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水源、用材林区

本林区位于东北林业地区的东部,西与小兴安岭、松辽平原交界,东南与俄罗斯、朝鲜为邻,东北伸入三江平原,西南接连辽东半岛。是一个呈东北—西南方向、贯通黑、吉、辽三省东部的长形地带。由黑龙江省的长白山北部用材、防护林区,吉林省东部长白山用材、防护林区和辽宁省辽东山地水源、用材林区 3 个省级林区组成。总土地面积为 2466 万多公顷。

长白山林区同小兴安岭林区一样,也是东北林业地区中森林资源相当丰富的重要林区之一。林业用地面积为 1733 万多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 68.1

%。有林地面积为 1335 万公顷,占本区林业用地面积的 75.7%,森林覆盖率为 55.8%,森林蓄积量为 12.7 亿多立方米。另有相当数量的疏林、灌木林和新造人工林。

本区森林资源以天然林为主,人工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 7.7%,蓄积量只占总蓄积量的 2%。天然林中以用材林为主,占全区森林总面积的 89.5

%,蓄积量占 94%。在用材林蓄积量中成过熟林蓄积量占 61.9%。本区在东北各林区中自然条件最好,历史上也是以盛产红松材和珍贵的三大硬阔树—

—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名闻全国。但因近 100 多年来的大量采伐,这些优良用材树种资源已大大减少,红松等针叶树总蓄积量仅占成过熟林蓄积量的 23.9%;各种阔叶树占 76.1%。而在阔叶树蓄积量中,珍贵的三大硬阔叶树分别只占 4.1%、2.3%和 1.0%。

在本区范围内,有一大片被称为北国奇观的“地下森林”,是本区森林资源的一大特色。它位于黑龙江省的长白山北部宁安县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内的群山之中,海拔高约 1000 多米。据地质考察资料,在大约 1 万年以前,这

里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事后,形成 7 个巨大的火山口,其中最大的一个

火山口,直径 700 多米,深 200 多米。这些火山口,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

生长起大片森林。在整个火山口范围内(长 20 公里、宽 4 公里),有原始森

林 6 万多公顷,活立木蓄积量 3000 多万立方米。森林中针叶树种有红松、鱼鳞松、黄花松、冷杉等;阔叶树种有紫椴、黄波罗、水曲柳、白桦等。由于火山口地势陡陷,构成封闭的深谷,形成了远较其周围地方优越的自然环境, 气候温和湿润,蒸发量少,生长期长,树木生长旺盛。加上谷底受光面积小, 在趋光作用的影响下,树木高生长尤为突出,一般树高在 50 米以上,最高的

达 100 米以上,远远超过本地区地面上的森林,堪称北国奇观。这片“地下森林”,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它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的白头山天池一样,吸引着国内外科学家和游人,慕名前来参观考察。

本林区内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湿润温带山地生态系统。在长白山主峰,自下而上形成的森林植被带较齐全,有针阔叶混交林带、寒湿性针叶林带、岳桦林带、高山灌丛和高山冻土带等垂直自然景观带。这些垂直分布的自然带,对于探索本地区生物的发生、发展及其自然演变规律,

进行地理、气候、土壤、动物、植物、地质和生态等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区内约有 1300 多种植物,其中红松、长白落叶松、云杉、冷杉、水

曲柳、黄波罗、椴木等经济用材树种有 80 余种。植物中的中药材人参、党参、

贝母、黄芪、瑞香、北五味子等药材约 600 余种。

新中国成立后,本林区开发建设发展较快,已先后建立起 33 个林业局(尚

待开发的林区只有两个局),另有 4 个以经营为主的局和一批木材加工、综合利用企业。

本林区今后林业发展方向与采取的主要措施,与前述两个林区基本相同。本区天然降水量大,水系多而影响范围广,因而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也最为明显。今后,在大力发展用材林的同时,要扩大水源林面积; 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