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孕育——远古遗存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条件。

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文明、十二桥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长河流域,从广度和深度孕育了中华文明。

勤劳勇敢的长江先民开创了古老而伟大的长江文明,他们掌握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烹饪技术,开始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稻作文化,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曙光。

玉蟾岩河姆渡时期始育水稻

在长江中游流域,距今约10000年以前,在湖南的玉蟾岩地区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是他们开启了最古老的水稻种植历史。

这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穴居时期,人们已经能够独立的人工栽培水稻。人们日常饮食以稻米作为主食,同时还吃一些野生动物的肉类。有时人们还把螺去掉尾端,把螺作为辅食。

人们还会制作粗糙的原始陶器,打制砍砸器、刮削器、切割器及锄形器等石器。除此之外,还广泛使用角铲、骨铲、骨锥与穿孔蚌器等。但是,当时的陶器火候很低,质地疏松,外表呈黑褐色,这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陶器制造民族。

在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距今约9000年至8300年,在湖南的彭头山有一个古老的民族,是他们开创了我国史前文化。

彭头山地处长江中游,位于湖南北部,是我国史前文化的代表。此时的人们在栽培水稻的同时还种植谷物作物,人们把稻谷脱壳后食用。

人们日常使用的器具大部分是打制石器,既有大型砾石石器,也有黑色细小隧石器,与本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制作传统区别不大。

除了石器,人们还使用陶器。此时的陶器制造特点是古朴简单,器坯全部用原始的贴塑法即用泥片粘贴而成,胎厚而不匀。在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还夹有红褐色或灰褐色的炭屑。器物类型主要是深腹罐与钵,普遍装饰有粗乱的绳纹。

人们居住的房屋有地面式、浅地穴式两种,墓葬以小坑二次葬为主。人们还建筑了方形城池,以作为生活区。城池南北残长110米,宽70至80米。城内分布着成排的房屋,其中有我国最早的高台建筑。城外还建有壕沟把整座城池环绕起来。

后来,人们在澧县八十档发现了该文化的城址,并命名为“彭头山文化遗址”。该遗址的发现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在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大约7000年以前,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等地,生活着一个古老而智慧的民族,他们创造了长江下游地区悠久而灿烂的史前文化。

当时,余姚市河姆渡镇附近有一座小山,东北面是一大片湖泊,湖水清澈明亮,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人们依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建造最适合居住的杆栏式建筑,作为日常起居的房屋。

杆栏式建筑是当时典型的木建筑民居,主要木构件有木桩、圆木、长方形木材、带丫杈的柱子和地板等。人们在居住地依山傍水,依照地势,建成了大小各异的村村落落。

杆栏式住屋的最大特色是使居民能够临水而居。人们把地板设在地面上,既通风凉快又可防潮防湿,又可防止大雨过后的泛滥,以及不卫生的蒸汽和低飞的昆虫聚集。生活中的残余弃物也可以从地板的空隙掷出,随水漂流。

在陆上的杆栏建筑掷出物又可成为犬猪的饲料,地面上又可燃起熏出浓烟的火以防蚊虫等。假如房屋建筑在地形崎岖之地,还可减免填土、挖掘;又因居高临下,可防止敌人袭击。

在房屋建筑中所使用的许多木构件,包括桩柱、立柱、梁、板等,以及构件上加工成的榫、卯、企口和销钉等,均显示出其时木作技术的杰出成就。

令人惊叹的是,当时人们掌握的两种木构衔接法。

一是企口板,企口可将两块木板拼接在一起而不露缝隙,遗址中发现的企口板两侧各有一道企口,可与另一块侧边削薄的木板相接。

另一种是销钉孔,带销钉孔的榫和梁柱的卯垂直相交,用销钉拴住,榫头就不会从卯口脱出了。这一方法直到后世仍被木工工艺所沿用。

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建筑技术就是在垂直相交的构件接点上,使用榫卯结构技术,这一技术为我国木结构建筑打下了基础。

人们建筑的房屋多是呈西北至东南走向。从单体来看,普遍采用连间长房子形式,最长一栋房屋面宽达23米以上,进深7米,房屋后檐还有宽1米左右的走廊过道。房屋建筑充分利用了当时的自然地理条件,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可谓是这一时期长江流域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

杆栏式建筑是我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也是目前为止最早的人类建筑。

除建筑以外,在人们还掌握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打造水井技术。人们通常把水井构筑于直径约6米的锅形水坑底部,井壁是用边长2米的四排木桩围成的方形,井口处套有方木框作为围护。在水坑的四周还设有圆形栅栏,作为护岸之用。

当时,人们的居址周围河沼遍布,水体与海水相通,苦卤不堪,这给居民用水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水井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远古时期的长江下游地区,肥沃的土壤为原始农业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栽培稻谷已成为当时最普遍的农作物,人们已经开始大量地进行人工栽培稻谷,日常主食也是以大米和谷物为主。

人们从事农耕重要的生产工具是骨器,骨器按使用功能分为骨耜、骨箭头、骨凿、骨锥、骨针、骨哨、骨镰、骨鱼镖、管状针等,其中以骨耜最具特色。骨器的制作也比较进步,一些有柄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

与骨器相比,石器的数量和种类并不多。按功能划分,石器可分为生产工具和装饰品两大类。这一时期,木器已被人们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木器制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人们使用的最为重要的木器是纺织工具和木桨。有了纺织,先民们脱离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进入初具文明的历史阶段。

这时,宁绍平原的农业经济和家畜饲养都比较发达。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农具除了翻耕土地的骨耜外,还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和长近一米的舂米木杵等农业生产和谷物加工工具。

河姆渡部落的原始手工业也是比较发达的,制陶业、纺织业、骨器制作、竹木器加工、石器、手工艺等都比较进步。

河姆渡人的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的木器。人们已经普遍使用陶器,但较为特殊的陶器有陶灶和陶盉两种。聪明的原始先人发明了陶灶,陶灶发明以后,解决了木构建筑内煮炊防火的问题,这便是后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

石器时代的河姆渡,密布如织的沼泽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为发展渔猎和饲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人们已开始使用有柄叶连体木桨的舟楫。

渔猎是当时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河姆渡的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弓箭狩猎,有的人利用弹弓发射陶弹丸击落飞鸟,也有的人使用弓发射骨镞击落飞鸟。

当时的气候是降水多,气温高,属于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森林中有水鹿、野猪、牛等动物,其中以鹿科动物最多。鹿一类的动物抵抗力弱且数量多,喜欢成群结队地外出觅食游闲,是人们狩猎的首选目标。

男人们在外从事农业生产,妇女则在家纺织、照顾老小和做家务。女人们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织布技术,发明了原始的机械。当时的纺织工具主要有纺轮、两端削有缺口的卷布棍、梭形器和机刀等。

劳作之余,人们也有自己的业余生活,吹奏最为原始的乐器骨哨。骨哨不仅作为娱乐之用,也是一种狩猎时模拟动物声音的狩猎工具。

除了骨哨,陶埙也是当时一种乐器。埙身呈鸭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人们在吹奏之时,端起酒具陶盉,边饮酒边娱乐,其乐无穷。

河姆渡居民已经会制造原始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不仅数量大、题材广,且造型独特,内容丰富,主要表现在象牙雕刻、陶器纹饰上面,尤其是一些象牙雕器和刻器,线条流畅,造型美观,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人体装饰品种类也不少,包括璜、管、珠、环、饼等。除了一些以兽类的獠牙或犬牙、鱼类的脊椎骨制成的装饰品,珠、环等饰品大多是用玉和萤石制成,在阳光下闪烁着淡绿的光彩,晶莹美丽。

时光荏苒,数千年以后,人们在河姆渡地区发现了一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并以首先发现地而定名为“河姆渡文化”。

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异彩纷呈的文物,从生产工具、日常生活器物到居住建筑、装饰品,比比皆是。这些文物给后人呈现出独特的氏族村落文化。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在遗址中出土的稻壳,总量达到150吨之多,在已经碳化的稻壳中还可见到稻米。经过科学分析,考古学家确认这是7000年以前的稻米。

河姆渡遗址共发现27座零星墓葬,较完整骨架有13具,其中未成年的儿童9具,成年人4具,有的头骨保存比较完整。根据推算,其中成年人年龄在30岁左右。另一具特征显示为未成年女性,年龄约13至15岁。其人种应为南方蒙古人种。

河姆渡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除了上山文化之外,我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又一处古老而多姿的古文化。自然环境的不同,使河姆渡文化与华北黄河流域文化有所差别。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中陶器出土最多、复原率最高的遗址之一,共计出土陶片40余万件,完整器和复原器1221件。

河姆渡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7000年前长江流域氏族的情况。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它的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约为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4000年,晚期约为公元前4000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遗址中也发现了大面积的稻谷、稻秆、稻叶和木屑、苇编构成的稻谷堆积层,最厚处超过一米。刚出土时稻谷外形完好,色泽金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它不仅为研究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纠正了我国栽培水稻是从印度阿萨姆地区传过来的说法,再次有力地证明了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水稻的栽培使社会上大量余粮的囤积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便是贫富差别的出现。人类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新的阶段。

属于河姆渡文化的还有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三七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围。遗址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处超过3米,叠压6个文化层,形成年代距今约7000至5500年。

在遗址区内,出土了多层次干栏式建筑及墓葬、食物储藏坑等遗迹,2000多件陶、石、玉、骨、角、牙、木等遗物,大量的动物骨骸、稻谷谷壳、炭化米粒、菱角、橡子、葫芦等遗存。

田螺山遗址是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地面环境最好、地下遗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遗址。从这个遗址进一步探明了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址在姚江流域分布的基本规律,有助于推进河姆渡文化的研究。

遗址中出土了多层次的一系列以柱坑为主要形式的干栏式建筑遗迹,真切地反映出以挖坑、垫板、立柱为特征的建筑基础营建技术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水平,并出现了多重垫板的建筑基础营建方式。

在距地表5米多深的田螺山西南坡基岩表面,还发现了少量木炭颗粒,为在姚江流域寻找距今7000年以前的古人生活遗存、揭开河姆渡文化的起源之谜找到了宝贵的线索。

这里出土器物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展示了先民多姿多彩的生产生活场景。这里共出土各类文物760多件,质地有陶、石、玉、骨、角、牙、木和芦苇等,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出土文物密度之大,甚至超过了河姆渡遗址。总之,田螺山遗址大大丰富和深化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在河姆渡文化考古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因此,河姆渡遗址并不是孤立的,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宁波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生息,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旁注]

干栏式建筑 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民族的居住区。我国其他民族的干栏建筑也有,但是受到汉式建筑和佛教建筑的影响较多。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材料,分上下两层,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适合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

榫卯结构 我国古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不用钉铆以凹凸形式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的发明早在7000年前。这种结构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具有一定的抗震力。

笄 我国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在我国古代,女子15岁可以盘发插笄,因此女子15岁即成年,称“及笄”、“笄年”。

骨耜 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农具,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用它挖土,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河姆渡氏族遗址中出上了2920多件骨器,其种类有耜、镞、凿、针、匕等。其中,骨耜是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生产工具。

陶盉 古代器具。形似酒壶,前有冲天管状嘴,后为喇吹口,中间以扁平半耳环连接。器壁内外打磨光滑,制作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埙 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3000多年前,古人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种,称为八音。八音之中,埙独占土音。在整个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古人把埙看作与钟、磬一样,具有同等地位。

母系氏族社会 在距今20万年至30万年前,我国历史便由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阶段进入旧石器中、晚期的智人、新人阶段,血缘家族公社组织也渐变为母系氏族公社组织。母系氏族制度的世系按母亲的血缘计算。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她们既是生活的组织者,又是氏族的管理者。

[阅读链接]

河姆渡遗址发掘以后,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河姆渡文化的分布范围开展调查,在基本建设中也发现了一些重要遗址。后来在宁绍平原共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49处,其中以姚江两岸最密集,共有31处。

后续考古发掘的重要遗址有余姚丈亭鲻山遗址、三七市镇田螺山遗址、宁波市江北区傅家遗址。这三处遗址位于河姆渡以北10千米之内,文化内涵和河姆渡遗址一致,仅有少量文物是首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