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继作为后梁后唐后晋的都城

901年,宣武节度使朱温进封梁王后,通过历年征战,势力更加庞大。904年,他发兵长安,挟持唐昭宗李晔迁都洛阳。

之后,朱温仍担心唐昭宗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就谋害了唐昭宗,然后又借皇后之命,立13岁的李柷为帝。李柷就是为唐哀帝。

907年,朱温更名为朱晃,就是后来的梁太祖。他在废掉唐哀宗后自立为皇帝,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朱温即位后,他升汴州为开封府,就是后来的河南开封,建了后梁的西都。从此,唐朝灭亡。

909年,后梁太祖迁都洛阳。由于他与据有太原的沙陀贵族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连年征战,损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物,逐渐丧失了军事上的优势。后因他晚年未定皇位继承人,皇室内部矛盾尖锐。

912年,梁太祖营寨被李存勖夜袭后,他退到了洛阳,而且病入膏肓。913年,梁太祖四子朱友贞继位,又迁都开封。他就是梁末帝。之后,双方多次交战,均以梁末帝失败告终。但晋军也因此战元气大伤,梁晋战争沉寂了一段时期。

923年,晋王李存勖在魏州,在河北大名称帝,国号“大唐”,史称“后唐”他就是后唐庄宗。后唐乘后梁西攻泽州,派大将李嗣源率骑5000袭击郓州。后梁启用王彦章为帅,北讨后唐,结果被俘斩。923年,后梁灭亡。

92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迁都洛阳,改西都为洛京,后又称东都。后来,由于唐庄宗宠用宦官,重用伶人并委以军国大事,朝廷上下离心离德,将士百姓怨气冲天。唐庄宗最终在926年死于兵变。

后唐末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晋阳,就是在后来的山西太原起兵。由于他的势力不足以与后唐对抗,于是他后来勾结契丹,认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并将幽云十六州拱手献给契丹,另加岁贡帛30万匹。

936年,在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帮助下,石敬瑭攻入洛阳,灭掉了后唐。随后,辽太宗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建都洛阳,国号“晋”,史称“后晋”。

后晋高祖死时,立他的侄子石重贵为继承人,他登基后决定渐渐脱离对契丹的依附,于是他首先宣称对耶律德光称孙,但不称臣。

自944年契丹伐晋,连续两次交战,互有胜互。947年,契丹再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石重贵被迫投降。后晋之后,后汉、后周相继将开封作为国都,把洛阳则作为陪都。

自后梁起,后唐、后晋相继建都于洛阳,均以后梁河南尹张全义修葺的宫城为都,城郭规模、建筑布局无大改观,皇城、宫城远非隋唐洛阳盛况,城周长“五十二里九十六步。

由于战乱和朝代的频繁更迭,洛阳的历史从此走到了衰落的阶段。至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在汴京称帝后,洛阳再未做过国都。但它仍然保留了其河南府仍以西京洛阳为中心,管辖后来的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和嵩县。

作为北宋的陪都,其城郭、宫室和清渠经多次修葺,仍保持五代时旧观。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后来金人入主中原,尽焚宫阙,这座古城最后荡然无存。

洛阳名园林立,有“天下名园重洛阳”和“洛阳花木甲天下”之称誉,北宋文学家、名臣李格非游洛阳时,曾撰成《洛阳名园记》。“生居洛阳”是当时士大夫们向往的地方。

大学“国子监”设立于洛阳。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赵普和吕蒙正、富弼、文彦博、欧阳修等都曾居住洛阳。史学家司马光在洛阳写出了《资治通鉴》,文学家欧阳修在洛阳编著《集古录》,理学家程颐、程灏、张载和邵雍都在洛阳留下了《二程全书》等名著。

在北宋时期,由于朝廷对佛教的极力推崇,仅洛阳一带就兴建了许多寺庙,其中最知名的庙宇,如北宋时期所建的观音寺与南宋时期所建的灵山寺。观音寺位于洛阳城南汝阳,又称“下寺”,仿洛阳白马寺布局,寺内存有大量壁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灵山寺位于洛阳灵山北麓。灵山寺有四大奇观一直为人称道:一为寺门向北开,我国绝大多数寺院都是坐北向南,而灵山寺却是坐南向北;二为寺院有山门,灵山寺与别的寺院不同,独有城楼式山门;三为佛像有胡须,这在全国也是独有的;四为寺院与尼姑庵紧连,这在别的地方也是极少见的。

金灭北宋后,洛阳遭到再次毁灭性打击元气太伤,从此沦为了一个地方性城市。金朝将洛阳定为中京,设金昌府,并置洛阳县,重建洛阳城。金代时所建洛阳新城,就是后来洛阳老城的前身,规模很小。

1234年,蒙古族在全力灭金后,又火速进入了灭宋的战争中,而洛阳地处战争腹地,再遭劫难,百业凋零,经济萧条。

元朝时期,洛阳设河南江北行省,此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而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而存在。这一时期,河南府路向西扩展,纳入了灵宝、陕县和洛宁等地。

到了明朝时期,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和伊川大部。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洛阳置河南府,并于1408年把他的儿子伊厉王朱彝封藩洛阳。1601年,明神宗朱翊钧把其第三子福恭王朱常询又封藩洛阳。洛阳做为明朝藩王的封地长达250年之久。

明代洛阳城是伊王、福王的封邑和河南府、洛阳县的治所,建筑规模比金、元有所扩大。1373年,明威将军陆龄依金、元旧址筑砖城,挖掘城壕。城周围8里340步,墙高4丈,壕深5丈,阔3丈。

明代洛阳城开四门,东曰建春,西名丽景,南称长夏,北为安喜。城门上建阙楼,外筑月城,环城设39座敌台。万历初年,河南守道杨俊民又改四门名称为东“长春”、西“瑞光”、南“薰风”、北“拱辰”。崇祯末年,又在城外筑一道墙,高1.3丈,宽1丈、周长33里。

在清代时期,清朝在洛阳置府治,设洛阳县。在明府王府的废墟上重建的洛阳知府衙门,曾作过光绪皇帝的行宫。清代洛阳城与明代洛阳城相同。历任知府、知县都对城郭街道有所修缮。

1645年至1649年,守道赵文蔚和知府金本利用福王残垣废砖,修砌加固了四面城墙,建城楼八座。1705年以后,分别重修了四面城门楼,且定名为东“迎恩”、西“方安”、南“望涂”、北“长庆”。

清代洛阳城内东西、南北两条主干道。分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四隅。河南府署及通判署、教授署、推官署、经币署、察衙署均分布在四隅街巷内。

[旁注]

节度使 官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资治通鉴》记载,710年,任命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沿用。711年,贺拔延嗣任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契丹 中古出现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我国北方。辽代末年,女真族起事,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年为金所灭,其余部建立了西辽王国,延续了93年。

李格非 字文叔,山东济南人,女词人的李清照的父亲,北宋文学家。他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教授。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山门 又作三门,是禅宗伽蓝的正门。三门有智慧、慈悲和方便三解脱门之义,或者象征信、解和行三者。三解脱门是指:空门、无相门和无愿门。

行省 原为中央派出的高级机构,以后成为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南宋和金代已有行省之称。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中书省,统管军民事物,以后成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明初加强中央集权,撤销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仍称行省,简称省。清初增为18个行省,后又增为22个行省。

李存勖(885年~926年),后唐庄宗,五代时期后唐政权的建立者。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长子。908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使晋国逐渐强大起来。923年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926年死于兵变。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阅读链接]

灵山寺有两孔石窑。东面窑里的石雕佛像,额题是“何须面壁”,两侧挂着“莫向他山借石;还来此地做人”的一副对联,所含禅机耐人寻味。西面窑额题“圣泽日新”,窑内有一股清泉流出,经石桥绕向前院,注入东西汤王池。

石窟后建有一座高台,上有大汤王殿及东西厢房。台上栽植数株银杏树和“扭筋莲花柏”,游人可在此尽享前人留下的余荫。观音寺中还有汤王池、洗心井等名景,池中或井中的水位无论旱涝,始终如一,堪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