约1米处,又发现了一段保存完好、人行道和石阶清晰可见的古马道遗迹。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第二层古马道下约0.5米深的地方,又发掘出一条砖层腐损严重、使用时间较长、年代更为久远的古马道。

三层古马道上下层层相叠,以立体的形式真切展示了开封城下“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再次为“城摞城”现象的研究增添了更为确凿的实证。

北宋东京城遗址发现之后,开封政府对重要遗迹附近的建设工程严加控制。1989年划定这些古城墙为文物保护范围,并建立石质保护标志碑。

[旁注]

后周 五代之一。951年,郭威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定都开封。历经3帝,共10年。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领兵抵御北汉和辽的进攻时,在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了“陈桥兵变”,后周灭亡。

瓮城 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我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北宋 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北宋由后周末帝禅让赵匡胤开始。太祖即位后将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军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免于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也导致宋朝在对辽及西夏的战争中失败。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

金宣宗 完颜珣,初名吾睹补,又名从嘉。世宗完颜雍长孙,卫绍王侄,金朝第八代皇帝,在位11年。在位年间,成吉思汗大军压迫,宣宗遣使向蒙古求和。1223年,宣宗在内外交困中走完了他的一生,病死于南京。死后的庙号为宣宗,谥号为圣孝皇帝。

《宋史》二十五史之一,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马道 古代建筑上是指建于城台内侧的漫坡道,一般是左右对称建筑。坡道的表面采用陡砖砌法,利用砖的棱面形成涩脚,俗称“礓”,以便于马匹和车辆往来上下。

赵匡胤(927年~976年),宋太祖,大宋王朝的建立者,祖籍河北涿州。960年,他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宋徽宗(1082~1135),名赵佶,宋哲宗的弟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1100年,向皇后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阅读链接]

在我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是,古都开封虽历经兵燹水患,基本上都是在旧城址上屡建屡淹,又屡淹屡建,形成奇特的“城摞城”现象。那么,当时的统治者为何这样对开封情有独钟呢?

首先,从自然环境上看,开封与其他古都相比,有着极为优越的水利网络设施,这里一马平川,河湖密布,交通便利。不但有人工开凿的运河汴河与黄河、淮河沟通,还有蔡河、五丈河等诸多河流,并且开封还是这些河流的中枢和向外辐射的水上交通要道,这一点是我国其他古都远远不能比拟的。

从文化地理角度看,开封地处中原腹地,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这些原因让古代的统治者不愿轻易放弃这块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