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遗址见证商代铜业繁荣
到了商代,长江以南地区人烟茂盛,经济繁荣。在美丽富饶的赣江鄱阳湖平原上,分布着众多的商周城池,吴城则是商代规模较大、内涵极丰富的一座。
吴城是商代一处都邑,位于樟树吴城肖江二级台地的山前地带,平面近似圆角方形,城内面积61.3万平方米,由四座连绵不断的山丘组成。
据古籍记载:
吴城,又名铜城,有城垣、城门。
吴城垣体依自然山势和地势修筑,挖高补低。垒筑的方法是先平整地面,然后在主城墙相应的地面处,向下挖出一道与城墙平行的口宽底窄、底部平坦的斗状沟槽,然后用纯净生土一层层堆垒,当土层筑到与沟槽口部相平时,则把城墙加宽,再逐层堆垒,泼水踏实,直至设计高度。
人们建城选址时充分利用小地形的条件,依托自然岗丘和河道,因而在平面形制上并不规则。
人们又根据南方地下水、地面水和降水量都较多的情况,在城外侧挖筑护城河,护城河的开挖,把人工开凿与利用现有的天然河道结合起来,这不仅减少了工程量,还使防御功能更为有效实用,将扫水泄洪、防御护卫等多种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商业贸易的产生和繁荣。吴城古城有明确的分区,分为生活区、制陶区、铸铜区、墓葬区和祭祀区等几大区域。
城内居住着大量人口,生产者不直接从事农业劳动,而是以生产某一产品为业,他们把自己生产的手工产品拿到集市去交换、出售,换取货币之后再买回粮食和其他生活日用品。而城邑周围的百姓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自给自足外多余粮食再拿到市场上出售,然后买回小件青铜器和陶器等。
商代吴城最显著的特色是出现了文字,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吴城文字符号已经出现了由多个单字组成的词和句子,这些文字是一种已经失传的比较先进的供地方使用的古文字,但仅盛行于当时,到了西周时期就被淘汰了。
有些字尽管与西周金文相同或相近,但是这些字在中晚期卜辞已经出现相同或者相近的形体。由此可见,吴城陶文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商代后期出现的殷墟甲骨文。
吴城文字符号是吴城居民在吸收了中原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供地方使用的文字。吴城文字符号有不少与中原陶文、甲骨文、金文相同或类似,有的则保留一些原始因素,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中都没有出现过。
从商代晚期到西周中期,人们逐渐掌握了用红铜铸器的原始工艺,而吴城古城则是当时一个极为重要的青铜器铸造中心。
当时的青铜铸造作坊,其规模之大、设施之完善、工艺之精湛,为前所未见。独特的红铜冶金术在中原被加以改进,又影响着南方其他各地,从而铸造了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
吴城除了铜业飞速发展,陶瓷制造业也十分繁荣。工匠们在陶器上饰以独特的陶纹,也是这一时期陶器的显著特色。在品类繁多的陶器中,有一种特殊的炊具,它就是鬲,其外形似鼎、圆中、足中空而曲,大小不一,形态万千。
其中有一件大型商代陶鬲,高0.478米,口径0.402米,腹径0.387米,为灰色夹细砂陶质,敞口,弧腹,三袋足,通体饰粗绳纹,颈部附加一道宽带绳索堆纹,腹至腿部亦附加绳索堆纹。这件陶鬲称为“中国分裆鬲王”。
吴城内陶窑遍布,规模庞大。其青瓷器烧造考究,是我国青瓷器的发源地之一。许多陶瓷器物上还带有刻划的文字符号,这也是这一时期青瓷器的明显标志。
商代吴城陶器品种之丰富、造型之精美、制作之精工、装饰纹样之规整,也是其他地方所罕见的。这也从另一侧面显示出吴城作为中心城池的显赫地位。
吴城作为中心城池,给当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吴城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拥有铜、锡、盐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商代的吴城已明显出现“国家”的色彩,贵族们居住在吴城古城内,垄断了铜矿资源的开采、冶炼和铸造,垄断玉器的琢制,陶瓷器生产以及周边的边境贸易。
数千年以后,人们在江西清江县发现了这一曾经辉煌的商代城邑,并命名为“吴城遗址”。吴城遗址是一处商代中晚期的都邑遗址,年代为距今约3100年至3500年。吴城遗址的发现,对于认识长江流域土著青铜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吴城遗址是长江以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商代人类居住遗址,从出土文物上看,其反映的文化内涵,既受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遗址中陶文、原始瓷、铸铜遗迹、龙窑的发现,标志着吴城地区早在3500多年前就已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进而推翻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周时期,还有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存,这就是炭河里遗址。炭河里遗址位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寨子村塅溪与沩水交汇的台地上,是已知南方地区最早的西周城址该地共出土了包括“全国十大国宝”之一的“四羊方尊”在内的2000余件文物。
炭河里遗址面积约20000平方米,不仅是南方地区已知最早的西周城址,也是我国少有的西周城址之一。其城墙构筑方法、城壕及城内布局特点、宫殿建筑类型以及城外墓葬出土的大量铜器等,都是非常难得的史料。
[旁注]
甲骨文 指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后来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陶文 古人在陶器上刻画的文字符号。陶文有两种,第一种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原始文字”,已具有“标记”和“表号”的性质,是汉字的最早雏形。第二种是战国时代陶器上的文字,一般只有几个字,大多是印文,内容为人名、官名、地名、督造者名,吉祥语和年月等。
鬲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口沿外倾,有3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有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西周时还有方鬲,体为长方形,下部有门可以开合,门内可放入木炭。
[阅读链接]
商代的帝王非常迷信,如10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
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
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体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