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古典的醉白池建筑
到了清代末年,园中建起了雪海堂。雪海堂是一座五开间的大厅,当时因院内广植梅花,梅花开时,一片雪海,故叫雪海堂。
雪海堂西面东面各有一个小庭院,庭内各植有百年以上树龄老桂花树一棵。雪海堂堂前置有大型精雕石狮一对,是明代的遗物,曾置在明代松江藉内阁首辅徐阶的夫人的墓上,后又几经易主,辗转至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女儿墓上,后来才又移至醉白池。
雪海堂前院子内还有一个石砌的方形喷水池,周围都是花岗石栏杆,里面养有睡莲。
曾经在院东园门南侧,还砌着一块看似很平常的石头,石头前有一个石槽,里面盛水,只要用水泼上石头,便显出一个清晰的僧人打坐的侧面像,这就是闻名松江的“泼水观音石”。
在这一时期,醉白池内园中也新置了许多景物。醉白池内园不仅古老,而且远比外园精致,它以一个面积仅700平方米的长方形水池为主体进行配置。照理说,水体小,又是规正的形状,很难体现古典园林的幽雅,但是醉白池却做到了。
其中最主要的手法是在池的周围都叠置着各式不同形态的太湖石,见石不见土,湖石错落参差却风格统一。池内遍植荷花,养有金鱼、红鲤。
池的东、南、西三面都有长廊,配以云墙、亭、榭、轩等建筑高低错落,又远近不一,逶迤连接,生动灵活却自成一体。各长廊的一侧都为白色墙面,镶嵌着各种石刻或碑刻。东、南长廊的另一侧临池,多有美人靠,可俯观池内。
西长廊的另一侧不临池,外有沿池而筑的卵石小径,小径往东北通向一座用太湖石装饰的小拱桥,直达池北的一棵大香樟树下,转而又可步入东长廊。
池与北边的河道是相通的,池上草堂就建于池的北端偏西,凌空横架于池与河道的汇合处,一来遮挡了分别为北向与东向的两条支流河道,二来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池体,在假山、植物、小桥的烘托之下,更显清幽,毫无霸气却主次分明。
池上草堂建于1909年,整座建筑凌空于池上,气势雄伟,古朴雅观,堂前有乔木参天,怪石布岸。堂后桂林华茂郁郁青青。上有树荫蔽日,下有流水通池,曲栏横槛,临于水上,池中莲叶东南,花香阵阵袭来,自有一番诗情画意。
池上草堂有匾额“醉白池”3字,里面有“香山韵事”横匾,堂内有明清时期的古桌椅,茶几等。池上草堂无疑是内园的主景,其名取白居易《池上篇》“有池一方”之意,草堂并非真的是草,而是具有100多平方米的典型清代建筑。
池上草堂的四面有隔扇,并环以廊轩与栏杆。堂北有树荫遮光,堂下有流水潺潺。
在池的东北角有一个建在岸上的半屋式小榭,其名却叫“小湖亭”,它近水而不临水,人在榭中,可北望古樟、四面厅,南望池中。榭外北侧,还植有紫花牡丹两棵,已逾百年,每当牡丹花开,如果凭栏观赏,无不怡然自得,故取名“花露涵香”。
池的东南方向有一个大榭,名却叫“大湖亭”,它与“小湖亭”同时兴建,由于临水而建,比小湖亭的视角宽阔,是盛夏赏荷的绝佳之处,故取名“莲叶东南”。
后来,醉白池归国家所有,再次进行了扩建。增建照壁、赏鹿厅、玉兰院、深柳读书堂和雕花厅等建筑,园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园大门口的砖雕照壁是一座反映醉白池及松江古代风物的建筑。它以斜眺俯瞰的角度、以浮雕的精致刀法,将醉白池的主景、近景、远景、背景等突现出来。
赏鹿厅是为了纪念松江的由来而建。在春秋战国时期,松江地处东海之滨,境内河湖棋布,草木茂密。自海中新涨起的土地不断了现,可供渔猎。
当时松江隶属吴国,吴王寿梦经常骑马到此游猎,看到这一带有五处地方草木特别丛密,鹿也很多,于是称之为“五茸”。并在这里建厅歇脚,赏鹿狩猎。以后在这里逐步建起了城镇,称之为“茸城”,也就是后来的松江。
赏鹿厅内竖有十鹿九回头石刻浮雕,呈现方形,边长约一米,画面上10只健壮的梅花鹿在奔走,形态生动,因其中有九鹿皆回头而得名。
玉兰院树木葱郁,亭台相接,曲廊相连,四季鸟语花香,环境十分幽美。北侧亭廊相接的建筑,造型美观,独具匠心,将亭子与回廊连接起来,形成亭廊曲折有致,亭园相映生辉。因其周围广植玉兰科植物,有白、广玉兰、二乔玉兰等,故命名为“玉兰院”。
醉白池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并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园林布局以一泓池水为中心,环池三面皆为曲廊亭榭,可凭栏赏景。园内古木葱茏,小桥流水,亭台密布,是存留下来的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
[旁注]
内阁首辅 内阁制始于明代,内中官员成为大学士。首辅是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名义上相当于宰相之职,但无宰相之权。明中期后,大学士又成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称首席大学士为则称为“首辅”,或称“首揆”、“元辅”。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我国明末数学和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少保,谥文定。徐光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
美人靠 又称吴王靠。是栏杆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安装在半墙或坐槛上面,形似椅子靠背的矮栏,供人们憩息时撑扶凭靠。我国古代仕女图上往往有美女凭靠倚坐,故名,还有名字叫鹅颈椅、飞来椅等。美人靠常用于亭、榭、轩、阁等小型建筑的外围,视各建筑平面与周围景观的不同。
太湖石 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因盛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石头。太湖石是一种包涵历史文化的东西,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吴国 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京杭大运河,有著名兵器吴钩。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吞并吴国。
吴王寿梦(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1年),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吴王阖闾的祖父,吴王夫差的曾祖父。又名乘,字熟姑,又称攻卢王,在位25年,葬于赢博,娶文氏。吴国的振兴始于吴王寿梦。寿梦在位期间,开始与中原交流,引进中原文化。经过数十年,使吴国成为了当时的一个强盛的国家。
[阅读链接]
十鹿九回头石刻浮雕最早嵌置于普照寺前石桥旁壁上。拆桥后,石刻被搬到“云间第一楼”陈列。1950年楼毁后才搬到醉白池园内。
清嘉庆松江府志记:“以做事不全者,谓之十鹿九回头。”在民间一般传为,松江历来为鱼米之乡,外出做官或经商的人,十有九都要返回家乡,十鹿九回头,以鹿喻人。寓意为叶落归根,不忘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