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小烧

[主料辅料]

猪肝⋯⋯⋯⋯⋯50 克 精盐⋯⋯⋯⋯⋯5 克

猪瘦肉⋯⋯⋯200 克 花椒粉⋯⋯⋯0.5 克

茶叶⋯⋯⋯⋯150 克 八角粉⋯⋯⋯⋯1 克

猪网油⋯⋯⋯200 克 稀面糊⋯⋯⋯⋯25 克

〔烹制方法〕

  1. 将猪肝同猪瘦肉一起剁成泥状,放人碗内,加八角粉、花椒粉、精盐拌匀,再用网油包成扁条形状,用稀面糊口,做成生胚。

  2. 将生胚放在铁丝网架上,置碳火上烧烤,并不时翻动,约烤 40 分钟,

小烧熟透,用炭灰将火盖没,撒上茶叶,烘出香味,熏制小烧 4-5 分钟即可。

茶叶熏完,拿下小烧,切成 0.9 厘米宽长条,装盘即可。

〔工艺关键〕

  1. 为便于成熟,胚料可做成长 5 厘米、宽 3 厘米、厚 1 厘米的小胚。

  2. 用碳火烤制时,火要小,切不可操之过急。不然,外皮易焦糊,胚心夹生。特别是网油迅速渗出,滴人碳火中,使碳火冒出油烟,不仅失去风味,

    而且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物质,所以要注意碳火。

  3. 若用烤箱,可先将生胚在烤箱中烘熟。一般用 240℃温度烘烤 20

    分钟即熟。然后再用铁锅内放茶叶,架算子的办法来熏制小烧。

(风味特点)

  1. 此菜产于皖南山区泾县,是这一地区的传统名菜,也常作风味小吃, 因地而得其名。

  2. 茶叶多用当地条茶。熏出小烧外焦黄,里嫩软,细品其味,肉中略带微微清香,风味独特,倍受人们的青睐。

猪瘦肉⋯⋯⋯500 克

小葱未⋯⋯⋯⋯5 克

姜未⋯⋯⋯⋯⋯5 克

酱油⋯⋯⋯⋯⋯50 克

醋⋯⋯⋯⋯⋯⋯15 克

白糖⋯⋯⋯⋯⋯40 克

味精⋯⋯⋯⋯0.5 克

绍酒⋯⋯⋯⋯⋯10 克

五香粉⋯⋯⋯⋯5 克

硝水⋯⋯⋯⋯⋯10 克

鸡清汤⋯⋯⋯150 克

芝麻油⋯⋯⋯⋯15 克

菜籽油⋯⋯⋯750 克
〔烹制方法〕
  1. 将肉切成 7 厘米见方、l 厘米厚的薄片,用刀拍松,剂上几刀,便于人味。用硝水和 25 克酱油腌半小时,然后置阴凉处风干。

  2. 炒锅放人莱籽油,烧至七成熟,将风干的肉下锅炸至外部起壳为止, 捞出沥净油。

3、将炸好的肉片放炒锅中,加入清汤、酱油 25 克、白糖、五香粉、绍

酒及葱姜未,用旺火烧开,转小火焖约 5 分钟,再换大火收汁,这时加入味精,汁干淋入芝麻油,烹醋出锅,晾凉后,每一大片肉再横切一刀,竖切两刀,改成 6 小片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 肉腌入味后,只可风干,不能暴晒。因暴晒后的肉发柴,味道不佳, 色不美观。

  2. 菜籽油。花生油都可用,但都要经过烧热处理,防止生油味进入菜品中。

  3. 肉炸得不要过老,见肉外层起壳即捞出,过硬不易人味,口感也差。

  4. 因硝水对人体有害,所以在制做过程中可不加,而用红曲米代之,在用汤人味时加入即成。

(风味特点)

  1. 此菜以特殊风干阴凉做法而得名。

  2. 菜品色泽褐红,嚼之干香,回味甜鲜,虽烹以醋,却不觉其酸。

猪排骨⋯⋯⋯500 克 青梅⋯⋯⋯⋯⋯50 克

精盐⋯⋯⋯⋯⋯1 克 白糖⋯⋯⋯⋯150 克

干淀粉⋯⋯⋯⋯25 克 硝水⋯⋯⋯⋯⋯15 克熟菜籽油⋯⋯500 克

〔烹制方法〕

  1. 将猪排骨剁成 4 厘米长的段,加盐和硝水,夏天腌 3 小时左右,冬天

腌 1 天左右,待肉变红时,用水稍加冲洗,甩去水分,加入干淀粉拌匀。同

时将青梅切成 1 厘米见方的丁备用。

  1. 炒锅放旺火上,加入菜籽油,烧至七成热,将排骨下人炸至外层起壳时捞出,剩油倒出,留作它用。排骨倒人锅内,加水淹没,旺火烧开,转小火烧至六成烂时,捞出排骨,用水洗净,原汁倒掉。

  2. 将洗净的排骨放人锅内,加水 75

    克烧开,再加白糖和青梅丁,烧至糖汁变稠时,翻炒几下,出锅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 排骨在烧制时,不可煮得太烂,否则外皮易被煮烂,成品不美观。

  2. 收汁时注意不要熬糊,汤汁以变浓能包裹排骨为宜。

〔风味特点〕

  1. 此菜与挂霜排骨合称“冷盘二排”,是安徽著名凉菜。

  2. 菜品外观光亮,色如玫瑰,质块柔韧,香甜微酸、与其它地区的蜜汁菜略有区别,风味别具一格。

猪排骨⋯⋯⋯250 克 鸡蛋清⋯⋯⋯⋯2 个

精盐⋯⋯⋯⋯0.5 克 白糖⋯⋯⋯⋯150 克

绍酒⋯⋯⋯⋯⋯15 克 金桔饼⋯⋯⋯⋯5 克桂花⋯⋯⋯⋯0.5 克湿淀粉⋯⋯⋯100 克

熟猪油⋯⋯⋯500 克

(烹制方法)

  1. 将金桔饼切碎,同桂花放在一起备用。

  2. 排骨剁成 3 厘米长的块,加绍酒、精盐拌一下,再加湿淀粉和蛋清,

    浆匀后,放人六成热的猪油炸成金黄色,捞出沥净油。

  3. 将剩下的猪油倒出,另作别用。锅内留油 50

    克,加白糖,熬至糖水起小泡时,立即倒人热的排骨、金桔饼未和桂花,离火翻炒,使糖液裹匀排骨, 在冷凉过程中,不要使排骨块粘结,出勺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 排骨要趁热倒人糖液中,否则糖汁裹不匀排骨。具体制做可采用两只锅操作。方法是先将上好浆的排骨,一个个炸成淡黄色,盛人漏勺内,将油烧至七成热,这时旁边另取一只锅炒糖,待糖将要炒好时,把排骨放热油中, 炸至金黄色,捞出控净油,这时糖也炒好,马上把排骨放人翻炒。

  2. 识别糖是否炒好的标志是香糖液的气泡,气泡为米粒大小时,糖即炒好,切忌炒过。

  3. 糖汁在挂匀排骨后,仍然要不断翻动锅,使排骨不至粘连在一起。有条件的可在不断翻动时,用电风扇吹,使其速冷。

〔风味特点〕

  1. 此菜中加入了安徽特产金桔饼,此饼原产于歙县,系用当地金桔制成, 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桔饼香气浓郁,做成佳肴,别有美味。

  2. 此莱由于猪油和糖的作用,晾凉时排骨外似粘有一层霜雪,因此而得名。

  3. 此菜系安徽著名甜食冷菜,与蜜汁排骨合称“冷盘二排”。肉酥、气香、味甜。

瘦猪肉⋯⋯⋯5000 克 肉桂未⋯⋯⋯⋯15 克

细肠衣⋯⋯⋯⋯50 克 精盐⋯⋯⋯⋯125 克

白糖⋯⋯⋯⋯125 克 高粱大曲酒⋯⋯75 克

硝水⋯⋯⋯⋯100 克 麻油⋯⋯⋯⋯⋯15 克

〔烹制方法〕

  1. 将瘦猪肉洗净,切成米粒状。干肠衣用温水泡软,洗净,擦干备用。

  2. 将精盐、白糖、高粱大曲酒、肉桂未、硝水配成卤汁,把瘦肉粒放人拌匀,腌

    2 小时左右。

  3. 将腌好的肉米灌人肠衣内,用牙签扎几个小孔,以便排出空气。再用细麻绳每隔

    4 厘米捆扎一段,每 4 段为一串,用温水冲洗一下,用炭火盆烘

干,放置阳光下暴晒二三天,然后挂阴凉通风处,干燥存放,经 20 天即可蒸食或煮食。蒸或煮后,晾凉,刷上麻油,吃时从捆扎处切断,去掉麻绳,装人盘内即可。

(工艺关键)

  1. 硝水尽量少用,可视肉质而定。肉质鲜可少加,反之,则适当多加。

  2. 精盐使用时,冬季与夏季不同。冬季要少用。

  3. 灌人肠衣中的肉米要紧密些,外观才光滑。

  4. 用烘炉烘干也可,但不要烤得过于或烤糊。烘于是为了防止肉枣变质。

〔风味特点〕

  1. 芜湖肉枣是安徽省芜湖县名食,因外表酷似红枣而得名。

  2. 此菜外表油亮,质红如枣,肉味浓郁,越嚼越香。

猪肚一个⋯⋯750 克

鸡蛋⋯⋯⋯⋯⋯6 个

虾仁⋯⋯⋯⋯⋯30 克

水发木耳⋯⋯⋯15 克

瘦火腿⋯⋯⋯⋯25 克

青菜心⋯⋯⋯⋯50 克

小葱⋯⋯⋯⋯⋯50 克

姜⋯⋯⋯⋯⋯⋯40 克

醋⋯⋯⋯⋯⋯⋯25 克

精盐⋯⋯⋯⋯⋯8 克

白糖⋯⋯⋯⋯⋯10 克

味精⋯⋯⋯⋯⋯1 克

大料⋯⋯⋯⋯⋯10 克

桂皮⋯⋯⋯⋯⋯10 克

花椒⋯⋯⋯⋯⋯8 克

芝麻油⋯⋯⋯⋯15 克

矾⋯⋯⋯⋯⋯⋯5 克

酱油⋯⋯⋯⋯125 克

(烹制方法)
  1. 将猪肚用矾、醋搓洗几次,去除内壁臊味,再翻回原样,控净水备用。

  2. 瘦火腿、小葱 25 克、姜 15 克、花椒 3 克分别剁成细未,青菜心切成

1 厘米长的段,木耳大片切成两半,小的不切。鸡蛋打匀,虾仁用毛巾拈干

水分。将以上原料调和在一起,加盐 3 克。味精 1 克拌匀,灌人猪肚内,用针线缝牢肚口,不要使浆水漏出。

  1. 炒锅放旺火上,注人清水 1000 克,加酱油、大料、桂皮、花椒 5 克、

姜片 25 克、葱段 25 克、白糖,然后下入猪肚,烧开后改用小火,加锅盖焖

煮,肚烂捞出,时间约 40 分钟。将热肚刷上香油,用重物压扁。待冷却后, 取下重物,拆去线头,从中间一破两半,切成 5 厘米长、3 厘米宽、1 厘米厚的片,分三行整齐地摆在盘内,淋上芝麻油即可上桌。

〔工艺关键〕

  1. 肚口要缝平缝牢,以免煮时胀破。肚要冷水下锅,否则外皮巨烈收缩, 内部浆液依然是冷的,导致肚皮破裂,影响成品的外观、质量及口味。

  2. 焖肚时要用小火,才能人味熟透。猪肚熟烂时,用手指一掐即破。

〔风味特点〕

  1. 此菜因切开后,其中的鸡蛋、木耳、青菜构成桂花图案,十分美观, 因而得名,为冷菜佳品。

  2. 此菜口味醇香、食之微脆,色、味、形俱佳,淮北地区常用此菜制做大饼。

猪舌⋯⋯⋯⋯2500 克 冰糖⋯⋯⋯⋯⋯75 克

小葱结⋯⋯⋯⋯25 克 姜块⋯⋯⋯⋯⋯25 克

精盐⋯⋯⋯⋯⋯25 克 五香料⋯⋯⋯⋯50 克

酱油⋯⋯⋯⋯1000 克 绍酒⋯⋯⋯⋯4000 克

〔烹制方法〕

  1. 将猪舌刮洗干净,放在开水锅中煮至起浮沫捞出,再刮去舌苔膜洗净, 将五香料装人纱布袋中,扎好口。葱结切段,姜拍松备用。

  2. 取一只大砂锅,放中火上,倒入绍酒、酱油、冰糖、精盐、葱、姜和五香料袋,下入猪舌煮至六成烂时,将锅端离火放至凉时使用。一般情况下猪舌留在锅中浸养,上菜时再取出,撕下舌根骨,切薄片装盘即成,也可浇上少许卤汁食用。

〔工艺关键〕

  1. 五香料一般选用大料、花椒、小茴香、桂皮各 12 克左右。

  2. 卤汁中以绍酒为主,不加汤或水。

  3. 徽式卤味与一般卤味不同,一是带甜味;二是不用盐腌、不加硝、不用色素,汤卤以绍酒为主;三是卤好的原料不取出,在卤汤中浸泡至凉方可取食,既可防止风吹干缩,色泽改变,还可减少损耗。这种技法可制作出多种菜肴,为卤肚、卤肝、卤肉等。

  4. 一般用 20 分钟即可将猪舌煮至六成烂。在冷凉过程中肉就可被浸熟,

    保持了肉质的脆嫩。

〔风味特点〕

1.徽州的烧炒菜中放糖而不觉甜,唯独徽式卤味既甜又鲜,用此种方法可卤制多种菜肴,其风味别具一格。

2,卤舌质地脆嫩,味道醇厚,咸中带甜,常食不厌,为佐

猪大肠头⋯⋯600 克 蒜瓣⋯⋯⋯⋯⋯50 克

鸡蛋⋯⋯⋯⋯⋯2 个 精盐⋯⋯⋯⋯⋯5 克

猪瘦肉⋯⋯⋯2oo 克 硝水⋯⋯⋯⋯⋯20 克

小葱⋯⋯⋯⋯⋯15 克 麻油⋯⋯⋯⋯⋯15 克

酱油⋯⋯⋯⋯⋯15 克 菜籽油⋯⋯⋯500 克干淀粉⋯⋯⋯⋯5 克

〔烹制方法〕

  1. 选用两根重约 300 克的猪大肠头,用盐和醋搓洗,去除异味。洗净后, 将大肠的一端用细绳扎紧,把肠子翻过来,撒上一层干淀粉,再复原。猪瘦肉用硝水腋渍 2 小时,用清水洗一次,切成绿豆粒大的肉丁,蒜瓣切成碎米状,葱切成未备用。

  2. 将鸡肉放在碗中搅开,加入肉丁、蒜未、葱未、精盐拌匀,灌人大肠, 用细绳扎紧口。烧一锅开水,将肠卷放锅中烫至外皮绷紧,立即取出放盘内, 上笼蒸约 40 分钟,熟后取出趁热抹上酱油。

  3. 锅内放菜籽油,架旺火烧至七成热,将大肠放油锅内,炸成浅酱红色时,捞出沥净油,解去麻绳,抹上芝麻油,凉后切成 0.2 厘米厚的圆片,整齐地装人盘内即成。

〔工艺关键〕

  1. 大肠清洗方法:先除去肠内肥油,用刀刮去内外粘液,用清水洗净, 再用盐碱搓揉,洗净污物,再用醋中和碱味,达到去除异味的目的,清洗干净备用。

  2. 灌肠时内部不要进入空气,以免后期制作时空气膨胀,使表皮破裂, 影响质量。

〔风味特点〕

  1. 麻油肠卷是蒸、炸合一而成的菜,肠卷并不是以猪肠卷料,而是以馅料灌人肠内如卷,徽州称“肠卷”,与香肠类似。

  2. 肠卷片有黄、红、白三色,十分美观。肠外涂抹芝麻油,食之味香, 馅中加入少许肥肉,其味更佳。

兔肉⋯⋯⋯⋯400 克

精盐⋯⋯⋯⋯⋯10 克

芝麻油⋯⋯⋯⋯25 克

红曲米⋯⋯⋯⋯2 克

姜块⋯⋯⋯⋯⋯10 克

桂皮⋯⋯⋯⋯⋯2 克

小葱结⋯⋯⋯⋯10 克

白胡椒粉⋯⋯⋯1 克

青蒜⋯⋯⋯⋯⋯5 克

小茴香⋯⋯⋯⋯2 克

酱油⋯⋯⋯⋯160 克

大料⋯⋯⋯⋯⋯2 克

醋⋯⋯⋯⋯⋯⋯10 克

丁香⋯⋯⋯⋯⋯2 克

硝水⋯⋯⋯⋯⋯10 克
〔烹制方法〕
  1. 将兔肉洗净,沥干水分,洒上硝水,擦上盐,腌约半小时,取出洗净备用。

  2. 锅内放水 1000 克,加酱油 150 克,放人兔肉,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将大料、丁香、桂皮、小茵香、红曲米装人纱布袋,扎紧口,投入锅内,姜块拍松,连同葱结一起放锅内,改用微火煮 1 小时左右,肉凉后捞出晾凉。

  3. 将熟兔肉切成 6 厘米长、0.2 厘米厚的薄片,整齐地码放在盘中。青蒜选用白色的茎,切成 2 厘米长的细丝,撒在兔肉上。将醋 10 克、酱油 10

克、芝麻油 25 克、白胡椒粉 1 克,加原汤汁 20 克调成汁,浇在盘中,即为成品。

〔工艺关键〕

  1. 硝水腌后的兔肉要清洗干净。

  2. 肉要煮至酥烂为止。

  3. 兔肉要选用兔子腰部的,此处肉厚、较老、耐煮。入味后味香耐嚼。

  4. 如果没有小葱结,可用大葱白切成象眼段待用。

〔风味特点〕

  1. 降雪之后,家兔正肥,野兔上市。俗话说“飞禽莫如鸽,走兽莫如兔”。

《本草纲目》中也称兔肉为“食上之味”。现代科学进一步证明兔肉低脂肪、高蛋白,被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 85%,可谓“健美肉食”。

  1. 此菜兔肉呈淡玫瑰色,鲜醇酥烂,细嚼慢品,美不胜收。
荠菜⋯⋯⋯⋯150 克

酱油⋯⋯⋯⋯⋯8 克

孽荠⋯⋯⋯⋯125 克

精盐⋯⋯⋯⋯⋯3 克

猪五花肉⋯⋯20 克

味精⋯⋯⋯⋯1.5 克

炒糯米花粉⋯125 克

湿淀粉⋯⋯⋯⋯15 克

水发香菇⋯⋯⋯5 克

小葱未⋯⋯⋯⋯15 克

水发玉兰片⋯⋯10 克

姜未⋯⋯⋯⋯⋯3 克

鸡蛋⋯⋯⋯⋯⋯2 个

芝麻油⋯⋯⋯⋯15 克

虾米⋯⋯⋯⋯⋯15 克

熟猪油⋯⋯⋯1000 克

熟火腿⋯⋯⋯⋯10 克

(约耗 100 克)

〔烹制方法〕
  1. 取猪肉 50 克细切粗剁成未,炒锅放旺火上,放猪油 10 克,烧至五成

热,下肉未煸炒几下,加入精盐 0.3 克。味精 0.5 克、酱油,炒至成熟,用湿淀粉调稀勾浓芡,盛在碗内晾凉。

  1. 荠菜用开水烫 3 分钟左右捞出,挤出水分,剁碎。香菇、玉兰片、火

腿、虾米均切碎,同熟肉未、荠菜、芝麻油、精盐 12 克、味精 0.5 克一起搅

拌均匀,用手捏成 12 个小圆球,即成馅心。鸡蛋搕开,将蛋清蛋黄分放在两个碗里。

  1. 取猪肉 200 克剁成未,荠菜去皮剁成未,然后和葱、姜未一起放在碗

里,加入米花粉、鸡蛋黄、精盐 1.5 克、味精 0.5 克,搅拌起粘性,分成 20

份捺平作为外皮。鸡蛋清加水 50 克,在碗中搅拌均匀,然后在掌心沾鸡蛋清, 取外皮一份包一个馅心,搓成圆球,再滚上米花粉,如此逐个做好,即成“荠菜元子生坯”。

  1. 锅放在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时,将元子逐个放入锅中,

    炸至外壳浅黄色时捞出。待油烧至八成热时,再将元子一起放人锅里,复炸至金黄色时捞起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 馅心搅拌要先慢后快,先轻后重。

  2. 元子第一次炸至外壳浅黄色变硬随即捞出,在漏勺中沥油,使外壳的温度逐步向里渗透。第二次重油,成品才能外焦里嫩。

(风味特点)

  1. 荠菜是野生植物。因荠、吉同音,又与聚音相近,所以荠菜是“吉菜” 又是“聚财”之意。每逢春节,合肥居民家家制作养菜元子,招待亲友来访, 祝贺新春吉利。

  2. 此菜风味独特,清香四溢,酥松香脆。

桃脂⋯⋯⋯⋯250 克 猪五花肉⋯⋯500 克

葱结⋯⋯⋯⋯⋯15 克 白糖⋯⋯⋯⋯⋯5 克

酱油⋯⋯⋯⋯⋯10 克 姜片⋯⋯⋯⋯⋯⋯10 克

精盐⋯⋯⋯⋯⋯2 克 猪油⋯⋯⋯⋯⋯15 克

〔烹制方法〕

  1. 将桃脂洗净,用温热水泡软,取出沥干,剥去外皮。

  2. 将猪五花肉洗净,切成两厘米见方的肉丁备用。

  3. 锅放火上,下猪油烧至七成热,放入肉丁略炒,下酱油再炒上色,入水稍没过肉,用大火烧开,再加入葱、姜、盐、糖,改用小火烧至肉熟时,

    投入桃脂,改用大火继续烧一下,出锅盛入盘内即成。

〔工艺关键〕

  1. 选用不带皮的五花肉,以肥瘦相间,层次分明为上。

  2. 炒肉丁时,视其外表收缩,瘦肉变白时,再入酱油炒上色。

  3. 烧肉时,锅要加盖,水不可过多,待汁少肉熟时,再加入桃脂,敞开锅,大火烧一会,这样烧出的菜,桃脂不易化,肉味又佳,汁量正好,是此菜的制作关键。

〔风味特点〕

  1. 桃脂又名桃胶,生于桃树上,质地绵软,半透明,营养丰富。

  2. 此菜从制法到口味,类似于北方的红烧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佳肴美味之一。在徽州地区广泛流传。后来,被菜馆吸收上了筵席。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民间做法,深受广大民众的推宠,大能解馋。

  3. 菜品肉色红润,酥而不腻,桃脂绵软嚼有桃香。

猪里脊肉⋯⋯300 克 鸡蛋清⋯⋯⋯⋯1 个

葱末⋯⋯⋯⋯⋯2 克 红腐乳连汁⋯⋯35 克

绍酒⋯⋯⋯⋯⋯25 克 芝麻油⋯⋯⋯⋯10 克

白糖⋯⋯⋯⋯⋯10 克 熟猪油⋯⋯⋯500 克

湿淀粉⋯⋯⋯⋯10 克 (约耗 65 克) 猪肉汤⋯⋯⋯150 克

〔烹制方法〕

  1. 将腐乳用刀抹成泥放在碗里,加入绍酒、糖、湿淀粉和猪肉汤调匀。

  2. 里脊肉片成 6 厘米长、2.5 厘米宽、0.3

    厘米厚的片,放在碗里,加鸡蛋清抓拌均匀。

  3. 锅放在旺火上烧热,放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时下肉片撇开,见肉变色即倒入漏勺沥去油。

  4. 在原油锅里,放入调好的腐汁,见汁微沸浓稠时,即把肉片下锅,迅速翻炒几下,然后加葱末,淋芝麻油,将锅颠翻几下装盘即可。

〔工艺关键〕

烹制酱爆菜的关键是把酱炒好。酱的数量一般以相当于主料的 1/5 为宜。炒酱油的数量一般相当于酱的 1/2 为好。油多酱少,则包不住主料,油少酱多则易粑锅。油和酱的比例不是绝对的,可视酱的稠稀,增减油的用量, 一般是酱稀多用些油,酱稠用油少些。要把酱炒熟炒透,炒出香味来,不可有生酱味。

〔风味特点〕腐乳爆肉是皖南山区的特殊风味,它以红色腐乳为主要调料制成酱汁,烹入划好的里脊片,成菜色泽红艳,肉质滑嫩,香气浓郁,味咸鲜而微甜。

猪里脊肉⋯⋯175 克

小葱末⋯⋯⋯⋯10 克

熟火腿⋯⋯⋯⋯25 克

精盐⋯⋯⋯⋯⋯2 克

鸡蛋⋯⋯⋯⋯⋯1 个

味精⋯⋯⋯⋯0.5 克

白芝麻⋯⋯⋯⋯60 克

绍酒⋯⋯⋯⋯⋯5 克

葱汁姜汁⋯⋯⋯25 克

胡椒⋯⋯⋯⋯⋯1 克

面粉⋯⋯⋯⋯⋯30 克

熟猪油⋯⋯⋯500 克

干淀粉⋯⋯⋯⋯15 克

(约耗 40 克)

芝麻油⋯⋯⋯⋯10 克
〔烹制方法〕
  1. 将猪里脊剔去筋膜,片成大薄片,用刀背轻轻砸几下,使之松软,放在大盘里,加葱姜汁、白胡椒粉、绍酒、盐、味精,用手抓拌浆好。鸡蛋搕在碗内,加干淀粉 14 克调成蛋糊,抹在肉片上待用。

  2. 火腿切成细末,加干淀粉 1 克和葱末一起放在碗里拌成馅心,用肉片将馅心卷成如手指粗的长条状,外面涂上一层蛋糊,滚上一层芝麻仁,制成寸金肉生坯。

  3. 锅放中火上,放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寸金肉生坯(注意掌握火候,油温不能过高,否则芝麻易焦),炸至浮起,呈黄色时捞出,再将寸金肉下锅复炸 15 秒钟左右捞出,每段切成 3 小块装盘即可。

〔工艺关键〕

此菜分为两次炸。第一次用温油,炸至外层糊凝固,色泽一致时捞出。第二次炸要用高温油,将主料下入炸熟,上色。主料在油中停留的时间较短, 能减少水分的散发而鲜嫩可口。

〔风味特点〕

本品以里脊肉为外皮,火腿末为馅心,滚上蛋糊,沾芝麻仁油炸而成。形似寸金糖,此菜因此得名“寸金肉”。菜品色泽金黄,香酥鲜美可口,为徽皖名肴。

管廷⋯⋯⋯⋯⋯12 根

鸡汤⋯⋯⋯⋯100 克

虾籽⋯⋯⋯⋯⋯5 克

酱油⋯⋯⋯⋯⋯15 克

水发冬菇⋯⋯⋯3 个

绍酒⋯⋯⋯⋯⋯15 克

熟笋片⋯⋯⋯⋯15 克

湿淀粉⋯⋯⋯⋯10 克

小葱末⋯⋯⋯⋯10 克

熟猪油⋯⋯⋯250 克

姜末⋯⋯⋯⋯⋯10 克

(约耗 75 克)

精盐⋯⋯⋯⋯⋯25 克
〔烹制方法〕
  1. 先将管廷外面的大油疙瘩择去洗净,以筷子顶住稍细的一头,从另一头把管廷翻过来洗净,放入汤锅煮至八成熟捞出。然后在管廷上段隔 0.3 厘

米剖一斜刀,再切成 4 厘米长的段。冬菇切成片。

  1. 锅置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至四成热时下管廷,炸至刀花张开后, 倒入漏勺沥油。

  2. 在原锅余油中下葱末、姜末、虾籽煽炒,待葱、姜煽出香味时,先烹料酒,再放笋片、冬菇片、管廷炒几下,加入鸡汤和酱油、盐,再翻炒几下, 用湿淀粉调稀勾薄芡、淋上猪油 10 克,将锅颠两下,出锅装盘即可。

〔工艺关键〕

刻管廷时,刀口的深度应为 2/3,经加热后舒展美观。

〔风味特点〕

管廷,又名黄香管,是猪食管后面的一截,色奶黄、质脆,因管内附着很多脂肪,故味道很香。虾籽系选用江淮所产的淡水虾籽。二者同烹,虾籽受热吐鲜,管廷散发脂香,两者互取其长,味极鲜香,是江淮名菜。

猪肉⋯⋯⋯⋯250 克 净猪网油⋯⋯100 克

鸡蛋⋯⋯⋯⋯⋯1 个 小葱末⋯⋯⋯⋯5 克

精盐⋯⋯⋯⋯1.5 克 酱油⋯⋯⋯⋯⋯15 克

味精⋯⋯⋯⋯0.5 克 花椒盐⋯⋯⋯⋯1 克

甜面酱⋯⋯⋯1 小碟 秈米粉⋯⋯⋯⋯50 克

熟猪油⋯⋯⋯750 克 湿淀粉⋯⋯⋯⋯25 克

(约耗 40 克)

〔烹制方法〕

  1. 猪肉去皮后肥肉切成碎米状,瘦肉剁细,一同放入碗内,加入酱油、味精、盐、葱和水 50 克,搅拌成馅。

  2. 净猪网油平铺在案板上,撒上秈米粉 20 克抹匀,放上肉馅并理成条状,用网油卷起,似香肠粗细,收尾处用鸡蛋黄封口,最后全部蘸上用鸡蛋清、湿淀粉和秈米粉 30 克调成的糊。

  3. 锅放在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至七成脆时,捞起切象眼块装盘,撒上花椒盐,跟甜面酱一小碟上桌。

〔工艺关键〕

  1. 猪肉选料适宜,肥三瘦七为好。

  2. 蛋清糊:秈米粉与湿淀粉的比例为 2:1,口感酥脆,是徽菜正宗风味。

〔风味特点〕

干炸网子肉是徽州传统名菜,制作工艺又与一般的油炸类菜品有所不同,用猪网油作外衣包卷肉馅后挂糊油炸,肉馅被网油溶化的脂肪浸入,鲜嫩油润,而外层油炸后酥脆干香,糊中有秈米粉,别具滋味。

猪肉⋯⋯⋯⋯400 克 桂皮⋯⋯⋯⋯⋯2 克

秈米⋯⋯⋯⋯125 克 丁香⋯⋯⋯⋯0.5 克

豆腐衣⋯⋯⋯⋯1 张 八角⋯⋯⋯⋯⋯2 克

白糖⋯⋯⋯⋯⋯10 克 酱油⋯⋯⋯⋯⋯75 克绍酒⋯⋯⋯⋯⋯40 克

〔烹制方法〕

  1. 将米淘洗干净,沥去水晒干,置锅中加入丁香、桂皮、八角,一起用小火将米炒至呈黄色出香时取出,晾凉后磨成粗米粉,豆腐衣用温水泡软。

  2. 猪肉刮洗干净,切成约 10 厘米长、0.3 厘米厚的长薄片,放在小盆中。加入酱油、绍酒、白糖拌匀,腌渍约 1 小时,使调味品汁渗入肉内,再加入米粉拌匀。

  3. 取小蒸笼一个,把泡软的豆腐衣铺在笼垫上,再将每片肉卷圆筒形整齐地立放在豆腐衣上,用旺火蒸约 2 小时后原笼上桌。

〔工艺关键〕

  1. 选用带皮猪二刀肉,肥瘦相间,成菜后酥软可口。

  2. 大火气足,蒸约 2 小时,中途可洒水一次。

〔风味特点〕

卷筒粉蒸肉是徽州传统名菜,其与众不同处是肉经刀工处理成长而薄的大片,不是码在碗里蒸,而是每片肉卷成圆筒状,立放在小笼里,下垫豆腐衣当“笼布”。蒸后肉酥香浓,肥而不腻,“笼布”可食,油润耐嚼。

猪五花肉⋯⋯350 克 小葱末⋯⋯⋯⋯1 克

蛏干⋯⋯⋯⋯150 克 姜末⋯⋯⋯⋯⋯1 克

熟笋片⋯⋯⋯⋯50 克 精盐⋯⋯⋯⋯2.5 克

酱油⋯⋯⋯⋯⋯50 克 白糖⋯⋯⋯⋯⋯5 克

绍酒⋯⋯⋯⋯⋯15 克 湿淀粉⋯⋯⋯⋯10 克

〔烹制方法〕

  1. 将蛏干洗净放碗内,加入清水淹没,上笼蒸熟取出,把蛏干捞起放在清水中,用筷子搅动,淘尽泥沙和粪杂。蒸蛏干的原汁,过滤后待用。2.选用带皮的猪五花肉刮洗净,切成 1 厘米厚的长方片放在锅中,加入水与肉平, 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烧至五成烂时,加入姜末、白糖、绍酒、酱油、精盐、笋片、蛏干和原汁,继续烧至烂时,用湿淀粉调稀勾芡,起锅装盘,撒上葱末即成。

〔工艺关键〕徽味烧菜,加糖不见甜味,从糖提鲜,是其风味特点,要控制糖量,不宜多加。

〔风味特点〕 1.“蛏干”是竹蛏的干制品。肉味鲜香,含蛋白质很高,营养丰富。《本

草纲目》曰:“蛏生海泥中。长 6 厘米,大如指,两头开。闽、粤人以田种之,候潮泥壅沃,谓之蛏田。呼其肉为蛏肠”。《嘉佑本草》谓其“补虚, 主冷痢,煮食之,去胸中邪热烦闷;饭后食之,与服丹石人相宜。治妇人产后虚损”。

  1. 蛏干烧肉,色泽酱红,质地酥烂,猪肉渗蛏鲜,蛏干增脂香,是徽州传统名菜。

猪肉⋯⋯⋯⋯250 克 味精⋯⋯⋯⋯⋯1 克

鸡蛋⋯⋯⋯⋯⋯1 个 绍酒⋯⋯⋯⋯⋯15 克

姜末⋯⋯⋯⋯⋯5 克 白糖⋯⋯⋯⋯25 克

小葱末⋯⋯⋯⋯5 克 湿淀粉⋯⋯⋯⋯10 克

精盐⋯⋯⋯⋯⋯5 克 肉清汤⋯⋯⋯200 克

〔烹制方法〕

1.猪去皮去筋膜、剁成肉泥,放入碗内,搕入鸡蛋,加盐 2.5 克、绍酒、

白糖、味精 0.5 克、葱末、姜末和水 50 克,用筷子搅拌至粘,做成肉馅。2.将糯米淘干净,置清水中泡松后沥水吹干,放在大盘里,将肉馅用手

挤成如桂元大小的丸子,在糯米上一滚,沾满糯米后放在盘中,上笼用旺火蒸 15 分钟取出。

3.炒锅置中火,放入肉汤,加盐 2.5 克、味精 0.5 克,烧开后用湿淀粉调匀勾薄芡,浇在丸子上,起锅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 洗用猪腿肉,肥三瘦七。

  2. 徽味特色,丸子如桂元,咸鲜无甜味,浇芡上桌。与湖北沔阳三蒸之一“珍珠丸子”风味不同。

〔风味特点〕

珍珠元子是徽州地区的传统名菜。以猪肉馅为元子,外面粘匀糯米,蒸熟后呈半透明状,亮晶晶的似珍珠,故名“珍珠元子”。肉丸嫩、味鲜、米糯,春节年饭,必见此菜。

猪肉⋯⋯⋯⋯250 克

鸡蛋清⋯⋯⋯⋯1 个

水发虾米⋯⋯⋯10 克

鸡蛋皮⋯⋯⋯⋯15 克

水发香菇⋯⋯⋯10 克

小葱⋯⋯⋯⋯⋯15 克

鸡脯肉⋯⋯⋯⋯50 克

味精⋯⋯⋯⋯⋯1 克

净笋⋯⋯⋯⋯⋯25 克

绍酒⋯⋯⋯⋯⋯5 克

熟瘦火腿⋯⋯⋯15 克

鸡汤⋯⋯⋯⋯200 克

精盐⋯⋯⋯⋯⋯10 克

湿淀粉⋯⋯⋯⋯25 克

白糖⋯⋯⋯⋯⋯5 克

熟猪油⋯⋯⋯⋯15 克

〔烹制方法〕
  1. 猪肉剁成泥置碗内。葱白和葱叶分别切成碎米状。虾米、鸡蛋皮、笋、香菇、鸡脯肉均切成碎米状。火腿切成末。

  2. 取一半火腿、笋、香菇、鸡蛋皮、虾米、鸡脯肉末和葱白,放入肉泥碗内,加绍酒、精盐 2.5 克、味精 0.5 克、白糖、湿淀粉 15 克和水 65 克, 搅拌上劲成肉馅,做成如枇粑大小的肉元。

  3. 将余下的一半虾米、葱叶等放在一起拌匀,把肉元放在上面滚沾均匀, 放在盘中,上笼用旺火蒸约 8 分钟取出。

4,炒锅放在中火上,倒入鸡汤烧开,加味精 0,5 克、精盐,用湿淀粉调稀勾薄芡,淋上熟猪油,浇在肉元上即成。

〔工艺关键〕

  1. 猪肉去皮,肥三瘦七,剁茸后放调料及上汤,搅拌上劲,滚上虾米、葱叶,黄绿相衬,色艳味美。

  2. 蒸丸时间不能过长,以 10 分钟之内为好,脆嫩可口。

〔风味特点〕

徽州菜中的“八宝肉元”以鸡肉出鲜,火腿佐味,冬菇增香而著称。笋在其中,嫩里有脆,反映了皖南山区的风味特色。

油发皮丝⋯⋯⋯60 克

姜末⋯⋯⋯⋯⋯5 克

猪肥膘肉⋯⋯⋯50 克

味精⋯⋯⋯⋯0.5 克

水发冬菇⋯⋯⋯10 克

干淀粉⋯⋯⋯⋯5 克

虾仁⋯⋯⋯⋯150 克

精盐⋯⋯⋯⋯⋯5 克

熟瘦火腿⋯⋯⋯5 克

黄酒⋯⋯⋯⋯⋯15 克

青菜叶⋯⋯⋯⋯5 克

碱粉⋯⋯⋯⋯0.2 克

鸡汤⋯⋯⋯⋯150 克

熟鸡油⋯⋯⋯108 克

〔烹制方法〕
  1. 鲜猪肉皮刮净放锅中煮至半熟捞出,再刮洗油膘,压平后片成薄片, 改切成细丝晒干,投入温油浸透,再以热油涨发即成油发皮丝。

  2. 将油发皮丝放入温水中加放碱粉,搓洗皮丝上的油,然后再用温水洗一次,换清水洗一次,挤去水,切成 2 厘米长的段。

  3. 虾仁和肥膘肉放在砧板上剁成泥,放碗里加精盐 3 克、黄酒、味精、

姜末和水 150 克,搅拌上劲,再放入干淀粉 4 克搅匀,皮丝放虾泥中拌匀成

馅心。青菜叶、火腿和香菇均切成 1.5 厘米的丝,放盘中拌匀成三色。

  1. 左手抓起一团馅心握在手中挤出元子,右手捏着元子在三色丝上轻轻一滚,粘上三色丝即成“皮丝球”生坯,放在盘中。如此一一做好,上笼蒸10 分钟左右取出。

  2. 炒锅置旺火,放入鸡汤、精盐烧开,将干淀粉用水调稀淋入锅中推搅几下,待汤呈米色淋上鸡油出锅浇在皮丝球上即成。

〔工艺关键〕

搅拌馅心,150 克清水要分次加入,顺一个方向搅打上劲,不便澥水。若以高汤代水,风味更佳。

〔风味特点〕

  1. 皮丝是猪皮加工于制而成,其形如粉丝,故名。用时水发或油发。水发皮丝,柔韧耐嚼,胶质厚;油发皮丝。松软且韧能含汁,两者味均美。可做大菜,热炒菜,也可做冷盘菜。

  2. 皮丝球造型优美,三色相映,软嫩筋韧,咸鲜可口,是淮北、寿县、凤台县地区的传统名菜。

猪腰子 2 只⋯200 克

绍酒⋯⋯⋯⋯⋯10 克

菠菜心⋯⋯⋯⋯25 克

鸡汤⋯⋯⋯⋯⋯50 克

猪脑 2 只⋯⋯100 克

姜末⋯⋯⋯⋯⋯5 克

小葱末⋯⋯⋯⋯5 克

精盐⋯⋯⋯⋯⋯1 克

酱油⋯⋯⋯⋯⋯15 克

湿淀粉⋯⋯⋯⋯15 克

白糖⋯⋯⋯⋯⋯5 克

熟猪油⋯⋯⋯⋯75 克

〔烹制方法〕
  1. 将猪腰撕去皮膜剖成两半,片去腰臊,先刻成石榴状花纹,再将每半个腰子切成 8 块,放在碗里,加酱油 5 克腌渍半分钟左右,除去腥味后用水

洗净,用洁布搌干水分,再放入碗里,加酱油 5 克,湿淀粉 10 克浆好。猪脑

放在水中浸泡,挑去“红筋”洗净,放入开水锅里永一下捞出,切成 1.5 厘

米见方的丁,放在碗里上笼蒸 2 分钟左右取出。菠菜心切成长段。

  1. 取小碗 1 只,放入鸡汤,加盐、白糖、酱油 5 克、湿淀粉 5 克、葱末、姜末调成卤汁。

  2. 炒锅置火上,放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下猪腰煸炒,见刚变色时即放入猪脑,迅速烹入绍酒,随即加调味卤汁,用手勺在锅中一推,一颠锅, 再推,再颠锅,取出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此为勺功菜,采用推勺翻锅技法,保持猪脑块形完整。

〔风味特点〕

  1. 肾藏精,主髓,脑为髓之海,肾气上通于脑。猪腰补肾,猪脑益脑, 两种原料同炒,补肾益脑,对肾虚不能作强,有食疗功效。

  2. “炒腰脑”是沿淮地区著名美食,味鲜爽口,全无腥臊。

猪腰子 3 只⋯300 克

芝麻油⋯⋯⋯⋯10 克

鱼肉⋯⋯⋯⋯100 克

葱末⋯⋯⋯⋯⋯5 克

猪肥膘肉⋯⋯100 克

姜片⋯⋯⋯⋯⋯5 克

净猪网油⋯⋯100 克

酱油⋯⋯⋯⋯⋯15 克

鸡脯肉⋯⋯⋯100 克

味精⋯⋯⋯⋯0.5 克

熟笋⋯⋯⋯⋯⋯25 克

精盐⋯⋯⋯⋯⋯5 克

香菜叶⋯⋯⋯⋯5 克

花椒水⋯⋯⋯⋯25 克

鸡蛋清⋯⋯⋯⋯2 个

面粉⋯⋯⋯⋯⋯15 克

虾仁⋯⋯⋯⋯100 克

湿淀粉⋯⋯⋯⋯20 克

黑芝麻⋯⋯⋯⋯5 克

花椒盐⋯⋯⋯⋯3 克

葱段⋯⋯⋯⋯⋯5 克

甜面酱⋯⋯⋯⋯10 克

大葱白段⋯⋯⋯50 克

熟猪油⋯⋯⋯200 克

姜末⋯⋯⋯⋯⋯5 克

(约耗 75 克)

〔烹制方法〕
  1. 猪腰洗净撕去皮膜剖成两片,片去腰臊,再片成 3.3 厘米长的薄片, 放入冷水中洗一次,捞出用洁布搌干水分。将葱段、姜片用刀拍碎,连同猪腰放在碗内,加酱油腌渍 15 分钟。

  2. 肥膘肉、虾仁、鸡脯肉、鱼肉和葱末、姜末一起剁成泥,放在碗里, 加鸡蛋清 1 个、花椒水、盐、味精,搅匀成馅。1 个鸡蛋清放在碗里,加芝麻油 10 克、湿淀粉 20 克、面粉 5 克,混合调拌成糊。

  3. 猪网油铺平,撒面粉,把肉馅摊在猪网油上面,把腌渍过的猪腰铺在肉馅的一边,再撒上香菜叶、笋片,随将猪网油对折叠起,两面抹上蛋清糊, 撒上黑芝麻,即成锅贴腰子生坯。

  4. 炒锅置小火,放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将锅贴腰子生坯下锅煎至底面发黄,翻过身,再将另一面煎黄取出,切成 1.2 厘米宽、5 厘米长的小块, 分 3 列摆入盘内,撒上花椒盐,上桌时跟甜面酱、葱白段佐食。

〔工艺关键〕

贴,是把几种粘合在一起的原料挂糊之后,下锅只贴一面,使其一面发黄,而另一面鲜嫩的一种烹调方法,它与煎不同的地方是,贴只煎定料的一面,而煎要煎两面。此菜名“贴”,实则为“煎”。

〔风味特点〕

所谓“锅贴”,是以猪网油为外皮包馅半煎半炸而成。菜品外皮焦脆香酥,馅心腰片软嫩味鲜,系阜阳地区传统名菜。

冰糖炖桥尾

〔主料辅料〕

桥尾⋯⋯⋯⋯500 克 葱结⋯⋯⋯⋯⋯10 克

冰糖⋯⋯⋯⋯⋯10 克 姜块⋯⋯⋯⋯⋯10 克

笋尖片⋯⋯⋯⋯30 克 绍酒⋯⋯⋯⋯⋯10 克

〔烹制方法〕

将桥尾浸泡 1 小时洗净,切成 0.3 厘米厚的片,放砂锅中,加水 1000 克烧开,撇去浮沫,投入笋片、葱结、姜块(拍松)、绍酒、冰糖,用微火

炖约 2 小时即成。

〔工艺关键〕

此为汤菜,桥尾为盐腌制品,其味甚咸,入菜不必再加盐,以冰糖提鲜, 名为“冰糖炖桥尾”,实为咸鲜口味。

〔风味特点〕 1.“桥尾”是选用安徽定远猪(瘦肉型)臀部带尾的一块肥瘦间半的肉

盘,经过加工腌制的肉制品,形如芭蕉扇。因产于定远县炉桥镇,故名桥尾, 已有 200 多年历史。

2.桥尾加冰糖清炖,原锅上桌,晶莹透亮,红白相间,清香四溢,开胃下饭。

风羊净肉⋯⋯500 克

精盐⋯⋯⋯⋯⋯4 克

大葱⋯⋯⋯⋯250 克

酱油⋯⋯⋯⋯⋯20 克

绍酒⋯⋯⋯⋯⋯5 克

味精⋯⋯⋯⋯⋯2 克

胡椒粉⋯⋯⋯⋯l 克

白糖⋯⋯⋯⋯⋯2 克

羊肉汤⋯⋯⋯500 克

花椒⋯⋯⋯⋯⋯2 克

干红辣椒⋯⋯⋯25 克

熟猪油⋯⋯⋯100 克

姜丝⋯⋯⋯⋯⋯10 克
〔烹制方法〕
  1. 将风干羊肉剁成大块,浸入淘米水中泡约 1 天至软,洗净血污后换清水浸约半小时,取出放入羊肉汤锅中,加水、花椒、葱结、姜块,用中火炖至熟烂,捞出趁热拆骨取出肉晾凉,羊肉汤滤去沉渣留用。

  2. 将净羊肉切成一字条块,干红椒洗净用清水略浸切成长片,大葱连部分叶切成段。

  3. 锅置小火上放入熟猪油烧至二成热时,投入红椒片浸炸至辣味溢出, 油色泛红时,捞出红椒片,投入姜丝转旺火,投入羊肉块稍煽,加精盐、酱油、绍酒、白糖、羊肉汤烧烩入味后放入葱段,盛入火锅中,加味精,撒上胡椒粉上桌。

〔工艺关键〕

风羊是入冬宰杀,开膛后悬挂风口处风干,半月后可食,一月后味尤佳。

〔风味特点〕 “风羊火锅”是大别山区具有特殊风味的季节性佳肴。此菜以锅上桌,

羊肉酥烂油润,具有在风干过程中产生的特殊芳香,汤面泛红油,鲜中带辣, 辣而不燥,边吃边加肉、汤等料,最后下撒子面或面条,服后顿觉全身暖流如注。

羊蹄⋯⋯⋯⋯⋯16 只

小葱⋯⋯⋯⋯⋯10 克

姜片⋯⋯⋯⋯⋯10 克

精盐⋯⋯⋯⋯⋯25 克

酱油⋯⋯⋯⋯⋯50 克

冰糖⋯⋯⋯⋯⋯10 克

味精⋯⋯⋯⋯0.5 克

绍酒⋯⋯⋯⋯⋯30 克

八角⋯⋯⋯⋯1.5 克

黑胡椒⋯⋯⋯⋯1 克

香菜⋯⋯⋯⋯⋯10 克

羊肉汤⋯⋯⋯500 克

〔烹制方法〕
  1. 将羊蹄放在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后,去掉爪壳刮净毛,洗净后放入锅内, 加清水没过羊蹄 3 厘米左右,用旺火烧开,再转移到小火上细炖,并经常翻动,以免粘结锅底。待炖至八成烂时取出,趁热剔去骨头。

  2. 锅放在旺火上,放入羊蹄加羊肉汤,再加绍酒、酱油、冰糖、黑胡椒, 用旺火烧至上色。

  3. 取大碗 1 只,放入葱、姜、八角,将羊蹄捞起码入碗内,倒入原汁,

加味精,上笼用旺火蒸 20 分钟左右,取出翻扣在碗里,拣去葱、姜、八角即成。

〔工艺关键〕

  1. 羊蹄要选新鲜的、膻味小的。

  2. 煮时旺火烧开转小火细炖,可使部分膻味随蒸气挥发,并可使原料中的香鲜物质溶于肠中,增加菜肴风味。

[风味特点]

羊蹄经过一道道工序加工取筋烹制,成为淮北筵席上的大菜。此菜筋胶有滋阴、补肝、强筋、益气之功效。成菜色泽银红、筋香质烂,而略带韧劲。胡椒去膻,八角增香,咸鲜中后味甘美,如佐以香菜,更为清香爽口。

羊里脊肉⋯⋯250 克 葱末⋯⋯⋯⋯⋯5 克

苔干⋯⋯⋯⋯⋯50 克 姜末⋯⋯⋯⋯⋯5 克

鸡蛋清⋯⋯⋯⋯1 个 绍酒⋯⋯⋯⋯⋯5 克

酱油⋯⋯⋯⋯⋯15 克 湿淀粉⋯⋯⋯⋯15 克

味精⋯⋯⋯⋯0.3 克 白胡椒粉⋯⋯⋯1 克

鸡汤⋯⋯⋯⋯⋯50 克 芝麻油⋯⋯⋯⋯10 克熟猪油⋯⋯⋯⋯75 克

[烹制方法]

  1. 将羊肉剔去筋膜,片成 0.2 厘米厚的薄片,再顺着肉纹路切成 5 厘米

长的肉丝,放在碗里,加绍酒、盐 1 克、白胡椒粉 0.5 克、湿淀粉 10 克和鸡

蛋清调匀浆好。苔干用热水浸泡 30 分钟左右,捞出沥干水分直剖成两半,每

半再切成两半,然后理齐切成 3 厘米长的段。

  1. 锅置旺火上放人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时,浆好的羊肉丝下锅,用手勺翻炒至七成熟时,随后将苔干下锅略炒,再放葱、姜末、酱油、盐

    1.5 克、

味精、鸡汤、湿淀粉 0.5 克调稀勾芡,淋上芝麻油出锅装盘,撒上白胡椒粉即成。

[工艺关键]

  1. 羊里脊为羊全身最嫩的部位,易碎,切丝时必须顺其纹路下刀。

  2. 上浆时不能乱抓,要轻抖,用手背轻按。

  3. 炒时用手勺推动勿使勺背压,以保其整体状态。[风味特点]

  1. 苔干菜是一种高级脱水蔬菜。状如小楷毛笔粗细,长约 1 米左右,色翠绿,质地脆嫩、清香,是我国特产,主要产于安徽涡阳一带。

  2. 苔干羊肉丝是淮北地方名菜。此菜羊肉鲜美不膻,苔干碧绿,脆嫩爽口,风味独特。

羊肋条肉⋯⋯200 克 鸡蛋清⋯⋯⋯⋯3 个

小葱⋯⋯⋯⋯⋯10 克 味精⋯⋯⋯⋯0.2 克

大葱白段⋯⋯⋯50 克 花椒盐⋯⋯⋯⋯5 克

姜⋯⋯⋯⋯⋯⋯10 克 湿淀粉⋯⋯⋯200 克

面粉⋯⋯⋯⋯⋯5 克 花椒⋯⋯⋯⋯0.8 克

熟猪油⋯⋯⋯750 克 甜面酱⋯⋯⋯⋯10 克

(约耗 75 克)芝麻油⋯⋯⋯⋯50 克精盐⋯⋯⋯⋯⋯1 克

[烹制方法]

  1. 将羊肉洗净,放人开水锅里,以旺火烧开,撇去浮沫,移至微火煮烂取出,切成 5 厘米长、1.2 厘米宽、0.3 厘米厚的薄片,放人碗内,另将花椒、葱、姜一起剁碎,连同精盐、味精倒入羊肉碗内拌匀,腌渍 10 分钟左右,取出羊肉,滚上干面粉。

  2. 鸡蛋清放碗里搅打几下,加芝麻油和湿淀粉,拌匀成酥糊。锅放中火上,加猪油,烧至五成热时,将羊肉一片一片裹上一层酥糊下锅炸,见呈黄色时捞起,然后再全部下锅复炸至呈金黄色,捞出装盘撒上花椒盐,随带甜面酱、葱白段上桌。

[工艺关键]

  1. 选肉不可用全瘦肉,煮后肉柴,口感不佳。

  2. 炸时要四五片下锅,以防相互粘连。[风味特点]

焦烂羊肉是毫县传统名菜。选用淮北肥羊,取肥瘦互夹的肋条肉,裹酥糊炸之。色泽金黄,外形美观,入口焦酥,鲜香不膻。以葱白段、甜面酱佐食,风味更佳。

羊肉⋯⋯⋯⋯3oo 克

葱末⋯⋯⋯⋯⋯10 克

水发冬菇⋯⋯⋯35 克

姜末⋯⋯⋯⋯⋯10 克

菠菜叶⋯⋯⋯⋯35 克

白糖⋯⋯⋯⋯⋯2 克

熟笋⋯⋯⋯⋯⋯35 克

绍酒⋯⋯⋯⋯⋯15 克

鸡蛋黄糕⋯⋯⋯10 克

精盐⋯⋯⋯⋯⋯5 克

蛋白糕⋯⋯⋯⋯10 克

味精⋯⋯⋯⋯1 克

鲜红椒⋯⋯⋯⋯半个

香菜⋯⋯⋯⋯0.5 克

鸡蛋清⋯⋯⋯⋯2 个

胡椒粉⋯⋯⋯0.5 克

甜面酱⋯⋯⋯⋯5 克

五香粉⋯⋯⋯0.5 克

湿淀粉⋯⋯⋯⋯5 克

羊肉汤⋯⋯⋯150 克

三合油⋯⋯⋯⋯15 克

芝麻油⋯⋯⋯⋯15 克

〔烹制方法〕
  1. 羊肉洗净剁成泥,放在小盆内,加精盐 3 克、绍酒、鸡蛋清、甜面酱、

五香粉、葱末、姜末、白糖、味精 0.5 克、芝麻油和羊肉汤 50 克,搅拌上劲。冬菇、笋、红辣椒、菠菜叶、蛋白糕、蛋黄糕均切成细丝。

  1. 羊肉泥做成 12 个肉球,滚粘上各丝放在盘内,上笼蒸 10 分钟左右取出。

  2. 锅置旺火,倒入羊肉汤、三合油、精盐,烧开后加味精,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浇在肉球上,撒上香菜即成。

[工艺关键]

淮北三合油,用葱末、姜末、花椒末,加香油浸制而成。[风味特点]

淮北地区有壮魏遗风,食羊成俗,夏季仍食。此菜以羊肉为丸,滚粘五彩细丝,蓬松如绣球,故名“绣球羊肉”。浇汁的羊汤中,伴有三合油,散发异香,汤鲜肉嫩,系沿淮名肴。

熟牛肚头⋯⋯100 克

味精⋯⋯⋯⋯0.5 克

熟牛百叶⋯⋯100 克

白糖⋯⋯⋯⋯⋯15 克

熟牛肚(网胃)100 克

醋⋯⋯⋯⋯⋯⋯5 克

熟笋⋯⋯⋯⋯⋯40 克

湿淀粉⋯⋯⋯⋯20 克

红辣椒(或干椒)5 克

菜子油⋯⋯⋯⋯50 克

酱油⋯⋯⋯⋯⋯25 克

芝麻油⋯⋯⋯⋯15 克

青蒜⋯⋯⋯⋯⋯⋯40 克
[烹制方法]
  1. 将肚头、牛肚都切成 3 厘米长、2 厘米宽的薄片,用湿淀粉 15 克上浆。

  2. 熟笋切成小片,青蒜拍扁切成 3 厘米长的段。红辣椒切成象眼片。

  3. 炒锅置旺火,放入菜子油烧热,将笋片、辣椒、青蒜段倒入,煸炒出香味,下肚尖、百叶、牛肚,加酱油、醋、白糖和味精,煸炒几下,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淋上芝麻油,起锅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此菜采用“油爆”技法,高温热油,快速炒散,烹入芡汁,快速翻炒即成。

[风味特点] “牛肚三位”是取牛肚的网胃、百叶和肚头三个部位作原料,加调味烹

炒,肚头柔韧,网胃软嫩、百叶酥烂,味道咸鲜微辣,系沿江的传统名菜。

果子狸肉⋯⋯500 克 小葱结⋯⋯⋯⋯10 克

净梨⋯⋯⋯⋯100 克 姜块⋯⋯⋯⋯⋯15 克

酱油⋯⋯⋯⋯⋯50 克 冰糖⋯⋯⋯⋯⋯15 克

精盐⋯⋯⋯⋯1.5 克 绍酒⋯⋯⋯⋯⋯10 克熟猪油⋯⋯⋯⋯50 克

[烹制方法]

  1. 将猪肉用温水泡软,洗净,剁成 4 厘米见方的块。锅放在旺火上,先倒人第二遍淘米水,再放果子狸肉块,待烧开后,捞出沥干水,梨切成桔瓣块。

  2. 锅放在旺火上,放人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放人狸肉煸炒后加水与肉平,再加冰糖、绍酒、酱油、精盐、葱结、姜块拍松,烧开后,换小火烧至八成烂时,拣去、结、姜块,放人梨块,烧至梨酥时,转用旺火烧至汤汁粘稠,出锅装盘即可。

[工艺关键]安徽山区多果子狸,冬季捕猎,捕之即将皮肉剥离,挂于风口处,故肉微干缩,需以淘米水稍煮之,既软化肉,又排除血腥,烹之芳香。

[风味特点]

  1. 果子狸又名中尾狸或玉面狸,形似狸猫,比猫稍细长,毛皮呈淡黄或灰棕色,鼻和眼部有白斑,尾似牛尾,身有豹纹,栖息山中、善攀援,以食果为主,尤喜食梨,冬月极肥。肉质细嫩、有异香、味美,是皖南山区冬季野味之佼佼者,800 年前即是歙味的代表。据《徽州府志》记载:“宋中宗问歙味于学士汪藻,藻举梅圣俞的‘雪天中尾狸,沙地马蹄鳖’诗句答之。果子狸和马蹄鳖即列为贡品”。

  2. “红烧果子狸”是以徽州特产雪梨(又名金花早)与狸肉同烧,狸肉酥烂醇香,色金红,汤汁稠亮,咸鲜口味中有甜味,十分可口。

净麂肉⋯⋯⋯250 克 姜末⋯⋯⋯⋯⋯10 克

净冬笋⋯⋯⋯150 克 精盐⋯⋯⋯⋯⋯2 克

鸡蛋清⋯⋯⋯⋯1 个 酱油⋯⋯⋯⋯20 克

小葱未⋯⋯⋯⋯10 克 熟猪油⋯⋯⋯⋯50 克

白糖⋯⋯⋯⋯2.5 克 绍酒⋯⋯⋯⋯⋯10 克[烹制方法]

  1. 将净鹿肉片成薄片,切成 4 厘米长、0.3 厘米宽的丝,放入鸡蛋清、姜末、绍酒、盐 0.5 克浆拌均匀。将冬笋切成比麂肉丝略细一点的丝。

  2. 锅置火上,放人熟猪油烧至五成热,将麂丝下锅走油,用手勺推开, 待肉丝挺力变色,立即倒入漏勺沥油。

  3. 在原锅余油中,放人冬笋、酱油、盐 1.5 克和白糖炒几下,加鸡汤焖半分钟左右,再放入麂丝,用湿淀粉调稀勾薄芡,颠翻几下,淋上芝麻油起锅装盘,撒上葱末即成。

[工艺关键]

冬笋切之前先放在冷水锅中煮开,以增加韧性,减少酸味(听装笋带酸味)。

[风味特点]

麂,状似鹿,四肢细长,能疾走。肉质细嫩奇香,冬季山区麂肉肥壮, 用麂肉丝与冬笋丝同炒,菜品鹿肉银红,鲜嫩野香。冬笋清脆,微带甜味, 是徽州地区冬令野味珍品。中国名菜徽皖风味

嫩母鸡⋯⋯⋯1250 克 盐⋯⋯⋯⋯⋯⋯5 克

古井贡酒⋯⋯⋯50 克 味精⋯⋯⋯⋯⋯2 克

姜⋯⋯⋯⋯⋯⋯30 克 花椒⋯⋯⋯⋯⋯20 克葱⋯⋯⋯⋯⋯⋯30 克

[烹制方法]

  1. 将活母鸡宰杀,流尽血水,待鸡完全死后,用 8O°—90℃的水烫泡, 不要碰破鸡皮,将毛煺净,从脊背开刀,掏去内脏和嗉囊,用清水冲洗,沥水,放置七八个小时后使用。

  2. 烧一锅沸水,将鸡放入,余约 10 分钟,捞起洗净,剁去头和爪。另取砂锅一只,放入整鸡,注入清水,淹没鸡身,置锅于大火上烧开,撇去浮沫, 转小火炖约 40 分钟,待鸡达到六成熟时,捞出晾干水分。将鸡身沿背部一剖两半,再把半个鸡身平分两块,鸡身分成四块,放盘中备用。

  3. 再取一只汤碗,放入冷鸡汤,姜切片,葱切象眼块,同味精、花椒、古井贡酒一起放入碗内,搅拌均匀,放入鸡块。然后取一重物将鸡压入汤中。用盘子把碗盖严,浸泡约 4 小时,揭去盘子,去重物将鸡块取出,斜刀片切

成长方条形,一只鸡约可切成 16 块;整齐地码放于盘中,形状如馒头。最后滗入少许醉鸡的卤汁即可上桌。

[工艺关键]

  1. 新宰杀的鸡,最好放置七八小时。根据化学原理,鸡死后七八小时, 蛋白质变性才完全停止,此时食用,质地软嫩,味道鲜美。

  2. 要选用嫩母鸡。因其脂肪含量高,成品味香、口感滑爽,容易消化。

  3. 醉鸡过程,切忌揭盖,酒气外溢,则风味不佳。[风味特点]

此菜因用古井贡酒而得名。古井贡酒产于安徽亳县,为明清两代之贡品, 故得此名。现今此酒多次被评为中国名酒,其品质香醇如幽兰,浓郁而甘润, 风味独特。以之醉鸡,鲜美嫩滑,具有浓厚的古井酒香。

活鸡⋯⋯⋯⋯⋯10 只

桂皮⋯⋯⋯⋯⋯10 克

白糖⋯⋯⋯⋯⋯15 克

陈皮⋯⋯⋯⋯⋯10 克

八角⋯⋯⋯⋯⋯10 克

辛荑⋯⋯⋯⋯⋯2 克

小茴香⋯⋯⋯⋯2 克

精盐⋯⋯⋯⋯150 克

姜⋯⋯⋯⋯⋯⋯20 克

饴糖⋯⋯⋯⋯200 克

肉蔻⋯⋯⋯⋯⋯3 克

山奈片⋯⋯⋯⋯3 克

砂仁⋯⋯⋯⋯⋯2 克

丁香⋯⋯⋯⋯⋯3 克

白芷⋯⋯⋯⋯⋯5 克

草果⋯⋯⋯⋯⋯3 克

花椒⋯⋯⋯⋯⋯5 克

芝麻油⋯⋯⋯1500 克

[烹制方法]
  1. 选用每只约重 1000 克的活鸡 10 只,宰杀放尽血水,热水烫、去毛、洗净,在靠肩的颈部直开一小口,取出嗉囊;再在肛门上边靠近腹部处横开一个 5 厘米长刀口,掏出内脏;打断胸骨,用水洗净。然后先用刀背敲断大腿骨,从肛门上边开口处把两只腿交叉插入鸡腹内;再将右翅膀从宰杀的刀口处穿入,使翅膀尖从鸡嘴露出。鸡头弯回别在鸡膀下边,左膀向里别在背上,与右膀成一直线。最后将鸡腹内两只鸡爪撑开,顶住鸡腹。用以上方法将 10 只鸡宰杀别好备用。

  2. 将别好的鸡挂在阴凉处,晾干水分,用毛刷蘸饴糖涂抹鸡身。涂匀后入大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时捞出。剩油留作别用。

  3. 大锅内放足水,把所有香料装人一只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锅中, 将水烧开,然后加入糖、盐,调好味,将炸好的鸡整齐地放入锅内,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稍煮 5 分钟,将锅中鸡上下翻动一次,盖上锅盖,改用文

火煮 4—6 小时,以肉烂脱骨为止。煮鸡的卤汁应妥善收存,以后再用,老卤

越用越香。香料袋在鸡煮熟后捞出,下次再煮鸡时再放入,一般可用 2—3

次。若制做 1 只鸡可用砂锅,香料用量酌减,也可取些卤汁使用。[工艺关键]

1“别”鸡工序不可少,这是为了成批的卤煮方便,形体完整美观。

  1. 当天宰的鸡,当天最好不用。因鸡的尸僵期是 7 小时左右,所以鸡刷匀饴糖后,即可挂起备用。第二天再进行下一步加工。

  2. 炸鸡的油温要始终保持在七成热。油温低,鸡不变色。油温过高,则发黑。为了控制油温,可采取一次炸 1—2 只,炸完后捞出。

  3. 卤汤一次加入的水量,以没过所有鸡为宜,中间不能再加水。

  4. 卤煮时间视鸡的老嫩,可适当延长或缩短,但以肉能脱骨为准。卤煮过程中,注意不伤鸡皮,保持鸡身完整。

  5. 卤汤用后晾凉,除浮油放容器中,存入冰箱,一个星期加热一次即可。无冰箱,可每天加热一次,冬天两天加热一次。下次卤鸡时,加足水,投入香料袋,酌加糖盐后使用。

[风味特点]

  1. 此菜产于安徽省宿县,原名“红鸡”,是闻名全国的特产。但在开始时,此鸡并无特色,只是煮熟后抹一层“红曲”而已。后来吸收了山东“德州五香扒鸡”的制作技巧,不断改进发展成著名的“符离集烧鸡”。

  2. 此菜外观油润发亮,肉质雪白,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肉烂脱骨,肥而不腻。嚼其骨,有余香。趁热提起鸡腿轻抖,鸡肉可全部脱落,为菜中上品,冷食热食均可。

嫩鸡 1 只⋯⋯750 克 姜片⋯⋯⋯⋯⋯10 克

瓜片茶叶⋯⋯⋯15 克 精盐⋯⋯⋯⋯⋯5 克

小葱⋯⋯⋯⋯⋯15 克 红糖⋯⋯⋯⋯⋯25 克酱油⋯⋯⋯⋯⋯⋯25 克饭锅巴⋯⋯⋯100 克

绍酒⋯⋯⋯⋯⋯20 克 芝麻油⋯⋯⋯⋯15 克花椒⋯⋯⋯⋯⋯3 克

[烹制方法]

  1. 葱 10 克切成段,另 5 克葱和花椒、盐一起制成细末,做成葱椒盐备用。

  2. 鸡宰杀,放尽血水,烫去毛,从脊背开刀,掏去内脏和鸡嗉,洗净沥干水,用葱椒盐均匀撒在鸡身上,腌

    20 分钟。将鸡身扒开,皮向下放在碗里, 上放葱段、姜片,加酱油、烧酒,上笼蒸至八成熟,取出,拣去葱姜。

  3. 饭锅巴掰碎放人炒锅中,撒上茶叶、红糖,架上篦子,将鸡皮向上摆在篦子上,盖严锅盖,先用中火熏出茶叶,稍顷片刻改旺火熏至浓烟四起时离火,烟散尽,掀开锅盖,取鸡刷上芝麻油。将鸡头、鸡尖、鸡腿爪剁下,

    鸡身切成 5 厘米长、3 厘米宽的块,鸡骨、鸡胫拍松垫底,鸡块按鸡原形装盘,鸡头放前,鸡腿爪放两边,此菜即成。

[工艺关键]

  1. 要选用嫩鸡,一方面是易熟易入味,另一方面是熏制出来的鸡口感好, 不老不柴。

  2. 火候的掌握是鸡味好坏的关键,时间短,茶香不入;时间长,易出煳味。

  3. 鸡皮向上,上色均匀。[风味特点]

  1. 瓜片茶叶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以齐山出产最佳,茶叶清香扑鼻。

  2. 此菜鸡色金黄悦目,肉质鲜美,烟熏味中带有瓜片茶叶之清香,风味别具。

熟鸡肉⋯⋯⋯150 克 青蒜⋯⋯⋯⋯⋯10 克

采石矶茶干⋯⋯5 块 醋⋯⋯⋯⋯⋯⋯10 克

熟花生米⋯⋯⋯50 克 酱油⋯⋯⋯⋯⋯5 克

芝麻酱⋯⋯⋯⋯10 克 白糖⋯⋯⋯⋯⋯5 克

清汤⋯⋯⋯⋯⋯10 克 辣椒油⋯⋯⋯⋯5 克[烹制方法]

  1. 将鸡肉、茶干分别切成 1.5 厘米的方丁,置盘中待用。

  2. 花生米用热水浸泡 2—3

    分钟,沥干水分,下温油锅中炸熟。3.青蒜用开水烫一下,切成粒状,同芝麻酱、酱油、醋、糖、清汤、辣椒油一起调成卤汁。4.将鸡丁、茶干丁、花生米拌在一起,浇上卤汁,吃时拌匀即可。

[工艺关键]

1.炸花生米时,要用温油炝火,不要让花生米上色。花生米炸熟时,用漏勺捞出,翻两下,会听到清脆的撞击声,这时即可捞出备用。2.调制卤汁时,可以根据各人酸甜咸辣的喜好,加入调料,酌情取去。

[风味特点]1.采石矶茶干是马鞍山市著名特产,以大豆为主料,以冰糖、甘草、桂皮、味精、丁香、茴香等为佐料,成品韧性强,对折不裂缝,撕开有裂纹,质细耐嚼,香色俱佳。2.此菜以香辣为主,酸甜适度,为佐酒佳品。

光仔母鸡 1 只 1500 克

姜片⋯⋯⋯⋯⋯10 克

葱⋯⋯⋯⋯⋯⋯25 克

花椒⋯⋯⋯⋯⋯20 粒

茶叶⋯⋯⋯⋯⋯25 克

米饭⋯⋯⋯⋯150 克

精盐⋯⋯⋯⋯⋯10 克

绍酒⋯⋯⋯⋯⋯10 克

饴糖⋯⋯⋯⋯⋯5 克

白糖⋯⋯⋯⋯⋯25 克

辣酱油⋯⋯⋯⋯50 克

芝麻油⋯⋯⋯⋯15 克

[烹制方法]
  1. 将盐、姜片、葱 10 克、花椒 10 粒撒入净鱼腹内揉擦腌渍 15 分钟左右。

  2. 腌渍过的鸡用开水烫一下,使鸡皮收缩,擦干水分,抹上一层稀糖饴,

    再抹上一层黄油,放在风口处吹干表面。

  3. 用铁锅 1 只,锅内先撒匀米饭,再撒上花椒 10 粒,茶叶浸湿和白糖,

    放上铁丝算,算上铺一层葱,将鸡脯朝上放在葱上,盖严锅盖,先用大火烧至锅中冒黄烟时,在周围淋清水约 2oo 克,以产生蒸气,然后压火焖约 30 分钟取出。

  4. 鸡取出后,表面涂一层麻油,斩成条块,放在盘内码成鸡形,配上辣酱油佐食。

[工艺关键]

  1. 将鸡洗净从翅下开一小口,掏尽内脏和鸡嗉,清水冲洗,再用洁布拭干腹内血水。

  2. 熏时一定要将盖盖严,保证鸡的成熟及原质原味。

[风味特点]

烟熏是安徽沿江一带擅长的烹饪技法,有生熏、熟熏之分。生熏技术要求较高,能更好地保持原质原味。“生熏仔鸡”采取整只烟熏。其烹制特点为熏时淋水,熏中有蒸,使整鸡内部熟透。成品金黄油亮,香气浓郁,肉质鲜嫩,熏香中带有茶叶清香,风味独特。

熟鸡肉⋯⋯⋯250 克 酱油⋯⋯⋯⋯⋯5 克

苔干⋯⋯⋯⋯⋯50 克 醋⋯⋯⋯⋯⋯⋯5 克

鲜姜⋯⋯⋯⋯⋯10 克 麻油⋯⋯⋯⋯⋯5 克

白糖⋯⋯⋯⋯⋯5 克 纱布⋯⋯10 厘米见方

[烹制方法]

1.将苔干的根和叶子摘净,放人冷水中泡约 2 小时捞起,用开水烫一下,

切成 3 厘米长的段备用。

2;将鸡肉用手撕成长约 3 厘米、粗约 0.5 厘米的鸡丝,同苔干一起拌匀, 装盘。

3.将鲜姜切碎,用纱布包裹,粑姜汁挤出放到碗内。然后将白糖、醋、酱油、麻油一同放入姜汁碗中调成卤汁,浇到苔干鸡丝上,吃时拌匀即可。

[工艺关键]

苔干用开水烫,一方面为了消毒,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其颜色更加碧绿。烫的时间过长,颜色暗黄,营养损失亦多。

[风味特点]

1.苔干产于涡阳县义门一带,又名义门苔干或涡阳苔干,是安徽特产。其色泽碧绿,清香嫩脆,有菜中奇葩之美称。由于其耐储存,早在乾隆年间, 就被列入“贡菜”,纳入宫中作为御膳。苔干有解毒、催眠之功效,故又可作为药膳应用。2、此菜色美,口感清香嫩脆,肉菜相伴,取长补短,味道极佳。

鸡翅⋯⋯⋯⋯⋯14 只 醋⋯⋯⋯⋯⋯⋯15 克

定远桥尾⋯⋯⋯50 克 酱油⋯⋯⋯⋯⋯30 克

白糖⋯⋯⋯⋯⋯25 克 胡椒粉⋯⋯⋯⋯1 克芝麻油⋯⋯⋯⋯10 克

[烹制方法〕

  1. 将鸡翅放入冷水锅中,煮 10 分钟后关火,将肉浸至八成熟,30 分钟后取出,剁去两头关节,抽除翅骨,晾凉备用。

  2. 选用一块较瘦的定远桥尾,放碗中上笼屉蒸 50 分钟,熟后取出冷凉, 切成同翅骨粗细长短相似的小条备用。

  3. 将定远肉条插入鸡翅中,整齐地摆人盘内。将白糖、酱油、醋、胡椒粉、芝麻油兑成汁,浇在鸡翅上即成。

[工艺关键〕

  1. 鸡翅一般选用靠鸡身部位的,翅尖可作它用。

  2. 定远桥尾用时要先用温水刷洗,温水中稍加点碱,便于去除污物。刷后洗净再用刀刮去表层,便可进一步加工使用。

  3. 为了便于食用,在蒸桥尾时,可在碗内加些料酒,易软味佳。

  4. 若元定远桥尾,也可选火腿或腊肉代用。[风味特点]

  1. 定远桥尾是安徽省定远县传统特产,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因产于炉桥镇,用带尾猪臀肉制成,故称“桥尾”。其形如扇,重约 2.5 公斤,切开后, 红白相间,晶莹透亮,清香诱人,食法多样,蒸煮皆宜。

  2. 此菜由于是用热水浸熟鸡翅,肉质嫩脆,鲜香色白,桥尾肉酱红,白中透红,色丽味美。浇上卤汁,皮显微红,更加诱人。

光鸭⋯⋯⋯⋯⋯20 只 花椒⋯⋯⋯⋯⋯15 克

(每只重约 2000 克)硝水⋯⋯⋯⋯300 克

粘葱结⋯⋯⋯100 克

杉木屑⋯⋯⋯300 克

姜块⋯⋯⋯⋯100 克

精盐⋯⋯⋯⋯2000 克

八角⋯⋯⋯⋯25 克

酱油⋯⋯⋯⋯2500 克

丁香⋯⋯⋯⋯7.5 克

醋⋯⋯⋯⋯⋯500 克

桂皮⋯⋯⋯⋯25 克

白糖⋯⋯⋯⋯150 克

小茴香⋯⋯⋯7.5 克

芝麻油⋯⋯⋯300 克

〔烹制方法〕
  1. 将鸭翅膀尖和脚掌剁下,在右翅下划开 7 厘米长的直刀口,抠出内脏和食管,洗净人缸浸泡叨分钟左右,以除血水,泡时肛门处插一小竹签,以便通水,再洗净沥干。

  2. 每只鸭子由开口处放盐 25 克,再灌进硝水 15 克,将鸭体上下左右转动几下,使盐和硝水在肚中分布均匀。再用盐擦匀擦透鸭身,嘴里和颈部刀口处也撒点盐。擦盐后,将鸭颈弯贴在脊背处,脯朝上,顺着缸边整齐地围成一圈(中间空着,以便空气流通),在缸中腌 2 小时后,上下翻动一次,

再腋 2 小时。

  1. 大锅放水 30 公斤,用旺火烧开,将鸭逐个在沸水中烫至鸭皮收缩崩紧,即拎起拨去竹签,挂在风口处,然后将腿胯间骨关节折断。用湿洁布将鸭全身擦一遍,擦去皮衣,特别是翅腋下,腿泾县小烧 - 图1处要擦净,使鸭坯油亮光洁。

  2. 在熏锅里放入燃烧过的芝麻秸的余火灰烬,上面均匀地撒上杉木屑

150 克,并迅速在锅上架 4 根细铁棍(每根距离 20 厘米左右,离火灰 17 厘米高),将鸭背部朝下放在铁棍上,使鸭颈伸直,再在铁棍上盖上熏蓬,以便空气流通,使底火缓慢地燃烧木屑而冒出烟来。熏 5 分钟后,去掉熏蓬, 拿下鸭子和铁棍,再撒匀一层木屑,放好铁棍,将鸭翻身,鸭脯朝下,盖好熏蓬,再熏 5 分钟左右即可取出,再将小竹签塞人鸭肛门。

  1. 大锅放水 30 公斤,将八角等香料放人小布袋中,扎上口放人锅里,再加酱油、醋 4oo 克、白糖、葱节、姜块,烧开后,放人鸭子用竹筛子压住, 盖上锅盖,用小火烧 10 分钟后压火焖约 30 分钟,拨开火灰添柴烧至听见水

发出吱吱响声后,停火继续焖煮 5 分钟即成。

  1. 将鸭剁成 5 厘米长、1 厘米宽的条块,整齐地码在盘中,淋上芝麻油

15 克即成。

[工艺关键]

  1. 腌鸭时间可据季节而变,冬季可腌 8 小时左右。

  2. 撇鸭腿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骨头把鸭脊背皮刺破。

  3. 焖煮过程中,要注意掌握火候,火大鸭肉易老,火小鸭带腥气,且难嚼烂。卤汁温度应保持

    80℃左右,共焖煮 45 分钟。采取低温恒温焖煮,可使鸭的皮下脂肪不溢出,保持较多的水分,这样鸭肉嫩,大腿骨节微红,煮好后去掉小竹签,流出卤汁。

[风味特点〕

  1. 无为熏鸭,又名无为熏板鸭,已有 2oo 多年历史,相传是祖居无为的

回族同胞创制而成,在安徽颇有名气,盛誉不衰。据无为县志记载:“民俗婚筵多用鹅,后改为鸭”。

  1. 此菜制作精细,鸭子经过浸、腌、烫、熏和恒温下宽汤卤焖,制成的鸭金黄油亮,皮酥肉嫩,味美鲜醇,并有烟熏幽香。若蘸醋食用,风味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