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身残志坚著史

秦汉时期以群体方式演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仅包括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帝王,还包括像司马迁这样的意志坚定者。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为了完成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承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和折磨,而这一切的动力就是他心中的一个信念。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是在家乡度过的,在自然环境里成长,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10岁时,他跟随当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到京都长安,开始诵读古文。

司马迁20岁开始漫游,几乎走遍全国各地。考查了一些名山大川、历史古迹,访问了一些遗闻旧事,收集了丰富的史料。广泛地接触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丰富了文化素养和生活经验。38岁时,继承父业,被任为太史令。得尽读史官所藏图书、秘籍、档案及各种史料。

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司马迁开始动笔写《太史公书》,即后来所称的《史记》。然而,就在司马迁全身心地投入撰写《史记》的工作之时,却飞来横祸。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广带领步卒5000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

匈奴以80000骑兵围攻李陵。经过8昼夜的战斗,李陵虽取得一定战果,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汉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

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汉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

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5000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可这些话,不但没能救得了李陵,反而把自己也拖进了矛盾的漩涡。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爱妃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因此,被关进监狱以后,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最后被汉武帝判了死刑。

据西汉时期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50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

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他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

司马迁身受腐刑,百代伟人在奇耻大辱中诞生!他在监狱中度过非人的3年。受刑后,司马迁屈辱地活着,就是为了要把各种各样的人都写进《史记》了。他把自己的耻辱磨砺成为深刻洞察力,审视历史浮沉,评论人物功过;他把自己非人的痛苦体验提炼成为修为,从容于笔端,呈现在字里。于是,一部震烁古今的《史记》横空出世。

司马迁躯体残缺,却具有刚健的雄风,散发着强烈而又罕见的自由气息,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典范。他用自己的屈辱和坚强,换取来的是民族应有的尊严,为中华民族的史学和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旁注]

太史令 也称“太史”,官职名,据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期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

单于 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单于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去,直至匈奴灭亡为止。而东汉三国时期,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两晋十六国时期改称为“大单于”称号,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腐刑 即阉割术。在我国古代,阉割术的渊源是相当久远的。有证据表明,至迟在殷商时代就有了阉割男性生殖器的意识与行为。秦汉时期的阉割技术已较为完备,并已经注意到阉割手术后的防风、保暖、静养等护理措施。

[阅读链接]

司马迁写《史记》时,有一天,一个朋友前来探望他,朋友读着《李广列传》,见里面描写李广退敌,充满了敬佩之情,但后面又写李广心胸不宽,公报私仇。朋友读完后说:“你那么爱戴李广,怎么还写这个呢?这样写将军的缺点,岂不有损将军的形象吗?”

“我写的是历史,信,是第一条,怎能以个人爱憎去歪曲历史真相呢?”司马迁反问道。

“原来如此!”朋友明白了。他望着正在写作的司马迁,暗暗称赞:他真是一个忠实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