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豫园建筑盛景

潘允端在《豫园记》中说:“匾曰‘豫园’,取愉悦老亲意也。”

“豫”,有安泰、平安之意,由此可见潘允端建园目的是让父母在园中安度晚年。但因时日久拖,潘允端的父亲潘恩在园子刚建成时便亡故了,豫园实际成为潘允端自己退隐享乐之所。

潘允端常在园中设宴演戏、请仙扶乩、相面算命、祝寿祭祖、写曲本、玩蟋蟀、放风筝、买卖古玩字画等,后来,潘氏家业衰落,潘允端死后,园林日益荒芜。

明末,潘氏豫园一度归通政司参议张肇林,而张肇林也就是潘允端的孙婿。

到了清初,豫园也是几度易主,园址也被外姓分割。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绅将豫园几个厅堂改建为清和书院,堂中供奉松江知府张升衢长生禄位。书院尚未修竣,有因故停工。园中亭台倾圮参半,草满池塘,一些地方成了菜畦,秀丽景色已成一片荒凉。

1709年,上海士绅为公共活动之需,购得豫园东部部分地区建造庙园,即灵苑,又称东园。1760年,一些豪绅富商集资购买庙堂北及西北大片豫园旧地,恢复当年园林风貌。历时20余年。因已有“东园”,故谓西边修复的园林为“西园”。

在这一时期建造的有得月楼、绮藻堂、三穗堂和萃秀堂等建筑。

得月楼建于1760年,位于玉华堂、玉玲珑西,两面临水。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义而名。得月楼为二层楼房,建筑精致,画梁彩栋,修廊曲栏,华丽幽静。

得月楼前有“皓月千里”匾额,皓月当空时,俯视湖心亭、九曲桥上月光,别有情趣。清人一副描写得月楼的联语“本地风光,旧时月色”,耐人寻味。

绮藻堂位于得月楼下,以“水波如绮,藻彩纷披”而名。堂内装潢美观,别具一格。堂檐下有100个不同字体的木雕“寿”字,称为“百寿图”,富有民族特色。堂前一天井,犹如方茶壶,内有匾额“人境壶天”。左侧围墙上有清代“广寒宫”砖刻。

萃秀堂位于大假山东北峭壁下。1760年始建,1770年竣工。1813年由西园庙产转属饼豆业公所,并经大规模修葺,建筑构造精粹,幽静峻洁。四周拦以围墙,堂前峰峦林立,花木阴翳。

修复后的西园、东园性质上已非私家花园,成了供城邑士人乡绅们集会雅玩的寺庙园林,但规模布局还依照潘氏豫园,保留了文人宅园明秀雅洁的风貌。原临荷花池的乐寿堂已颓圮,复建西园时,在原址上建起形制高大、华丽宽敞的三穗堂。

三穗堂位于豫园正门处,原为乐寿堂,清初曾被征为上海县衙办公之地,改建西园时重筑为三穗堂。其意“禾生三穗,乃丰收之朕兆”。有5间大厅,屋宇宏敞。三穗堂大厅中间有“城市山林”和“灵台经始”匾额。

匾额下是豫园主人潘允端撰文的《豫园记》,扇上雕刻着稻穗、黍稷、麦苗和瓜果。三穗堂南临大湖,堂前桧柏分植,景观颇广远,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东西筑石梁,九曲以达于岸。

三穗堂在清代中叶为豆米业公所议事、定标准斛之所,又称“较斛厅”。还曾是官府召集乡士绅商宣讲皇帝谕旨之处,是当时沪上绅士富商的政治、经济活动场所。三穗堂南荷花池、凫佚亭、绿波廊、濠乐舫、鹤闲亭、清芬堂和凝晖阁等建筑。

点春堂于清道光初年为福建花糖业商人所建,以作公所之用,共五间。厅堂画栋雕梁,宏丽精致,门窗的扇上雕刻戏曲人物,栩栩如生。堂名取宋代诗人苏轼词“翠点春妍”之意。

点春堂厅堂面对一座小戏台,镂金错彩,式样精巧,名“凤舞鸾吟”,俗称打唱台,是当年花糖业公所宴请演唱和岁时祭供之处。

打唱台东南有小假山,水从假山下石窦中流出,汇成小池,戏台一半架在池中,非常幽雅。点春堂后有临水槛,可凭槛观鱼,有匾额“飞飞跃跃”,字体飘逸洒脱。

后来因兵火,豫园香雪堂、点春堂、桂花厅、得月楼、花神阁、莲厅皆遭损毁。清嘉庆、道光年间,上海商业发展较快,一些商业行会在豫园设同业公所,作为同业间祀神、议事、宴会、游赏之处。1868年西园划分给各同业公所,各自筹款修复。

仰山堂便是此时建造的。仰山堂位于三穗堂之后,与大假山隔池相望,1866年所建。底层称仰山堂,上层为卷雨楼。仰山堂共五楹,后有回廊,曲槛临池,可小憩。望大假山景,池中倒影可鉴。

卷雨楼为曲折楼台,取唐诗“珠帘暮卷西山雨”之意,雨中登楼,烟雾迷蒙,山光隐约,犹如身入雨山水谷之中,为豫园绝景。

此后园内茶楼酒馆相继兴起,商贩丛集,荷花池西南一片空地上,一些江湖艺人,诸如相面测字、卖梨膏糖、拉洋片等在此设摊,逐渐成为固定庙市,后演变为商场。

1894年,布业公所为纪念古代纺织家黄道婆建造了织亭。织亭位于绮藻堂和荷花楼之间的西廊中间,面对湖心亭、九曲桥,背向五老峰、月府砖刻。亭以扇与廊相隔,扇裙板上刻有“耕织图”。

藏书楼也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藏书楼又名书画楼,位于得月楼对面,曾是有名的书画市。

20世纪初期,豫园已被一条东西小路分割成南北两爿,古建筑破漏,面目全非,所幸园中重要部分点春堂、三穗堂、大假山和一些亭台楼阁、古树名木,仍得以保存。

[旁注]

通政司 古代官署名。明代始设“通政使司”,简称“通政司”,其长官为“通政使”。清代沿置,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俗称“银台”。明清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通政使。

知府 古代官名。宋至清代地方行政区域“府”的最高长官。唐以建都之地为府,以府尹为行政长官。宋升大郡为府,以朝臣充各府长官,称以某官知某府事,简称知府。明以知府为正式官名,为府的行政长官,管辖所属州县。清沿明制不改。知府又尊称太守、府尊,亦称黄堂。

天井 指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是我国南方房屋结构中的组成部分。一般地面用青砖嵌铺而成,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天井。

斛 我国古代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10斗,后来改为5斗。常用容量单位由小至大有升、斗、斛、釜、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10进制,南宋末年改为5进制。量器呈直口直壁的圆筒形,平底,腹两侧各有一柄。

鸾 即青鸾,又名鸾鸟,青鸟,鸡趣。鸾鸟,在凤凰的诸种异名中,可能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是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多为神仙坐骑。也被引申为吉祥和爱情的象征。

[阅读链接]

1986年,为了保护传统园林文化,开始逐步修复豫园。豫园中的浣云假山就是在此时堆砌的。

浣云假山位于得月楼北,为太湖石堆砌。假山以湖石堆成,背依得月楼,面临清池,水中假山倒影与天上彩云浑然一体,如洗白云于水中,如染假山于云间,故名“浣云”。

山有临流石径,依山脉迂回曲折而上。山洞内有清泉,登得月楼隐约可闻泉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