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文化繁荣的十二桥文化

大约从公元前3100年开始,盛极一时的三星堆古城突然被废弃,举世瞩目的三星堆文明也随之终止了在该地的发展,神秘地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

这时,有着与三星堆同样发达的另一种古文化在成都的十二桥地区悄然兴起,一直到后世的春秋中期,形成了长江上游文明在成都平原继续发展的历程。

到了商代,成都十二桥地区居住的人们越来越多,随着人口的增多,房屋建筑也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小型房屋与大型宫殿建筑相互连接,互为配套,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木构建筑群。这一建筑群总占地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其中木结构建筑将近10000平方米。

这时的建筑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木骨泥墙式建筑群,也有大型干栏式木构建筑群。这些房屋建筑中,有呈长方形的干栏式小型房屋,也有地梁直接与地面接触的带有庑廊的大型宫殿建筑。

大型建筑屋面为悬空设计,下方以木桩作为支撑,平面有长约12米的地梁,其上凿有规整的方形和圆形卯孔,柱洞纵横对应整齐,上部是较为规矩的大型梁架结构。

此外,人们在建筑群体内有一定规划和功能分区,每个区内又有一定的布局结构。一般是大型排房宫殿性建筑,其房屋布局也很有规律,长度都在20米以上,其中最大的一座房屋宽近8米,长度在54.8米以上,至少有5个开间,面积在430平方米以上。

在建筑群的南部是人们日常生活居住区、作坊加工区和小型墓葬区。这里有大量的红烧土堆积,有成排的陶窑群,陶窑均由工作面、窑门、火膛和窑室组成;有400多个灰坑,90多座墓葬,还有跪人、卧虎、盘蛇等众多圆雕石像。

在城东部是宗教仪式活动区,在这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着大量的精美绝伦的珍贵艺术品,有金器、铜器、玉石器等礼仪用器,以及众多的象牙和龟甲等祭祀用品。

在这里还有三处特殊的祭祀遗迹,一是象牙堆积坑。坑内有规律地平行放置大量象牙,最长的近1.5米。堆积坑共分8层,摆放着数以吨计的象牙,在象牙层中还放有玉器和铜器。

二是石璧、石斧、石璋形器半成品分布区。面积约300平方米;三是成片的野猪獠牙、鹿角、象牙、陶器和美石的集中分布区,面积约300平方米。

人们能够建筑如此规模且分区明确的建筑群,得益于农业的飞速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这时,农业生产工具又有所增加,新出现了一种翻土工具名为鹿角器,并在农业中大量应用。

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防洪灌溉技术日趋成熟,人们根据需要建造了多处农田水利工程和治水设施。这些水利工程的治水设施完全由人工完成,全用竹篾和卵砾石砌筑,也是成都平原最早的水利工程。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进一步发展。人们家养的动物有猪、狗、牛、羊、鸡等种类,其中家猪的饲养最为普遍,约占家养动物的75%。

家猪又“以半年至一年半之间个体为主”,可见,大多数已是成年猪。家猪的饲养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此时的陶器制作技术也有了进一步发展,陶器以夹砂陶、灰陶为主,种类更加丰富。典型陶器以尖底器、喇叭口罐为重要特色,并贯穿始终。不仅陶器制作技艺精良,玉石器加工制作也更加精细。

玉器历来作为贵重物品,上乘的玉器价值连城。此时期的玉器主要是礼器,数量多,品种全,几乎囊括了我国青铜时代玉器的主要种类。玉器的开料使用线割、锯割和板割等多种方法,打磨较以前更加规整、光洁。

此外,金器和铜器的加工制作技术更加精湛和娴熟,金冠带便是当时金器加工的代表作。金冠带是用金条锤打而成,长0.59米,宽0.04米,其组合图案与广汉三星堆金杖上的鱼鸟图案和人头像十分相似,具有王权的象征。

可见,居住在宫殿中的不是一般的部落首领,而是国家的统治者。铜器的制作更加精美,工序也较为复杂,多数器型偏小,很多器型也都是从三星堆文明沿袭而来。

3000年后,人们在十二桥地区发现了这一远古人类遗址,并依据发现地而将其命为“十二桥文化“。十二桥文化大型遗址群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绵延10多千米。十二桥文化完全是从三星堆文化中脱胎发展而来,前期承袭了大量三星堆文化因素。

十二桥文化仍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其分布范围为川西的青衣江大渡河流域、川中的嘉陵江流域、川东长江沿岸、长江中游的鄂西地区以及陕南汉中地区,这些地区都发现有相类似的古文化遗存。

十二桥、羊子山、金沙等重要遗址所出的遗迹和遗物,展现了长江上游文明发展前进的步伐。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成都已经形成一个综合国力十分强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阶级分化进一步加剧,奴隶制国家已经发展壮大,贫富悬殊也更加明显,这在墓葬中表现极为明显。

在已发现的墓葬中,约有一半的墓葬没有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器物也不多,主要是陶器,只有五座墓随葬器物丰富。随葬品包括陶器和一定数量的铜器和玉器。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铜制和玉石兵器、如戈、矛、剑、钺等。彭县竹瓦街西周铜器窖藏的五件一组的列和戈、矛、剑、戟等兵器同放在一个大陶缸中,说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观念进一步得到了体现。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四川盆地迎来了又一个青铜文化的高峰,墓葬文化异彩纷呈,长江上游文明进入了新的发展繁荣时期。

[旁注]

宫殿建筑 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我国古代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宫殿建筑物自身也被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

夹砂陶 新石器时代开始生产的一种陶器。为了使陶坯烧制受热时不易裂开,制陶工匠在陶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砂粒和其他碎末,所以称这种陶器为“夹砂陶”。其质地较粗,成型方法是采用泥条盘筑法和轮制成型法。陶胎含砂不但能耐高温,且制成的陶器再次受热也不碎裂,可作炊器。

灰陶 即灰色陶器。陶土中含有一定量铁的化合物,它起着助熔的作用,能降低陶器的烧成温度,灰陶就是在弱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都有灰陶,到了二里头文化早期,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

[阅读链接]

1956年,考古学家在成都羊子山发现了大型土台。羊子山系大、小羊子山的和称,大羊子山,实际上是一座人工堆砌的回字形三级四方台,土台用土砖砌成三道墙,内填土夯实,土台直径140米,高10米,这种土台是奴隶主贵族作祭祀,饮宴或观象之用。这座土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先秦时期最大的礼仪性地面建筑。

该土台为四方形台阶式建筑,台身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高10余米,厚6米,分上下三层。边墙用泥砖垒砌,中用填土夯实。估算用泥砖约130万块,土方在70000立方米以上。

规模如此宏大,雄伟气派,俨然是一座国家级的祭祀土台,是当时这一地区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