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百折不挠东渡日本
唐代域外求经的佛教人物除了玄奘外,鉴真法师数次东渡日本,其所体现的既定目标,坚定信仰,一往无前,百折不挠,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同样诠释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
鉴真,俗姓淳于,唐代扬州人。鉴真14岁时,有一次他随父亲到大云寺拜佛,为佛像庄重、慈祥的造型所感动,随即向父亲提出要求出家为僧。
父亲见他心诚志坚,在征得智满禅师的同意后,鉴真在大云寺出了家,从著名僧人道岸律师受戒。从此鉴真成了他的法名。
鉴真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个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每天他都很勤奋地做着住持交给他的工作,已经两年了他每天如此,从来没有一次让住持对他的工作觉得不满。
但鉴真一直想不明白,认为自己很委屈,觉得住持分配得一点都不公平。
有一天,已日上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只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瓦鞋。住持很奇怪,于是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瓦鞋干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都穿不破一双瓦鞋,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刚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吧!”
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回答说:“当然想做光大佛法的名僧。”
住持捻须一笑接着问:“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当然。”
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我每天走的路都是又干又硬,哪里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又笑笑说:“今天再在这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住持笑着没有再说话,只是看着鉴真。鉴真愣了一下,然后马上明白了住持的教诲,开悟了。
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后,鉴真随道岸禅师来到佛教最盛的洛阳、长安游学。22岁时,在长安名刹实际寺从高僧弘景,顺利地通过了具足戒。
鉴真在文纲、道岸、弘景等律宗传人的影响下,对戒律的研究逐渐精熟并开始讲佛布道。他以青年人特有的热情,巡游佛迹,苦读《四分律行事钞》、《四分律疏》等经典,并先后从西京禅定寺义威、西明寺远智、东京授记寺金修、慧策、西京观音寺大亮听讲《律钞》等。
由于鉴真聪明好学,矢志不移,很快成为文纲、道岸、弘景之后律宗的后起之秀。在西京学习时,鉴真不仅融合佛教各家如法相、天台等宗所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且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广泛涉猎和研究。
713年,26岁的鉴真回到扬州,为大明寺的大师。他从事佛事活动,由于学识和道德高尚,声名与日俱增,以至于成为这一地区的佛教“宗首”。
鉴真不仅讲佛写经、剃度僧尼、修寺造佛,而且还从事救济贫病、教养三宝等活动。当他45岁时,由他传戒的门徒达40000多人,成为江北淮南地区“独秀无伦,道俗归心”的著名高僧,江淮间尊为“受戒大师”。
在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日本僧人普照等人随遣唐使入唐代朝廷,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他们访求10年,决定邀请鉴真。
742年,鉴真毅然应请,决心东渡。鉴真及弟子21人,连同4名日本僧人,到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造船,准备东渡。当时日本僧人中持有宰相的公函,因此地方官也加以援助。
不料有人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准备攻打扬州。当时海盗猖獗,淮南采访使班景倩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虽然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国,第一次东渡就此夭折。
744年1月,鉴真做了周密筹备后,带了共100余人再次出发。结果尚未出海,便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遇风浪沉船。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一小岛,5天后众人方被救,转送明州阿育王寺安顿。
开春之后,越州、杭州、湖州、宣州各地寺院皆邀请鉴真前去讲法,第二次东渡遂结束。
结束了巡回讲法之后,鉴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备再次东渡。此事为越州僧人得知,为挽留鉴真,他们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藏中国,目的是让鉴真去日本。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
江浙一带既然不便出海,鉴真于是决定从福州买船出海,率30余人从阿育王寺出发。但刚走到温州,便被截住。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佑担心师父安危,苦求扬州官府阻拦,淮南采访使遂派人将鉴真一行截回扬州。第四次东渡不了了之。
前4次的失败,并没有改变鉴真的初衷。他在扬州继续准备东渡物资。748年6月27日,东渡日本的队伍又出发了。由于逆风,船在海岸附近停留了近3个月,大家都急坏了,老天爷怎么对传法如此磨难!
一天,鉴真对大家说:“昨天夜里,我梦见3个官人模样打扮的人,一个穿红,两个穿绿,站在岸上向咱们作揖告别,这定是国神。想来这次渡海该成功啦!”
过了一会,果然刮起了顺风。船上的僧众齐齐跪下来,面朝西方,泪水纵横,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了。
船离岸越来越远了。傍晚时分,突然刮起大风,大海顿时开了锅一般,白沫乱滚,风声夹着涛声,仿佛水底有千百个水怪在咆哮,海水黑得如同墨汁。船一会儿被抛上浪尖,一会儿被摔入浪谷。船上的人慌得晕头转向,僧人们断断续续念起《观音经》来。
“船要沉啦,快把货物扔下海!”船夫忽然大声喊道。
有些僧人死死抱紧箱笼,说:“这都是法器,比性命还重要呢!”
“现在还有什么比命更紧要的!快扔!”船夫急了。几个水手抱起栈香笼就要往海里扔。
正在这时,空中传来一个声音:“莫抛!莫抛!”这声音一时压过了风浪声。船夫吃了一惊,马上把栈香笼放下来。
鉴真喊道:“大家不必惊慌,菩萨一定会帮助咱们渡过险境!”
第二天,风浪平静了许多,船又继续航行。第三天,船飘到了蛇海。几尺长的海蛇,或青色,或红色,在船四周闪电般地游动,十分骇人。过了蛇海,又进了飞鱼海。成尺长的鱼时不时成群跃出海面,在天空中闪烁着银光,让僧人们眼花缭乱。不久又到了飞鸟海,一群群巨鸟在海面上飞翔,鸟群倒不怕人,时时落到船上歇脚,几乎把船压沉。
隔了两天,风又大起来了。全船的僧人个个吐得翻江倒海,昏昏沉沉,躺在舱板上。只有普照还能走动,每天给大家发些生米充饥。但船上的淡水用光了,海水苦涩,根本不能下肚。大家嚼着生米,痛苦不堪,因为咽喉干涸,米咽不下,也吐不出来。
鉴真也躺在舱板上,鼓励道:“好事多磨,大家要坚持啊!”然后努力地咽着生米粒。这时候,海里不知哪里游来4条金灿灿的大鱼,围着船转圈。大家正在惊讶,风就停息了,天空显得格外明净,鱼也不见了。
第二天,船靠上一个海岛,船上的人都拥到岛上找水,结果发现了一个水潭,众人敞开肚皮喝了个饱,又把所有能盛水的东西盛满水带回船上。
这时,已经是冬天了,可这岛上却一片葱茏,满树花果,气候宛如夏天。原来,鉴真他们辛苦了半年,并未去到日本,而是飘到了海南岛,离日本更加遥远了。
虽然当地的地方官是个佛徒,极力挽留鉴真,但鉴真仍不放弃东渡的念头,地方官只好派人护送他回大陆。第五次东渡结束。
由于鉴真的游历遍于半个中国,因此声名大噪。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晁衡等人来到扬州,再次恳请鉴真同他们一道东渡。
当时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为日本拒绝,因此不许鉴真出海。鉴真就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转搭遣唐使大船。随行人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队扬帆出海,此时,普照也从余姚赶来。
753年11月21日,鉴真所乘舟与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余两舟一舟触礁,12月20日,抵达日本萨摩。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鉴真一行前后历时12年,6次启行,5次失败,航海3次,几经绝境。先后有36人死于船祸和伤病,200余人退出东渡行列。只有鉴真笃志不移,百折不挠,终于实现了毕生的宏愿。
鉴真来到日本的消息,引起了日本朝野的极大震动。鉴真受到日本朝野的盛大欢迎。他被圣武天皇委任为大僧纲,掌握传律的大权,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
鉴真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我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鉴真大师东渡是一座历史丰碑。他不仅被他那种为把大唐文化传播到日本,不畏艰辛精神所折服,而且为宣扬佛法永不放弃的信念所震撼,终成为一代家喻户晓的宗师受万人敬仰。
[旁注]
法名 指皈依佛教者所特取的名字。又称“法号”,“戒名”,或“法讳”。即出家众于剃度仪式举行过后,或在家众于皈依三宝、受戒时,或生前未皈依、受戒的在家人殁后于葬仪时,由师父授予的名号。但在我国、日本等地,以加入教团成为释子,即誓约受持戒法,因此皆另取法名。
长安 是西安的古称,从西周时期至唐代先后有13个王朝及政权建都于长安,总计建都时间1077年,是我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的古都,是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列我国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
采访使 古代官名。唐代初期于各道设按察使。733年全国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唐肃宗时期改为观察处置使。后因战事废采访使而置防御使。
[阅读链接]
鉴真的东渡弟子及随行人员中,有不少是精通建筑技术的。在鉴真的设计及领导下,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寺内的大堂建筑,坐北朝南,阔七间,进深四间,三层斗拱式形制,是座单檐歇山顶式的佛堂。
由于鉴真僧众采用了唐代最先进的建筑方法,因而这座建筑异常牢固精美,特别是经历1597年日本地震的考验,在周围其他建筑尽被毁坏的情况下,独金堂完好无损。金堂成为研究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有价值的珍贵实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