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追求进步
明清两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潜滋暗长以及市民阶层的不断成熟和壮大,社会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在这样一个进步思潮涌起的时代,明代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清代康熙、容闳等所做的努力,促进了西学东渐,使西方自然科学、应用科技等传入我国。他们在时代进步思潮的影响下,上下求索,为社会的强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这种勇毅力行的美德,使得中华民族在各种险恶的环境中能够化险为夷,自强不息,不断前进。
李时珍毕生追求科学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传承到明代,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背景下,更多地表现为在继承儒家精神基础上的对科技的探索和追求。
明代已经认识到了科技的力量,因此涌现了许多以科学研究为己任的大家,这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而李时珍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时珍是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他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800余种,踏遍青山绿水进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著成的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本草纲目》。这种献身科学,勇毅创新,敢于赶超前人的进取精神,仍然激励着人们前进。
李时珍是湖北蕲州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受父亲的影响,他渴望自己将来也能做一个济世救人的医生。
李时珍小时候因与父亲上山采药,所以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虫一兽,他都感兴趣。但他对治疗病人所用的药物,比对疾病的兴趣更浓一些。为了满足自己这方面的兴趣和志愿,李时珍开始阅读古代那些专门论述自然界各种事物的书籍,像《山海经》、《尔雅》等,都是他阅读的重点。
此外,专门论述自然界花草虫兽的书,还有历史书、地方志、小说、炼丹书、药方书、笔记、传记、博物志等。只要他能看到的书,他就要拿来看。他还边看,边摘录,边做笔记和写心得。
就这样,李时珍在家中关门读书达10年之久,据说连大门也不出。他在27岁那年,还以医术高明,被推荐入朝,在北京当上了太医。他利用这个机会,收集到许多十分宝贵的医药资料的。
李时珍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的亲身经历所记载下来的十分宝贵的资料,但他自己也觉得这些资料可能会存在不少不正确、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他深深知道,医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如稍一不慎,用错了药,那就会是害人而不是救人,这种事是医生绝对不许可出现的。
神圣的责任感,促使李时珍立下志愿,要重修一本新的本草书,也就是中药学著作。在广泛阅读前人著作的基础上,李时珍决定到自然界去,做实地调查,亲自实践。
他除了在自己家乡各地巡游学习、为人治病以外,还不辞辛苦,跋涉万里,足迹踏遍几乎大半个中国,包括河北、江苏、湖南、安徽、河南等地。通过实地考察,李时珍获得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这就大大增加了写作本草书的科学性。
在巡游各地的过程中,为了研究每一种药物的效用,使读者能得到正确的知识,并在临床时准确地应用这些药,李时珍除了大量查阅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利用外,他还对自己认为尚未研究清楚,或还存在疑问的地方,都认真负责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最后才得出应有的结论。
为了证实鱼类有发声的功能,他特地到海边向渔夫请教学习,终于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他了解到,渔人们总是认真倾听水中的声音,如果声音如雷声般响,这就是石首鱼群来了;如果水中发出轧轧声,那是黄颡鱼群的声音。
为了证实猎人捕蛇的方法,并看看白花蛇身上的花纹的结构,他特地去拜访猎人,并与猎人一同去捕蛇。他看到猎人在石南藤下面铺上沙堆等白花蛇爬过来盘在沙堆上,便用叉子把蛇捕住。他亲自把蛇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证实这种蛇身上的确有24块方格的花纹。
为了证实铅对人体是有毒的,李时珍曾亲自到铅矿井,与工人一起下井采矿。他还看到采矿工下井以前,总是先吃许多肥肉、狗肉,并喝一些酒,然后才下井去采矿。矿工说:如果空着肚子下井,必然会中铅气的毒,日久就浑身瘫痪,面色发黄,贫血而死亡。李时珍把亲自见到的情况记了下来。
像这样的记载,《本草纲目》数不胜数。过去好多本草学家都没有这样认真负责的精神,所以不是记得不确切,就是缺乏记载。他在这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代的本草学家。他记载了矿工常发生汞中毒,煤矿工人发生煤气中毒的症状都十分确切,这些在我国是最早的记载。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需要亲身实践,进行科学研究,才能取得第一手资料。在某些学科,亲身的实践有时是需要冒一定的风险的。例如搞化学试验,有时会起火、爆炸等,没有牺牲精神和勇气,是不可能取得真知灼见的。对李时珍这样一个本草学家来说,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有些药物的作用,需要亲身去实践,如他对鲮鲤,即穿山甲,曾经自己做过解剖,以观察它是否真的是以蚂蚁为食,结果发现这种动物胃中果然是充满了蚂蚁。
李时珍就是用这种亲眼所见,亲手所做来加以检验的,所以他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道理就在这里。更为可贵的是,李时珍还以自己的身体去检验某些药物的药理作用。这是需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才能做得到的。
有一种叫罗勒子的药物,据记载可以把眼睛中的异物移去,其功效究竟如何呢?是真是假,李时珍决定做试验。
他先用一个碗,碗中放些水,把罗勒子放在碗中,不多一会儿,罗勒子即吸水膨大,形成一层膜,这就说明了它在眼中也能把眼泪吸收起来,这层膜就会吸住异物,所以它确有这种作用。后来他还用自己的眼睛做了试验,效果的确不错。
李时珍的献身精神还不止此。用药试眼,最多眼睛受病。他还曾试验一种药理作用极剧烈的曼陀罗花。曼陀罗花具有麻醉作用,饮用后有如酒醉,可以用来做麻醉药,开刀做手术,都没有问题。
古书上曾经说过,曼陀罗花汤喝下去以后,人就会感到像酒醉一样,不由自主地又笑又闹,手舞足蹈。究竟是不是这样,要喝多少才能达到麻醉的程度呢?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有自己亲身试验,才能知道多少药量合适。
为了把药量药性搞清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亲自试验了。药量一点一点地加,他自己也以身体的感受来判断用药量,最后,他终于弄清了这种药的用量,要达到“半酣”,也就是半醉的状态,人就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欢笑而不自主。他用自己的身体,把这种麻醉药的用量弄清楚了。
李时珍的本草学著作面世以后,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在国内如此,在国外同样影响深远。而他献身科学的精神,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
[旁注]
太医 古代宫廷中掌管医药的官员。周官有医师,秦汉时期有太医令丞,魏、晋、南北朝沿置。隋代置太医署令。宋代有医官院,金代改称“太医院”,置提点为长官。宋元时期用为对一般医生的敬称。明清时期相沿,泛称“皇家医生”。
白花蛇 又叫“金钱银环蛇”、“蕲蛇”。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或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幼蛇等除去内脏的全体。主产于湖北、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以条大、干燥、头尾齐全、花纹斑块明显者为佳。以头尾齐全、干燥、色泽明亮、盘小者为佳。
穿山甲 为鳞甲目,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多生活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较潮湿的丘陵杂灌丛。其鳞片可做药用,用于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
曼陀罗花 又名“山茄花”、“洋金花”、“曼陀罗花”、“押不芦”等,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备定喘、祛风、麻醉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哮喘、惊痫、风湿痹痛、脚气、疮疡疼痛等。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四川等地。上海、南京一带有栽培。
[阅读链接]
一天,李时珍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他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有救!”
众人听了,彼此都不敢相信。死者已矣,再开棺惊动故人,不是太不吉利了吗?
李时珍当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便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一试。李时珍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竟然醒了,于是,人群欢动。