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文化开启渔猎时代
在长江下游流域,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太湖地区、钱塘江北岸、江苏常州一带,生活着比河姆渡更为先进的原始先民。
这里的人们居住的房屋,较之以前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人们榫卯结构的木柱,在木柱间编扎芦苇后涂泥为墙,再用芦苇、竹席和草束铺盖屋顶。
房址及屋内的地面都是经过夯实而建,在墙壁内还拌有砂石和螺壳以增强墙体的坚固性,有的房屋室外还挖有极为便利的排水沟,附近有石筑的长条形公共烧火沟。
有些大的房屋南北7米,东西3米,门朝东,用一圈木柱围起墙壁,房屋东、西两侧各有5个柱洞,南面一侧有3个柱洞,在木柱洞底还垫放木板。
在室内,人们用经过加工的黄绿色土作为地面,屋内摆放简单实用的木制家具。有的房屋面积很小,约6平方米,是用10个柱洞围成的近圆形的小型房屋。
农业生产是人们定居生活的基础,这里的人们主要从事稻作农业,已经普遍种植籼和粳两种稻。所使用的农用工具主要有穿孔石斧、骨耜、木铲、陶杵等磨制工具,其磨制技术也比较高。除了耕种稻谷,人们还饲养狗、猪、水牛等家畜。
在这一时期,渔猎经济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的渔猎工具包括骨镞、石镞、骨鱼镖和陶网坠等。使用的骨镞以柳叶形的居多。
人们除了农耕外也从事采集劳作,他们采集野生的桃、杏、梅的果核和菱角等作为辅食。捕猎的动物主要有梅花鹿、四不像、野猪、獐、貉和鸟类、草龟、鼋、鲫鱼等。其中,梅花鹿、四不像和野猪的数量较多。
随着农业、渔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这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尤其是手工制陶业的发达。但是,那时人们手工炼制的陶器大都火候不高,陶质较软,制陶技术还处于较低的阶段。
当时手制陶器主要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一般的陶器陶色不是很纯正,器表以素面的为多,纹饰有堆纹、弦纹、镂孔、圆窝纹、刻点纹、绳纹、篮纹等。
主要陶器有釜、鼎、豆、罐、瓮、盆、钵、陶炉、箅和三足壶等,这在当时的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居民日常使用的陶器多是红色陶器,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烧炉箅等,陶烧炉箅是这一地区的独特炊具。
此外,人们还用野生葛来加工布匹。以纬线起花的螺纹织物,密度是每平方厘米经线约10根,纬线螺纹部约26根至28根,地部13根至14根,可见当时的手工纺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布上织就的花纹有山形斜纹和菱形斜纹,嵌入绕环斜纹,布匹还以螺纹织边。布匹织成后,人们再根据不同的身材量体裁衣,取自天然的衣就这样在四千年前形成了。
人们住着自建的温暖舒适的房屋,饲养生活所需的牲畜,用着自制的手工陶器,过着比以往更加悠闲自在的生活。
人们死后都会被埋入公共墓地,且有着数量不等的随葬品。随葬器物一般都很少,主要是日用陶器。有的墓还随葬玉璜、玉环、玉镯等装饰品以及鹿角、兽牙、蚌壳等。
在常州圩墩和吴县草鞋山等地的居民还有一种特殊的葬俗,每当亲人离世,用陶器覆盖人头骨或把人头骨置于陶器中。
有时,人们还把年龄相近的同性死者安排到合葬墓,这是母系氏族社会葬俗的典型特征。这里的墓葬,多为单人俯身葬,也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和侧身葬等,死者多数是头朝北下葬。
6000年以后,在浙江嘉兴的马家浜发现了这处古人类遗址,并因其所在地而命名为“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太湖流域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而定名。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西南7.5千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充分显示出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的源远流长,自成系统。
属于马家浜文化范围的还有罗家角遗址。这个遗址位于浙江桐乡石门东北利星村的罗家角,东到小庄桥以西,东北秧田圩西南角一部分,斜田圩西南大部分;北濒大运河南岸的庄圩南部;西到陈家村的庵河圩东部;南达罗家角村。整个遗址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
这是浙江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整个文化层堆积厚20至350厘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包涵物十分丰富,属马家浜文化类型,处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在遗址内共发现完整或可复原的石、骨、木、陶器等794件,第三、四层中的稻谷,经鉴定属于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第四层中的建筑木构件,多有榫卯和企口等残迹。
出土石器有石斧、石锛、石纺轮等,陶器有釜、盆、盘、钵、豆、鼎、碗、壶、纺轮等,骨器中有骨耜、骨哨等。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亚于后来商代的白陶,有的白陶片上有乌头纹,还有捏塑男性陶人像。在木器中,有二件拖泥板状的木器和残存木桨,还有一批加工方正的榫铆建筑构件。
马家浜文化陶器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个遗址出土的四片白陶片。白陶是瓷器的先祖,制作白陶的原料主要是高岭土,高岭土铁含量低而铝含量高,较红陶、灰陶耐得起高温,烧成后外型洁白美观,坚硬耐用,人们对高岭土的认识和使用,为后来瓷器的发明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见,马家浜文化的白陶比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白陶早了1500多年。
从制作工艺和焙制方法上看,陶器制作一般都由手工捏制,泥条盘筑,轮盘旋制逐步发展的,焙制方式的演变则更加漫长,最早是原始的篝火式,把制好的陶坯堆放在一起,四周围上柴火烧制,但温度不高,难以焙制大的器皿。后来发展为炉灶式,逐步形成陶窑。
罗家角白陶的制作工艺应是轮制,否则不会这样光滑、均匀。焙制方法可能是用炉灶式,因篝火式达不到1000度以上。可见“马家浜人”的生产力水平比同时代其他部落要高得多。
罗家角遗址还发现了不少陶纺轮,是“马家浜人”用于纺织的工具。这种织物用的原料是野生葛、纬线起花的罗纹编织,表明当时的编织工艺具有了相当的水平。作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织物标本之一,证明了“马家浜人”不再是赤身裸体或披着兽皮树叶了,而是穿上了衣服。
从罗家角发现的遗物中,还有陶网坠等捕鱼工具,证实了马家浜文化在家畜饲养、捕鱼方式上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最令世人瞩目的是,罗家角遗址第三、四层中出土的156粒稻谷,是当时人工栽培的籼稻和粳稻。稻谷颗粒较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略小,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在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罗家角遗址发现的稻谷,在马家浜文化已发现的稻谷遗存中年代最早,较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遗存年代还要早300多年。
马家浜文化遗址分布较广,在嘉兴境内重要遗址有:嘉兴的马家浜、吴家浜、干家埭、钟家港;桐乡的罗家角、谭家湾、张家埭、新桥、吴家墙门;海宁的郭家石桥、坟桥港;海盐的彭城,平湖的大坟塘,嘉善的小横港、大往遗址等。
马家浜文化遗址在太湖流域分布有湖州邱城、杭州吴家埠、苏州越城、吴县草鞋山、吴江梅埝、袁家埭、上海青浦崧泽下层和常州圩墩、武进潘家塘的下层等。
马家浜文化开启了我国以渔猎经济为主的新时代,推动了我国远古经济开始向多元分支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旁注]
太湖 位于江苏南部,与浙江相连。有一种说法是近10000年前,陨石撞击形成的湖荡区,产生了太湖、阳澄湖、淀山湖、金鸡湖、独墅湖、汾湖等众多湖荡,天体猛烈撞击而产生了一次较强大的地震等破坏,故古人称太湖为“震泽”。
玉璜 我国古代玉器。形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片状,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一般玉璜在两端打孔,以便系绳佩戴。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且每一个上都刻有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图像。
嘉兴 地处东南沿海,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争战之地,有“吴根越角”之称。战国时划入楚境。秦时置由拳县,属会稽郡。东汉属吴郡。231年“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242年改称嘉兴。
釜 是一种器物,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釜口也是圆形,可以直接用来煮、炖、煎、炒等,可视为后来所使用“锅”的前身。釜一般敛口束颈,口有唇缘,鼓腹圆底,口径小于腹径甚多,肩部有两个环状耳。
红陶 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红色的陶器。人类发明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红陶分细泥红陶和夹红陶两种,主要原料是粘土它的烧成。其原理是陶坯入窑焙烧时采用氧化焰气,使陶胎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器表便呈红色。我国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
陶纺轮 我国古代陶制纺线用具,用灰陶或红陶制作,略成圆饼形或凸圆形,中有孔,插入木柄或骨柄可以捻线,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常见。陶纺轮为细质灰陶,轮制,器形皆算珠形、中有穿孔,大小不一。
邱城 位于湖州太湖,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所筑的古城之一。邱城依山而建,共有两座规模略等、南北相连的城垣,分别将两座小山围在其中,城墙用泥土夯筑,相连略成“吕”字形。邱城的东、南和西南部,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故称邱城遗。
[阅读链接]
1959年初春,嘉兴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地方在沤肥挖坑中发现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浙江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考古队进行了发掘,发现有与邱城下层同类的遗物并有房基、墓葬等遗迹。
马家浜遗址的发掘,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重视。1959年,新华社发了消息,并记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要闻录》。
1977年在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考古学家认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并确认嘉兴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从此,马家浜文化正式定名。
马家浜文化已载入《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确定了它在史前文化考古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