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临幸的鼎盛时期
秦燿过世后,按他的遗嘱,寄畅园被分割成为了四份,分属他的4个儿子所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清代。
在清初时期,秦燿的曾孙秦德藻合并改筑,结束分裂局面,挽救了一代名园。秦德藻有6子24孙,这些后裔中有10人授翰林,是极为繁荣兴盛的一支。
秦德藻延请当时著名的造园名家张涟和张涟的侄儿张轼精心布置,掇山理水,疏泉叠石,园景益胜。
清代康熙和乾隆两帝先后各6次南巡,均必到此园,此时期为寄畅园的鼎盛期。
1746年,秦氏家族商议“惟是园亭究属游观之地,必须建立家祠,始可永垂不朽”,于是将园内嘉树堂改为“双孝祠”,寄畅园为祠堂公产,故寄畅园又名“孝园”。
1751年,乾隆首次南巡,指定寄畅园为巡幸之地,乾隆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且“爱其幽致”,因此绘图带回北京,在清漪园,也就是颐和园万寿山东麓仿建一园,命名为“惠山园”。
在后来的1811年后改名为“谐趣园”,并在北京其他地方仿建了他认为最好的五处江南园林。其余四处早已毁弃不存,只有“惠山园”仍完好地保存在颐和园里。
在寄畅园内的美人石前的御碑亭内,还存留着乾隆的御笔。据说,乾隆来此游览时,认为美人石巍然昂首,有大丈夫气魄,将它改名为“介如峰”。
园主人为此特意把乾隆的题字和题诗刻成石碑,立在镜池前面。在石的南墙角,有一块不显眼的石头,好像一只癞蛤蟆,对着美人石张口垂涎,真像癞蛤模想吃天鹅肉。
自1684年至1784年的整整100年间,两位皇帝12次巡游江南,每次都必游这里,留下了许多诗章和匾、联。寄畅园中尚保存着康熙“山色溪光”、乾隆“玉戛金枞”御书石匾额各一方。
在清代,《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在卧云堂题过诗,所咏《惠山题壁》道:
合抱枫香老桂枝,卧云堂上旧题诗。
兹身久分无丘壑,可慕秦家濯足池。
后来,秦氏后裔将私园献给国家,又将原贞节祠纳入园中,形成了存留下来的秉礼堂。
秉礼堂古朴典雅,装饰扇木格子落地长窗,共有18扇,是执掌礼仪的场所,据说此堂题名是为纪念关公。
关羽被曹操软禁后,为试探关羽,只给他一间房,关羽把房让给嫂嫂,自己站在门外,借月光读书到天明。曹操为此佩服至极。园主人更是敬佩关公,题名“秉礼”,即秉烛达旦,遵守礼节之意。
后来,寄畅园中又陆续重修九狮图石,重建嘉树堂、梅亭、邻梵阁等。
穿过桂花树林,看到的是“九狮台”。九狮台是座大型假山,整座假山看上去像9只用太湖石叠成的巨大的雄狮。
据说这是根据元代大画家倪瓒的《九狮图》画稿堆砌而成的。登上狮首,是全国最高点,整个园林一览无余。
存留下来的嘉树堂是寄畅园最北面的一座建筑,人们站在堂前,南面秀丽的锡山,山顶的龙光塔和园中的知鱼槛、郁金亭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山地塔影”的奇妙景象。这是寄畅园小中见大建园风格的体现。
梅亭位于八音涧假山之巅,站在梅亭居高临下,俯仰有情。往前行,更奇的是在“山穷水尽疑无路”处,忽折而别开一径,更窄、更曲、更幽,等走出洞窟似的涧口,豁然开朗,嘉树堂前、锦汇漪畔,柳暗花明又一村。远眺更有“闲闲塔影见高标”的锡山龙光塔映入眼帘,使景观备觉宽展。
这又是小中见大之“先抑后扬”造园手法的巧妙运用。行家谓之“藏景”,所谓“景愈藏,境界愈大”。而且这藏景又与借景相结合,故能造就出意外的艺术效果。八音涧出口处,还是寄畅园山水景观的转换枢纽,由此折而右拐,别开生面,游兴跌宕,步入鹤步滩。
邻梵阁位于园子的南边。梵界即为佛界,阁建在假山上,因紧靠惠山寺,故名“邻梵阁”。原来的建筑已毁,存留下来的是后来根据明代王稚登《寄畅园记》的记载重建的,在邻梵阁眺望,锡山风光尽收眼底。
[旁注]
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祠堂 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曹雪芹(1715年~1764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正白旗包衣出身,先祖为中原汉人。曹雪芹生于荣华,中经巨变,历尽沧桑,于世态所味甚深,而又博学通识,才华富赡,胸多波澜,笔无滞碍,才得成此绝世之作。
关羽(约162年~220年),字云长,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倪瓒(1301年~1374年),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
王稚登(1535年~1612年),字百谷、百榖、伯榖,号半偈长者、青羊君、广长庵主等。因写“色借相君袍上紫,香分太极殿中烟”的牡丹诗名扬京师。曾召修国史,与屠隆、汪道昆、王世贞等组织“南屏社”,广交朋友,人称“侠士”。
[阅读链接]
在寄畅园中,人们还可欣赏到《寄畅园法帖》石刻,一共200多方,分布在郁盘亭长廊、秉礼堂和含贞斋的墙上,以及邻梵阁、嘉树堂中。
这些法帖是清嘉庆年间秦氏家族在乾隆所赐《三希堂法帖》的基础上,搜集宋、元、明、清名家,如秦观、文徵明、董其昌、刘塘等的墨迹,精雕细刻而成。
存留下来的是1981年根据旧拓本重新摹刻的,基本再现古时风采。在含贞斋南侧围墙上,还保存着零星残存的原有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