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的吴越文化风采

吴国和越国的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在《春秋》、《左传》和《国语》等史书都有记载。在古代,吴和越是活动于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的原始居民,是东南地区的两个土著部族。

这两个部族实际上同属于古越族——“百越”,是“百越”的分支。吴越之地,半壁春秋,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一路走来,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同舟,吴越文化风采依旧。

到了夏商周时期,长江文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吴越文化成为流域内的主要文化之一。吴越文化又称江浙文化,是一种分布在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大致包括后来的苏南、江西东北的上饶地区皖南和浙江以及上海的地域文化。吴越文化就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分别和吴地、越地本土文化相融合发展起来的,又可分为吴文化和越文化。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它泛指吴地自古以来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过后世的发育,逐渐形成高峰。

吴文化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吴泰伯开创的基业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具有74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都不可比拟的。

在我国历史上,有“江南文化始泰伯,吴歌如海源金匮”之说。泰伯南下,把周朝的诗歌和无锡地区的土歌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吴歌,促使古老的所谓“荆蛮文化”和北方文化结合,而发展成为吴文化。

无锡是吴歌的发祥之地,无锡先民创出了无数的光辉灿烂的无锡山歌、田歌、村歌、渔歌、圩歌、船歌、情歌等,这都是泰伯及其后人的丰功伟绩。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在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先辈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为世人所瞩目的文化成果。

从物质层面看,有被称为“鬼斧神工”的苏州古城,以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水巷风貌;有令爱国诗人屈原叹服的“吴戈”,有巧夺天工的古典园林,有美轮美奂的丝绸,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更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

从文化层面看,吴中有“百戏之祖”的昆曲,有被称为我国最美声音的苏州评弹,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这些光彩夺目的文化成果,既是苏州对吴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代表性贡献,也是苏州对中华文化作出的卓越贡献。

除了吴文化,越文化的历史和内涵同样十分丰富,其中越俗、越艺、越学又最能显示越文化的特质。

越俗是指越地民俗,是越文化中最富于区域文化特色的一个部分,其间存留着古老百越族习俗文化的传统基因。这不仅是指古越人断发纹身、凿齿锥髻、踞箕而坐,乃至喜生食、善野音、重巫鬼之类的原始风情,也包括流传于后世的种种越地的民情、礼俗和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以及民间信仰。

从这些习俗信仰中,反映出来的越人的质朴、悍勇和开拓进取的心理特征,一种带有野性成分的精神气质。正是这样的气质,使得越文化不仅与讲求礼乐文饰的中原华夏文明有显著差异,就是同邻近地区的吴文化相比,亦呈现出其自身的独特个性。

越艺,即越地生成的久远而繁盛的艺术文化。越艺和越俗稍有不同,它是中原华夏文明与南方百越族文化相嫁接的产物,艺术形态上受华夏文明多方面的熏染,距离百越文化原始、质朴的风貌已相当遥远。

然而,越地艺术文化在骨子里仍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崇尚自然可以说是它的一大特点,由此而体现出来的那种返璞归真的情趣,同百越文化的基因有着血缘关系。

越艺的崇尚自然,首先表见于山水文艺的发达。我国山水文学的传统离不开越地山水。山水与越地艺术结下的不解之缘,此趋势一直保持下来,充分显示了越文化的个性。

越艺的崇尚自然还有一重要表现,便是抒述性灵。如果说山水代表物的自然,那么性灵则意味着人的自然,即情性的自然,而且两者之间常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发扬性灵也就成了越地艺术文化的传统。

性灵思潮在后世的嵇康、“竹林七贤”的交游活动中得到一定的反响。山水、性灵之外,越艺的崇尚自然还有多种形态,都在不同程度上显现着越艺返归自然的特性。

在商朝末年,长江流域的岭南地区已进入青铜器时代。西周时期,福建地区已进入青铜时代,其文化受到吴越文化、楚文化等的渗透和影响。

西周时期,吴越文化的疆域泾渭分明。到了春秋时期,宁镇地区的吴文化面貌产生了明显的越化,而太湖地区吴文化因素也多了起来。这些变化体现在墓葬中,极为明显。这说明越文化对吴文化进行了大量渗透和同化。

西周以后,作为福建土著文化的闽文化在吴越文化的强烈影响下最终融合,形成了闽江下游的闽越文化。秦汉以后,福建文化与长江流域其他亚文化一起归入汉文化圈。回眸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吴文化和越文化“同俗并土、同气共俗”,逐渐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与集成中形成统一的文化类型。

六朝至隋唐的晋室南渡,士族文化的阴柔特质及其对温婉、清秀、恬静的追求,改变了吴越文化的审美取向,逐步给其注入了“士族精神、书生气质”。

从南宋直至明清时期,吴越文化愈发向文弱、精致的方向生长。随着工商实业的萌芽,吴越文化除阴柔、精细之外,又平添了消费特征和奢华之习。

到清代康乾盛世,苏州和杭州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其间不论是经济、科技、教育,还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都成为这一文化走向高峰并在全国领先的标示,影响一直延续下来。

吴越两地比邻相处,其先民皆为百越族,有许多相同的文化特征。但是,吴越两地,由于地域的不同及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也产生了吴文化与越文化的不同魅力。

一是地域文化对吴越文化的影响。在历史发展中,吴文化主要是接受了周文化的影响。太伯、仲雍来到吴地,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文化,使吴人耳目一新。而当时的越文化,同吴文化相比,就相对保守。

二是生存环境对吴越文化的影响。吴地处在太湖流域的平原上,农业生产比较发达,水陆交通便捷,商品流通便利,社会生活相对稳定,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而越地临海滨江,山多平地少,俗称“七山二水一分田”,虽有林、牧、渔、副多种经营,但与吴地相比,生活空间就相对狭隘和闭塞。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吴文化的内涵就多一些典雅、精巧和柔美,越文化就多一些通俗、朴野和阳刚。吴人虽精明,却安于守成;越人虽朴野,却敢于冒险。这些,无疑对吴越经济的不同模式,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是相互争霸对吴越文化的影响。吴越两国以及周围列国为争霸一方,相互为敌,战事不断,在这漫长的战乱和争斗中,吴越文化与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既交相辉映,相互渗透、多元交融,又相互转化、变换、释放各自的文化能量。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力,又影响和作用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旁注]

泰伯 吴国第一代君主。商末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太伯便与仲雍同避荆楚,土著居民皆来归附,奉其为君主,称吴太伯,自号“句吴”。太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深受后人敬仰,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

苏州评弹 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颇为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亲自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

吴门画派 明代中期的绘画派别,也称“吴派”。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张宏等,均属苏州人,故名。吴派中后期,经济空前繁荣,赏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画家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作品出现在画坛。代表人物有文嘉、仇珠、周之冕、陈淳、张宏等。

嵇康 三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音乐家和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竹林七贤 指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地表达思想感情。

康乾盛世 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起于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1796年,持续时间长达115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

[阅读链接]

孔子称泰伯为“至德”,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把他列为“世家”第一。

相传,泰伯和仲雍二人是亲兄弟,本来泰伯兄弟在古亶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便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亶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

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和仲雍便出逃到东吴荆蛮地区,断发纹身,遵行当地落后民族的习惯。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意志坚决,便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